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有分寸,孩子才优秀》转摘
手机日志
欢迎光临傅月婚恋学堂亲子园:QQ 252014573
家长在孩子面前往往扮演权威和管理者的角色,把自己塑造得无所不能,反而会把孩子衬托得弱小无能。
有一天,我们刚刚吃完晚饭,门铃急速地响了起来,辰辰跑过去开门,原来是老公的朋友过来,我们连忙把他迎进客厅,他不理会我们的招呼,连坐都没坐,着急地对我们说:“你们谁帮我解下这道题呢?我做了半天都没做出来,这还是小学生的作业吗?我记得我上学那会儿没这么难的题啊!”
我笑着说:“不可能吧!小学的题目再难也不可能难到你做不出来吧!”
他见不我信,解释道:“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我学习不好,这道题我确实做出来了,我设了X和Y,把结果算了出来,可是我那儿子说,他们没教过X、Y,只能用加减乘除来做,我只会用方程式解题,你们快点帮我算算,他还在家等着我呢!”
老公说:“那也不急在一时,你先坐下喝杯茶,让她来给你解。”
他一听就着急了,马上说:“必须马上给我解了,孩子还在家等着我呢,我没跟他说我是来求救了,我就跟他说爸爸出去买包烟,回来就给你解。要是连我都解不出来,以后在孩子面前还有面子吗?”
我插嘴道:“这题倒是不费劲,可是你为什么一定要在孩子面前这样做呢?”
他理所当然地说:“如果孩子遇到问题,我解决不了,这样以后孩子还会听我的吗?”
然后我开始给他解题,他又跟老公说起了类似的烦恼,上星期孩子在玩一种游戏,可是玩到第五关后就怎么也玩不下去了,孩子向爸爸求助,可是他一下子也琢磨不出来,孩子就说:爸爸,你也不会啊!他觉得不能在孩子面前失去了无所不能的形象,所以一下午什么都不干,光在那研究游戏了,好在两个多小时后,终于让他研究出了破关的方法,然后他兴冲冲地告诉孩子应该怎么怎么玩,总算是维护了自己做家长的尊严。可是,孩子越来越大,遇到的问题越来越有难度,以后肯定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想想真是发愁啊!
我把解好的题给了他,本想和他聊聊这个问题,但是他急着向孩子交差,我也不好强留,看着他消失的背影,我忍不住为他担心起来。
记得有一次,辰辰被一道题难住了,向我求救,我故意这样解解,那样解解,装作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启发他,辰辰一直在旁边看着我解题,突然他很兴奋地说他会解了,然后他就告诉我这个题应该怎么怎么解,我连连点头说:“妈妈也能解这道题,可是要用高中或者大学的知识,而这个题其实不用这些知识就可以解,辰辰比妈妈厉害啊!”
因为这道题先被辰辰解了出来,他的愉快心情一直持续了很久。我想如果我一拿到题目,就三下五除二地把题目给解了,然后再教给孩子,我想孩子也能明白以后应该怎么解,可是这样做的效果远远没有让他自己解出来好,只有他自己想出来的办法,他的记忆才深刻。另外,被妈妈教会了和把妈妈教会了,这两者的满足感有着天渊之别。
还有一次春天,我们带他去公园玩,辰辰指着一处黄色的植物问我:“妈妈,这是什么啊?”我告诉他是迎春花,然后他又指着一处粉色的植物问我,我回答不上来,老公也不认识。我们很快就忘记了这件事,但是两天后,辰辰很兴奋地跟我说:“妈妈,那是夹竹桃。”他还把我拉到电脑前,查询给我看,果然是夹竹桃。渐渐地我发现,如果是我们告诉他的答案,有时候他会问我们第二次,会出现想不起来的情况,但如果是他自己找到的答案,从来没有再来问过我们。
我们经常在辰辰面前示弱,但是在学习上基本是装着示弱,可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深刻的感觉到有些地方父母还真的不得不示弱呢!由此可见,父母一贯认为大人应该比孩子强的观念不但不正确,甚至也不成立。
辰辰三岁那年,我买了一幅动物的抽象画,说明书里介绍画上一共有25种抽象动物,我和他爸爸站在画前一分钟,只能辨认出4—5种动物,而辰辰却能在一分钟内轻易认出14—15种动物。我当时想,难道我和老公的抽象辨识能力有问题?于是,我又找了几个大人一起来做这个研究,发现每个大人能辨认出的动物都不如辰辰,当时有人说也许是辰辰的辨认能力比较强。后来有一次,乐乐的妈妈带着女儿来家玩的时候,乐乐也能像辰辰一样在短时间里辨认出很多动物。于是,我终于明白,原来我们成人的思维里装的东西太多,我们拼命去寻找动物,往往却在脑海里形成了盲点,可是孩子的思维相对简单,他们只是凭着平时接触的动物,瞬间就辨认出了很多动物。也由此证明,很多时候,孩子在某一特定的条件下是非常厉害的,孩子可以做成人做不了的事情,我们作为家长要善于挖掘和培养孩子这种潜能。
此外,还有一个现象也值得引起家长朋友们的重视,虽然我们也是从孩提时代走过来的,可是很多人已经忘记了做孩子的感觉。当我们觉得孩子的表现太弱的时候,往往是以我们成年人的眼光去看的。
我记得辰辰学会骑自行车是在他五岁的时候,那天他和两个小朋友一起在玩耍,不知不觉就学会了骑自行车,当时他特别兴奋,一定要我下去看他表演骑自行车,我和他爸爸也很惊讶,甚至有点不敢相信这孩子才一个多小时居然学会了骑自行车。当时正是晚饭前,很多大人也在,辰辰很高兴地给我们表演,但是他毕竟刚刚学会,又时时观察着我们的反应,容易顾此失彼,没骑上一圈就摔了一跤。旁边有个大人笑着说了一句:“孩子毕竟是孩子,大人肯定不会这么容易摔跤。”
说的人没有任何恶意,只是就事论事了一下而已,辰辰觉得自己丢了脸,有些闷闷不乐,我自豪地拍着他的头说:“辰辰,你太厉害了,你知道妈妈几岁才会骑自行车吗?上初中离家远了,妈妈才不得不被逼着学会了自行车呢!而且妈妈可是足足学了一个星期才学会,你才五岁,居然不到一下午就学会了,妈妈太崇拜你了。”
辰辰还在为刚才的事耿耿于怀:“妈妈,我没你说的那么厉害,刚才我都已经摔了一跤了。”
我毫不在意地说:“你才摔了一跤,你知道妈妈摔了几次吗?本来外公给妈妈买的是新自行车,等妈妈学会后,那自行车除了铃铛不响,其他哪儿都响,妈妈身上也经常青一块紫一块的呢。”
辰辰听我这么一说,大概想象到我那自行车的样子了,忍不住笑了。
作为家长,我们骨子里就认为自己是孩子的保护神,比他有自理能力,比他有常识,比他有文化,所以思想里就缺乏向孩子示弱的意识。很多家长觉得如果自己在某方面比孩子弱,那还怎么在孩子面前维持家长的威严呢?孩子还会听大人的话吗?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一个教育得当的孩子,父母的示弱不但不会成为他对抗父母的武器,反而会成为孩子迅速发展的法宝。当孩子面对一个无所不能的父母时,他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努力按照父母的样子学习做一个无所不能的人,不能容忍自己的缺点,这样容易造成性格偏执;另外一个选择就是反正父母是无所不能的,只要他们在,就会把什么事情都做好的,那自己还努力干什么呢?而孩子还没有大人那么成熟的思考模式,后者更容易被他们接受,毕竟选择后者要轻松得多。
所以,我们要适当的“弱”一些,给孩子一个超越我们的机会,我想没有哪个父母希望听见别人评价自己:你比你孩子厉害多了!
家长在孩子面前往往扮演权威和管理者的角色,把自己塑造得无所不能,反而会把孩子衬托得弱小无能。
有一天,我们刚刚吃完晚饭,门铃急速地响了起来,辰辰跑过去开门,原来是老公的朋友过来,我们连忙把他迎进客厅,他不理会我们的招呼,连坐都没坐,着急地对我们说:“你们谁帮我解下这道题呢?我做了半天都没做出来,这还是小学生的作业吗?我记得我上学那会儿没这么难的题啊!”
我笑着说:“不可能吧!小学的题目再难也不可能难到你做不出来吧!”
他见不我信,解释道:“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我学习不好,这道题我确实做出来了,我设了X和Y,把结果算了出来,可是我那儿子说,他们没教过X、Y,只能用加减乘除来做,我只会用方程式解题,你们快点帮我算算,他还在家等着我呢!”
老公说:“那也不急在一时,你先坐下喝杯茶,让她来给你解。”
他一听就着急了,马上说:“必须马上给我解了,孩子还在家等着我呢,我没跟他说我是来求救了,我就跟他说爸爸出去买包烟,回来就给你解。要是连我都解不出来,以后在孩子面前还有面子吗?”
我插嘴道:“这题倒是不费劲,可是你为什么一定要在孩子面前这样做呢?”
他理所当然地说:“如果孩子遇到问题,我解决不了,这样以后孩子还会听我的吗?”
然后我开始给他解题,他又跟老公说起了类似的烦恼,上星期孩子在玩一种游戏,可是玩到第五关后就怎么也玩不下去了,孩子向爸爸求助,可是他一下子也琢磨不出来,孩子就说:爸爸,你也不会啊!他觉得不能在孩子面前失去了无所不能的形象,所以一下午什么都不干,光在那研究游戏了,好在两个多小时后,终于让他研究出了破关的方法,然后他兴冲冲地告诉孩子应该怎么怎么玩,总算是维护了自己做家长的尊严。可是,孩子越来越大,遇到的问题越来越有难度,以后肯定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想想真是发愁啊!
我把解好的题给了他,本想和他聊聊这个问题,但是他急着向孩子交差,我也不好强留,看着他消失的背影,我忍不住为他担心起来。
记得有一次,辰辰被一道题难住了,向我求救,我故意这样解解,那样解解,装作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启发他,辰辰一直在旁边看着我解题,突然他很兴奋地说他会解了,然后他就告诉我这个题应该怎么怎么解,我连连点头说:“妈妈也能解这道题,可是要用高中或者大学的知识,而这个题其实不用这些知识就可以解,辰辰比妈妈厉害啊!”
因为这道题先被辰辰解了出来,他的愉快心情一直持续了很久。我想如果我一拿到题目,就三下五除二地把题目给解了,然后再教给孩子,我想孩子也能明白以后应该怎么解,可是这样做的效果远远没有让他自己解出来好,只有他自己想出来的办法,他的记忆才深刻。另外,被妈妈教会了和把妈妈教会了,这两者的满足感有着天渊之别。
还有一次春天,我们带他去公园玩,辰辰指着一处黄色的植物问我:“妈妈,这是什么啊?”我告诉他是迎春花,然后他又指着一处粉色的植物问我,我回答不上来,老公也不认识。我们很快就忘记了这件事,但是两天后,辰辰很兴奋地跟我说:“妈妈,那是夹竹桃。”他还把我拉到电脑前,查询给我看,果然是夹竹桃。渐渐地我发现,如果是我们告诉他的答案,有时候他会问我们第二次,会出现想不起来的情况,但如果是他自己找到的答案,从来没有再来问过我们。
我们经常在辰辰面前示弱,但是在学习上基本是装着示弱,可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深刻的感觉到有些地方父母还真的不得不示弱呢!由此可见,父母一贯认为大人应该比孩子强的观念不但不正确,甚至也不成立。
辰辰三岁那年,我买了一幅动物的抽象画,说明书里介绍画上一共有25种抽象动物,我和他爸爸站在画前一分钟,只能辨认出4—5种动物,而辰辰却能在一分钟内轻易认出14—15种动物。我当时想,难道我和老公的抽象辨识能力有问题?于是,我又找了几个大人一起来做这个研究,发现每个大人能辨认出的动物都不如辰辰,当时有人说也许是辰辰的辨认能力比较强。后来有一次,乐乐的妈妈带着女儿来家玩的时候,乐乐也能像辰辰一样在短时间里辨认出很多动物。于是,我终于明白,原来我们成人的思维里装的东西太多,我们拼命去寻找动物,往往却在脑海里形成了盲点,可是孩子的思维相对简单,他们只是凭着平时接触的动物,瞬间就辨认出了很多动物。也由此证明,很多时候,孩子在某一特定的条件下是非常厉害的,孩子可以做成人做不了的事情,我们作为家长要善于挖掘和培养孩子这种潜能。
此外,还有一个现象也值得引起家长朋友们的重视,虽然我们也是从孩提时代走过来的,可是很多人已经忘记了做孩子的感觉。当我们觉得孩子的表现太弱的时候,往往是以我们成年人的眼光去看的。
我记得辰辰学会骑自行车是在他五岁的时候,那天他和两个小朋友一起在玩耍,不知不觉就学会了骑自行车,当时他特别兴奋,一定要我下去看他表演骑自行车,我和他爸爸也很惊讶,甚至有点不敢相信这孩子才一个多小时居然学会了骑自行车。当时正是晚饭前,很多大人也在,辰辰很高兴地给我们表演,但是他毕竟刚刚学会,又时时观察着我们的反应,容易顾此失彼,没骑上一圈就摔了一跤。旁边有个大人笑着说了一句:“孩子毕竟是孩子,大人肯定不会这么容易摔跤。”
说的人没有任何恶意,只是就事论事了一下而已,辰辰觉得自己丢了脸,有些闷闷不乐,我自豪地拍着他的头说:“辰辰,你太厉害了,你知道妈妈几岁才会骑自行车吗?上初中离家远了,妈妈才不得不被逼着学会了自行车呢!而且妈妈可是足足学了一个星期才学会,你才五岁,居然不到一下午就学会了,妈妈太崇拜你了。”
辰辰还在为刚才的事耿耿于怀:“妈妈,我没你说的那么厉害,刚才我都已经摔了一跤了。”
我毫不在意地说:“你才摔了一跤,你知道妈妈摔了几次吗?本来外公给妈妈买的是新自行车,等妈妈学会后,那自行车除了铃铛不响,其他哪儿都响,妈妈身上也经常青一块紫一块的呢。”
辰辰听我这么一说,大概想象到我那自行车的样子了,忍不住笑了。
作为家长,我们骨子里就认为自己是孩子的保护神,比他有自理能力,比他有常识,比他有文化,所以思想里就缺乏向孩子示弱的意识。很多家长觉得如果自己在某方面比孩子弱,那还怎么在孩子面前维持家长的威严呢?孩子还会听大人的话吗?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一个教育得当的孩子,父母的示弱不但不会成为他对抗父母的武器,反而会成为孩子迅速发展的法宝。当孩子面对一个无所不能的父母时,他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努力按照父母的样子学习做一个无所不能的人,不能容忍自己的缺点,这样容易造成性格偏执;另外一个选择就是反正父母是无所不能的,只要他们在,就会把什么事情都做好的,那自己还努力干什么呢?而孩子还没有大人那么成熟的思考模式,后者更容易被他们接受,毕竟选择后者要轻松得多。
所以,我们要适当的“弱”一些,给孩子一个超越我们的机会,我想没有哪个父母希望听见别人评价自己:你比你孩子厉害多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