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宝典:与宝宝相处的13个技巧
个人日记
宝宝会对与他朝夕相处,保护他、照顾他的人产生强烈的依赖感和异常亲密的关系,但很多年轻的父母却更愿意把宝宝交给长辈来带,主要原因是他们为管教孩子而发愁,对宝宝的“难缠”感到无可奈何甚至身心俱疲。
其实,与宝宝相处也要讲究技巧,用对了技巧不仅可以使年轻的父母与孩子相处时更加轻松,而且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技巧一:转移注意力
转移注意力的技巧对3岁之前的孩子都非常适用,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普遍专注度都不高。
一岁的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尚未发展成熟,吐字并不是很清晰,其内心产生的许多强烈欲望和需求无法通过语言准确表达,因而也无法让别人了解,于是,他只得采取哭闹、喊叫、发脾气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挫折感。你可以拿一样新鲜有趣的东西给他,他便会忘记自己最初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且欣然接受这件新的东西。
两岁多的孩子似乎更愿意与你的意愿背道而驰,就算是自己的选择会被瞬间推翻,他们也无所谓。当你发现孩子开始有无理取闹的苗头出现时,就要赶紧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情上。比如,讲故事、说笑话、唱首歌、念首诗,甚至拿来好吃的逗逗他,都是不错的方法。
技巧二:吸引并抓住他的注意力来达成你的目的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根本就不会听你讲道理。当他对你的指令置若罔闻的时候,你可以用一些他喜欢的物件,再或者是任何他所感兴趣的东西,把他诱惑过去。
一岁的宝宝大多好奇心很重,当你背对着他,他看不见你正在做什么的时候,如果你再弄出一些奇怪而有趣的声响,引起他的好奇,他就会走过来看个明白。实际上,如果你能成功吸引到他的注意力,你就知道原来可以用很多间接的办法让他对你唯命是从。
常被一些谈话吸引住是两岁多的孩子普遍的特点。虽然这些话,孩子很难理解,也未见能完全听得懂,但是它的确可以吸引小家伙的注意力从而让他沉静下来。
三岁半的孩子往往表现得十分鲁莽,有时甚至不能控制自己,经常横冲直撞地搞破坏。这时候,家长需要采取一些方法正确引导他的行为。比如要上楼时,你可以对他说:“我们比比看,看谁先到楼上。”同时,这个“引导”也要掌握在适度的基础上,不然,反效果产生的破坏力常常会让你措手不及。
技巧三:制定计划、养成习惯
一般情况下,孩子都倾向于按既定规矩行事,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把每天让人头疼的事情定下一定的规矩,让他按照这一规矩做事。比如,要纠正孩子睡觉难的问题,就要提前约定好“入睡规矩”。
“入睡规矩”可以是这样的:孩子先脱衣服洗澡、洗脸、刷牙,然后换上舒服的睡衣,睡前先上厕所,然后上床躺好听大人讲故事(具体的故事内容也要提前定好),听完故事,与孩子互相拥抱、亲亲,然后关灯睡觉。
帮助孩子按部就班完成这样一套动作可能要花掉很长时间,尤其是在我们睡意袭来时,会更觉烦琐。但长期坚持下来,每到睡觉时间,孩子上床睡觉可就容易多了,再也不用每天定点催促了。
技巧四:接受孩子追求“一致”
接受并允许1~3岁的孩子在任何事情上都要求“一致”的行为,这一点很重要。由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倾向于“重复”和“一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保持他自己的玩具及其他物件摆放在家里一个固定的、他非常熟悉的地方,并且要养成他自己摆放东西的习惯。甚至连每天什么时间进行什么活动,都要按照既定的习惯进行。当他们知道事情会怎么进行时,会觉得非常开心。
技巧五:接受并允许他有寄托物
两岁的孩子已经懂得寻求一定的安全感,他会把身边的一些东西作为安全感来源的寄托物(譬如他心爱的娃娃或汽车,或者是他的手指头等),你一定要接纳并允许他这样做,甚至要为他这样的行为感到高兴。
如果你要带着孩子去旅行或者搬家到陌生的地方,这样的寄托物对于他来说就非常必要了。因为周围都是陌生的环境,只有一直伴随他的寄托物可以给他一点安全感,而此时,哪怕是一点点的安全感对他都是很大的鼓励。即便是平时的日子里,他也需要有一份小小的安全感伴随左右。
技巧六:收好不能让他拿到的重要物品
幼儿并不具备行为控制力,因此要时刻记住把不能让他拿的重要物品收好(他自己还不能分辨一件物品是不是能拿)。
例如,把贵重、易被摔碎的物品放在他够不到的高处,或者用某些障碍物遮盖阻挡,让他不能拿到。这样做并不是要我们不去教导,或者让他知难而退,而是教他了解“常识”。
只有等他长到足够大,有了行为控制力时,必要的“引导”对他才是行之有效的。
技巧七:对孩子的指令要留有余地
在对孩子下指令时,不要把自己圈定在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的要求里。举例来讲,你希望孩子收拾好玩具,与其说:“不把你自己的玩具收起来,就不能吃这个苹果。”还不如说:“要吃苹果了,我们先把这些玩具收起来!”即便他不肯听你的,没有乖乖收拾好玩具,你也不会因为自己的话不起作用而觉得颜面尽失。
技巧八:让音乐无处不在
我们知道,美妙的音乐能使人感到闲逸舒服,即音乐具有安抚人情绪的魔力。
我们可以利用音乐营造出闲适的环境氛围,这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所需要的。例如,妈妈哼唱的小调可以让孩子很快入睡;类似“我们一起收拾玩具喽”这种带有韵律和抑扬声调的话语,比生硬的指令更让他容易接受。
此外,如果你的孩子经常在吃饭的时候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给他放一些悠扬的音乐,最好是儿歌的音乐带,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让孩子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录音机,效果会更好。
技巧九:给孩子做选择的机会
机会对大一点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三岁以内的孩子来说,给予机会这样的方法也许并不适用。这就需要我们提前弄明白孩子是不是适合本技巧。
举例来说,如果孩子在你面前做错事情,或者根本听不进你的建议时,你可以对他说:“我觉得你还需要再有两次机会,现在重新来一遍吧!”
久而久之他就会明白,就算是被拒绝或者不成功也没什么关系,或许多一次尝试就会变成另一种可能。当孩子遇到难以决定的问题陷入僵局,而是否听从你的选择又无伤大雅时,我们使用选择法是比较明智的。因为他不管如何选择都无所谓,此时选择本身对孩子就是一种帮助。
技巧十:尽量不要跟孩子发脾气,试着用温柔的态度去引导孩子
我们之前提到过,孩子有他很脆弱的一面。无论是小男孩还是小女孩,天生就会对很多事物感到害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黑暗、动物和长相有些特殊的人。家长不要对孩子的这种反应过于敏感,当然也不要逼迫他去面对这些恐惧。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会对不完整、有残缺、有破损的东西感到不安。你常会听到他们说“破了”或者“坏了”。所以“修好”在他们的字典里就变成一个很重要的词语了。为他买玩具时,要选择那些质量好寿命长的。另外,如果玩具坏了,爸爸应该尽快把它修好。
如果这些害怕、恐惧感和不安会让三岁半的孩子很难承受,那你就要用平和的态度来舒缓他的这些情绪。比如他不敢一个人走下楼梯,你可以拉着他的手和他一起下。而那些让他恐惧的事物,你可以借此编首儿歌,用愉快的口音唱给他听。如果他知道还有一个人和他一样感觉到不安,他就会放松很多。
技巧十一:灵活处理孩子在行为上的倒退
很多孩子从两岁半到三岁这段时间里,都会有很多退化行为的产生。比如,他们开始开始怀念自己总在父母怀里的日子,所以常常要大人抱着。因此,有经验的妈妈在带孩子出门时,会推着娃娃车(这时候的孩子已经有十七千克重了,总是抱着会很吃不消的)。他有可能很不愿意去坐,不过只要你把他感兴趣的毛绒玩具也放到车上的话,他或许就不会再那么抵触。如果运气好的话,在回家的路上,他还可能主动要求和这些玩具一起坐娃娃车呢!
技巧十二:少用责备、负面的词语和孩子沟通
家长应尽量少使用那些责备、负面的字眼,因为那样很容易让孩子感觉到没有面子或者产生尴尬的情绪。你可以多说一些鼓励孩子的话,如“可不可以??”“跟我一起??”“我相信你可以??”,等等。
这种尊重孩子,让他自己做出选择的方法,会让他感到非常欣喜,从而乐意与你配合。
同时,不要被孩子的“我讨厌你”“我爱你”等口头禅影响情绪,即使让他发觉这些话可以瞬间改变你的心情,你还是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能让他得逞。
技巧十三:让他努力成为别人的榜样
如果孩子假想自己有个朋友,那你就趁机告诉他,只有自己努力去做,才能成为“朋友”的榜样。有的时候,他也会把自己假想成为一只小狗或者小猫,这时你就更得好好想想,怎样才能让这只“小狗”或“小猫”去做那些你想他做而他自己却不乐意的事情。同时,我们也可以跟宝贝开开小玩笑,比如说洗澡的时候,你就可以说:“喂,小狗狗,请甩甩你头上的水!”或者是“小猫咪,把你的小爪子给我!”
教育三岁以内的幼儿并没有什么捷径,你只要跟其他家长一样,表现出你足够的细心、耐性,并且掌握一般常识,就可以跟孩子和平相处。但你必须要记住一点,孩子的一些反常表现,也许恰恰是在告诉你他需要帮助。你可以用这些专家提供的技巧更好地与孩子相处,帮助他在这一段时间健康成长。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