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曾经写过一篇《花与人生》,其中提到: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几乎所有夫人白花都很香,愈是颜色艳丽的花愈是缺少芬芳。”
他的结论是:人也是一样,愈朴素单纯的人,愈有内在的芳香。
在这篇文章里,他并没有对白花有所特指,但我心中第一浮现的白花,居然是栀子花,纯白的、甜美芬芳的栀子花。
芳香柔软的栀子花开了,意味着初夏时分的到来。于是,栀子花成了青春的象征。
在安妮宝贝的的文章中,栀子花经常被提到,它就像她笔下那些“眼睛漆黑明亮”的少女一样,散发着新鲜而芬芳的味道。
亦舒写过《胭脂》,里面有个人恭维女主人与他的女儿:“你知道你们像什么?两朵花,两朵碧青的栀子花。”可谓是极新巧了。女主人的反应是:“我听过不少肉麻的话,但这两句才是巅峰之作,我受不了。”作家叶倾城认为亦舒这个比喻源自张爱玲的《琉璃瓦》:“卑卑......像金瓶里的一朵栀子花。淡白的鹅蛋脸,虽然是单眼皮,而且眼泡微微的有点肿,却是碧青的一双妙目。”
张晓风在散文集《一一风荷举》中有一篇我极爱的小文,写道:
我走进屋里,扭亮台灯,四下便烘起一片熟杏的颜色 夜已微凉,空气中沁着一些凄迷的幽香。我从书里翻出那朵栀子花,是早晨山间采来的,我小心地把他夹入厚厚的大字典里。
“是什么?好香,一朵花吗?可以说是一朵花吧,”我迟疑了一下:“而事实上是一九六五年的春天——我们所共同盼来的第一个春天。”我感到我的手被一只大而温暖的手握住了,我知道,他要对我讲什么话了。
远处的鸟啼错杂地传过来,那声音分落在我们的小屋里,四下遂幻出一种林野的幽深---春天该是很浓了,我想。
这短短的一篇散文,字里行间满是缱绻柔情。栀子花馥郁的甜香中所蕴藏着的,是遥远爱情的记忆。
栀子香得那样甜美,那样恣意,如同满捧明亮的阳光。因其甜美馥郁,栀子花也经常被用来作为初恋的代名词。
何炅的《栀子花开》,歌词写得很清雅又浅淡芬芳,萦绕心间:“难得难分的你,含羞的女孩,就像一阵清香,萦绕在我心头。”刘若英的《后来》中提到栀子花:“栀子花,白花瓣,落在我蓝色百褶裙上。”这曾是我最爱的歌词,令我想起了栀子花中所隐藏的少年心事与一去不返的青春。
初次听到四个女生所唱的《心愿》,觉得是栀子花一般的歌。越听越好听,那轻柔如纱的歌声,纯净,轻盈,好像无数少女在月光下仰望天空。
歌词写的真清新,微微带着少年那种干净的忧伤。像雨水一样微凉,听着,好像空气里满盈着绿叶的芬芳。
湖水是你的眼神
梦想满天星辰
心情是一个传说
亘古不变地等待
成长是一扇树叶的门
童年有一群亲爱的人
春天是一段路程
沧海桑田的拥有
那些我爱的人
那些离世的风
那些永远的誓言一遍一遍
......
这首歌是王泽在读高二那年的秋天,16岁生日前后写的。1996年夏天,也就是高考结束的时候,王泽和他的四个同学录了这首歌。之后,王泽考取了北京理工大学,乔媛读的是北京旅游学院:杨颖上的是北京商学院,唐景莲进了北京工业大学,王泽回忆道:“大学里面”我曾经请她们来我们俱乐部一起唱歌演出,也参加过北京音乐台的演出,还有拍那个12演播室的采访片子----那张照片就是当时拍片子时候我的大学同学秦燕给我们拍的。”
16岁少女的青涩、美好,已经在这首歌里永恒。
如此灵动,轻盈,像阳光在雨后的树叶下跳动,月光浸着脉脉的流水,却来自13年前的少女时代。时间可以带走一切,但是却磨灭不了曾经的青春印记。一切仿佛没有变化,当那好听的歌声想起来的时候,她们的青春活泼在音乐中流淌着。
栀子花是属于山野的植物,不事张扬而满身灵气,便如《雨后山村》所描述写的那样: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 闲看中庭栀子花。
这首诗笔触极淡,疏疏朗朗地勾画出山村闲适宁静的生活。最妙一个“闲”字,令人浮想联翩。如果妇姑不是“相唤浴蚕去”肯定会是在中庭的栀子花旁轻悄谈笑,或簪花,或插瓶。无数旖旎的心事,婉转在诗外的意境之中,蕴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写过一首《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
蜀国花已尽,越桃今已开。
色疑琼树倚,看似玉京来。
且赏同心处,那忧别叶催。
佳人如似咏,何必待寒梅。
诗中飘扬着一股怡然自乐的豪迈之风,栀子花“色疑琼树倚,看似玉京来”,洁白芬芳,不输于雪中绽放的寒梅。
南北朝诗人谢眺写过一首《咏墙北栀子诗》:
有美当阶树,霜露未能够。金蕡发朱采,映日以离离。
辛赖夕阳下,余竟及西枝。还思照绿水,君阶无曲池。
余荣未能已,晚实犹见奇。复溜倾筐德,君恩信未赀。
如诗中所云,夕阳西下,绿水潋滟,一枝雪白栀子盛开,令人想起北宋诗人周邦彦的“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冰心在一篇小文中写过:
雨后,天青青的,草青青的。土道上添了软泥,削岩下却留着一片澄清的水,更开着一枝雪白的花。也只是小小的自然,何至便低徊不能去?
我一直喜欢的文字,晶莹剔透的女儿心,天然自然,正如一枝雪白的栀子花。
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冰心的小文:
一曲宛转,满纸风流。清澈无瑕的文字,如婴儿纯净的眸子,如少女羞涩的笑靥,却是极温柔地低徊,宛若月光下宁静的维纳斯,美,一派冰清玉净。
秀嫩天真的儿童世界,水晶般滤就的情怀,人的心灵中最为温柔的一处,被悄然击中,宛若是清风越过风铃,细细碎碎地洒下一些音符,天籁一般动听。
沉浸在那个世界里,弥满了痴,弥满了爱,像在做一个极美极甜的梦,舍不得醒来。
母亲、童年、爱、大海,是冰心笔下的四个意象,有一首小诗最能说明:“我在母亲的怀里, 母亲在小舟里, 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至纯至美的情感,娇憨可爱的画面,除了让人温馨,还让人心中澄净空灵,语言都已多余,唯有静默。肃然,此心可朝天地。
最爱的还是她19到26岁之间的文字吧。这是她的少女时代,写得更是晶莹通透。《寄小读者》、《繁星》、《春水》等等都是这个时期她的名篇。她中年以后的作品,技巧更加圆熟,但魅力却大不如她的少女时代,也许,少女时代,是人的一生中最敏感最细致的时代,轻灵的少女情怀,本身又何尝不是一首诗呢?
宋朝的朱淑真写过一首《水栀子》:
一根曾寄小峰恋,苫葡香清水影寒。
玉质自然无暑意,更宜移就月中看。
这首诗写得极是平时,便如说话一般。“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一句,映水仙姿,分外动人。
杜甫还有另一首长诗《寒雨朝行视园林》,也是专门写“栀子花:
柴门杂树向千株,丹橘黄甘此地无。
江上今朝寒雨歇,篱中秀色画屏纡。
桃蹊李径年虽故,栀子红椒艳复殊。
锁石藤稍元自落,倚天松骨见来枯。
林香出实垂将尽,叶蒂辞枝不重苏。
爱日恩光蒙借贷,清霜杀气得忧虞。
衰颜更觅藜床坐,缓步仍须竹杖扶。
散骑未知云阁处,啼猿僻在楚山隅。
李商隐的《河内》诗中有云: 栀子交加香蓼繁,停辛伫苦留待君。”栀子和香蓼也似有情,不畏艰辛地开放,开放得那样芬芳,似乎在守望观望着行人。在诗人笔下,栀子花怕是百花之中最解语、最富有人情味的花了吧。
韩愈的《山石》中有云:“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干净利落的笔法,写出了空山新雨之后的清新之景,足以怡情畅怀。诗人笔下,那丰盈的新鲜栀子,水灵灵地泛着健康的光泽,在碧绿芭蕉叶的衬托下,越发鲜嫩。
宋代的王义山写过一首《王母祝语.栀子花诗》 :
当年曾记晋华林,望气红黄栀子深。
有敕诸宫勤守护,花开如玉子如金。
此花端的名檐卜,千佛林中清更洁。
从知帝母佛同生,移向慈元供寿佛。
这首诗里,栀子花如同莲花,花开如玉,清洁秀雅,不染纤尘。
杨万里的《栀子花》则写出了栀子花的孤傲之气:
树恰人来短,花将雪样年。
孤姿妍外净,幽馥暑中寒。
有朵篸瓶子,无风忽鼻端。
如何山谷老,只为赋山矾。
“孤姿妍外净,幽馥暑中寒。”幽居于山谷的栀子花,芳姿翩然,冰清玉净,幽香馥郁,让人闻之署意顿消,小小一枝栀子,也隐然有了隐士之风。不吵不闹不炫耀,也不需要别人知道,安安静静做自己就好。
“有朵篸瓶子,无风忽鼻端。”栀子花的芳香真真可称得上馥郁。不用清风徐来,花香自盈了满室。
唐代诗人张裕的《信州水亭》,是一首浅淡芬芳的小诗: 南檐架短廊,沙路白茫茫。
尽日不归处,一庭栀子香。
这首诗里, 栀子花又焕发出一种健康的乡村少女韵味,朴朴素素,但清春动人,亲切得如同回忆里的故乡的泥土。
唐代诗人韩偓写过一首《信笔》:
睡髻休频拢,春眉忍更长。
整钗栀子重,泛酒菊花香。
绣叠昏金色,罗揉损砑光。
有时闲弄笔,亦画两鸳鸯。
这首诗颇有温词的浓艳之意。在这首诗里,栀子花和菊花都成了表示闲情逸致的物品。
梁简文帝萧纲的《咏栀子花》 诗曰:
素华偏可喜,的的半临池。
疑为霜裹叶,复类雪封枝。
日斜光隐见,风还影合离。
栀子花如洛神凌波,风中袅娜,神光离合,似幻还真。
在席慕容的笔下,栀子花又成了少年时最眷恋的回忆,充满了初恋的芬芳。
我从来没有要求
你给我你长久的一生
只是希望
能在开满了栀子花的山坡上
与你深深地爱过一次
再别离
那么再长久的一生,也不过就只是
回首中的
一瞬
栀子的魅力,全在甜香之中。能让人瞬间忘记忧愁,只愿一心一意沉浸在我那生命的幽香,回忆曾经的美好。
栀子花甜美可亲,如清秀可爱的邻家少女,喜欢笑着看看人,你说什么都能理解,你说什么他都包容;平凡简单,但温暖亲切,始终淡淡的,却让人心中芬芳不断。又如同柔嫩纤弱的少女,并不美丽,可是生动;心里藏着很多秘密,却只是低头抿唇,微笑蔓延:安静不起眼,却是不由自主地被她吸引。
栀子花的学名非常美丽,叫“Gardenia jasminoides”,“garden”的意思是花园,“Gardenia” 便是花园之花。还记得小时候读过一首小诗,在小小的一本杂志上,是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子写的,却是一直记得:“我只愿/在院子里/种满栀子/让风/吹动香魂/在窗外飘动。”他像这样的每晚枕着那馥郁芬芳酣然入睡,直到出落成亭亭玉立的美人。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诗人茨维塔耶娃在《我想和你一起生活》写到:“ 我想和你一起生活在某个小镇,共享无尽的黄昏 和绵绵不绝的钟声。在这个小镇的旅店里---古老时钟敲出的微弱响声,像时间轻轻滴落。有时候,在黄昏,自顶楼某个房间传来 笛声,吹笛者倚著窗牖,而窗口大朵郁金香。此刻你若不爱我,我也不会在意。”这有花香笛音的宁静生活太多美好,甚至美好得超过了爱情本身。
栀子花的花语“喜悦”也是朴素而动人的,欢欣喜悦,就在最平凡的生活里,就在暮色里一菜一饭的相守中,幸福本来就是这样平凡简单,伸手可握。栀子花的另一个花语“感恩”只要别人对你有少许和善,便报以心的感激。
六月,回到故乡的小城。夜里,小城万籁俱寂,窗外是影影绰绰的灯火。窗外,甜美馥郁的香气飘进来,是栀子花。令人烦忧皆消。
栀子花,就是一个小城的姑娘。
想起她,就忍不住唇角上弯的弧度。
有时候,你说不清楚,为什么会喜欢上一个人,抑或是她给你温暖的感觉,抑或是起风时他翩然的裙角,抑或便是黄昏时她明亮的笑靥......
栀子花,就是这样能让人砰然心动的花。
“如果,能在开满了栀子花的山坡上与你相遇;如果,能深深地爱过一次再别离;那么,在长久的一生,不也就只是,就只是回首时那短短的一瞬。”
曾经很喜欢席慕容的《七里香》,少女时代灯下独坐,执书低低念俑之,只觉余香满口:
席慕蓉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在绿树白花的篱前
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
而沧桑了二十年后
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
微风拂过时便化做满园的郁香
那时一直以为七里香就是栀子,因为绿树百花的画面感很亲切,后来才知道不是,七里香属于芸香科。芸香科的一大特点就是植物本身都拥有浓郁的香味远远飘散,因此该科有很多植物的别名叫七里香,像九里香、木香,等等。栀子是茜草科植物。
当年,沈从文痴恋张兆和,因而生成了一段缱绻传说与浪漫佳话。比如他写给张兆和最真挚也是最滚烫的情书写着:“我不仅爱你的灵魂,也爱你你的肉体。”又如张兆和征得父亲同意后发给他的电报:“乡下人,喝杯甜酒吧。”当然,最著名的是他的那句话:“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句话别如一杯醇酒,细细品之,无尽回味。
见过沈从文和张兆和年轻时的一张合影,张兆和清雅文秀,说不上非常漂亮,却有一种叫人移不开目光的魅力,如同一枝安静绽放的栀子花。
看到微博上,有个清华大学毕业的学生说,清华校园里满是自行车的过影。今天租了一辆,感受了一下。租车店的老板说:“在清华,自行车不仅仅是一种代步工具,车筐里装载的是知识,车后座乘载的是爱情......”
在校园里,总看到骑着自行车的少年,后座上乘着一名明眸皓齿的清纯少女。这是校园里怎么也不会褪色的永恒风景。一季又一季的学生们毕业了,这一景却始终不变,男生单车后座着自己心爱的女孩,男孩女孩的笑容,都是水洗了一般的清朗。
有时,女孩手里抱着几本书,拿着彩色小风车或是白色棉花糖。有时,男生的车篮放着带着露水的栀子花。很简单洁净的小东西,却看了便叫人欢喜。
黄昏橙色的温柔光线里,女孩的头发在暮霭中飘呀飘,香樟树的香气浮动在空气里。
活在象牙塔里,一切如在童话之中。尘世的喧嚣隔去,眼神无比纯净。怦然心跳的时刻,神秘且深刻,细细记在日记本上,带着古典的芬芳。
那幅画在心中如晕染开了的水墨丹青,隔着岁月相望,朦胧、清雅,以及永恒的美丽心动。
大学的专业课老师和英语老师,他们是校园中的一对,毕业后留校。经常看见英语老师坐在专业课老师的单车后座上,他们都安静地微笑着,像是普通的大学情侣一般。笑容的弧度都有了相似的意味,我想,当年,他们有过怎样的青春呢,有过怎样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故事呢?终究都沉淀下来了,张扬的日子渐淡成流年里默默的相守与承诺,唯一不变的,是夕阳中的剪影:单车后座上,她飘飞的头发和衣袂。
老师是幸运的,他把那幅画留在了身边,让爱与耐心赋予它永远的生动。单车后座上的故事,黄昏中带着露水的栀子花,在平淡流年里,日复一日,沉淀成一曲缱绻的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