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之外
个人日记
活着之外
阎真的书,总是能在平常的生活细节中,发掘直指人心的精神实质,不动声色却直取人心。他的成名作《沧浪之水》当年众口相传,畅销十余年,我想也是这个原因,中间的《因为女人》有点儿形而上,并且因为从女性的角来写,虽然依旧精彩,可多多少少还是有些隔膜,这次读《活着之上》,让我重新找回了当初阅读《沧浪之水》的感觉。
大概是因为对阎真的书有着本能的信任,这次从图书馆借回来后,并没有拖沓,乘着回老家的时间,昨天,从晚上六七点开始,在七月的火热里,在蚊虫的叮咬里,一口气看到晚十二点,终于看完了。
看完之后,已经很困了,可一时半会还是睡不着,心里一篇惘然,想,书的名字是活着之上,明显带着哲学的思辩,那么活着之上,到底是什么,书中虽有模糊的启示,却并没有明确的答案,书中反复拿曹雪芹来作为例证去探讨精神的归宿,这不由让我想起我当年大学毕业论文《此行何去》,探讨的是曹雪芹最终的精神走向和未来出路,结论的梦醒之后,依旧烟笼白沙堤。现在想来,那是未免无知无畏了谢,可直到今天,这问题依旧困扰着我,也苦恼着像我一样“自寻烦恼”的人。
活着之上,究竟该如何?问题的答案并不太难,难的是知道答案并不代表能够在生活中按照标准答案行事,所谓“知易行难”,正是如此,人精神的最大困扰,恐怕就是自我的斗争,是梦醒无论可走的绝望,是有梦没有路的痛苦,更是有梦也有路却不能走的反复挣扎。
书中的主人公聂致远,有着《沧浪之水》中的池大为一样的理性和自尊,然而在现实中,却总是被现实碾压,最终不得向现实妥协。这,也许代表了许多国人的思想状况,我总是怀疑那些动不动挥舞着道德正义大棒指东打西的高高在上者,有些话说起来可以义正辞严,冠冕堂皇,可是要是在现实中没一件事儿都让他们照章执行,恐怕过不了多久就会寸步难行。生活中,想在活着之外追求精神深度的人很多,可真正去践行的人却少之又少。而那些真正的践行者,虽然被后人塑造成了偶像,在当时,却是处处不得志,当时的他们,现在被仰慕精神未必就是一种主动的追求,而是一种郁郁不得志的抒发,是一种破釜沉舟的抵抗,甚至是一种带着点儿自虐的交织着苦痛与泪水的狂歌而行。那种追求,恐怕并不能成为多数人的自觉,而是胸怀大志或天赋异禀者现实碰壁后的被迫。
活着之上,太难,那就让我们凡夫俗子更多的追求活着之外吧。
乘热打铁,手机敲于回城之路班车上。
2015.8.2
文章评论
纳木
都没有看过[em]e110[/em]
大海
会生活、会做梦,过得就自在。[em]e100[/em]
红叶霜
用迅达语音输入系统可免敲击之苦,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