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的几点改进建议
时事社会
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的几点改进建议
2014年,浙江大地吹响“五水共治”集结号,“重整山河”,抓治水,促转型,已初步取得成效。夏宝龙书记要求“五水共治,治污先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正进入攻坚期,标准高,任务重。我们通过深入农村调研,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情况有所了解,特提出以下问题和建议。
一、相关问题
问题一:资金问题
按照目前的标准,政府出资为平均每个农户4千元,但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实际成本为7-8千元。如此大的缺口,又进行公开招投标,投标单位为了能够中标,必然在压低标价上做文章;一旦中标,又必然在降低材料成本及施工成本上动脑筋。污水处理工程主体属于隐蔽工程,资金不足导致偷工减料成为最大的隐患。
问题二:招投标问题
行内人士指出,一个县域范围内真正在管道建设方面有实力、有经验的施工单位并不多,一般在七八家。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在全省全面铺开,跨县域施工的情况虽有,但一家施工单位承担建设项目的能力非常有限,由此引发一个问题:有实力、有经验的施工单位稀缺,为了赶总体进度(三年基本完成),势必导致大量实力弱、没有管道施工经验的大量工程队进入,工程施工质量实在没有保障。
实际操作中,笔者发现,大批在农村有影响力但没有施工实力和施工经验的人物如村书记、村主任、包工头已经介入,他们采用挂靠的方式参与招投标,或用转包等方式获得工程,甲村做乙村的,乙村做甲村的,如此,施工质量岂有保障!
从政府这一头来讲,招投标也存在着“赶进度”的问题。据有关人士介绍,一个县级单位要在一年内完成100多个村(项目)的建设,时间上非常紧张,光规划、设计、招投标工作,前后要持续4-6个月。这样,就意味着施工建设及验收也就只有半年光景。这样的进度,职能部门有限的几个人,要走完必须走的程序,根本来不及!因此,规划设计、招投标、施工建设、验收等工作,都特别匆忙而导致潦潦草草。
问题三:设计、监管、验收的问题
设计的问题:设计部门为了赶进度,实地考察力度减弱,“一套图纸打天下”,设计多适用平原农村,而无法适应山区特殊的地理环境,设计图纸无法实施。比如管道埋入地下的深度是有标准的,但一些山区,其地基为天然岩石,根本无法挖开如此深度,如果挖到如此深度施工方势必增加施工成本而导致亏损,工程就成为半拉子工程。有的村庄道路毁坏半年还无法完成工程,村民意见大。
监管的问题。监理单位有限,监理人员也有限,“全面铺开”导致监理人员稀缺,一个监理人员今天要跑到东面的村庄,明天要跑到西面的村庄,监理无法到位,监管陷入空白。
验收的问题:从施工方来讲,污水管道工程即使偷工减料,工程在若干年后出现质量问题,其后果也不如自来水管道、电缆管道等工程的后果严重,风险系数相对较低,因此天然存在着施工方偷工减料的麻痹、侥幸心理,偷工减料的可能性比自来水管道、电缆管道等工程要大。同时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主体是隐蔽工程,一旦竣工,不可能又重新挖开管道验收,验收是非常困难的。
问题四:衔接问题
一个村的污水管道建成,一旦与农户接通,就存在出水问题。部分城市的市政由地市级相关部门管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一般由区、县级相关部门管理。农村污水要接通大网络,必要要由区、县级相关部门提前与地市级相关部门配合。目前来看,这个配合的力度并不好,农村污水管道做好了,施工方却不敢接通农户,只因为污水出口没有并入大网,这使得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成为“摆设”。
二、我们的建议
对策一:资金问题
建议省政府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施工成本进行估算,抽取全省各地区的部分农村样本,深入调查,确定不同地区的不同施工成本(至少平原地区与山区的施工成本是不一样的),来确定资金拨付额,并足额拨付,避免因资金不足带来的施工和材料等方面的许多问题。
对策二:材料问题
污水处理管道一旦填土,就难以检测。为确保管道材料达标,建议相关部门建一个“中转站”,所有进场的管道材料必须进入“中转站”,由相关部门组织抽检,验收合格的才可以进场;所有施工单位所需的管道材料,必须从“中转站”运出。这样,可以有效增强管道材料的监管力度。
对策三:招投标和监管问题
从施工单位实力、经验和监理单位数量等多方面考虑,为减少挂靠、转包等情况,建议不再以村庄为项目单位招投标,而以乡镇为项目单位进行招投标。以乡镇为项目单位进行招投标,一般实力弱的单位无法承受,实力强的单位才有机会中标;同时以乡镇为项目单位进行招投标,监理方面也能克服东一榔头西一棒的监管局面,一个监理单位集中监管某个乡镇,监管力度更大,更到位。
同时,聘请村民代表担任监督员,因涉及到村民自身利益,村民会比较负责任。为了避免“面子”问题,当地政府可以聘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行不透露身份的暗访,以提高监督力度。
对策四:验收问题
建议采用能进入污水管道的“机器人”进行验收。一个县域用2-3台机器人,足可以应对。而且“机器人”验收可以避免情面关系,以数据说话,相对来说更客观。
对策五:衔接问题
建议政府部门做好前期规划,布局调控;做好地市级与区县级相关部门的衔接。这个事情要在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施工前做,而不是施工之后做。
对策六:责任问题
建立责任长效机制,确保追责30年。所有施工项目完工后必须立碑,刻写主管方责任人员、施工方责任人员、监理方责任人员、验收方责任人员的姓名,以供大家监督。
2015年6月1日
文章评论
大火
资金不是问题,问题是没资金
绿野耕夫
政协委员,责任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