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喇子流了一地!
教育教学
好课,哈喇子流了一地!
——市教坛新秀比赛观课有感
5月13日上午10点半,市教研室来电话,让我在下午2点前往指定地点工作。那时我在接待市里的一位领导。下午1点半,我赶到指定地点,担任了一个整天、两个半天的市教坛新秀评委工作,手机上缴,晚上统一住宿在某宾馆,不许上网,不许单独外出。这待遇,就是“三规”了——在规定的地方、规定的地点,做规定的事情。
13日下午,从下午2点半到约晚上7点,进行论文答辩;14日一整天,听了7节课;15日上午,听了4节课。下午,我们领回了手机,有的打电话,有的回短信,有的看微信……那场景,手机就是最亲切的“儿子”。
14日下午就听到了消息,说某比赛地点,实施的是全封闭式备课方式,抽到第一个上课的老师,在早上5点半就到比赛地点,孤身一人备课后,兴许是劳累,兴许是紧张,兴许是头一天晚上根本就没有睡……据说他(她)晕倒了,很遗憾的放弃了比赛。
15日早上又听到了消息,说某比赛地点,一名参加职高组比赛的老师,课堂上为活跃气氛,让学生左手拍右手,又右手拍左手,结果一学生爬到了桌子上。学生相当“不配合”,该老师上课结束后,就哭了,眼泪哗啦哗啦像拧坏的水龙头,怎么也止不住。这样败下阵来,她冤哪!
我们这个组,共11位老师参赛,老师上课大多顺利,只有一老师上课时,有一两组学生做自己的事,老师就说:“你以为我走过去就不会再走回来了吗?”“不想做题的是想上黑板做吧?”“笔不要停下来,停下来我就让你上来讲。”“身体转过来看黑板!没有转过来的同学下一个就是你回答了!”哈哈哈,老师,挺可爱的哈!
“小组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我们小组的11节课,涉及4门学科,还是比较杂的,11节课全部分小组教学。一般的说,每个小组6人,多的时候是8人。
对小组学习,我是经过一番实践和研究的。实践的起源,是因为某一年学校搞“教学改革”,文化课用来“上大课”,2-3个班的学生混在一起上。那时我是两个班一起上,总共大约90来个人,在一个大教室里,连起来上两节课,教师如果没有一定的调控能力,上两节课就像生一场病一样,累。为了不让自己这么累,我就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讲,总之尽量让自己少讲,就摸索出一点经验来。后来,我将摸索出来的经验,写成一篇论文,还获得了省里的一等奖。
这次比赛课中的“小组学习”,还是给了我启发的。第一,“松散型小组学习”就比较特别。学生虽然组成了“小组”,但完全可以自由学习,包括自个儿学习、两两相组学习,三个人一组(半个组)学习,和全小组学习。总之,组合是多样的。第二,“U”字形座位方式。学生坐三边,留一边,把背朝黑板的那一个边空出来。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另外三边的学生,可以抬头即可看到黑板,而无需转身。我以前操作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让学生围成一个圈儿,学生要看黑板时,背朝黑板的就要转过身来。看来,是我太死板了。
小组竞赛,在小学的课中较多吧?怎么在高中的课中也如此大规模的应用?这个方式多少有点“落伍”,似乎几十年前(我读书的时候)就出现在课堂上了,想不到还出现在如今的课堂上,而且是如此高质量的课堂上。三节旅游课全部开展小组之间的竞赛,竞赛的方式大同小异:名称有“热身运动”、“摩拳擦掌”、“牛刀小试”、“快速出击”、“争先恐后”等等,奖励有有记分数的、贴五角星的、贴笑脸的。有的课结束后,最高得分的小组还可以获得抽奖的机会——如今的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是连吃奶的招都用上了。
效果怎么样?总的来讲,组与组之间的竞赛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这是真实的效果。
但是,我还是有两个疑虑:第一,偶尔搞搞竞赛还是可以的,如果天天这样搞,学生还有没有积极性?特别是高中学生,再搞两次估计就懒得参与了;第二,竞赛、竞争的办法我个人是极不赞成的。我总觉得,过度的竞争会打开人们心中的潘多拉魔盒,会释放出我们心中的恶魔,这个恶魔就是“超越别人”。读过佛学书的人都知道,分别心会带来“我”,比较心会给“我”带来痛苦。我们活得这么累,很多是因为我们活在“比较”“竞争”中。
某节美术课,老师的设计非常不错,在此记录一下。
这节课的内容是色调,包括冷暖、色相、明度和纯度四项。老师先在PPT上让学生看一些图例,让学生明白一幅画的冷暖、色相、明度和纯度之后,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教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张纯白的纸、一张纯黑的纸,及一些各类颜色的彩纸。老师要求学生将彩纸用手撕碎,然后用胶水将彩纸碎片粘贴到白纸或黑纸上,可以粘贴成一幅静物画、一幅抽象画、一幅黑白画、一幅窗外实景画。学生粘贴这样一幅画,完全是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搞出来的一个“创意”。粘贴完成后,教师让学生讲作品张贴在黑板上,然后由学生介绍,我这幅作品想表达的是什么。
我觉得这个设计非常高明。如果让学生用颜料搞一幅创作作品,一是时间一定来不及,二是学生的绘画水平不一定允许学生创作,三是学生会执着于具体的绘画技巧而忽略了本课的主题。用粘贴彩纸碎片的方式,可以忽略所有“绘画技巧”,而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到色调上面来。
现在轮到说语文了。这次11节课中,有3节是语文课。语文课的授课内容是《鸿门宴》。
第一位老师从刘邦的胜利与项羽的失败引导学生分析,最后得出“成功之道”,从文本到生活,这个设计还是令人称道的,这也是这节课的“创意”。教师问学生,成功的条件是什么?无非天时、地利、人和,然后从“人和”的角度深入分析,给刘邦和项羽分别排队,刘邦有张良、樊哙、项伯,项羽有范增、项庄和曹无伤。教师分别用“项伯(张良、樊哙)是什么人”,然后“他做了什么事”,最后归纳“他什么性格”,思路是清晰的。这节课的亮点很多,但我觉得最亮的是几个人物的现实意义——成功之道:如何为人,如何用人。
第二位老师紧紧抓住“宴会”,更侧重于对文本本身的解读。第一部分,“宴会的缘由”,曹无伤告密,范增进言。第二部分,宴会的双方,项羽有项伯(季父)、范增(亚父)、项庄(堂弟,都是自家人),刘邦有张良和樊哙。第三部分,宴会的座位,让学生画图,很多学生画反了(主要是对“东向坐”的“向”字不理解)。第四部分是宴会结局,项羽错失良机,刘邦成功逃脱。这节课老老实实读“宴会”,属于老老实实的教法。
第三位老师又有不同,有点类似于西方故事中“寻宝之旅”的感觉,教师说,“带上金箍棒,让我们来一次取经之旅”。第一部分,英雄出世,让学生齐诵《大风歌》,齐读《垓下歌》,以及李清照的《咏项羽》,杜牧的《题乌江亭》,将项羽、范增、项庄、刘邦、张良、樊哙等风云人物一一亮相。第二部分,团队合作,说一说宴会上发生的故事。教师发“令牌”,让学生手拿“令牌”讲故事,组一:项王默然不应;组二:樊哙带剑而入;组三:范增数目项王;组四:项庄拔剑起舞;组五:项羽赐酒赐座;组六:项伯翼蔽沛公。六张“令牌”一下,学生纷纷结合课文讲故事,然后将令牌重新排列:范增数目项王—项王默然不应;项庄拔剑起舞—项伯翼蔽沛公;樊哙带剑而入—项羽赐酒赐座。六张令牌把纷繁复杂的鸿门宴搞定了。第三部分,你怎么看待项羽放走刘邦之举?是一念之差还必然?你怎么看待刘邦和项羽?刘、项两人性格大对比。
三节课,第一节在主题挖掘上有创新,第二节课老老实实教文本,第三节课教学方法(特别是“令牌”部分)很有新意。三节课可谓各有环肥燕瘦,各有千秋。
语文课比较难把握的是,老老实实教文本,会被认为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其实“教教材”是否代表着落伍,“用教材教”是否就是对的,值得商榷)。所以很多语文老师在公开课教学时,往往在后半节课要脱离文本,天马行空神游一番。脱离躯壳,灵魂还能存在吗?比如某节语文课最后两个环节的设计,我认为就有神游的意思。环节是,你喜欢下面人物中的哪一个?为什么?老师罗列出的人物图像居然是:诸葛亮、蜘蛛侠、灰太狼、林黛玉、猪八戒、容嬷嬷。虽然学生很感兴趣,但是这些人物与“鸿门宴”有什么关系呢?显然,这个环节的设计,就成了断线的风筝。还有一个环节,“性格决定命运”,“说说自己的性格和感受”。这显然离题太远了点。
甚至在环节名称的设置上,我都认为不要脱离文本。比如某节课“带上金箍棒”“取经之旅”,播放“西游记”音乐,我认为都是对“鸿门宴”的干扰。
最后说两句。
第一句,第一节课语文老师表现得比较强势,比如“给大家五分钟时间看课文”,给人一种压抑感。第二、三节课的语文老师课堂语言表现得很亲切,和风细雨,营造了一种很舒服的氛围。
第二句,三位语文老师都是美女,年轻漂亮,看得我哈喇子流了一地。不好意思啦!
文章评论
大火
这美女p的吧[em]e120[/em]
...
学者,专家的风格![em]e179[/em]
angel
男人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