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鸿雁

个人日记


每一座繁华都巿里,总有一群漂泊的打工者,他们如同一只只鸿雁,暑来寒往,在每个城市与家乡之间不停迁徙,只为寻找到一个更适合生存的落脚点。每一次的迁徙都伴随着剥离,剥离他们的灵魂和肉体,他们和他们的亲人独饮着寂寞与孤独的苦酒,独吞着情愁与乡愁的泪水。他们的疼痛被他们的翅膀扇落,一片一片如芦花般,飘在空中,不知何去何从。-------题记
秋女
秋女像往常一样,于午后的暖阳里,将自己晒在二楼的落地窗前,如同晒衣服般,晒了前胸再翻过去晒晒后背。反正日子里有大把的时光,可以供她挥霍或荒凉。小保姆菊儿总说:“姐,我这是在您这 儿不见阳光,还有点皮肤色儿,要是去外面跑一圈回来,立马变小黄人,再跑一圈,非洲人。姐,您这皮肤真好,您这儿见天的晒也不见黑,真羡慕您”,“呵呵”,秋女仿佛没睡醒般半眯着眼轻笑一声:“小丫头片子就是会讨巧,好,今晚你就别作饭了,我带你和老太太外面吃去”。小保姆颠颠儿地打扮去了。秋女摸了摸自己那张依旧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脸庞,继续陷落在躺椅里。
这秋日的午阳不温不燥,暖暖的,像极了李平安的手掌。她觉得她的这个比喻太贴切了,不由得暗自傻笑。笑得心潮起起伏伏,笑得满身的阳光碎落了一地。
大学毕业那年,她跟同村的女孩们跑到广东。三十岁那年,她厌倦漂泊,她想有一个家,经亲戚的介绍,她嫁给了李平安。五年里,他们呆在一起的时间不到一年。她除了逛逛街,健健身,便是倦在家里上网,睡觉,晒太阳。唯独礼拜六、礼拜天的日子还算正常,因为李平安的儿从寄宿学校回来了,她要接送他上补习班,还要陪他看电影,吃大餐。“哦......对了,明天就是礼拜六,李聪该回来了”。她常常惊奇她怎么特别盼望过礼拜,她好像,很有些惦记这个和自己没有一丝血缘关系的孩子。她望着玻璃窗外,呆呆的出神。
李平安去年在这个离老家不远的县城置了这院洋房,秋女说:“李平安,你弄这么大个房准备装什么呀?装我的孤独还是装我寂寞?”李平安嬉笑:“装我的女人”。李平安离开后,这座空阔的房子里就真的只有他的女人,还有她的孤独和寂寞。
院子里的梧桐树仿佛老了,叶子开始掉,一片一片的,“噗......噗......”像一声声的叹息。风旋起手掌般的青黄,满院子沙沙作响,“秋凉了哦!”母亲用扫帚扫满院落叶。一排大雁从房顶掠过,排成个大大的“人”字,秋女的眼神就在那个“人”字里与夕阳一起渐渐融化......
“叮”,“秋凉,北雁已归,我的鸿雁何时回?”李平安正在工地上手忙脚乱,有个工人不小心从脚手架上坠落,好在有防护网,只是擦破点皮。惊魂未定的他看到妻子发过来一张鸿雁南归图,眼睛一热:“快了,快了哈,最多一个月就回去了”。秋女哀怨地:“就一个月!说话算数不?”“算,算,一定算,我还要陪你造小人呢!”秋女心头一热,娇笑道:“坏人,我不要小人,只要你”。“姐,咱出不出去了?老太太说天气凉了,要早点去早点回,免得沾了凉气”。菊儿在门外催促着......
吃完饭秋女说不想回家,母亲便提议去小区附近的游园坐会儿。每天傍晚,游园里总有一些老年人在哪儿跳舞、唱歌,也有一些,领着孙子孙女的一起闲话。母亲每次看到总是地远远笑一会儿,满脸羡慕的眼神:“咦呀,这城里人是清闲啊,不弄地不弄鸡鸭的,天天扭啊扭,唱啊唱,真是开心哈”。秋女看着母亲的样子笑说:“你也去吧,跟她们学学跳舞,还能健身呢!省得天天搁我跟前儿大眼瞪小眼的,像看贼似的,李平安给你啥好处,这么看得紧”。母亲的脸先是羞涩尓后转为气恼,转过身便作势打秋女:“你个死丫头,有这么作践你妈的吗?你妈那是为你好!”秋女连笑带躲地搂住母亲,菊儿在一旁羡慕地傻乐。这样的开心总是有些像风吹过井面,泛起一丝丝涟漪尔后恢复寂静。
母亲
秋女的母亲是个勤劳善良的女人,一生本分老实,只知道在黄土里刨食。她常常教育自己的子女,做人要安份守己,规规矩矩,才不被人耻笑,才不招骂名。
自秋女嫁给李平安后,村里就出来许多闲话。“娇妻老夫的不就是图个钱嘛”,“这女人花样的漂亮丢在家里,还不定怎么呢!”,“哎呀,现在什么社会,男人只要有钱,别说老姑娘,十八九的小姑娘一抓一大把呢”......她便再也不出来闲坐。她跟自己男人说:“儿子上大学费钱呢,你跟着平安去看场吧,一来呢,可以挣俩钱,咱们不用要女儿的钱,免得别人嚼舌头根子。二来,顺便可以帮秋女看着点他,别让他胡来。”秋女父亲便扛了铺盖卷跟着李平安漂泊天涯。
男人走后的日子里,她每天除了上地,便是侍弄几头畜口、几只鸡鸭。以前闲暇时还绣绣花,做做鞋,如今也没有人愿意穿那么劳神费力的东西了,再加上自己眼神也大不如从前,做起来也费事了,秋女也时常说她,所以她不再做了。可这闲下来的时光又无法打发。她便常常坐在自家小院里看看树,看看天,听风叹息,听雨叹息。“这女子嫁过去快五年了吧,也不见个动静,这要是真生不下一男半女的,又没个牵挂,人家又常年不回来,这万一......到时候还不是想踢开就踢开,哎......!”没人听她的叹息,空洞洞的院子里,只有那棵柳树摇着苍翠的叶子“哗啦啦”应和。
李平安
李平安每次出门前,便派人接来秋女的母亲。“你母亲一个人也挺孤单的,接过来,你俩正好有个伴,省得她一个人守住一个大屋子让人说闲话。”他的话还未落,秋女便恶了一张脸:“你简直是放屁!老娘还不知道你的小九九......”。说完,秋女便扭过头哭泣。每次他要走之前,秋女总是这样恶狠狠地,因为他知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她也就只有这一天可以放肆地骂人,放肆地哭泣。李平安讪笑着:“你看你,一说就急,我能有啥小九九,还不是为你好,省得你孤单,没人陪你说话不是?再等等,再等等哈,忙完这一单,一定回来陪你”。
他二十岁便跟着邻村一个包工队在外面闯荡,寒来暑往,走过了许多城市,也经历许多磨难,终于熬出头,自己拉了一帮兄弟,独自揽活。钱是越挣越多,人也越来越忙,忙得电话越来越越少,人也回来得越来越少。好在,秋女是个懂事明理的女人,一直理解他默默的支持他。他常常在忙碌之余除了想念她们,更多的觉得是亏欠,亏欠秋女亏欠儿子。前妻原本说好,要出来一起打拼的,最终因为受不了清苦跟了一个城里卖水果的,留下十岁的儿子,而他又无暇顾及,只能把儿子交给秋女照管。这五年来,他无法尽到一个父亲一个丈夫的责任,常常于夜深人静的时候望着深隧的天空,把深深的自责和着寂寞的泪水咽下去。当电话视频也解不了相思之苦时,他便把自己灌醉,在酒精的麻醉里昏昏睡去。
李平安清楚地记得,新婚之夜他对秋女说:“我给不了你前半生欢乐,我一定要让你后半生笑着过”。事业上的不顺心和烦恼他又怎么能向远在他乡的妻子诉说呢?他爱秋女,怕她担心,唯时报平安。秋女说:“你飞吧,什么时候飞累了,便回来陪我”。李平安涕然泪下,年年这样如鸿雁般飞来飞去,他早就倦了,只是想趁自己还有一股拼劲,再多积攒些。他在四十岁那年娶了小她十岁秋女,在珍爱之余,更多的是想给她足够的物质丰富,让她下半辈子衣食无忧。这也许是尘世中所有男人对心爱的女子最高的承诺。
菊儿
菊儿的男人是李平安的本家兄弟,弟兄三个还呆在农村,老大老二已经各自修了新房分开单过,唯独菊儿的男人还跟我老人住在老屋里。男人高中毕业后跟着南下广东的同乡打了几年工,只混了个吃喝,结余的钱刚够娶回菊儿又分子儿不剩,父母已经年迈,只能靠几分薄田度日。无奈之下,他找到李平安,李平安说:“来吧,只要肯吃苦,也许我的现在就是你的将来”。菊儿的男人便撇下刚刚新婚的菊儿跟着李平安北上“淘金”。
菊儿常打电话说:“日子实在难熬,每天对着两个老人,什么话也沒得说,跟小姐妹们上个街吧,什么也买不得......”。男人沉默许久:“要不你来吧!我问问平安哥”。男人回过电话:“你要来,我们就要单独租房住,就要置办锅碗瓢盆的家伙什,一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样下来,几年才能修上新房?......”电话那头沉默,菊儿知道不再好提这样的话了。
冬天来了,在南方打工的小姐妺纷纷回来,一个个花枝招展,菊儿实在羡慕不已,“过了年,跟我们一起走吧,他挣他的,你挣你的,这样你们家的新房会早日实现”。菊儿便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菊儿到了南方大都市,灯火辉煌的不夜城实在让人兴奋也让人迷离。她跟几个小姐妹进了一家私人作坊,负责帮人车机器零件,菊儿刚来,技术不熟练,动作又慢,还常常出错,累死了,一个月下来只够吃喝。菊儿便想跳槽,姐妹们劝她坚持学会了就好了,她说又脏又累不挣钱,还是坚持重新找工作。
菊儿应聘到了一家餐厅做酒水推销,她听人说,这工作清闲,只需动嘴皮便可,且利润丰厚。第一天,她便遇到了一个大客户,客人来了一大拔,男男女女十几个,其中,一个光头的老男人看都不看菊儿一眼粗声念道:“老规矩“!“先生!老、老规矩是什么......?”菊儿走到光头跟前,谦卑地笑问道,光头看了看菊儿一张涉世未深的脸上还有几分稚气,“哈哈哈......原来是个新来的小丫头,老规矩就是,一瓶'X0',一瓶'茅台'”。等菊儿把酒拿过来打开后,那光头坏笑地捉住菊儿的手:“喝一杯,喝一杯,下次还来你这儿”。菊儿净想着那一瓶酒的抽成,根本忘记了自己不会喝酒,“咣当”一杯白兰地下去,整个人就一下子晕了。当她醒来时,发现自己睡在一个宾馆里,身上的衣服一件也不剩,床头柜上放着几张钱,倒底谁干的?人早不见了踪影。
菊儿第二天便匆匆回了老家。
“我不想再去远方打工了,太辛苦,又不挣钱,我还是呆在家里吧,等你回来。”男人看到菊儿的信息,心酸酸的。“要不,我再问问平安哥?看能不能让你也寻点事做”?“嗯,你安排吧”。“平安哥说让你跟秋姐作伴去,帮她做做饭,收拾收拾家,工资和我的一起结”。男人回过信息,菊儿呜呜地哭......
后记
鸿雁 天空上
对对排成行
江水长 秋草黄
草原上琴声忧伤
鸿雁 向南方
飞过芦苇荡
天苍茫 雁何往
心中是北方家乡
天苍茫 雁何往
心中是北方家乡
鸿雁 北归还
带上我的思念
歌声远 琴声颤
草原上春意暖
鸿雁 向苍天
天空有多遥远
酒喝干 再斟满
今夜不醉不还
......
秋凉,一群群南归的鸿雁带着思念,带着忧伤已经启航。-------应“梅花朵朵”同题作文。





文章评论

马上开

刚看完题记,就想起了余秀华的诗歌,「穿过大半个中国&#8226&#8226&#8226」。余秀华看清了人生的苦,也看懂了人生的豪迈。[em]e160[/em][em]e160[/em]

桃之夭夭

可以拍成电视剧了。[em]e113[/em][em]e179[/em]

雨巷深深

应题作文也这么美,厉害呢!几个人物血肉饱满性格鲜明,又与主题丝丝相扣,真是服了!早安亲爱!越来越喜欢哈[em]e163[/em][em]e163[/em][em]e163[/em][em]e178[/em][em]e178[/em][em]e178[/em]

sunshine

看得心酸,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

田园竹韵

[em]e179[/em][em]e179[/em][em]e160[/em][em]e163[/em][em]e163[/em]

红炉煮雪

[em]e160[/em][em]e160[/em][em]e163[/em][em]e163[/em]

梦云

每个人物在栀子笔下都那么的鲜活,个性鲜明。如发生在身边的人与事一样,很有感触!

冷月·影

血肉灵活,栀子棒棒的,赞[em]e179[/em][em]e179[/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