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

个人日记

           镇江古时称“润州”,位于中国东部沿海、江苏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中心,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在此汇就中国“江河立交桥”坐标,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誉。
           镇江是全国闻名的江南渔米之乡和商埠重镇;市内有金山寺、西津渡等众多名胜古迹。镇江之名至今已沿用了800多年。镇江名称的演变反映了镇江一直是重要的政治中心和兵家必争之地。镇江,顾名思义,担心江水泛滥,百姓遭受水害,有“镇住江水”的祈望;另有一说是,当时统治者认为镇江的地理位置优越,背山面江,形势雄险,为镇守江防之地,故把原名“润州”改名为镇江。
        镇江更是座爱情城市,四大爱情传说都发生在镇江:许仙和白娘子,丹阳的牛郎织女,丹徒上党槐荫村董永和七仙女,镇江新区姚桥镇华山村梁祝的传说。江南烟雨,曾迷醉了多少文人墨客;烟雨蒙蒙,痴男怨女上演了多少悲欢离合。
 
图片
     
         
金山在镇江市区的西北,原是江心岛屿,素有“江心芙蓉”之誉,清代道光年间开始于南岸陆地相连。金山古称氏俘山,又称浮玉山,因唐代高僧法海在此开山得金而故名。金山只有不足百米高,但山上密布寺庙几乎难见裸露山地,果然不负“焦山山裹寺 金山寺裹山”之说。

       
       
金山寺因许仙白娘子而闻名。步入金山寺,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铜香炉,香烟缭绕,经声入耳。黄墙碧瓦的寺庙座座相连,仿佛尘世的烟火弥漫在古老而纯朴的时光里。游走其间,不由想起《白蛇传》里的白娘子作法术,翻动江水,漫淹金山等美丽动人的传说。寺旁有白龙洞和法海洞,都与《白蛇传》故事有关。

 
        
         图片

          红
,美仑美奂;恢恢天网。一个跟头栽进来,就别想出去了。传说古代白蛇娘子与许仙一见钟情后,就结为夫妻。法海和尚见到许仙面带妖气,就把他带到金山寺藏到法座后,白蛇娘子带领小青蛇来寻夫,法海不许。白蛇娘子无奈只好与法海斗法,于是水漫金山,法海搬来天兵天将来对付白蛇,将白蛇压在雷峰塔下很多时候。爱情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它让人冲破生命的底线,超越一种不属于常规的奇迹,在这个时代,有很多人说爱情变质了,爱情现实了,爱情没有勇气了……但我相信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份冲破屏障的爱情,期待不一样的人生,那么到西湖的断桥上,体会一段冲破禁忌的爱情。有人赞曰:
 盼如潮汐一日看两回
 
归去同修金山对雷峰。
 
前世的
那一眼
便已结下了今生的缘,
留下了前世的恩却纠缠在今生的恋。
一把纸伞定终身
于是开始了
一段
人世间最凄美的爱情。

 

         也许,女子生来心地善良,易为感情所困,而且,世间很多女子,只要有了男人的爱,是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的。白素贞屡犯天条:上天庭盗取仙草灵芝将许仙救活;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寺,却因此伤害了其他生灵。因为触犯天条,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白素贞她不认为爱许仙是错,自愿走进雷峰塔。诀别前,流下她第一滴也是最后一滴眼泪。她爱许仙一生,这滴眼泪应在“爱”上。白素贞被镇于雷峰塔下,除非雷峰塔倒,西湖水干。许仙上山进寺,自愿剃度,只为法海一句“雷峰塔百步之内,非出家人不得擅入”。许仙向法海要求每日扫雷峰塔,法海不依。可法海起身后却痛苦异常,他踉跄地站起身,退了三步,一回头,须发皆白,瞬间变老。许仙为了一生一世厮守的承诺,每日扫塔,和娘子一个塔里一个塔外。每有下雨、烈日,白素贞用法术打开那把定情的油伞为许仙遮蔽。一直到许仙老去,油伞残破…… 

         

          爱情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美。它使我们的人生焕发出新的光彩,是人类的本性得到洗礼和升华,使整个社会充满了温情。只有懂得了爱情的人,才会更深一层的了解人生,乃至了解生命的价值,才会对这尘世有无怨无悔的爱与投入。只有经历过爱情的人,才会看到人性深处的美丽,也才算是有了一个完整的人生。没有经历过爱情的人,是不会懂得什么叫轰轰烈烈的。不善待爱情的人,也就不会明白为什么要天长地久、长相厮守。爱情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它可以冲破时间的限制、跨越地域的界限、颠覆伦理的束缚、穿越金钱的分界,让两颗心撞出火花。它可以抛弃世俗的一切,只因为两情相悦两心相许。
爱情是忠诚,是一种永不背叛。两个相爱的人,他们,就像两条线,相遇后合为一条,通向所谓的永恒。两个相爱的人,他们,会想到婚姻,脑海中亦会迸出“天长地久”或是“白头偕老”这样的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其实最美的爱情,就是不论生死合离,都一直牵着手,看遍春凉秋雨、荣枯起落,一起走到世界的尽头。其实最好的浪漫,就是纵然岁月流逝激情消褪,依然能你我相伴,看尽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一直演绎着动人的温情。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这种爱情才是心醉,这才是爱情的真谛!白娘子与许仙是也。
 

 

         金山最大的看点是依山而建的殿宇楼阁与巍峨的金山寺让人仰视。由于金碧辉煌的建筑凸现在参天古木之中,故有“金山寺裹山”之称。但最引人注目的是金山之巅的慈寿塔。 慈寿塔最早建于南朝齐梁时代,原为两座宝塔,南北相对而立,后倒坍。宋哲宗元符年间建成一座八角七层塔。明朝隆庆三年(1569年),明了法师重建。现存的塔是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修建,砖体木檐,仿楼阁式,七级八面,高36米,每级四面开门,每层有走廊和栏杆可凭栏远眺。沿着内部狭窄的楼梯盘旋而上,到达最高层,环眺四野,果真是风景如画:东面焦山如碧玉浮江,南面长山葱葱郁郁,西面的鱼池波光粼粼。北面的瓜洲古渡在烟波中若隐若现。头顶是一碧如洗的蓝天,偶尔有几缕白云飘过,恍如轻纱雾霭;脚下是密密层层的殿宇楼阁,其规模,其气势,在国内也是少有的了。环顾四周,可见错落有致的江南建筑,还有那烟波浩渺、随处可见的水景……感觉清新,畅快。金山寺的亭台楼阁,小河曲桥,奇花异草,绿树成荫,泉水叮咚,神话传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如此瑰丽的山光水色让人沉湎于金山寺醇美至极的意境之中

 

    
       走出金山寺,眼前的湖面中游船在绿荫下飘荡。琼台楼阁、金山宝塔倒映在水面,哪还有巨浪滔天水漫金山杀声阵阵的场面,有的只是悠扬的江南音乐声,游人的笑语,其乐融融,真是沧海桑田。我心中还在回味着白娘子追求爱情的故事,我想大多数人同我一样,同情许仙白娘子,而都怪法海横行霸道多管闲事。看来
爱情和年龄无关,它潜藏在我们心的最底部,一触碰便温暖肆意! 爱情幸福、婚姻自由,就是人们热烈追求和永远向往的美好境界。

图片
 
      有人说“到了镇江不去金山,等于没到过镇江”,此话自有一番道理,当你游览金山之后,便会明白其中的奥妙。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