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愿文》

佛学资料

 

 

《怡山发愿文》

炉香赞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三称)
称圣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三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怡山发愿文

归命十方调御师,演扬清净微妙法
三乘四果解脱僧,愿赐慈悲哀摄受

弟子某甲(称自己名)。自违真性,枉入迷流。随生死以飘沉,逐色声而贪染。十缠十使,积成有漏之因;六根六尘,妄作无边之罪。迷沦苦海,深溺邪途。著我躭人,举枉措直。累生业障,一切愆尤。仰三宝以慈悲,沥一心而忏悔。

所愿:
能仁拯拔,善友提携。出烦恼之深渊,到菩提之彼岸。
此世福基命位,各愿昌隆;来生智种灵苗,同希增秀。生逢中国,长遇明师。正信出家,童真入道。六根通利,三业纯和。不染世缘,常修梵行。执持禁戒,尘业不侵。严护威仪,蜎飞无损。不逢八难,不缺四缘。般若智以现前,菩提心而不退。修习正法,了悟大乘。开六度之行门,越三衹之劫海。建法幢於处处,破疑网於重重。降伏众魔,绍隆三宝。承事十方诸佛,无有疲劳;修学一切法门,悉皆通达。广作福慧,普利尘沙。得六种之神通,圆一生之佛果。

然后:不舍法界,遍入尘劳。等观音之慈心,行普贤之愿海。他方此界,逐类随形。应现色身,演扬妙法。泥犁苦趣,饿鬼道中,或放大光明,或现诸神变。其有见我相,乃至闻我名,皆发菩提心,永出轮回苦。火镬冰河之地,变作香林;饮铜食铁之徒,化生净土。披毛戴角,负债含怨,尽罢辛酸,咸霑利乐。疾疫世而现为药草,救疗沉疴;饥馑时而化作稻粱,济诸贫馁。但有利益,无不兴崇。

次期累世冤亲,现存眷属,出四生之汨没,舍万劫之爱缠。等与众生,齐成佛道。虚空有尽。我愿无穷。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结壇

礼忏功德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已上因缘三世佛 文殊普贤观自在
诸尊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处世界 若虚空 似莲花 不著水
心清净 超於彼 稽首礼 无上尊

三皈依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和南圣众


注:怡山了然禅师:怡山發願文的作者是唐朝的了然(亦作皎然)禪師。師俗姓謝,字清晝,湖州長城卞山(今浙江長興)人,為謝靈運十世孫,擅書法,堪爲有唐詩僧之翹楚,一代之偉才,初期禪宗碑文多出自其手。師所撰的怡山發願文亦被十方叢林定為課誦的發願文。



這個發願文十分重要,它大致分爲三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是懺悔,即“自違真性...瀝一心而懺悔”這一段。懺悔就是否定自已,當我們敢於否定自已的時候,才能超越自已,如果我們不敢否定自已,不敢認錯,那一切都無從談起。



第二個部分是“所願能仁拯拔,善友提攜”就是發願要修行,此願不止於今生今世,而是生生世世的。



最後“正信出家,童貞入道....”是出家人的願,及現在還沒有因緣出家的人所發的願,希望生生世世都能出家,而且可以在身心很清淨的情況下修行,即文中的 ”不染世緣,常脩梵行,執持禁戒,塵業不侵”。


古今发愿文

历代祖师菩萨依据净宗精要,针对行人根机,曾撰述诸多求生净土的发愿文。兹选录七种广为流行且理事精当的愿文,供净业行人修持使用。

总发愿文

弟子 众等,愿替今生前世无量劫来一切父母师长、六亲眷属、冤亲债主、所害物命,及法界一切众生,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归依佛两足尊,归依法离欲尊,归依僧众中尊。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上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妙三菩提!从今世至未来际,生生世世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长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那摩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常住三宝!
那摩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本师释迦牟尼佛!
那摩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阿弥陀佛!
那摩西方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 同名同号阿弥陀佛!
那摩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那摩阿弥陀佛!(持续多念)

一、普贤菩萨发愿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国。
我等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
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
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
弥陀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
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
礼佛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出自《普贤菩萨行愿品》)

二、文殊菩萨发愿偈

三世诸佛行 及无量大愿 我皆悉具足 普贤行成佛
普贤菩萨名 诸佛第一子 我善根回向 愿悉与彼同
身口意清净 自在庄严刹 逮成等正觉 皆悉同普贤
如文殊师利 普贤菩萨行 我所有善根 回向亦如是
三世诸如来 所叹回向道 我回向善根 成满普贤行
愿我命终时 除灭诸障碍 面见阿弥陀 往生安乐国
生彼佛国已 成满诸大愿 阿弥陀如来 现前授我记
严净普贤行 满足文殊愿 尽未来际劫 究竟菩萨行
(出自《文殊师利发愿经》)

三、大慈菩萨发愿偈
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
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我今大皈依,忏悔三业罪,
凡有诸福善,至心用回向。
愿同念佛人,感应随时现,
临终西方境,分明在目前。
见闻皆精进,同生极乐国,
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
无边烦恼断,无量法门修,
誓愿度众生,究竟成佛道。
虚空有尽,我愿无穷,
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四、念佛发愿文

弟子众等,现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轮回六道,苦不可言。今遇知识,得闻弥陀名号,本愿功德。一心称念,求愿往生。愿佛慈悲不舍,哀怜摄授。弟子众等,不识佛身,相好光明。愿佛示现,令我得见。及见观音势至,诸菩萨众,彼世界中,清净庄严,光明妙相等。令我了了,得见阿弥陀佛。

愿我临终无障碍,阿弥陀佛远相迎;
观音甘露洒吾头,势至金台安我足。
一刹那中离五浊,屈伸臂顷到莲池;
莲花开后见慈尊,亲听法音可了了。
闻已即悟无生忍,不违安养入娑婆;
善知方便度众生,巧把尘劳为佛事。
我愿如斯佛自知,毕竟当来得成就。
(古德注:此文古今大有灵验!或有于正发愿时,见诸瑞相。或于睡梦之中,得见阿弥陀佛,放大光明;感应事繁,不能具述。惟励意行之者,方信不虚矣。)

五、慈云忏主发愿文


弟子众等,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我今正念,称如来名,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佛昔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志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此念佛因缘,得入如来大誓海中。承佛慈力,众罪消灭,善根增长。若临命终,自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佛及圣众,手执金台,来迎接我,于一念顷,生极乐国。花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广度众生,满菩提愿。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


六、西方净土发愿文(莲池大师)

南无西方接引阿弥陀佛 (三称)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
我今发愿愿往生,惟愿慈悲哀摄受。

弟子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
我及众生,旷劫至今,迷本净心,纵贪瞋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罪垢,无量无边;所结冤业,愿悉消灭。从于今日,立深誓愿,远离恶法,誓不更造;勤修圣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觉,誓度众生。阿弥陀佛,以慈悲愿力,当证知我,当哀悯我,当加被我。愿禅观之中,梦寐之际,得见阿弥陀佛金色之身,得历阿弥陀佛宝严之土,得蒙阿弥陀佛甘露灌顶,光明照身,手摩我头,衣覆我体。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长,疾空烦恼,顿破无明;圆觉妙心,廓然开悟,寂光真境,常得现前。
至于临欲命终,预知时至,身无一切病苦厄难,心无一切贪恋迷惑。诸根悦豫,正念分明,舍报安详,如入禅定。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诸圣贤众,放光接引,垂手提携。楼阁幢幡,异香天乐,西方圣境,昭示目前。令诸众生,见者闻者,欢喜赞叹,发菩提心。我于尔时,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生极乐国。七宝池内,胜莲花中,花开见佛,见诸菩萨,闻妙法音,获无生忍。于须臾间,承事诸佛,亲蒙授记。得受记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一切功德,皆悉成就。然后不违安养,回入娑婆,分身无数,遍十方刹。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咸令离染,还得净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
如此大愿,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及烦恼,一切无尽,我愿无尽。愿今礼佛、发愿、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法界众生,同圆种智。


七、忏悔回向文

我今(众等)称念阿弥陀,真实功德佛名号,
惟愿慈悲哀摄受,证知忏悔及所愿。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
心灭罪亡两俱空,是名大乘真忏悔。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上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八、回向偈

念佛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应当勤精进,修诸清净业。因深则果实,慎勿生疑惑。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同生极乐国。
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化身遍法界,圆满菩提果!

一回向,真如实际,心心契合;
二回向,佛果菩提,念念圆满;
三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

愿以往今所修诸功德,回向法界如母众有情。
障净资圆不退菩提心,速疾成就诸佛无上道。
 
曼殊室利(文殊菩萨)十种无尽甚深大愿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鉢大教王经》卷第一
不空译


  佛告大众、诸大菩萨摩诃萨:若有初发意菩萨及一切四部众善男子、善女人等,若发菩提心者,曼殊室利菩萨当有誓言:我有十种诸佛无尽甚深大愿,所有一切菩萨及一切有情众生,入我愿者,则是世尊诸佛之子,亦是我父母。于意云何?我有先誓大愿,依我十种大愿者,先为父母、兄弟姊妹、妻子眷属,得令富贵,果报圆满,兄友弟恭,慈心不杀,听学大乘,读诵尊经,转教群品,愿至菩提。我亦作师僧子弟、和尚阿阇黎、同学、伴侣,受我法教、学我威仪、取我礼节,令发胜愿,回向大乘,学习菩提,渐成佛道。于是我作他作、大臣官长、理务世俗、一一清正、于国忠孝,悉共有缘,归向菩提,得值三宝,令发菩提之心。

  云何名为十种无尽甚深大愿?

  一者大愿:若有一切众生,所生三界,或我作他作,随缘受化,四空五净之主、八定四禅之主、梵王六欲之主、帝释诸天之主、四天四轮之主、诸神龙王之主、八部鬼神之主、守护佛法之主、伽蓝宫殿之主、四大持世之主、金刚坚牢之主、护国善神之主、大国小国之主、粟散四王之主、统领诸军主、都摄所守主,所有水陆四生、胎卵湿化、九类蠢动、一切含灵,同生三世,愿佛知见,或未闻我名,令愿得闻;及闻我名,于我法中,令一切有情,尽发菩提,回向大乘,修无上道。若有众生,以法药世医救疗诸疾,历数算计、工巧博易、世典文笔、歌咏赞叹、讲论戏处,导以度人,随类同事,接引世俗,令发菩提,正见正受,共我有缘,得入佛道。

  二者大愿:若有众生,毁谤于我、嗔恚于我、刑害杀我,是人于我、自他,常生怨恨,不能得解,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三者大愿:若有众生,爱念我身、欲心见我、求得于我、于我身上、于他身上,盛行谄曲,邪见颠倒,及生净行、不净行,诸恶不善,愿共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四者大愿:若有众生,轻慢于我、疑虑于我、枉压于我、诳妄于我、毁谤三宝、憎嫉贤良、欺凌一切,常生不善,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五者大愿:若有众生,贱我、薄我、惭我、愧我、敬重于我、不敬于我、妨我不妨我、用我不用我、取我不取我、求我不求我、要我不要我、从我不从我、见我不见我,悉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六者大愿:若有众生,常生杀命,作屠儿魁脍、畋猎渔捕,怨命现前,更相杀害,无有断绝,世世相报,杀生炽盛,不生悔过,卖肉取财,自养性命,如此之心者,永失人身,不相舍离报对。如是令发菩提之心。若有他人,取我财物,我与财物;或施我财物,我施财物,所得财物及不得者,于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七者大愿:若有众生,供养我者,我供养他者;或我造他造寺舍僧房、伽蓝佛塔、禅房兰若、独静之处;或我造他造,一切功德,及造菩萨诸佛形象,令他布施,修立福佑,遍于法界,回向一切诸佛菩提,令一切有情,同沾此福。及有他人自己、朋友同伴、师长弟子,修行苦行,节身断食,持戒破戒,有行无行,和尚阿阇黎教导称说,听受我教、我受他教,同行同业,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八者大愿:若有众生,广造诸恶,堕于地狱,无有出期,经无量劫,受诸苦恼;从地狱出,生于五趣,先作畜生,将命还于前生;负物作驼驴猪狗、牛羊象马,奴婢仆从,偿他宿债,累劫赔命,还他偷盗,无有休息。我于五道,从形受化,常生同世,教化于人,或作贫穷困苦,盲聋喑哑,最下乞人,于一切众生众中,同类同缘,同事同行,导引得入佛道;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九者大愿:若有众生,纵恣身心,我慢贡高,故于我法中,污埿佛法。师长弟子,无惭无愧,用僧佛钱、菩萨财物,杀生偷盗、邪行妄语、绮语恶口、两舌斗乱、纵恣贪嗔、不拣良善、劫夺他财、拒讳谩人、不识善恶、广造十恶,一切诸罪,死堕阿鼻,入诸地狱。从地狱出,轮还六处,入生死海,诸趣恶道。愿共有缘,同业同道,随缘化变,当以救之,令得出离,共我有缘,发菩提心,求无上道。

  十者大愿:若有众生,当于我法,若我有缘,若我无缘,同我大愿,则是我身,共我无别。行四无量心,心等虚空;广度有情,无有休歇,愿达菩提,登正觉路。大圣曼殊,以圣性愿力,不入三界,亦不出三界;心如虚空,常在如来清净性海、真如藏中。安住法界,遍在众生心识体性。

  曼殊室利言:“我有大愿,以圣性力,加持有情,令罪垢消灭,得入菩提、诸佛圣果。则是名菩萨十种大愿。”如是曼殊发广大愿已,我某甲亦发如是大愿,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天雨曼陀罗花,遍满虚空。其时大会诸众,尽见其花,同时赞叹:曼殊大士,圣力自在,不可思议,不可言说!尔时诸大会众咸皆欢喜,信受奉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