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阅读考试:万能答题术
教育教学
这首(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物?
这首(句)诗描写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或某几句)是怎样写景的?
这首诗是怎样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这首诗采用了什么技法(手法、方法)来表达思想感情?
这首诗在描写某景物时用了什么手法?
这首诗通过什么什么的手法来表达,有什么效果?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这首诗的风格是什么?
……
很多人面对一道试题茫然无措,是因为思路不清,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这是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没有“专业”的术语囤积在脑子里。比如我们开车,没有学过车的人,只会说开快一点、开慢一点、刹车、停车等等;学过开车的人就会用更多的“专业术语”来表述,比如离合器带一点儿、刹车带一点儿、不超过60码、直行车道,等等。诗歌阅读考试也这样,如果脑子里没有囤积过专业术语,就会胡乱作答。
下面,看一个例子: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这首(句)诗描写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或某几句)是怎样写景的?
这首诗是怎样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这首诗采用了什么技法(手法、方法)来表达思想感情?
这首诗在描写某景物时用了什么手法?
这首诗通过什么什么的手法来表达,有什么效果?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这首诗的风格是什么?
……
很多人面对一道试题茫然无措,是因为思路不清,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这是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没有“专业”的术语囤积在脑子里。比如我们开车,没有学过车的人,只会说开快一点、开慢一点、刹车、停车等等;学过开车的人就会用更多的“专业术语”来表述,比如离合器带一点儿、刹车带一点儿、不超过60码、直行车道,等等。诗歌阅读考试也这样,如果脑子里没有囤积过专业术语,就会胡乱作答。
下面,看一个例子: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提问:词的上片写景。你认为这首词写景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请就其中一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这个问题,可以转化为:“词的上片,是用什么手法来写景的?”
回忆一下,写作手法包括什么?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然后就可以作答了。
⑴描写景物生动活泼,层次分明。先由远到近,再由上而下地写景。
先由远到近:远景(“林断”“山明”),描写远处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近景(“竹隐墙”“乱蝉”“衰草”),描写翠竹遮隐着墙,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
再由上而下的写景:上写白鸟在空中翻飞,下写红蕖散发着幽微的清香。
多种观察角度结合描写景物,使得景物生动活泼,层次分明。
(以上是从描写景物顺序的角度来回答)
⑵写景动静结合,形象逼真。
写景动静结合,形象逼真。词中写“林”、“竹”、“山”是静景,但用了动词和形容词“断”、“明”、“隐”,使这些静景顿时栩栩如生;写动景“乱蝉”“翻空白鸟”,形象活泼。
动静结合,生动地描写出一幅夏末秋初美丽图景。隐隐约约地看到作者那种百无聊赖、自寻安慰、无可奈何的心境。
(说明:这是从“表现手法”中的“动静结合”角度来回答)
⑶写景有声、有色、有香,相映成趣。
写景有声、有色、有香。“乱蝉”描写雨后蝉的鸣叫;“翻空白鸟”与 “水红蕖”红白相映,色彩鲜明;“细细香” 写出荷花散发出的淡淡清香。声、形、色相映成趣。
(说明:这是从“表现手法”中“感官”角度来回答)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