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天与游戏、Q币、网购、微信打交道的学生,对65年前的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壮举是不感兴趣的——林冲杀人案 续

教育教学

 图片

林冲杀人案续

我不应该停留在这个噱头上。学生固然为“重大案件”感到吃惊,也为如此“受骗”感到兴奋,但落实到新闻的写作中,还是会有一些畏难。能写出这样的新闻吗?新华体、倒金字塔体、华尔街日报体新闻的区别在哪里?我提供给学生关于“华尔街日报体”新闻的资料,学生读得懂吗?懂得进吗?能模仿着写吗?所以我需要进一步提供案例,除了理论上的解说,还需要操作上的模子。

这个案例是我在印好“华尔街日报体”的资料之后发现的,发现这个案例之后,我就有些后悔了,后悔华尔街日报体的资料印得太早。因为学生还没有新闻的概念,学生在电视上和报纸上看到的新闻,大多数是“新华体”,学生最熟悉的是“新华体”而不是“华尔街日报体”。从最熟悉的入门无疑是最好的,然后我却印制了关于华尔街日报体的资料。我只能将就了。

我继续设计了这样一个任务。学生看完华尔街日报体的资料之后,用手机以“鸿门宴”与“华尔街日报体”这两个关键词上网搜索,他们将搜到演绎“新华体”“倒金字塔体”和“华尔街日报体”三个版本的《鸿门宴》新闻,读着真是太有意思了。这是我对第一个环节设计的补救措施。

第三步,我让学生再上网搜索《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因为要写关于草料场失火、山神庙杀人的新闻,当然要了解事件发生的前前后后,通过“采访”(也就是朗读这篇文字)的方式来了解是最好的办法。这篇文字我没有提供,我记得学生是学过《鸿门宴》的,但没有学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还记得高教版的语文教材中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第四步,当然是学生利用案例,采写新闻。我让学生分小组写,三人一组。这样想的意图,是减轻学生的负担,学生每个人写一篇的话,会有精神负担。——学生是怕写作的。

 

教后记

我觉得这次的教学设计有许多可以优化的地方。究竟是时间仓促,环节的设计、方法的使用等,都还不太考究,所以课堂总是留下这样那样的瑕疵和遗憾。

现在回想起来,我应该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都要调整一下。

1、用一篇有代表性的“新华体”新闻,让学生获得一个新闻的整体概念,什么导语、什么主体、什么背景、什么新闻五要素等等。然后用“倒金字塔体”让学生明白,新闻不都是那么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最后让学生学“华尔街日报体”,让学生明白,新闻也不都是那么严肃、刻板、理性、冷漠的,新闻可以写得像故事一样生动活泼,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2、把《鸿门宴》的三个体式的新闻版本作为教学案例,这是我见过的最生动的案例。我们教科书上学新闻,一般首先学的是《解放军百万雄师渡过长江》,据说那篇文章是一个伟人写的,所以它框定了“新华体”新闻的格式,就是这样。它不仅仅是一篇新闻,它更是“新华体”新闻的模板,就好像office中的文档文件,它不是doc,而是dot。这是这篇新闻的价值所在。但是,这样的新闻,如果让学生学,学生一定索然无味的,因为事件远离了学生的生活。成天与游戏、Q币、网购、微信打交道的学生,对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65年前的壮举是不感兴趣的。学新闻,应当拿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来学习,《鸿门宴》就是最好的案例。如果有必要,还可以从最近的报纸上寻找一两篇,比如有关职高生的新闻,有关金华人的新闻,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倍增。

3、写作是学生不喜欢的事情,他们对写作有一种本能上的回避。那么如何让学生不再回避?这让我想到了西方电影中的“寻宝”模式。主人公在偶然的机遇得到了一张“藏宝图”,并在他人的帮助下破解了“寻宝路线”,一个团队出发了,目标就是“巨大的宝藏”。路上,他们出生入死,历经种种困难并一一克服,最后终于到达目的地,获得“宝藏”。这就是“寻宝”电影。我们不妨学学这类电影。虽然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写新闻,但如果你把这次学习的目的设置成“写新闻”,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完全没有吸引力的。这就好像藏宝图,你告诉学生沿着这张“藏宝图”的路线行走可以得到一块普通的石头,一本普通的书,一项普通的技能,学生是没有兴趣的,学生当时就放弃了,谁也不会去寻宝。所以,应该为学生设置一个他感兴趣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什么呢?我设想,应该让学生搞一次“新闻播报”。学生自己当主角,当播音员,录下来,播放给大家看。这是他们感兴趣的。因为这次用的是视频,视频的主角是学生自己,他是播音员,他要播放一个重大新闻给大家看,这样学生是感兴趣的。这就是一个小小的“宝藏”。当然,学生为了寻到这个“宝藏”,必然要经过“重重险阻”,那就是写一则新闻。为了在新闻播报中有好的表现,写好一则新闻是应该的。

4、由此我回想,《鸿门宴》不应该用文字资料的形式出现,而应该用“新闻播报”的形式出现。假如我上课前,先录制好《鸿门宴》新闻,然后上课伊始,播放《鸿门宴》,学生会怎么样?学生在上个学期学过原版的《鸿门宴》,现在忽然出现了一个新闻版的《鸿门宴》,当然是哈哈大笑,并且一定对此饶有趣味。然后,我再把这篇新闻的文字稿发下去,让学生再次边读稿子边发笑。最后,要求学生播报一则新闻,内容可以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也可以是别的,我更建议是大家的内容各不相同,这样,每个小组就可以做出最得意的作品,好让别的小组刮目相看。至此,学生就会学习各类体式的新闻写法,并进行集体创作。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章评论

函子

这样的课堂一定很有趣

建新

邵老师真的很用心啊。[em]e179[/em]

瓶子

非常敬业的老师[em]e179[/em][em]e179[/em][em]e179[/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