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任人妆扮的小姑娘
个人日记
在家楼下,见一车后,有这样的图案,看着如此眼熟。冷不丁想到,这不是二战中,美军攻占硫磺岛折钵山后,几个美国大兵在山顶插上一面星条旗,被随军记者拍下的么。这是一张在摄影界很有名的照片,被我们山寨成五星红旗。
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会师,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井冈山会师,是指1928年4月28日(三月初九),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的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1928年5月4日,井冈山会师联欢。在宁冈砻市东边的草坪上,由朱德、陈毅等同志率领的南昌起义后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同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的部队,召开会师大会,建立了以毛泽东为党代表、朱德同志为军长、陈毅为政治部主任、王尔琢为参谋长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看画中的构图,整个就是朱德率军投奔毛泽东,毛泽东以主人的姿态收容了他们,以秋收起义作为建军节的味道似乎重于南昌起义。而井冈山的主人---王佐、袁文才,他们的势力在这个时候已经被蚕食的差不多了,直到二人再无利用价值脑袋落地,这是一年后的事情。
在1967、1968年出版的关于林彪的生平传记中,出现了“毛林会师”的说法,如“一九二八年四月由林彪、陈毅等同志率领的革命军到达井冈山与毛主席的部队会师”。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还挂起了林彪和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的油画。讲解员向参观者介绍说:1928年春,林彪同志率领部分南昌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在这里会见了伟大领袖毛主席。
朱总司令看了“毛林会师”的画后,用拐棍儿点着主席旁边那位的脑袋说:“这就是我啊?这就是我啊?”
朱老总是个挺知趣的人(元帅中刘伯承也如此,知老毛看不上他,便找个军事院校做校长去了。林彪也是低调的人,问题是,谁让他是双一的头头了(双一,即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毛泽东嫡系中的嫡系),老毛遇到坎,只有找嫡系),建国后,不再把持兵权,到人大做橡皮图章。问题是,即使这样,还是碍到别人的眼,不止一次被毛泽东斥为“军阀”。其他军头也狐假虎威地跟着起哄,陈毅就曾质问朱老总要搞政变。
《开国大典》这幅很有名气的具有纪念碑式意义的精品画作,其命运却异常坎坷。它与那个年代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在一次次的运动中,它数次被迫修改,其作者董希文也因种种政治原因而饱受磨难、诟病。
《开国大典》完成后才三年,就发生了“高饶事件”。作为国家副主席、政治局委员的高岗于1954年初被撤销职务,8月自杀身亡,此后又被开除出党。高岗的功绩,在于和刘志丹等创建延安根据地(刘志丹的命运和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一样,被视为威胁而遭铲除),东北地区的建设,朝鲜战争的后勤保障,深得彭德怀的赞许,是个刚烈的人。
中国革命博物馆要求董希文修改《开国大典》,将画面上的高岗形象抹掉。《开国大典》中的第一排领导人全是国家副主席,从左至右依次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因为高岗站在前排最边上,为了不使画面损坏,董希文在其它油画上做了多次实验后才动笔,删掉了高岗的画像。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刘少奇成了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而被打倒。刘少奇要是知道有这么一天,会不会后悔当年在延安硬生生挺毛,总结出个毛泽东思想,已是不得而知的事情,现在是革命博物馆通知董希文在画面上去掉刘少奇。这个修改工程就更难了,因为不是简单地去掉一个人,而且要另外补上一个人,还要牵动旁边的人。更为难的是,董希文此时已得了癌症,手术后虽然情况尚好,但体力衰弱,实在难以负担这样繁重的精神和体力劳动。然而他仍然抱病奉命到博物馆亲自进行修改,在刘少奇的位置上改画了董必武。很遗憾,等到刘少奇得到平反昭雪之日,董希文已不幸逝世,他再也不能亲自在《开国大典》上恢复刘少奇的形象了。
至于林伯渠林老,已是颐养天年的年龄,何时何事惹到了毛,还没见过资料,不敢乱说。老毛,当得起DFMZ四字。
后人无法回到历史现场,但在占有更多、更全面的资料后,人们的认知会更接近历史真相。欺骗,从来不是个好主意。质朴的村姑,妖娆的夜店女,你爱哪个?
这张照片是1945年2月23日(为时36天的硫磺岛战役的第5天)拍下的,反映了美军陆战队士兵攻占硫磺岛主峰后将国旗插上山顶的情景。摄影师乔·罗森塔尔当时是美联社的随军摄影记者。他在2月23日登上该岛,准备拍摄一些有价值的新闻照片。当天美国海军陆战队第28师(应该是海军陆战队5师第28团)刚刚攻占了折钵山,并于上午10点20分在山顶举行了升旗仪式。乔·罗森塔尔闻讯赶来,在路上他碰到刚从山下来的《海军陆战队杂志》记者路易斯·苏莱上士,后者得意地说他已经拍到士兵在山顶升旗的照片,这使得罗森塔尔有些失望,但他仍决定继续上山去看看。到了折钵山顶,他看到六位陆战队队员正在把一面破旧的军旗从旗杆上取下来,以便换上一面新的旗子。他意识到机会来了,便把一些石块堆在一起,站上去,选好角度,待士兵插旗杆的时候按下了快门。拍照时他还对战士们大声地说:“振作点,这可是历史性的”。照片9天后在《生活》杂志发表并引起轰动,甚至一度惹来争议,因为有人认为他的照片是摆拍的结果。当误会被澄清后,乔·罗森塔尔获得了当年美国最高的新闻摄影奖项——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会师,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井冈山会师,是指1928年4月28日(三月初九),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的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1928年5月4日,井冈山会师联欢。在宁冈砻市东边的草坪上,由朱德、陈毅等同志率领的南昌起义后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同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的部队,召开会师大会,建立了以毛泽东为党代表、朱德同志为军长、陈毅为政治部主任、王尔琢为参谋长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看画中的构图,整个就是朱德率军投奔毛泽东,毛泽东以主人的姿态收容了他们,以秋收起义作为建军节的味道似乎重于南昌起义。而井冈山的主人---王佐、袁文才,他们的势力在这个时候已经被蚕食的差不多了,直到二人再无利用价值脑袋落地,这是一年后的事情。
在1967、1968年出版的关于林彪的生平传记中,出现了“毛林会师”的说法,如“一九二八年四月由林彪、陈毅等同志率领的革命军到达井冈山与毛主席的部队会师”。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还挂起了林彪和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的油画。讲解员向参观者介绍说:1928年春,林彪同志率领部分南昌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在这里会见了伟大领袖毛主席。
朱总司令看了“毛林会师”的画后,用拐棍儿点着主席旁边那位的脑袋说:“这就是我啊?这就是我啊?”
朱老总是个挺知趣的人(元帅中刘伯承也如此,知老毛看不上他,便找个军事院校做校长去了。林彪也是低调的人,问题是,谁让他是双一的头头了(双一,即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毛泽东嫡系中的嫡系),老毛遇到坎,只有找嫡系),建国后,不再把持兵权,到人大做橡皮图章。问题是,即使这样,还是碍到别人的眼,不止一次被毛泽东斥为“军阀”。其他军头也狐假虎威地跟着起哄,陈毅就曾质问朱老总要搞政变。
《开国大典》这幅很有名气的具有纪念碑式意义的精品画作,其命运却异常坎坷。它与那个年代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在一次次的运动中,它数次被迫修改,其作者董希文也因种种政治原因而饱受磨难、诟病。
《开国大典》完成后才三年,就发生了“高饶事件”。作为国家副主席、政治局委员的高岗于1954年初被撤销职务,8月自杀身亡,此后又被开除出党。高岗的功绩,在于和刘志丹等创建延安根据地(刘志丹的命运和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一样,被视为威胁而遭铲除),东北地区的建设,朝鲜战争的后勤保障,深得彭德怀的赞许,是个刚烈的人。
中国革命博物馆要求董希文修改《开国大典》,将画面上的高岗形象抹掉。《开国大典》中的第一排领导人全是国家副主席,从左至右依次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因为高岗站在前排最边上,为了不使画面损坏,董希文在其它油画上做了多次实验后才动笔,删掉了高岗的画像。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刘少奇成了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而被打倒。刘少奇要是知道有这么一天,会不会后悔当年在延安硬生生挺毛,总结出个毛泽东思想,已是不得而知的事情,现在是革命博物馆通知董希文在画面上去掉刘少奇。这个修改工程就更难了,因为不是简单地去掉一个人,而且要另外补上一个人,还要牵动旁边的人。更为难的是,董希文此时已得了癌症,手术后虽然情况尚好,但体力衰弱,实在难以负担这样繁重的精神和体力劳动。然而他仍然抱病奉命到博物馆亲自进行修改,在刘少奇的位置上改画了董必武。很遗憾,等到刘少奇得到平反昭雪之日,董希文已不幸逝世,他再也不能亲自在《开国大典》上恢复刘少奇的形象了。
至于林伯渠林老,已是颐养天年的年龄,何时何事惹到了毛,还没见过资料,不敢乱说。老毛,当得起DFMZ四字。
后人无法回到历史现场,但在占有更多、更全面的资料后,人们的认知会更接近历史真相。欺骗,从来不是个好主意。质朴的村姑,妖娆的夜店女,你爱哪个?
文章评论
蓑笠翁
师傅高才
流浪汉
哥们:你这样拍来拍去的,还多[em]e113[/em]是那些旮旯的地方,不怕人家把你当成小偷呀!!!
绕指柔
先生博学,涉猎广。历史,任人妆扮的小姑娘。也许政治,在历朝历代,都是第一位的,因此而衍生的文化,不得不为政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