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酒令
个人日记
昨天看到一条河南驻马店的新闻。说是在其某条街道上,楼上住户与一楼开烧烤店的店主们,因烧烤带来的各种问题发生纠纷,各自以喇叭为武器“攻击”对方。在一闪而过的画面里,见到久违的划拳行令,里面还有女士不让须眉的果断出拳,真是令人感慨。
我刚参加工作时是在工厂里,下班之后,时常见到师傅们,在酒桌上划拳行令。那时的饭菜不比现在花样多名堂多,所以大家更关注如何喝酒。我的感受是,划拳者在出拳时,动作要利落,手指或伸或屈,不可含糊。嘴皮子同样要利索,酒令与手势同时入耳入眼,当然以高分贝为佳,气势胜人,大舌头之类的、脑血栓后遗症之类的要明智,于此场合退避三舍。
划拳,既考验机智、急智,又考验酒量。较量的双方,象拳击场上的拳击手,张牙舞爪、汗毛直立、血脉贲张,面红耳赤。更红的,是眼睛。围观者,巴不得对方两败俱伤,在旁边更是添油加醋、里挑外撅、煽风点火,唯恐不乱。最后的结局,是杯盘狼藉、醉鬼倒地,余者鸟兽散。
划拳行令,又称行酒令,看这名字,蛮有诗意,联想到词牌“如梦令”。赶巧,李清照填一《如梦令》,有“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还有“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敢情李大词人也常常醉酒,为何?是不是赵明诚不省心?不得而知。
这行酒令,让酒桌上多了些趣味与热闹,有回味的余地。不像现在,要喝就一起举杯同饮,有说辞,也近于官场、职场上的车轱辘话,技术含量近于零。
头几日,在下也有酒醉不知归处的经历,事后的回忆,早已是月朦胧鸟朦胧一片皆朦胧。唯一记得的,是陆游的“红酥手”,剩下是我们的“小烧酒,夜色深沉扶墙走。”
如今,酒桌上还行酒令的几乎没了,除了一些还恋旧的老哥们,除了才看到的驻马店这块中原大地的几位酒者。面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式微,让人心里不是滋味。我就寻思,有关方面是否可以把这酒桌上的行酒令,作为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一下,以壮国威,以继“绝学”。
至于“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借古人酒杯,浇心中块垒”,都是贪饮者的托词,还是“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说的直白真切。
我刚参加工作时是在工厂里,下班之后,时常见到师傅们,在酒桌上划拳行令。那时的饭菜不比现在花样多名堂多,所以大家更关注如何喝酒。我的感受是,划拳者在出拳时,动作要利落,手指或伸或屈,不可含糊。嘴皮子同样要利索,酒令与手势同时入耳入眼,当然以高分贝为佳,气势胜人,大舌头之类的、脑血栓后遗症之类的要明智,于此场合退避三舍。
划拳,既考验机智、急智,又考验酒量。较量的双方,象拳击场上的拳击手,张牙舞爪、汗毛直立、血脉贲张,面红耳赤。更红的,是眼睛。围观者,巴不得对方两败俱伤,在旁边更是添油加醋、里挑外撅、煽风点火,唯恐不乱。最后的结局,是杯盘狼藉、醉鬼倒地,余者鸟兽散。
划拳行令,又称行酒令,看这名字,蛮有诗意,联想到词牌“如梦令”。赶巧,李清照填一《如梦令》,有“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还有“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敢情李大词人也常常醉酒,为何?是不是赵明诚不省心?不得而知。
这行酒令,让酒桌上多了些趣味与热闹,有回味的余地。不像现在,要喝就一起举杯同饮,有说辞,也近于官场、职场上的车轱辘话,技术含量近于零。
头几日,在下也有酒醉不知归处的经历,事后的回忆,早已是月朦胧鸟朦胧一片皆朦胧。唯一记得的,是陆游的“红酥手”,剩下是我们的“小烧酒,夜色深沉扶墙走。”
如今,酒桌上还行酒令的几乎没了,除了一些还恋旧的老哥们,除了才看到的驻马店这块中原大地的几位酒者。面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式微,让人心里不是滋味。我就寻思,有关方面是否可以把这酒桌上的行酒令,作为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一下,以壮国威,以继“绝学”。
至于“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借古人酒杯,浇心中块垒”,都是贪饮者的托词,还是“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说的直白真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