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林黛玉 [图片] [音乐] [动感影集]
个人日记
我喜欢曹雪芹的《红楼梦》,特别是故事里的林黛玉。在很小的时候,就吃力的捧着一本厚厚的《红楼梦》,一知半解的读着,即使看不懂也舍不得放下,倔强而固执的一张一张的看下去。那时对感情还没有太多的认识和太深的感受,自小到大就看过三次,三次的年龄段不同,感受也截然不一样的。
《红楼梦》是了不起的。它在中国古典文学里面,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空前未有的东西,就是把女人当人,对女性的尊重。但《红楼梦》既是女性的颂歌,又是女性的悲剧。 我不知道曹雪芹当时写这部文学是怎样的心境,如果红楼梦真的是曹雪芹亲身经历的描述,那么我可以感受到一个失去至爱的男人的痛苦。地狱的烈火在身边燃烧,苦不堪言,使我的思想也静止不前,这不是彻肤之痛,却是彻肤之爱。当血泪洒尽的曹雪芹转身面对不堪回首的历史怎能不感慨万千!我能深切体会: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部凄美绝伦的《红楼梦》让我流了太多太多的眼泪,也带给我太深太深的感触!《红楼梦》的悲剧之所以特别震撼人心,就因为它充分写出了被毁灭的女性不禁外表美,而且内心更美。 就拿我最喜欢的林黛玉来说,书中充分写出了她的品格,她的思想感情,她的幻想和追求,她的高出流俗的“行止见识”。。。。读者如果不是了解了这一切,深深感到这是一个高洁美好的人,如果不是久已感她之感,爱她之爱,和她同忧同乐,同笑同啼,,她的悲剧也不会使读者这样的荡气回肠,惊心动魄! 红楼梦中的爱情故事数不胜数,首先力推的就是宝黛的红粉痴恋,在红楼梦中要数这两个人的爱情最纯洁,从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到长大后的坠入爱河,曹雪芹简直就是顺水推舟,,让读者感到,世间一份千古流芳的爱情故事就遮样诞生了,它的出现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纯洁、那么的纤尘不染,但是生不逢时的爱情就是痛苦难道代名词。 我喜欢林黛玉,她的性格十分丰富复杂,既自尊又自卑,既敏感又坦荡,既尖刻又宽厚,既孤傲又谦和,既脆弱又坚强。 林黛玉生性孤傲, 憎恨繁文缛节。她蔑视功名权贵,林黛玉首先是个内慧外秀的女性,“两湾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黛玉迷离、梦幻、病态、柔弱、动静交融的美丽和气质,林黛玉之美,还表现在她才学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是敏感、细心、淡泊、真实、易伤感,绝顶聪明,悟性极强,自尊自爱,多愁善感 曹雪芹胸中笔下的林黛玉,是一个诗化了的才女;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博览群书,学识渊博。 我很欣赏黛玉性格里独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令她处处显得特立独行,卓尔不群.花前痴读西厢,毫无避讳;不喜巧言令色,言随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种种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独放的荷花,始终执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纯,质本洁来还洁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个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赏的还是黛玉的诗情画意,灵秀慧黠.黛玉每每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总是才气逼人,艺压群芳.无论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的诗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画意;还是草木黄落雁南归的凄凉,花气温柔能解语的幽情;无不体现出她娟雅脱俗的诗人气质.最叹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红颜薄命.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独无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忧伤.纵使大观园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可是这里没有她可以依靠的亲人,没有她可以倾诉的知己,只有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芳心暗许,却又总是患得患失.于是她无奈着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套无情",伤感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 黛玉诗词 秋窗风雨夕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题帕三绝句 ◆红拂 我喜欢林黛玉,她是灵魂人物,她与常人不同,她清高孤傲,孤芳自赏的个性与当时的世俗是格格不入的,她的自卑情结正是她自尊的体现,也是她悲剧的开始,虽然她最后忧郁而终,但林黛玉她毕竟是勇敢的爱了一回,总强过宝钗千倍百倍。她才是真正的悲剧!
曹雪芹怀着深挚的爱意和悲悯的同情,用历史与未来、现实与理想、哲理与诗情,并饱蘸着血与泪塑造出来的林黛玉,是《红楼梦》里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像。二百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为她的悲剧命运洒下同情之泪,为她的艺术魅力心醉神迷。她是《红楼梦》读者心目中的一位圣洁、美丽的爱神。 所创造的林黛玉,形容娇美,聪明绝顶,坚贞纯情,才学横溢,并具有诗人的气质和独特的悲剧性格。而她的叛逆的悲剧性格,则是她生命的主旋律。
黛玉诗词 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处诉。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侬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问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人,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耐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桃花行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东风有意揭帘拢,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类似,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拢空月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抉,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黛玉(潇湘妃子)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黛玉(潇湘妃子)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俗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黛玉(潇湘妃子)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其一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更向谁?
尺幅鲛绡劳惠赠,为君那得不伤悲!
其二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其三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哭花阴诗
颦儿才貌世应希,
独抱幽芳出绣闺,
呜咽一声犹未了,
落花满地鸟惊飞.
五美吟
◆西施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西边上浣纱。
◆虞姬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明妃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
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绿珠
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
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
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
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高鄂续 [抚琴词]
风萧萧兮秋气深,美人千里兮独沉吟。
望故乡兮何处,倚栏杆兮涕沾襟。
山迢迢兮水长,照轩窗兮明月光。
耿耿不寐兮银河渺茫, 罗衫怯怯兮风露凉。
子之遭兮不自由,予之遇兮多烦忧。
之子与我兮心焉相投,思古人兮俾无尤。
人生斯世兮如轻尘,天上人间兮感夙因。
感夙因兮不可才,素心如何天上月。
我的一个好妹妹帮我搜集了好多林黛玉的图片,我真的超喜欢也很感激妹妹对我的偏爱,我想搜集起来留有以后好好的欣赏,因此在网上搜集了一些资料,和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感慨相结合写成了这篇日记,但真怕我写不好也做不好,枉费妹妹对我的一片心,也枉费自己的一篇热情。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