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家
个人日记
我的老家在乡下,离县城3公里,是一个风景优美、寂静幽僻的小山沟,一个修身养性的好去处。这里没有市井的喧哗,没有车水马龙的尘埃,没有尔虞我诈的阴谋,只有高山、绿树、清池和纯朴善良的乡亲。
老家属于两山夹一凹地形,中间是一溜良田,是个4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多数是七、八十年代的老屋,村头有一口很大的池塘,叫“盘塘”,村子得名“盘塘冲”;盘塘边上有一颗很大的老槐树和一排桑叶树,浓叶遮盖了池塘四分之一水面,一年四季清波荡漾,燕子低廻。
村子西边,也有一座沉积岩石头山,山不高,东面比较平缓,西边刀切一般,陡壁千尺,怪石嶙峋,山顶上有一尊4米多高的巨大青石头,也天生神似一头石狮子,它头朝西北,尾向东南,故得名“石狮山”。
由于老家地貌独特,所以,动植物种类繁多,称得上风水宝地。 听老人们讲,解放前这里古树参天,灌木丛生,瘴气弥漫,一条汨汨小溪从“台狮山”流下,经过“农坑”茂密的灌木丛再流向南面的小河里,老虎、豹子和野猪时常出没在这山皂里,没人敢来住。只有对面高高的“台狮山”上,有一伙强盗在山顶上安营扎寨,在山头和山尾各建有一个寨子,山脊低凹处建有一排排马羁房,用来关马养马的,一条长约2公里的青瓦长廊,把山头和山尾二个寨子连成一个整体,雨天淋不着,太阳晒不着。解放后,强盗们弃寨逃跑了,来了几个尼姑道士,改做了庵堂,后来又叫“台狮庵”。
大跃进年代,国家号召大炼钢铁,人们毁灭性地砍伐树木,使原本无限秀丽的观光胜地,变成了如同一只拔光了毛的大公鸡,仅留下山顶的建筑物。到了1968年文革破四旧,人民公社把尼姑道士全部赶下了山,庵堂、长廊、亭子等所有建筑物被夷为平地,(我小时候见证了拆寨现场)昔日的美景变成了一种遥远的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经过乡亲们 的护理,山上的各种树木又慢慢长成了一片片森林,郁郁葱葱 ,各种鸟雀也返山筑巢,曾有人想恢复山上建筑,后因资金问题不了了之。现在到了秋天,乡亲们还可以上山挖到几十种名贵草药,拿到街上换成油盐酱醋等生活用品.........
几十年过去了,经过乡亲们 的护理,山上的各种树木又慢慢长成了一片片森林,郁郁葱葱 ,各种鸟雀也返山筑巢,曾有人想恢复山上建筑,后因资金问题不了了之。现在到了秋天,乡亲们还可以上山挖到几十种名贵草药,拿到街上换成油盐酱醋等生活用品.........
在那个吃糠咽菜的岁月里,老家的一切给我的童年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低矮的土坯房、昏暗的油灯、墙上的蓑衣、母亲的纺车、父亲的叹息、饥饿的肚肠、孩提的冥顽、大人的打骂.......现在回忆起来,心里还隐隐约约的发酸发痛,我感觉到人活着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
父母曾告诉我说:“你还不是最苦的,最苦的是你哥哥姐姐,你小的时候本地开始推行种双季稻了,亩产能达到800斤了,由于村里人多地少,每人一年只能分到200斤稻谷。好在还有红薯、萝卜和漫山遍野的桃子李子等瓜瓜果果,能当半年粮。” 听了之后,真想象不出大人们是怎么熬过来的。
..........
..........
在我的脑海中,有一件事情记得最清楚:我读小学三年级时,开学那一天没有好衣服穿,跟母亲闹,不愿意去学校,母亲急了,从木箱里翻出姐姐过年时才能穿的红花衣,套在我的破棉衣外面,我不穿,母亲一把拉过我狠狠打了一耳光。我老实了,只好穿上,戴着斗笠一边走一边哭,雨后的泥巴路很滑,接连摔了二个“狗啃屎”,把花衣服弄上了很多泥巴;进了教室,老师同学们都吓了一跳,转而“噗嗤”大笑起来;我伏在课桌上不敢抬头看人,心里总觉得我一个大男孩穿着女孩子的红花衣,无异于干了一件大逆不道、极不光彩的事情 老师呵诉着同学们取笑,过来安慰我......
老家留给我的许多记忆一辈子难以忘怀,尤其是老家一年四季景色的交替变化:
每年春天,山上山下,桃花李花、枣花梨花、油菜花、草籽花齐开怒放,赤橙绿黄青蓝紫,蜂飞蝶舞,鸟语花香,好一个世外桃源。水沟里,田角边,到处是手掌大小的鲤鱼鲫鱼、泥鳅和虾子,我每次出去打猪草,都能捉回来半篮子的鱼,下雨发大水的时候就遍地都是鱼了,人人急的手忙脚乱.......
老家夏天非常炎热,蚊子特多,男女老少个个汗流浃背,手拿蒲扇一摇一摇的,男人们吃饭时都光着膀子,肩膀上搭着一条帕子边吃边擦汗。我怕热,我最喜欢夏天的风、夏天的雨了,每当看见乌天黑地、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半空中飘荡着枯叶稻草、家家户户大呼小叫抢收晒谷坪里的东西,听到雨打梧桐叶,瓦屋滴滴答答象潮水一般的声音时,心里如同吃了蜜糖水,那种快感无法形容.......
到了秋天:山上各种瓜果都成熟了,黄橙橙的挂满枝头,伸手可摘;这个时候,孩儿们个个变成了孙猴子,天天在花果山上跳来转去,吃的肚子滚圆,小伙伴打架时,扑上去能从对方口里压出没来得及消化的果子来 .......山下,金色的稻浪、清澈的池塘、蜿蜒的小溪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清风荡漾,满地飘香,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甜丝丝的味道.......
到了秋天:山上各种瓜果都成熟了,黄橙橙的挂满枝头,伸手可摘;这个时候,孩儿们个个变成了孙猴子,天天在花果山上跳来转去,吃的肚子滚圆,小伙伴打架时,扑上去能从对方口里压出没来得及消化的果子来 .......山下,金色的稻浪、清澈的池塘、蜿蜒的小溪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清风荡漾,满地飘香,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甜丝丝的味道.......
最使我发憷的是老家的冬天,北风呼啸,下雪就冰冻,一冻就是十天半月,屋里屋外一样寒冷,瓦檐上的冰条象珠帘,一尺多长,出门就摔跟斗。很多大人小孩都没有厚衣服和棉鞋,都围着一个火盆,烟熏火燎,或者畏缩在被窝里不下床。冬天一般吃二餐,有些困难家庭就吃一餐。尽管每家每户都有好几个竹制火笼子、木制火箱,可许多人还是把脚跟冻坏了,走路都困难.......哪里还会有人去堆雪人打雪仗呢?
我是一个在穷山沟里长大的孩子,具有野性,我是在贫苦中挣扎出来的孩子,具有吃苦性,父母的叨念锤炼了我的性格,老家的灵气养育了我的精神。
刚满十七岁那年,我高中毕业了,成为全大队第一代知识分子,国家分配我去一所中学当语文老师,被我拒绝了,为此,公社还点名批评我思想觉悟不高,不服从革命工作分配。
我回到老家担任了大队电工,给一千多个家庭立杆拉线送去光明,在我手里,乡亲们从此告别了煤油灯。年底,部队征兵工作开始了,给我大队2个指标,报名体检的青年有20多个,我用绝食三天的决心和斗争,换来了父亲(大队支部书记)的妥协,如愿似偿离开了老家,只身去祖国西南边陲当兵去了......
我决意做个优秀军人,把最宝贵的青春献给祖国。在漫长的十年军旅生涯中,老家的影子不即不离、若即若离伴随着我,温暖着我,我才不感到寂寞孤独。想家的时候,就爬到部队附近的高山上,朝着白云悠悠下面的遥远老家方向久久凝思凝视 ——那片土地上有我血脉相连的亲人!
故乡亲人在,叶落归根迟。十年之后,我从部队转业又回到了魂萦梦绕的故乡,进了一家国企。虽然离老家近了,近在咫尺,但心却离老家远了,一年到头难得回去几次,只是自己遇到挫折悲伤,想不开的时候才主动回到老家住上几天,静思一二日,呼吸一下山林空气,整理一下如同乱麻的思绪。老家是我灵魂的根据地,一次次给了我力量,当我再次走出“盘塘冲”的时候,又精神抖擞,意气昂扬地加入到纷纷扰扰的人类社会的角逐中。
老家!我苦涩的老家,美丽的老家,你就象屋后那颗高高的酸枣树上又黄又亮的大酸枣,酸酸甜甜,甜甜酸酸,吃不干净,令我欲咽不能,欲吐不可,我对你的依恋与牵挂,将伴随我慢慢老去,百年之后,我愿长眠于此,依偎在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上,多年之后化作春泥,直到与她合二为一。
【 这篇《老家》是我2000年3月7日创业办厂期间忙里偷闲写的纸笔日记,同年3月24日被朋友要去发表在当地报刊上,获稿费50元。由于不满意编辑的修改,心中十分恼怒,把50元稿费连带一封长信托朋友退给了报社编辑。我信中说:“......你太年轻了,你无法理解一个在贫困中长大、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心历路程与感受的,亏你下得重手,把一篇中年人灵魂叹息的文章改成了初中学生歌功颂德式的作文了,我不能接受你的修改与稿费......................” 今天,我把它放进电脑qq空间,以慰平生】
文章评论
田园归隐
写得好,实在、感人![em]e160[/em]
快乐人生
美丽的家乡,青山绿水,善良淳朴的人民,养育了你正直善良,追求真理有着正义感的品格。,,,[em]e179[/em] 家乡好美是休闲养老的好地方哦。[em]e179[/em]
顺其自然
好文辞!好文彩!好记性! [em]e327801[/em]
佳境
温馨的回忆[em]e100[/em]
上官蓉儿(只加诗友)
朋友,我们这一代人的经历,太凄凉[em]e115[/em][em]e179[/em]
春秋守望日月
看了很感动,深有感触,浓浓的乡情刻之入骨难以忘怀!老家是心灵的慰藉地、永远忘不了的根![em]e183[/em] [em]e181[/em] [em]e100[/em]
红尘相伴
就是那样的年代塑造了我们这代人的性格...[em]e179[/em]
阔正
岁月沧桑,一身傲骨!虽有鸿鹄志,然生不逢时,十年疆场,半生国企,难得桑梓情怀;可叹,可敬!
前世今生
乡愁,人类情感的永恒主题!故乡情结,是绕在游子心中永远的结!什么都可以改变,唯乡音难改;什么都可以忘却,只乡情难忘;什么都可以丢弃,可乡俗难丢。故乡啊,故乡!谁可忘,生己养己的故土?[em]e176[/em]
莲香雨里
[ft=#b8cce4,4,][/ft] “大跃进年代,国家号召大炼钢铁,人们毁灭性地砍伐树木,使原本无限秀丽的观光胜地,变成了如同一只拔光了毛的大公鸡,仅留下山顶的建筑物。到了1968年文革破四旧,人民公社把尼姑道士全部赶下了山,庵堂、长廊、亭子等所有建筑物被夷为平地,(我小时候见证了拆寨现场)昔日的美景变成了一种遥远的记忆。”这是永远也抹不去的记忆,是大地母亲难以愈合的历史性伤痕。如今的城镇建设,不少地方环境已经遭受污染,有谁能知将把如此美丽的“老家”变成什么模样?
莲香雨里
我最近就常常想,各地如此大跃进般的“城镇建设”搞下去,让乡下的老百姓都集中居住在水泥房子里去了,祖国大地,再过些年,那里还有一方净土?
莲香雨里
到那时,到处都是水泥房子,还有转基因食品给住在水泥房子里的人们享用。“老家”你的影子将在哪里?
┈┾倩之ゞ若寒【暂离】
特喜欢这种有乡味的农家院,写得好全面[em]e179[/em]
悠悠我心
记忆真不错,跟着你美丽真实的文字一起回忆难忘的过去,,,,,,辛苦了[em]e160[/em]
随风英子
哥,读您写的老家,我认为把老家开发成风景区多好啊,这样你就可以邀请你的友友们去旅游了。[em]e120[/em] 我长在城市,对农村的生活不了解,也不习惯,但是经常会去农村踏青,去山区看风景。 人都有怀旧的心理,无论走到哪里,都忘不了自己的家乡。希望您的老家美丽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