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分析

手机日志

七言律诗可以说是中国诗歌最成熟的一种体裁,也是历代文人最喜欢的一种体裁。其起承转合,也大多是首联第一句起,第二句承,颔联、颈联衬贴,尾联上句转,下句合。前人有把律诗分为六种章法,有分为十三种章法,有分为五十一格 ,还有分为二十格者 。但我想任何一种划分方法都不可能穷尽诗法。事实上,诗法仅仅对于初学者是必要的,真正高明的诗人,最终是要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这里,我们姑介绍《诗解》一书的章法分析,以杜甫的《秋兴》八首为例,介绍一下七律的几种章法。

秋兴八首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此首第一句“玉露凋伤枫树林”兴起第三联,而“巫山巫峡气萧森”则兴起第二联。章法上顶针回环,前人谓之接项格。从内容上说,前四句是就眼前景领起,第五六两句即蜀地景忆中原故园往事,结句以蜀地寒衣催刀尺、暮砧急捣托喻比兴,更加衬托出归心之迫切。

夔府孤城落日斜,
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
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
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
已映洲前芦荻花。
此首第一、三、六句写夔府事,二、四、五句写京华事,思今忆往,章法故为错综,前人称之为交股格。其实这种错综是有内在的逻辑的,即第二联上句写今情,下句写往事,第三联上句写往事,下句写今情,总之,在诗中要体现出今昔、虚实、人我的种种对比。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此首前四句纯是兴起,而后四句始入抒情。前四句写景,所写日日江楼坐于翠微、信宿渔人日日泛舟,清秋燕子天天飞翔,皆以见内心之孤独。而其孤独的原因,则在后四句。前后两四句,意似断而实连,名之纤腰格。

闻道长安似弈棋,
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
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
征西车马羽书迟。
鱼龙寂寞秋江冷,
故国平居有所思。
这首诗以第一句统领第二联,第二句统领第三联,与第一首接项格大致相似,但顺序上比较平妥,不像第一首那样顶针回环,名之双蹄格。其实接项格也是一种双蹄格,只不过比双蹄格稍多了一点错综。

蓬莱宫阙对南山,
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
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
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
几回青琐照朝班。
这首诗前六句借写蓬莱仙境喻指长安旧日盛况,以王母、老子比喻皇后、皇帝。一卧沧江惊岁晚之句,则指明以上皆为梦境,而以心中所思“几回青琐照朝班”作结,所谓明知春梦无凭定,无聊还向梦中寻,才更觉诗境的沉郁。前人认为这是首联领起中间二联,然后中间二联互相照应,颔联上句照应颈联上句,颔联下句照应颈联下句,句中二联相续,故称之续腰格。我认为这首诗的章法特点不在于此,而在于前六句皆说一意,而第七句点明只是南柯一梦,笔法重大奇崛,这才是我们学这首诗所需要注意的地方。

瞿唐峡口曲江头,
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
芙蓉小苑入边愁。
朱帘绣柱围黄鹤,
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
秦中自古帝王州。
此首前人称之为首尾互换格,以为“回首”句统领以上六句。这种说法我认为也是牵强附会,不足为训。“回首”句关联的是中间二联,并不包含首联。此诗第一联以身在瞿唐峡口,而心神飞越直至长安曲江胜地,“万里风烟”句意为:长安的秋色,也正如万里以外的夔州,是风烟弥漫吧。中间二联写曲江胜景,追思往昔,而转折以“回首”二字,引出“秦中自古帝王州”,意为:秦中今日虽为吐蕃异族占领,但从古以来,它就是我中原帝王所有,终有一日,它会回到大唐天子的手中。此诗章法没有什么出奇,只是一般散文中会用“回首”统领中间二联,而这里却是总结而已。

昆明池水汉时功,
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月夜,
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沈云黑,
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唯鸟道,
江湖满地一渔翁。
这首诗前人谓之首尾相答格,也没有搔到痒处。这首诗的章法是前四句写昆明池旧日练水军的盛状,第五、六句写昔日汉武帝练水军的昆明池,今则逐渐淤塞,惟馀菰米、莲房这些水生植物一派狼藉。前四句写昔日,五、六句写今事,结尾二句关合自身,是说从蜀地到长安,关塞极天之高,惟飞鸟可渡,我只能作一渔翁,无所归依。

昆吾御宿自逶迤,
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馀鹦鹉粒,
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
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游干气象,
白头吟望苦低垂。
昆吾、渼陂都是长安有名的池沼。古人认为这首诗第一句起兴,第二句是诗的主要描写对象。二、三两联均是写紫阁峰与渼陂。杜甫早年曾有《渼陂行》一首,写出了盛唐气象,末联就是说我从前曾写下那么好的诗句来歌颂大唐的盛世,而今昔对比,只有白头低垂,苦苦吟望而已。这种首联上句以兴引起下句,以一事或一物一地为主,颔联、颈联言首联下句之意,尾联也关合首联第二句的手法,谓之单蹄格。

文章评论

晋士

@{uin:1164188437,nick:祤,who:1} [em]e163[/em]

晋士

@{uin:598452793,nick:微笑,who:1} [em]e163[/em][em]e11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