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之学--心学

慧海拾贝

   图片

 

 

        陆王心学--王阳明心学思想
 

王守仁(1472-1529),又称王阳明,是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一生事功赫赫,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心学作为新儒学(宋明理学)的重要一脉,究其源,可以追溯到南宋的陆九渊。陆九渊强调,学须知本,其本即是圣人之心,也即是圣人之道。陆九渊学术的特点是不立文字,内求于心,反对支离于经传文字之间,而未能得道,提出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陆象山并未把自己的学说称之为心学,王阳明则明确地表明,圣人之学,心学也提出: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认为儒家经典只是为了说明心体的,这是对陆九渊以六经为我心之注脚思想的继承。并认为心即是道,心体明即是道明,心、道没有区别,这是做学问的首要处。进而王阳明强调:圣人述六经,只是要正人心。”“理一而已矣,心一而已,故圣人无二教,而学者无二学。”

 

      心学的创立,于后世影响极为深远,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到维新派主要人物梁启超,国学大师胡适、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民国领袖孙中山,后来的蒋介石,毛泽东等等,皆受心学的影响很大。阳明心学在日本,直接成为了明治维新中,传统思想抵制全盘西化的基础,一度成为显学。

 

 

图片

  

龙场悟道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王阳明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当驿丞。正如他后来所说:“谪官龙场,居夷处困,动心忍性之余,恍若有悟,体验探求,再更寒暑,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然后叹圣人之道坦如大路。”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里,他忽然有了顿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从龙场悟道,王阳明完成了全新的体悟,也奠定了后来整个心学体系的基础,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王阳明在这段时期写了“训龙场诸生”。其众多弟子对于他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理论迷惑不解,向他请教说:南山里的花树自开自落,与我心有何关系?他回答说:“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图片

 

心即理

如果说陆九渊指出读经的要旨:“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王阳明则真正完成了对这“本”的体悟

“心即理,心即道,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化育万物,涵盖万物,是道。万事万物之理莫不包含于本心之中,一切俱足。然正因人心外逐于物,以物为实,执著于自我,沉溺于欲望,耳目之所得以为人生之究竟而颠倒梦想,造成本心的迷失,这正是失其正的一大缘由。物我一场幻灭,繁华过眼空花,宇宙人生的究竟,圣贤的“本”,正是这“道”。

故而王阳明:“心即理”“人心得其正者即道心”“理需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

 

           

图片

 
 
心即道
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陆九渊指出,朱熹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以阴阳为形器而不以为道是“昧於道器之分”。如陆九渊所指,朱熹在这种形而上下的分别下,也将心分为人心私欲,道心天理,心与道已然两相割裂。在朱熹看来,道与心虽有密切联系,传道与传心也紧密相联,但心与道不是一回事,道是本体,心是主体,而不是本体,故心、道有别。
 
虽然陆九渊指出了朱熹的“昧于道器之分”的弊病,然以一阴一阳为道,一样未入于道乘。
王阳明则提出“心即道”,心、道是一回事,圣人传道也就是圣人传心。
“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人心分而有阴阳,然何者谓道?
大道无相,本性清净;基因全息,形相万千。世间万物及人,依后天因缘,阴阳调和之时,基因隐显之性生克变化,才有男女雌雄诸相现形。回归大道,形相俱销;清净光明,不可思议。
---滴水入海
 
 
 

图片

 

 

圣人之道
王阳明:“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释迦牟尼:“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切有为法指有作为、有造作之一切因缘所生法。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

老子:“持念相,化作盲;归于无极,始道场;无极无不及,世间万事息。”

(如本恩师注:执著杂念与幻象,明睁两眼仍是盲;大道无极无不及,体悟于此入道场。及也好,不及也好,都不管它,这时“我”便埋除了,万事万物也息灭了,你就开始进入道场了。)----《老子连载十》

 庄子:“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如果能够依照天地之法,顺从万物本性,把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的境界,他还有什么依赖的呢?所以说:至人合乎大道,忘掉自己与万物自然化而为一;神人行走于大道,不求功于世而神功盖世而;圣人怀藏万物不求虚名而名扬于世。至人神人圣人无己,哪里还存功名之相呢?)

王阳明:“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 孔子学说实是世间上乘妙法,还未入于出世间无上乘之道法。故有:一阴一阳之谓道,执二为用中庸之道之说。因而悟道后的王阳明才有夫学贵得之于心,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    
 
 

图片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知行”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范畴,曾为历代哲学家所关注和探讨。
“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王阳明认为,“知行”问题与“心理”关系紧相联结,朱熹学说之失就在于分“心”与“理”为二,因而导致分“知”、“行”为二。他一反朱熹“外心以求理”之说,主张“求理于吾心”,大力倡导“知行合一”。

 

“天下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朱子与象山的错误,都在割裂心与理。

“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有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王阳明强调实事磨炼与身体力行,这正是他根据“知行合一”原则教人在实践中锻炼思想与意志,培养优良品质与行为习惯的治学方法。曾告诫学者们说:“吾与诸公讲致知格物,日日是此,讲一二十年俱是如此。诸君听吾言,实去用功,见吾讲一番自觉长进一番,否则只作一场空话说,虽听之一何用?”又说:“致良知便是必有事的工夫,此理非谁不可离实,亦不得而离也。无往而非道,无往而非工夫。”

 

可见,王阳明主张即事即学,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不可离开亲躬实践而空谈为学。经常教导学生通过事上磨炼与身体力行,使自己的学业精进,道德品质得以发展和完善。他也常常现身说法,告诉弟子们说:“知行合一”、“良知”等学说,都是他从“百死千难”中实践得来的,人不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炼,无以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无以养得“此心中和”。

(这正是王守仁心学殊胜的地方,倘不明道法,不明其所说的天下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心即理,心即道,理从自心上体认,不假外求而始得的思想,则难领其知行合一的精髓。)

 

图片

 

致良知
 王阳明:“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世间的现象,大抵如朱熹的外心以求理。这种求理的结果,是以人类局限狭隘的思维逻辑思辩,来印证大道,所谓天理天道,以为有一个脱离于本心的绝对的客观存在。因而主体与客体,心与理两相分立,而不得究竟。“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然则,常不明与天地民物“同体”之意,自私其身,放不下自我私心,放不下对物质的执著与痴迷。这种理的追寻,恰恰迷眼陷入于物质的花花世界中,于是,名利财富等等世间所谓的最为现实的东西大举登堂入室。一切的贪婪与丑恶也正随自我私性的膨胀而建立并因之而心绪起伏,心随境转,心外逐物。这种现象在陆九渊看来,是物欲对于本心的污染;是本心的“放失”,人心只向名利上求索,故而失掉了人之本心。名利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种物欲。
 
外心求理,心外逐物,使得不明白“本心”为何;不明白本性原本清净不失,不生不灭;不明白心即理,心即道。不明本心不回归大道,而陷于生灭循环的苦流程之中。王阳明:“世儒既叛孔孟之说,昧于《大学》格致之训,而徒务博乎其外,以求益乎其内, 皆入污以求清,积垢以求明者也,弗可得已。”反对迷信外在权威,否定用现成规范和书本教条来禁锢人的身心,而主张依靠自我的“心之本体”(良知)
 

 图片

 

 此心光明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此四句也称王门四句教,已入于道法,契合入道,万物齐一,心与道合,故而此心光明。世间执于物我的善恶皆是相对,为善去恶的格物,正是要格去心中的自我私我,而达到埋我无我。一切恶的根源是因“我”衍生的私欲,执著,占有与侵害,一切心绪因“我”而起伏的悲喜得失悔吝。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大道无念无相,何来善恶的分明念相呢?私我的意动,是善恶的产生的根源。致良知,而明心之体,入大道,而无分无别,清净光明。

 

正如老子所言:“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谓朴,亦谓不欲。不欲以静,天下自正。昔之有德者无得,无得无不得:得之于天以清,得之于地以静,得之于人以灵,得之于神敬诚,得之于一无分。”

道,万事万物无不蕴含并依其发展变化,然而只隐藏而不显露在外,丹法不成是难以体味的。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比有质有形的水更加不可思议。有人要勉强去证去说,不过是竹蓝打水---一场空。无为自净自朴,于人无欲无求,因其本具如如自净本性。有德反无得,无得样样得;若是说破了,仙佛不过无分别。如本恩师注)

 

图片

 

                                                              穿越时空

文章评论

小星月

[M][url=http://b150.photo.store.qq.com/psb?/d908ad7e-1edb-4db3-803b-99e482fd8215/4ed.KGV0kOY2r3v8HqnohY84Hpn9dL5z8p*k4eqNdGk!/b/YQTgb1llfgAAYixlcVkggwAA][img]http://b150.photo.store.qq.com/psb?/d908ad7e-1edb-4db3-803b-99e482fd8215/4ed.KGV0kOY2r3v8HqnohY84Hpn9dL5z8p*k4eqNdGk!/b/YQTgb1llfgAAYixlcVkggwAA&ek=1&kp=1&pt=0&su=0233907201&sce=0-12-12&rf=2-9[/img][/url][/M] [M][ft=,,楷体_gb2312]“[B]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谓朴,亦谓不欲。不欲以静,天下自正。昔之有德者无得,无得无不得:得之于天以清,得之于地以静,得之于人以灵,得之于神敬诚,得之于一无分。”[/B][/ft][/M]

`删〃

"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不失其时,其道光明。非至精者,孰能通于变哉?"

一无所求

道乃宇宙之规律,世事之真理。悟之用之则顺,谬之逆之则危。不过应从日常身边之事入手,顺时而动,顺势而为即可。似玄实简,不必故弄玄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