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37周年纪念活动目击记
个人日记
黑黑的长墙,素素的鲜花,浓浓的情感——这是笔者7.28上午在唐山地震遗址公园直观的场景。 
 
    追踪抗震英雄
37年前的大地震造成唐山交通、通讯全部中断。时任空军驻唐山飞机场航行调度主任的李升堂,用最原始的指挥方式——耳听、眼观、头脑分析,指挥来自全国30多个机场、13种类型的3000多架次救灾飞机起降,运出2万多名伤员,运进数十万吨救灾物资,最多一天有356架次飞机起降,最短起飞间隔只有26秒。写下中国航空史上的飞行指挥奇迹。  
    下图是李升堂为笔者在地震博物馆参观券上签名留念
 
    在当年唐山抗震救灾中荣立二等功,来自大连的解放军老战士姜广绪与群众回顾了当年的悲壮场景。他说,“我的脑袋里有半拉钢板! ”70岁的姜广绪老人一身当年的戎装,1994年在维修通信线路时,被违章超速车辆撞出8米多远。30年来,伟大的抗震精神始终激励着自己勇敢生活。  
    姜广绪老人完成抗震救灾任务后,曾在唐山凤凰山公园留念 
  
    大连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他的事迹  
    得知老人主动自费来参加抗震纪念活动后,地震纪念馆的同志热情接待,群众自发的为老人打伞过来 
 
 
报道纪念活动
中共唐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学军代表各界向唐山地震罹难者敬献花篮,并同领导和来宾参观了地震遗址公园。 
    礼兵戎装齐整,严阵以待纪念仪式。   
    地震遗址公园组织了大批志愿者提供服务。 
    为65岁以上老人无偿提供矿泉水  
    对罹难者纪念墙人名电子查询服务  
    现场导引服务  
 
记录悲痛场景 
    父母和弟兄:你们在天堂好吗? 今天我要多陪陪你们,烧完三柱香! 
 
 
    这对老夫妇带着孙女来祭奠地震中逝去的父母——崇仰老人的美德代代传承下去。 
    引领和感染下一代参与老人的祭奠活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点击特殊人群 
 
 
文章评论
雪域云杉
永远的怀念!
张小光
是的,永远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