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解析《五》

个人日记


                                                   佳人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中。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解析:杜甫很少写专咏美人的诗歌,《佳人》却以其格调之高而成为咏美人的名篇。关于此诗内容是纪实还是寓言,历来有很多争论。从佳人自述身世的情况看,可能有一些事实根据。她出身地位较高的官宦人家,但在安史之乱中惨遭其祸,兄弟被杀,尸体都收不回来。后来又嫁给了一个喜新厌旧的轻薄子弟,因此才在山里独居。虽然她的遭际可以反映安史之乱中达官贵人受害的一般情况,以及世情的盛衰变化,但毕竟其属于个人的特殊性。而杜甫将这位佳人塑造成一个乱世之中少见的孤高贞洁的女子形象,很可能是根据这个人物所提供的背景,通过艺术想象加以再创造的结果。
       这首诗虽不是新题乐府,却也有浓厚的汉诗风味。如开头两句化自汉乐府《 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两句吸取汉古诗“上山采靡芜”中“新人”,“故人”的比较写法,但更凝炼,以至成为后世谴责负心男子的通俗用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也是民歌的得叠和比兴。加上佳人自诉身世的朴素叙事,使这首诗具有了一种整体高古的格调。

     但全诗的高格最终还是集中在对佳人的刻画上:山中清泉见其品质之清,侍婢卖珠见其生计之贫,牵萝补屋见其隐居之志,摘花不戴见其朴素无华,采柏盈掬见其情操贞洁,日暮倚竹见其清高寂寞。“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两句为后人激赏,妙在对美人容貌不着一字形容,仅凭“翠袖”“修竹”,这一对色泽清新而寓意有兴寄的意象,与天寒日暮的山中环境相融合,便传神地画出了佳人不胜清寒,孤寂无依的幽姿高致,并连她所处的清雅幽绝的意境一起表现出来。

                                作者:杜甫
                                解析:葛晓音《北大中文系教授》 
图片 
 
                                        凤凰台

      亭亭凤凰台,北对西康州。西北今寂寞,风声亦悠悠。山峻路绝踪,石林气高浮。安得万丈梯,为君上上头。恐有无母雏,饥寒日瞅瞅。我能剖心血,饮啄慰孤愁。心以当竹实,炯然无外求。血以当醴泉,岂徒比清流。所重王者瑞,敢辞微命休?坐看彩翮长,举意八极周。自天
衔瑞图,飞下十二楼。图以奉至尊,凤以垂鸿猷。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深衷正为此,群盗何淹留?

解析:凤凰是天下太平的象征,也是杜甫政治理想的艺术化身。他一生歌唱凤凰,赞美凤凰。《凤凰台》和晚年的《朱凤行》都是咏凤凰的佳作。

      杜甫到同谷,住在凤凰台下的凤凰村,凤凰台为当地名胜,但诗人没有把这首诗写成览胜之作,而是以写景为寓言,将澄清海内,拯救苍生的理想化成一个到凤凰山顶寻找和喂养凤雏的寓言故事,使自己成为寓言的主人公;同时将许多关于凤凰的典故幻化成寓言中的情景,构思非常新奇。

      凤凰台原与西伯姬昌时凤鸣的岐山相距很远,但都是传说中凤凰曾经栖息的地方,凤鸣是有王者兴的祥瑞,出现在西伯的时候。西伯与凤鸣的消逝说明文王之治已经不再出现。因此全诗的立意就在寻找,凤凰台上可能存在的“无母”凤雏。这一构思跨越千年时空,按照大自然中禽类生存的规律,将上古虚无的传说落实到眼前的凤凰山上。凤凰台山势高峻,据说人不能至其高顶。诗人由此设想如能得到万丈高梯登上极顶,或许有饥寒的凤雏等待哺育。诗人要剖出心血来喂养它,把自己的心和血当成凤凰所需要的竹实和醴泉。凤雏养大变成凤凰,就成了王者祥瑞,所以诗人不惜为之献出自己的生命。

      诗人想象当他的心血和生命注入凤雏之后,凤雏就会长出美丽丰满的羽翼   ,能在四方八极任意高飞。将瑞图献给至尊,为中兴大业呈祥。这个美丽的结尾,是融会了古代关于凤凰的好几个传说而绘成的一幅富丽堂皇的凤凰展翅图。诗人的“微命”虽然不复存在,但将在再生的凤凰中获得永恒。至此,诗人的个体生命与国家的命运已经完全合成一体。这正是这首诗里,凤凰也变成了杜甫自己的图腾。

      到了杜甫去世的前一年所写的《朱凤行》里,凤凰完全成了他自己的象征:
           君不见潇湘之山衡山高,山巅朱凤声嗷嗷。
           侧身长顾求其曹,翅垂口噤心甚劳。
           下悯百鸟在罗网,黄雀最小犹难逃。
           愿分竹实及喽蚁 ,尽使鸱枭相怒号。

     或许是到垂死之年,杜甫仍未看到天下太平的征兆,他已经不再寄望于那些传说中的虚幻的凤凰,而是由自己来行使凤凰的职能了。他虽然没有同伴,不能展翅,不能开口歌唱,心中焦虑苦恼,但还是怜悯天下陷入罗网的苍生,痛恨那些迫害弱小的恶禽。杜甫虽然无力回天,但他却是飞翔在漫天烽烟中的真正的凤凰,因为他的身上,永远闪耀着太平理想的光芒!

                           作者:杜甫
                           解析:葛晓音《北大中文系教授》 
图片 
 



文章评论

优静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江汉》,这是杜甫去世前一年对自己的写照。独立在茫茫宇宙之间,诗人深深地悲哀自己的孤独和无力;但后人却从这孤独的形象中看到了他包容乾坤的博大胸怀以及回旋天地、与元气同在的精神力量。杜甫并不是俯视人间的”诗圣“,他长期沉沦于下层,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耿直热诚,基至还有点天真和迂腐。他的超凡入圣在于虽然饱受人生穷困,阅尽人间丧乱,却始终高扬着悲天悯人、关怀现世的精神,这才使盛唐的宏伟气魄和社会使命感通过他的心勃发为慷慨激昂的诗情,通过他的巨笔凝聚成光照千古的文章。站在盛唐诗歌巅峰之上的杜甫,为中国的人文精神树立了忧国忧民的百世楷模,为中国的诗歌艺术树立了沉雄博大的最高标准。 ————摘自北大中文系教授葛晓音《杜甫诗选评》一书,其中有一些作品她在上图演讲过,非常精彩,古诗经她一解析,意思精确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