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两山作战的若干问题分析
个人日记
1.炮击和拔点作战阶段
这一阶段是指攻占两山作战阶段,从1984年4月2日至5月15日止,昆明军区部队先后攻占了老山、者阴山一线的重要制高点。
在经过周密准备后,从1984年4月2日起到27日,昆明军区实施了老山战史上的“一.四工程”(即炮击作战),集中了参战的军、师炮兵团和配属的军区炮兵团所属火炮,对老山、者阴山当面的越军主要据点和防御设施进行了连续猛烈打击,先后歼敌千余名,并摧毁了越军的部分装备和军事目标,动摇了其坚守士气。4月28日,又实施了“一.七工程”(即拔点作战),昆明军区14军40师各部队同时对越军占据的老山和662.6高地地域发起突然攻击。经过连续3天作战,相继攻占了老山、662.6高地和那拉地区,歼灭越军600余人,缴获了大批武器装备和军需物资。4月30日,昆明军区11军31师突然对越军占据的者阴山发起攻击,当天即全部攻占了者阴山各要点。随后又经过几天搜剿扩大了战果,共歼灭越军568人。5月15日,14军41师一部又一举攻占了八里河东山6个高地,歼灭越军105人。
至此,昆明军区部队全部攻占了老山、者阴山地区诸要点,炮击和拔点两个作战阶段共歼灭越军2500余人。随后,各部队全面转入了坚守防御。
2.初期坚守防御作战阶段
这一阶段从1984年5月16日至8月4日,是昆明军区14军、11军31师部队在两山地区的初期坚守防御作战阶段。
按照中央军委的预先计划,在攻占老山、者阴山等骑线点后,如果当面敌情没有大的变化,昆明军区可以撤回主力部队,在6月恢复正常边防斗争状态。然而越军二军区不甘失败,制定了代号为“MB-84” 的战役反攻计划,先后调集4万重兵到老山地区,企图发动反扑,并重点指向了662.6高地和那拉地区。6月11日,越军首先向那拉、八里河东山地区发起了团级规模的试探性进攻。经过一天激战,被14军守备部队击退。根据越军的动向,中央军委命令昆明军区积极做好打敌反扑的准备,并尽快将军区预备队11军32师调到前线去。同时,考虑到越军持续反扑的劲头很足,老山地区恐怕将成为长期战场。为保持和锻炼部队战斗力,又决定从外区调部队到老山地区参战。
在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准备后,1984年7月12日,越军同时向老山、662.6高地、那拉和八里河东山诸阵地发动了加强师级规模的猛烈反扑。这就是老山战史上著名的7.12大战。14军守备部队与越军大战14个小时,在炮兵的猛烈火力支援下,将敌进攻全部击退,牢牢守住了阵地,彻底粉碎了越军的“MB-84”反攻计划,共歼敌3300余人,取得了老山战场上的空前大胜。
这一战后越军元气大伤,一时未再发动大规模反扑。根据老山战场的态势,中央军委决定组织部队轮换作战,长期牵制越军,配合柬埔寨和泰国的抗越斗争,同时锻炼部队战斗力。据此,昆明军区命令11军32师迅速进行临战准备,接替14军40师的老山防御作战任务。在此期间,14军部队继续在老山地区开展炮击和侦察作战,为友邻部队接防创造条件。
从7月26日起,11军32师部队先后进入老山地区,接替了14军40师在盘龙江以西的防御阵地,至8月4日全部换防完毕。奉昆明军区命令,14军以41师配属给11军,继续坚守盘龙江以东八里河东山诸阵地,14军前指率其余所属部队撤至云南马关地区休整。11军前指继续指挥31师、32师、33师一部、41师、边防15团及配属部队在老山、者阴山地区组织防御。
在这一阶段的坚守防御作战中,昆明军区部队歼灭越军5000余人,并缴获击毁了大量武器装备。通算在两个阶段的炮击、拔点和坚守防御作战中,昆明军区部队共歼灭越军近8000人,自己也伤亡了3300余人。
3.部队轮换坚守防御作战阶段
这一阶段从1984年8月4日至1989年10月31日,是国内各军区部队轮换在老山地区进行坚守防御作战阶段。
11军32师等部队进入老山接防阵地后,对面越军又在积极调兵遣将准备反扑,同时大搞土工掘进,从清水河以南地域向松毛岭、那拉方向边修筑边延伸堑壕、交通壕,准备实施所谓的“堑壕延伸式”战术,伺机与中国军队决战。越军将反攻重点放在了老山方向,在者阴山方向则转为守势,基本不再发起反扑。在堑壕体系未修筑完成前,越军没有发起大的进攻,主要向当面中国军队阵地实施了炮击、偷袭、骚扰和小规模兵力的试探性反扑。
32师部队在11军前指指挥下,以稳固14军既得阵地为主,采取炮袭与前沿阻击相结合的战术,积小胜为大胜,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在顶住越军发起的偷袭、渗透、炮击和营连级规模兵力反扑的同时,先后组织32师侦察连、94团4连和31师91团部队主动出击,分别进行了542号高地南侧捕俘作战、968高地拔点作战及八里河东山阵前出击、捕俘作战,皆取得胜利,一定程度地打击和消耗了当面越军。在同一时期,根据总参命令,调武汉军区20军、43军、54军,成都军区13军、50军分别组成第1、2、3、4、5侦察大队,进入老山战区参战,归昆明军区前指指挥,先后实施了渗透侦察、伏击捕俘等战斗。奉中央军委命令,南京军区第1军率1师配属12军36师及其他技术兵种共26000余人,也于7月底进入云南中越边境附近开展临战训练,准备接替11军继续执行坚守防御任务。此后,中央军委先后组织了多个军区部队参加中越边境轮战,时间长达5年。
11军所属部队在老山地区防御作战4个多月,部分前推和扩大了防御阵地,稳固了老山当面的防御态势,共歼灭越军2128人,自己伤亡500余人。1984年12月9日,11军所属部队奉命将防御作战任务移交给南京军区第1军,然后全部撤出了老山阵地。奉昆明军区前指命令,32师继续留在战区作为预备队,并以一部兵力准备执行拔除云南西畴县董干边境苗皇帝山越军骑线点的任务。在32师部队积极进行作战准备时,1985年3月初,中央军委下令取消了32师的拔点任务,该师随后奉命撤出老山战区归建。
南京军区第1军率1师配属12军36师和炮兵、工兵、保障等部队,于1984年12月9日全部接防了11军部队在老山战区的防御阵地。其时越军的堑壕延伸已接近尾声,长达15公里的堑壕和交通壕一直楔入了中国军队前沿阵地内,形成了分割包围、犬牙交错、紧贴围逼之势。第1军部队在恶劣的防御态势下,顽强顶住了越军于12月20日发起的所谓“第三战役计划”大规模进攻。12月24日,第1军组织部队出击116号高地东南侧的2、3号无名高地。因为准备不充分,步炮协同不力,最后出击失利。针对越军的攻势特点,第1军部队总结经验,采用灵活多变的战法,对越军的堑壕、交通壕、屯兵点进行了针对性打击和破坏。经过艰苦作战,逐渐扭转了被动态势。进入1985年后,越军精心筹划,再次发起了大规模进攻。1月15日,越军出动2个团兵力突然向那拉地区猛烈反扑。第1军守备部队以阵地阻击和阵前反击相结合的战法,在炮兵支援下,与越军激战近16个小时,将其进攻全部击退。同时,第1军组织部队以攻对攻,对116号高地东南2、3号无名高地和老山主峰前沿的968高地实施了出击作战,成功将两处越军据点拔除,终于取得了1.15战斗的大胜,打得越军不得不更换了河江前指司令。
为配合柬埔寨、泰国的抗越斗争,第1军奉中央军委命令制定了“851行动计划”,组织部队于2月11日向松毛岭、八里河东山方向的越军18个据点实施出击作战,全部攻占预定目标,沉重打击了当面越军。经过这一战,彻底粉碎了越军准备5个多月的“堑壕延伸式”战术,再次改善了阵地防御态势。3月8日,第1军又组织部队发起“852行动计划”,同时对越军在老山、松毛岭、那拉方向的7个据点实施出击作战,一举将其全部拔除,打得越军无还手之力。至此,第1军以硬对硬,坚决将越军自7.12大战后蓄势已久的反扑气焰打了下去,夺得了老山战场的主动权。
1985年5月31日,第1军奉命将防御作战任务移交给新上来轮战的济南军区67军,然后撤离了老山战区。在半年作战中,第1军所属部队共抗住了越军22.4万多发炮弹袭击,打退了越军9次团、营规模和102次连以下规模的反扑和袭扰,并实施了3次主动出击作战,拔除了越军28个据点,总计歼敌5007人,自己伤亡1500余人。
济南军区67军率199师配属46军138师及其他技术兵种,于1985年5月31日全部接防了第1军部队在老山战区的防御阵地。在此前后,济南军区26军和46军、空降15军、新疆军区、兰州军区19军和21军,分别组成了第6、7、8、9、10侦察大队,也相继进入老山战区,接替第1、2、3、4、5侦察大队参战。配属给67军先后进入老山战区的各兵种部队,共计31000余人。
67军部队刚刚接防老山阵地,越军就发动了代号为“M-1”计划的又一次大规模进攻,主攻方向指向那拉地区,同时向662.6高地和老山主峰方向实施牵制性进攻。67军守备部队仓促应战,在炮兵支援下击退了越军团级以上规模的绝大多数方向进攻。然而,还是被越军夺去了那拉东南侧前沿警戒阵地211高地的2个哨位。出于绝不能丢失从第1军部队手中接过来阵地的主要考虑,在从总参到军区的层层压力下,67军199师组织部队先后向211高地实施了营连规模反击。由于准备不足、配合失当及步炮协同不力等原因,最终反击失利,伤亡较大,铸成了中国军队发起两山作战以来影响较大的一次败仗。
7月19日,越军又发起了代号为“M-2”计划的团规模反扑,主要目标仍是那拉地区前沿阵地。67军守备部队连续与越军激战2天,打退了越军12次营连规模进攻和多次小分队偷袭,杀伤越军310余人,牢牢守住了阵地。越军总部和二军区连续组织的两次大规模反扑都被67军挫败,前线部队士气下降,不得不从攻势转入了防御。
9月8日,在经过周密准备后,67军199师组织部队出敌不意地白天实施偷袭,一举夺回了211高地上的2个哨位。其后又步炮协同击退了越军的多次反扑和偷袭,巩固了已夺回的阵地。打到这时,老山战场的主动权再次转到了中国军队手中。
9月23日,46军138师组织多兵种突击队出击,全部攻占了八里河东山395高地地区的6个高地,歼灭越军154人,减轻了东山方向的防御压力。为进一步改善防御态势,12月2日,67军又组织部队分别对越军据守的405号阵地和968高地等7个高地实施出击作战,一举将其全部夺取,歼灭越军约1个连,拔掉了越军楔入67军在那拉与662.6高地防线间的据点。67军宜将剩勇追穷寇,于1986年1月28日再次组织199师、138师部队,同时出击那拉地区的167号高地和八里河东山地区的黄泥坝,将两处据点的越军全部歼灭,部队在搜剿完阵地后撤回。
67军部队在初上阵地仓促应战的不利局势下,总结经验,以硬对硬,越战越勇,终于彻底将越军发起正面大规模反朴的气焰和胆量给压下去了,从根本上扭转了老山战场的攻守形势。从67军以后,越军再没有发起团级以上规模的反扑,而是改为了营连级以下兵力的小规模进攻和偷袭、袭扰,后面新上来轮战部队的防御压力就小多了。
67军部队原定在老山地区防御作战半年,后奉中央军委命令延长至一年,后面的轮战各军防御作战时间也都改为一年。为保证一线部队的轮流休整并掌握适当的预备队,同时利用轮战机会考验乙种步兵团扩编投入战斗的水准,从67军开始,后面轮战的2个军都加带了1个步兵团,使得从老山至八里河东山的防御正面能够保持6个步兵团兵力,同时军里还能掌握1个步兵团作为预备队。
1986年4月30日,67军奉命将防御作战任务移交给新上来轮战的兰州军区47集团军,然后撤出老山战区休整。在一年作战中,67军所属部队共歼灭越军8400人,并击毁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同时,自己也伤亡了2100余人。在两山轮战各军中,67军成为了歼敌最多的部队。
兰州军区47集团军率139师、141师421团,配属21集团军61师及其他技术兵种共37000余人,于1986年4月30日全部接防了67军部队在老山战区的防御阵地。在47集团军轮战期间,由北京军区24集团军、北京卫戍区警卫3师、天津警备区步兵196师、北京军区38集团军分别组成了第11、12侦察大队,进入老山战区接替第8、9、10侦察大队,实施侦察和捕俘作战。
47集团军上阵地时,对面的越军已老实多了,不再发起大规模进攻,主要是向中国军队阵地进行炮击和实施小规模偷袭、袭扰作战。47集团军部队针对性地与越军进行了长期的偷袭与反偷袭、炮击与反炮击及侦察作战,基本没有吃亏,并取得了不错的战果。为改善阵地防御态势和配合政治、外交斗争形势,47集团军各部队还先后组织了4次主动出击作战。1986年10月14日,139师组织部队攻占了老山主峰前沿的604号阵地和968高地,代号为“兰剑-B行动”;10月19日,61师组织部队出击了八里河东山地区55号阵地,代号为“34-1工程计划”;1987年1月5日,141师组织部队奇袭攻占了松毛岭前沿的310号阵地,代号为“北虎行动”;1月7日,139师组织部队出击了那拉地区167号高地,代号为“黑豹行动”。这4次出击作战共歼灭越军近千人,打乱了越军的防御部署,改善了防御态势,继续保持了老山战场的主动权。
1987年4月30日,47集团军奉命将防御作战任务移交给新上来轮战的北京军区27集团军,然后撤离老山战区休整。47集团军所属部队在老山战区作战一年,共粉碎了越军800余次偷袭和袭扰,抗击了越军18万发炮弹轰击,实施了4次加强连规模出击作战,13次重点炮击,8次反炮击作战,95次出境侦察作战,108次破袭、伏击作战,共歼敌6597人,自己伤亡1100余人。
北京军区27集团军率79师、80师和81师241团,配属各技术兵种共33700人,于1987年4月30日全部接防了47集团军部队在老山战区的防御阵地。在27集团军轮战期间,由沈阳军区16集团军、40集团军、64集团军组成的第13、14、15侦察大队也进入老山战区,接替第11、12侦察大队实施侦察和捕俘作战。
27集团军上阵地时越南已是阮文灵掌权,在谋求和中国改善关系,已经失去了在中越边境持续作战的兴趣。出于战争惯性和政治形势,老山地区的越军还是保持了与中国军队的接触态势,以阵地对峙和炮击、偷袭、袭扰为主要方式进行纠缠。27集团军在轮战期间比较轻松,主要进行了反偷袭战斗和炮击、侦察作战,打得很灵活,积小胜为大胜,也歼灭了不少越军,而自己则伤亡很小。
1988年4月30日,27集团军奉命将防御作战任务移交给新上来轮战的成都军区13集团军,然后撤离老山战区休整。27集团军所属部队在一年的轮战期间,共粉碎了越军的614次偷袭,抗击了6万多发炮弹轰击,组织了8次炮击作战和34次侦察作战,共歼敌3381人,自己伤亡230余人。因为27集团军在战区时的军纪很好,还被当地居民戏称为“东北虎,西北狼,北京来的小绵羊。”
按照中央军委的原定计划,在27集团军轮战之后,由沈阳军区16集团军军部带本军1个师和39集团军1个师赴老山地区参加轮战。因为中越关系的发展变化,以及老山战场的实际态势,军委后来又改变了决策,命令成都军区13集团军的1个师带1个团接替27集团军参加轮战。
1988年4月30日,成都军区13集团军37师配属38师112团,以及炮兵、高炮、工兵、电子对抗、汽车等部队共17000人,全部接替了27集团军在老山战区的防务。非常有意思的是,当时37师的师长叫陈庆云,而对面越军的指挥官叫陈青云,正是一字之差,分外眼红。
13集团军部队进入老山前线时,越军已基本上放弃了积极的军事行动,连偷袭都已大为减少,俨然在阵地上过起了日子,与中国军队死拖活耗。13集团军部队无大仗可打,奉中央军委命令“对敌保持适度军事压力”,主要运用了对越军重点军事目标的小规模突袭、冷枪冷炮歼敌、阵地挤压和阵前搜剿等战术手段打击敌人。另外,还进行了一定规模的系列渗透侦察作战,消除越军可能对中国军队防御造成的潜在威胁,继续掌握住了老山战场的主动权。根据老山战场的实际情况,中央军委后来命令13集团军部队在老山打到底,其他军区部队不再参加轮战了。因此,13集团军部队的轮战时间达到了一年半。到了轮战后期,13集团军部队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将防线逐渐收缩回了边境附近,将放弃的阵地全部予以摧毁并埋设了大量爆炸物。
1989年1月18日至20日,第13、14、15侦察大队奉命先后撤出老山战区归建。10月30日,13集团军部队也奉命撤离老山战区休整,由云南省军区守备部队接替其防务。至此,中央军委正式决定结束中越边境轮战。13集团军所属部队在一年半的轮战期间,共歼敌1787人,自己伤亡240余人,是两山参战各部队中牺牲人员最少的。
云南省军区守备部队从两山作战发起时即执行防御作战任务,后来又支援配合各野战军轮流作战,先后参战16000人,截止到1989年10月,共歼敌2962人,自己伤亡940余人。中越边境轮战结束后,云南省军区守备部队继续坚守两山地区,坚决还击越军的炮击和骚扰挑衅,保持了对当面越军的适度军事压力。1990年2月13日,云南省军区守备1师2团3连击退了越军约1个排对B64号、66号阵地的偷袭,歼敌5人,这是老山战场中越两军间的最后一战。1990年9月和1992年3月,守备1师2团组织人员平毁了越南边民在楠木坪争议地区种植包谷,以火力驱逐了在662.6高地前沿建房的越南边民,坚决维护了中国的利益。
1993年2月10日,随着中越关系恢复正常化,中央军委命令正式解除老山地区防御作战任务。从4月1日零时起,边防部队转入正常守备。至此,两山作战全部结束。
据不完全统计,在1984年4月至1989年10月的两山作战期间,中国军队共歼灭越军38000人左右,其中击毙15000人以上,俘敌61人,自己伤亡9500人左右,其中牺牲约1900人。
两山作战的胜利,正如1980年代一首著名的歌曲中唱得那样,“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和平,是要付出代价的。
文章评论
快乐一生
像我们这个年龄都记得对越反击战
HL
”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没有我们可敬的战士付出与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平安幸福安宁的生活。对越反击战我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