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罗斯
个人日记
罗斯·贝莉,在她正当花季的年龄里遇到罗丹,到最后的安然谢世,53年里,罗丹里有过经济上的贫困落魄,潦倒不堪,有过艺术上因他的独树一帜而遭受的唾弃、排挤。不管怎样,罗斯始终不离不弃、无怨无悔地陪伴在他的身边。在罗斯眼里,罗丹只是她所爱的那个男人而已,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反而是罗丹,为艺术而生,为艺术而活的罗丹,他一方面享受着罗斯带给他的稳定感、归属感,一方面他又害怕婚姻的束缚剥夺了他艺术的自由,害怕烦琐的家庭生活磨损了他艺术的灵性,总之,他迟迟不肯和罗斯结婚,而且曾经几度远离了她。
谁说罗丹的担心是多余的,无谓的。不!托尔斯泰一生的一半时光不就是在忍受痛苦婚姻的折磨中渡过的吗?他最初的爱情本来也是浪漫美好!可是,当一个女人意识到他对一个男人的权利有了法律赋予的合法性,她的爱往往会变得固执、任性,甚至以为可以为所欲为。而当一个男人对于人生社会的责任感和一个女人狭窄自私的爱发生冲突时,那将是多么悲哀啊!并不是所有的婚姻都能象雨果和阿戴尔,舒曼和克拉拉一样举案齐眉、琴瑟和鸣,使艺术家在平静美满的家庭生活庇护下,灵魂幸福,灵性自由,创造更多的华章。托尔斯泰两部诗诗般的宏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均写于他婚姻生活中最美最初的前15年。我在想:如果没有托尔斯泰夫人无休止的折磨和纠缠,列夫·托尔斯泰可能还会创造出怎样的辉煌啊!
可是罗斯毕竟不同于薇拉利娅那样的女人。她对待事物的真诚和执着来自于她朴质的天性,她给予罗丹的信赖感和安全感,使罗丹在几度疏远她、离开她之后又回到她的身边。
她是一池秋水,是一支清远的曲子,是一场无声的春雨……她,用自己长长的一生,用女性特有的细腻、宽容、坚忍的爱,为大师撑起一片晴空。她好象在默默等待,等待罗丹给她一个名分、一份承诺、一些回报;她好象又不是等待,她只是在默默付出,似乎在和罗丹共同生活的日子里,为他默默地付出,就是她生命的全部意义。
也许最真的爱就是这样的吧——“爱到深处无怨尤”。爱一个人,就是站在他的身边也好,身后也好,反正能看着他,为他遮风挡雨,就是一种幸福。这样的爱情,可遇不可求,遇到了,就是上天的眷顾——罗丹何其有幸!那么当我们在盛赞罗丹一生的艺术奇迹的同时,是不是应该想起这位平凡而伟大的女性,这位为大师提供一个宁静温馨的心灵港湾的女性?
当罗丹听说罗斯竟先他而去,他的眼里已没有泪。也许他在想:为什么不早点和她结婚呢?也许他在想:一切都无所谓了,反正他们从此将永远在一起了。
在77岁生日那天,罗丹与世长辞。按照他的遗愿,人们把他和罗斯合葬在一起。在他俩的墓碑上,没有任何铭文,只刻上他们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罗斯,多么幸福,她陪伴了他所爱的男人一辈子,而且将生生世世陪伴他。在那个世界里,再也没有贫困,没有纷争,没有打击,没有痛苦和眼泪,只有两个相依相伴的灵魂。
文章评论
绿杨烟外
爱到深处无怨尤 真的爱情 不需要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