梦里水乡清水塘

抄来抄去

    清水塘位于宣恩县高罗镇的西边,距高罗镇约20公里,是一个行政村的称呼,也是一条河的名称,还是村辖两个组的所在地。
    五一小长假,受朋友的邀约前往宣恩县高罗镇清水塘村----一个好似世外桃源的美丽乡村休闲游。一行10人分乘三辆车,上午8:30从恩施出发,11:00过就抵达目的地。途中经下坝村,山中镶嵌的一片坪地,去时在明媚阳光的照耀下十分鲜亮,返回时在雨中烟雾蒙蒙又是另一种风韵。
  

图片

图片

图片

    清水塘,属该村二组与三组所在地,两组被一条自山脚突现的小河分开。小河的上下游分头塘和二塘,二塘因下方修筑的拦水坝而形成,方圆数百米,非常开阔,阳光照在水面,金光闪闪,水光波影,清澈如镜,像撒上了一层细密的碎金,随着水波的荡漾,反射出一个个耀眼的星光。时常有村民驾小船在河中撒网、捕鱼捞虾,一派悠然清闲。一座数十年前建造的独拱石桥横跨小河,将两岸村民联系在一起。小桥玲珑秀气、古朴精巧,为本就清丽的山村又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桥面高出两岸农田3米左右,桥长6米左右,桥宽2米有余,为人行之用。桥上不时有背背篓的大嫂或扛锄头的农夫徐徐经过。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头塘是清水塘的源头,因暗河到此流出而形成的天然水塘,据考证,此水源由咸丰县丁寨乡进入伏流,经地下暗流至此重见天日。共有两处出水眼,由于流量不大出水口看不出,水面平静得如同镜面。据了解,在枯水季节可以看得见出水的具体位置。图片

    小河两边数十户农家或依山、或傍水而建,在绿树掩蔽下,错落有致大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筑而成。古朴雅致的吊脚楼,白墙青瓦的小木房,还有贴着各色瓷砖的现代洋楼,相互映衬,各具形态,和谐而美丽。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小河岸边一丛丛翠竹临河而立,苍翠葱茏,一排排树木高低起伏,倒映在清澈的水中随波荡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行10人与住户东家及孙儿们合影。
图片

    翌日,在东家儿子等的带领下游览“文革”时期的基本建设产物----渡槽和附近的穿洞。渡槽乃农田水利工程,将清水塘的水通过筑坝引入水渠,灌溉下游农田,据悉此项目现灌溉面积达300亩以上。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穿洞,是该地数个溶洞之一,洞长达数千米,因少有人光顾,保护基本完好。分干洞和水洞,受探洞能力和设备限制,只游览了干洞。下图是水洞出口。
图片

   在干洞旁边有座天生桥,“桥”下洞宽数米到十数米,高数十米,十分壮观。
图片
 
图片

    干洞洞口有明显的人工修筑的石墙,据说是当年用来躲兵匪的,观其地形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图片

    洞内
保存完好的钟乳石繁多,形态各异,色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遗憾的是没带闪光灯,不能很好的留下她们的倩影。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小河自门前流淌,河中多有鱼虾,为当地孩童准备了天然的水中乐园,也产生了有别于城里孩子们的童趣。难怪当地成人都会弄船、撒网、捞虾,东家的儿子晚上仅用了一会儿的功夫就捞回两大盘河虾和一大盘小鱼,让我们佐酒、吃面,鲜味十足。  
图片

图片

    这样的景象在城里已很难见到,“检瓦”,在农村也是一门手艺。    
图片

     清水塘村的农田大都是在不大的山头下的平地中,到处都有小河、小溪,水资源十分丰富,所以稻田居多。
图片

    在住地下游不远处(相距约一华里)
的永兴桥,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为双拱石桥人行桥,全部用青石块筑成。桥面高出两岸的梯田数米,两端有十多级石梯可拾级而上。与永兴桥相距5米之遥,是2009年新建的永兴二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用于行车载物。桥长45米,高2.5米,两旁建有白色护栏,与永兴桥遥相呼应,如一对浪漫情侣,约会在清水河上。
图片

图片

    路边不知名的小花。
图片

图片

文章评论

明镜

琼,怎么没见有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