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一切随缘,不要攀缘。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无事

个人日记

 

1.随缘就自在,攀缘就烦恼。攀缘是什么?我一定要这样,我一定要那样。你这个一定,就是分别,就是执着,就是造业。
2.
莲池大师教给我们,真正修行人决定不攀缘,决定不贪恋名闻利养。学佛的人,五欲需要,随缘随分,不强求,不攀缘,得过且过就够了。从今以后随缘度日,把整个时间用来念佛,要办我们这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


3.
佛法固然叫你要多行善事,可是你要知道,好事不如无事!最好的事情就是老实念佛,没有比这个更好。做好事,随缘去做,决定不攀缘。什么叫攀缘?找事做就是攀缘。


4.
事来了我不退让,我把它尽心尽力做好,这叫随缘做,不去找事做。找事做,那是好(hào)事,不是好事。攀缘,你那个心怎能清净?

5.
真正念佛人要记住一个原则:少事。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无事。


6.
分内的事情要作,分外的事情最好不要去攀缘。不要去找事,你的心才会清净,无事找事,这是很苦的事情!印光大师一生不搞道场、不传戒、不收出家弟子,他一生没事!所以他那个佛号念得好,他念得成功。

7.
要是常常攀缘,常常想如何把佛教来推广,不但不能帮助众生,自己也毁掉了。不要说是世间事情要放下,出世间事情也要放下,弘法利生这个事情也得要放下,随缘做,不要攀缘。攀缘就是放不下,这个要知道!


8.
念佛法门,教我们一天到晚就是抱着一句佛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好修!真正念佛人,心之所思、意之所念,只有一个阿弥陀佛,只有一个西方极乐世界。


9.
随分随力,遇到有这个机会我们就做;没有了,不去找,你的心永远是清净的。如果这个缘太多,找的人太多,你要有智慧,请别人去做去。这好!不要什么事情都揽着自己来做,那个麻烦就大,怕的是把你的清净心给扰乱了。

10.
出世间法里面所有这些经论也要放下,不要再去搞了,费那些脑筋划不来!多看几部经不如多念几句佛,为什么?你多看经不能增高品位,多念佛会增高品位。

11.
我们的目标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学佛的人在这世间,千万要记住:一切随缘而不攀缘!




我们是做佛、做菩萨、还是做众生、做人、做畜生、做恶鬼,都是自己决定。
哪一条是菩萨道,哪一条是声闻道,哪一条是圆觉道,六道里头哪个道是天道、哪一个道是人道、哪个道是畜生、哪个道是地狱、哪个道是恶鬼,是你自己走的,不是别人做主。——净空法师

 
我们要想修善,怎么修法?念阿弥陀佛就是修万善,不费功夫,不费力气,不费金钱,万善全修了,不是假的。——净空法师

我常常劝同学,我们现在在这个世间,处事待人接物用真心,不要用妄心,用真诚心,为什么?是成佛的心。我要用妄心,别人欺骗我,我也欺骗他,用这个心念佛没有感应,往生很难;用真心,待人接物统统用真心,不怕吃亏,不怕上当,我要到极乐世界去,我不再在这个世间,我要离开,所以用真心,不用妄心,吃亏上当都欢喜,修忍辱波罗蜜,修布施波罗蜜,要能舍,就是放下。
——净空法师

一般人为什么不敢用真心,不敢跟人说实话?都是怕上当、怕吃亏。我们学佛到极乐世界,不怕吃亏,不怕上当。我们只要极乐世界,其他的什么都不要,这个地方统统放下,你们要都给你们,欢欢喜喜给你们,不要了,清净平等心才能现前。障碍在自己这一边,要肯放下,就是一句佛号,一部《无量寿经》。——净空法师

念佛这桩事情,我提醒同学、劝勉同学要学海贤老和尚,临终自己做主,不求别人助念。这说明一桩什么事情?助念靠不住!助念怕干扰。老和尚往生选择在半夜、大家都睡觉了,等你们一觉睡醒之后,他走了,一点干扰都没有。这个太重要了!
我们希望别人助念,到时候没有人来助念怎么办?那不就到三途去了吗!一定要能自己做得了主宰才没事。——净空法师

 
哪一法是正?心正、行正、言正,没有一法不是正法;心要不正、行不正、言不正,没有一法是正法。——净空法师

口业有四条,身三条、意三条、口四条,最容易犯,学佛的人、念佛的人所念的功德都从口里流出去了。不能包容,不能容忍,喜欢批评,所以念一辈子佛不能往生。海贤老和尚一生九十二年念佛,他是累积没有流失掉,这个功德多大!我们是一面念,一面丢掉了,造口业,所以佛把它列在第一,特别告诫念佛人,因为这是特别快速信道,快速成佛信道,这个十善业比什么都重要!
——净空法师


   在教育孩子方面,比方说我们叫孩子拖地,他拖好以后应该要做哪一个动作?孩子可能有一个心理,你叫我做,我做就是交代一下,我还要赶快去看我的卡通,有没有这个可能?所以当孩子第一次答应你做事,他是用应付、敷衍的态度做的,而你没有把它修正过来,他往后可能都是什么?敷衍塞责。所以孩子做事有没有负责任、有没有谨慎,这也要透过家长的耐性去追踪。
   
所以第一次让孩子拖客厅,你一定要去检查他有没有拖干净,这个棱棱角角,假如根本棱棱角角都还脏兮兮的,就代表他做事轻略。而且除了轻略以外,他做事有头无尾。做一件事的尾应该怎么结束?应该请爸爸来检查,请长官来确定。不然你想我做这样应该就差不多了,可能跟长官、跟父亲的标准还差很多,所以这也是一个负责任的态度。所以应该父亲一看不行,马上要纠正:过来,儿子今天辛苦你了,拖得还不错。人都喜欢听鼓励的话。先鼓励一下,再告诉他:你这个边边角角假如再仔细扫一下,那就不简单了。爸爸像你这个年纪的时候,一定干不好这件事。给他肯定一下。下次爸爸交代你做什么事,做完了一定要先来通知爸爸去确定一下,你才可以再去做你的事情。所以让孩子对一切人、对一切事、对一切物都懂得恭敬谨慎。
——蔡礼旭老师-2005年幸福人生讲座-细讲《弟子规》第25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