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填词时怎样选词牌(转自网络)

手机日志

 

 

填词必须有词牌,就如写诗必须有题目。写诗时的题目,表达了整首诗的基本内容,即便不好标题,也可弄个无题之类;而填词时的词牌,亦已规定了作者基本的感情,即使无标题也无关紧要,因为可以首句作为词的标题。
如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尽》等;即使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样有完整词牌、标题的作品,有些书中亦把它标成《念奴娇·大江东去》。可见,词牌比词题更为重要。  

选择一个最适合于表达自己创作感情的词牌,是填好一首词的第一步。  
词,是一种配合音乐的文学,是古人拿来当歌唱的(后来逐步脱离乐器是另一码事),而词牌正是规定了一首词的音乐腔调。  

填词要选词牌,词牌又规定了一首词的音调,因此选择词牌就要选择词牌的声情,而不是选择词牌的名字。各个词牌都有它特定的声情,或细腻轻扬;或激越豪放;或婉约柔情;或慷慨雄壮;或幽怨凄凉;或坦荡激昂。凡此种种,词牌基本上已经规定了。如《满江红》、《念奴娇》适合填一些调子较高,感情激烈,声情俱壮的内容,因此在用韵上也以入声字为主;《小重山》、《一剪梅》适合填写一些调子低沉,感情细腻,凄清孤寂的内容,因此大多选用平韵。  

填词时选词牌,最忌讳顾名思义,即依据词牌的表象去填词。如《千秋岁》,本来是凄凉幽怨的调子,用韵很密,连不压韵的各句也全用仄声字,读来声情幽咽(秦观有落红万点愁如海的名句,后来黄庭坚就用此词牌吊唁秦观,因此后人多拿它作吊唁之词);而如果你望词生意地用它去祝寿,则无论如何也不合情理。同样,《寿楼春》的声调也是哀怨凄婉,不能用来祝寿。另外如《贺新郎》,词调慷慨激昂,与燕尔新婚的感情不相适应,因此亦不能用来祝贺新人。这就是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如若违反了它,则再大的作家也填不出好词。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郭沫若先生1958年写的一首歌颂大跃进的词,他把李清照的《声声慢》改成《声声快》,把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改填成蓬蓬勃勃,烈烈轰轰,轰轰烈烈轰轰,尽管表面上已经改了词牌,但实在也不能算成功之作。  

那么,怎样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内容需要去选择那些适合表达相应内容的词牌呢?根据夏承焘先生《唐宋词欣赏》,选择词牌有三种方法:  
第一,从声、韵方面探索,包括字声平仄和韵脚疏密;
第二,从形式结构方面探索,包括分片的比勘和章句的安排;
第三,排比前人同牌作品,看他们用这个词牌写哪种感情最多、最好。  对初学者来说,三种方法中的第三种是最实际的,而且便于更快地掌握。当然,词牌仅是一种格式,是一种形式而不是内容,而形式总是要为内容服务的,因此,我们也不能对词牌的选择墨守成规。我们揣摩古代大词人的作品,就是要用他们的作品来衡量某些词牌的声情;而不是用揣摩来的声情去衡量大词人的作品。

《诗序》中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就如《诗经》,当初也是用来吟唱的,是先有情而后有言,然后才配以音律。只有这样,个人的情感才不至于受到音律的拘束而难于表达。即使是我们现今的歌曲,亦是先写歌词,然后再根据歌词的内容配曲。关于这一点,《乐记》中有诗言其志,歌咏其声,舞动其容。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有心则有诗,有诗则有歌,有歌则有声律,有声律则有乐歌。就连宋代王灼的专论词牌选择的《碧鸡漫志》,也有古人初不定声律,因所感发为歌,而声律从之之说。可见,表达真切的思想感情比形式的选择要重要得多。  注:本文某些观点,参考夏承焘先生《唐宋词欣赏》,特此说明。

词都有词牌。例如满江红,西江月等等。所谓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清代万树的《词规》中共收一千一百八十多个,实际上词牌比这个数字还要多。

词牌的来历,大约有下面三种:

一、本来是乐曲名称。词的前身是配曲的歌,如菩萨蛮,相传是唐代宣宗时,女蛮国进贡,她们高髻金冠,一身璎珞(;身上佩带的珠宝),形如菩萨,于是,时人有作菩萨蛮一曲咏之的,以后就成为词牌。西江月、沁园春等也是如此。
二、取词中几个字做词牌的。如忆江南,即因白居易的江南好……能不忆江南而来。而念奴娇亦名大江东去,即因苏东坡的大江东去句而来。
三、原来是词的题目。如渔歌子是咏渔家生活的,浪淘沙是咏大浪淘沙的,更漏子是咏夜的。凡是词牌下注明本意的,那词牌也就是题目了。
大多数词牌不是词的本意,而只是一种词谱的代号,词题和词牌不发生关系。一般人填词要另立题目或在下面注引小字以言其所咏之志。

哪些词牌可随意表达任何思想感情,是万能牌的?哪些词牌适用哪些特定的感情和内容?
1):有的词牌注明了适合用于某种思想感情,如《满江红》适用于表达悲愤激昂的情感等。这方面是必须的要求,还是尽量做到,并非硬性的规定?
关于词谱的选择没有硬性规定,尽量以前人权威词家之作为准好。关于哪些词牌适用哪些特定的感情和内容,哪些词牌可随意表达任何思想感情,等,可参照上问。(参照王城老师的问答)
(2
)词中,有无拗救的问题?是否因为填词比写格律诗的要求宽松许多,没有必要拗救了?填词中遇有拗处有无允许变通一点的什么政策
填词不存在拗救。诗的用韵比词用韵要严,词韵19部而诗韵106部,但词在声律上比诗要严,如仄声,在写诗上只要是上声、去声、入声都可用,而填词方面,有的词牌就有严格要求了,如有的用去声不可用上声或入声,(如一字逗中的领字望长城内外)也有的必须用入声填的词牌《满江红》、《忆秦娥》,就不能用上、去声。因此,填词必须按词谱之规定,无可变通。也许由于诗的韵太 严,才给了点允许声律拗救的政策吧。

词意与选词牌

初学作词遇见的第一个问题,便是选择词牌。选择的关键,是看何种词牌适合表达自己所欲表现的意趣。这里包括三个方面的意思:
(一)所欲表现的意趣的多寡,决定作者选择慢词或是小令。意趣或写景单一,宜为小令;意趣丰富,事理情景交融,可为慢词。南宋张炎在《词源·杂论》中指出:大词之料,可以敛为小词;小词之料,不可展为大词。若为大词,必是一句之意引为两三句,或引他意入来捏合成章,必无一唱三叹。他告诉我们,宁可浓缩慢词的材料而为小令,万不可用小令的材料作慢词。因为这样,势必把一句话可以表达的意思变为用两三句话铺陈,或者把游离于主旨之外的内容牵扯进来,造成词的散漫无归。初学作词者,一般难以把握复杂意趣的恰当表现,以先多尝试创作小令、表现一点灵感的火花为好。

下面以北宋张先的两首词为例,来体会大词之料小词之料的区别。
《青门引》: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
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此词单写春夜的轻寒与寂寞伤怀,内容单一,故用小令。

《谢池春慢·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

缭墙重院,时闻有,啼莺到。
绣被掩余寒,画幕明新晓。
朱槛连空阔,飞絮知多少。
径莎平,池水渺。
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
尘香拂马,逢谢女,城南道。
秀艳过施粉,多媚生轻笑。
斗色鲜衣薄,碾玉双蝉小。
欢难偶,春过了。
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

词的上片写玉仙观中幽静明丽的景色,高低远近,引人入胜;下片先写道中突逢久已闻名的谢媚卿,再写谢媚卿的貌美过人,最后以抒发爱慕而难偶的幽情作结。全词上片写景的幽静明丽与下片写谢媚卿的幽美相映成趣。丰富的内容与深婉的情韵,经过精心的提炼,仍非小令所能包容,自当用慢词表达。

(
二)根据题旨色彩的不同,决定选择何种相应风格的词牌。
张炎《词源·制曲》:作慢词看是甚题目,先择曲名,然后命意。根据题目来择曲命意,也就是要求紧扣题旨来选词牌和谋篇布局。作慢词是这样,作小令亦复如此。词的题旨,无外乎言情、写景、咏物、纪事、说理五类,不过同是言情,有色彩的不同,写景、咏物、纪事、说理也是这样。色彩不同,音节的高低抑扬也不同,所以应选择相应的词牌。词又叫长短句,抛开原来外在的词谱不论,句式的长短变化,体现其内在的音乐性,表现着不同的感情色彩。选词牌得当,音节字声的高低抑扬与感情的起伏变化相得益彰;选词牌不当,感情当深婉蕴藉时,词牌的音节过于铿锵,显然不妥;感情当轻快明丽时,词牌的音节缠绵悠长,亦不可读。近人刘坡公《学词百法·选择调名法》,曾指出十余种常见词牌的不同风格,今录于后,可供初学者参考:
1.《满江红》、《念奴娇》、《水调歌头》三体,宜为慷慨激昂之词。
2.小令《浪淘沙》,音调尤为激越,用之怀古抚今,最为适当。
3.《浣溪沙》、《蝶恋花》二体,音节和婉,作者最多。宜写情,亦宜写景。
4.《临江仙》、《凄清道上》二体,最宜用于写情。对句两两作结,句法更见挺拔。
5.《洞仙歌》宛转缠绵,可以写情,可以纪事,一迭不足,作若干迭者更妙。
6.《祝英台近》顿挫得神,用以纪事,亦甚佳妙。
7.《齐天乐》音调高俊,亦用于写秋景之词。
8.《金缕曲》宜用于写抑郁之情。此调变体甚多,别名《贺新郎》,可赋本意,用以贺婚。
9.《沁园春》多四字对句,宜以咏物。别名《寿星明》,可赋本意,用以祝寿。
10.《高阳台》亦为写情佳调。《金菊对芙蓉》一调,有回鸾舞凤之姿,用以纪事咏物,皆流利可爱。
11.《浪淘沙》,多作激越凄壮之音;
12.《小重山》,唐人例以写宫怨 故其调悲;
13.《一剪梅》,声情低抑;
14.《破阵子》,可想见激壮声容;
15.《金人捧露盘》,多苍凉激楚之音;
16.《寿楼春》,声情低抑,全作凄音;
17.《沁园春》,宜抒壮阔豪迈情感;
18.生查子》,多抒怨抑之情
19.《祝英台近》,宛转凄抑
20.《满江红》,声情激越,宜抒豪壮情感与恢张襟抱;
21.《剑器近》,音节极低徊掩抑;
22.《念奴娇》,音节高抗,其用以抒写豪壮感情者,宜用入声韵部
23.《西吴曲》,音节极苍凉激楚;
24.《贺新郎》,大抵用入声部韵者较激壮,用上、去声部韵者较凄郁。读者可参考刘坡公、龙榆生二家之说,以辨上述词牌适合表现何种题旨。

(三),不能临到作词,现翻词谱,初学者应先熟悉几种词牌及名作,反复体会揣摩各词牌之所宜。
南宋沈义父《乐府指迷·赋词初填熟腔》:初赋词,且先将熟腔易唱者填了,却逐一点勘,替去生硬及平侧不顺之字。久久自熟,便觉拗者少。全在推敲吟嚼之功也。刘坡公《学词百法·选择调名法》亦指出:其法须将各调音节,烂熟胸中,而后始有临时选择之能力。小令如《浪淘沙》,可熟读李煜的帘外雨潺潺、欧阳修的把酒祝东风等名作,慢词如《八声甘州》,可熟读柳永的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苏轼的有情风万里卷潮来等佳构,体会其音节字声变化的特点,填起词来就容易入门些。

词牌宜忌知识

词调与文情有密切的关系,词的文情必须与调的声情相一致,某一类词牌只适宜表现某种内容,不宜混用。需要注意的是今天多数词牌只起符号与名称的作用,只是代表这首词的形式,与内容没有关系。所以我们选择词牌切不可顾名思义。比如说有人用《贺新郎》祝贺朋友的新婚,就是欠妥的。下面将自己学习和收集的常用词牌的宜忌列于下,供参考。

压抑凄凉类:
《河傅》悲切。
《金人捧露盘》苍凉激楚。
《釵头凤》声情凄紧。
《祝英台近》宛转凄抑。
《剑器近》低徊掩抑。
《西吴曲》苍凉激楚。
《雨霖铃》缠绵哀怨。
《摸鱼儿》苍凉郁勃。
《菩萨蛮》紧促转低沉。
《天仙子》伤春伤别,情急调苦。
《蝶恋花》、《青玉案》是达幽咽情调。
《卜算子》婉曲哀怨而略带几分激切。
《南乡子》适宜抒写缠绵低抑情调。
《忆旧游》、《高阳台》忧婉凄抑。
《阮郎归》情急凄苦,凄婉欲绝。
《生查子》比较谐婉、怨抑。
《一斛珠》婉转凄抑,不宜表达壮烈豪迈之志。
《风入松》轻柔婉转、掩抑低徊,适宜表达和婉情调。
《忆旧游》、《扬州慢》、《高阳台》音调缠绵,适宜表达凄抑情调。
《何满子》哀歌愤懑,悲凉凄怨的哀曲,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寿楼春》凄音哀乐,抑郁悲哀,原是悼亡之作,宜寄托哀思。不可顾名思义用来祝寿。
《千秋岁》凄凉幽怨、声情幽咽,宜表达悲伤感抑之情,绝不能祝寿喜庆。
《凄凉犯》、《惜分飞》不宜用于祝贺之词。这种词牌与内容相符合的只是少数。

缠绵婉转类:
《洞仙歌》音节舒徐。
《调笑令》多演唱故事。
《最高楼》轻松流美。
《鹊桥仙》多用于男女相会。
《一剪梅》细腻轻扬的词调。
《浣溪沙》上半阕急,下半阕缓和。
《鹧鸪天》宜哀怨思慕、柔婉风丽之情。
《暗香》、《疏影》音节和婉,古人多以咏梅。
《木兰花慢》和谐婉转,宜于写缠绵悱恻之情。
《桃园忆故人》一般抒发情感,表现友情。
《长相思》多写男女情爱,以声助情得其双美。
《满庭芳》、《凤凰台上忆吹箫》和谐婉约,轻柔婉转,宜表达缠绵情绪。
《小重山》、《定风波》、《临江仙》感情细腻,宜表现细腻婉约之情调。
《忆江南》、《浣溪沙》、《浪淘沙》、《少年游》音节流丽谐婉,用来表达不同的思想情感。

豪放激壮类:

《永遇乐》激越情感。 《好事近》表达激越不平的情调。
《兰陵王》表达拗怒激越声情。
《水龙吟》激越,表达凄壮郁勃情感。
《清平乐》,上片感情拗怒,下片转为和婉。
《南浦》高昂欢乐,不宜表达凄凉悲伤送别之情。
《破阵子》为军乐,适合抒发激昂雄壮情绪。
《渔家傲》拗怒,表达兀傲凄壮、爽朗襟怀的情调。
《沁园春》、《风流子》壮阔豪迈,显示宽宏器宇和雍容气度。
《念奴娇》多表达雄壮豪迈情感,不宜形容女性娇弱婉曲心态。
《六州歌头》音调苍凉悲壮,适于表达慷慨悲壮的声情,多言古兴亡之事。
《贺新郎》调高昂,宜表达慷慨激昂、豪迈雄壮的英雄情感。不宜作催妆喜庆的祝贺曲词。
《釵头凤》、《更漏子》、《调笑令》、《憾庭秋》、《盐角儿》适宜表达激昂慷慨壮烈情感。
《水调歌头》、《满江红》,调子较高,感情激烈,声情俱壮,适宜于表达慷慨悲壮、豪放雄浑激情的词。一般不宜写委婉柔情的思想情感。

其他:
《六么》欢快爽利。
《忆余杭》因描写杭州而来,描写风景最宜。
《八声甘州》摇筋转骨,刚柔相济,最使人荡气回肠。
《霓裳中序第一》音节闲雅。
《江神子》为祀神之乐,宜于庄严。

一般短篇宜抒情,长篇宜舖叙。一般上下句平仄相对的较和婉,如秦观《八六子》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上下句平仄凌犯着多拗怒,如岳飞《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以近体五、七言为主的词牌大多适于舒缓雍容的感情,如《浣溪沙》、《采桑子》、《蝶恋花》。
凡多转韵之调皆属于一种拗怒,如《减字木兰花》、《虞美人》。
句法长短参差的词牌宜于拗怒悲咽的感情。如《兰陵王》、《六丑》、《浪淘沙慢》。

初学者宜用书写精壮质朴之情的《八声甘州》;从容和婉柔情的《满庭芳》;以及《蓦山溪》、《减字木兰花》、《临江仙》、《蝶恋花》、《菩萨蛮》,比较好掌握。

(参考书籍:龙榆生《词学十讲》、《唐宋诗词格律》,王力《诗词格律》,李新魁《实用诗词曲格律词典》,朱承平《诗词格律教程》,徐晋如《大学诗词写作教程》,启功《诗文声律论稿》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