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到万难须放胆 人处逆境须从容

手机日志

    
 

【让人反思的话】
           1. 求而不得,舍而不能,得而不惜,这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2. 一句“拿着"胜过十句“我会给你的”。
           3. 自由不是做你想做的,而是可以不做你不想做的。   4. 幸福是个比较级,要有东西垫底才感觉得到。
           5. 人犯错误,大半是该用真情时太过于动脑筋,而在该用脑筋时又太感情用事。

 

【狼之道】
                 1、生存第一,规则第一,团队第一,忠诚第一;           2、没有捕捉不到的猎物,就看有没有野心;
                 3、如果注定要承受痛苦,那就把它当作是一种磨练;   4、没有固定的规则就是永恒的规则;
                 5夜莺声音好听换不来饭吃,与其有时间嚎叫不如去磨爪子

 

【为人处事十忌】
           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    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
           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    可以虚荣,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
           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奋斗中你必须学会的】
                                            1、学会放弃。放弃不想做的事,放弃不擅长的事;
                                            2、学会放下。放下,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放下,是一门心灵的学问。
                                                  人生在世,有些事情是不必在乎的,有些东西是必须清空的。
                                                  该放下时就放下,你才能够腾出手来,抓住真正属于你的快乐和幸福。

 

【人生箴言】
         1.  心烦时,记住三句话:算了吧;没关系;会过去的。 
         2.  累了才放慢脚步、错了才想到后悔、苦了才懂得满足、伤了才明白坚强、醉了才知道难忘。
         3.  生命是爸妈给的,珍惜点,路是自己走的,小心点!4. 不拼不搏,人生白活;不苦不累,生活无味。

 

【佛说人生】
                                            ①、若是无法成就大事,就用伟大的方法,去做小事;
                                            ②、心灵深处发出的善意,是一种有价值的资产,是一种无声而重要的力量;
                                            ③、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命运,比了解命运是什么来得重要;
                                            ④、凡事以善意解释,心无旁骛的工作,自能不受末节枝叶的事所困扰;
                                            ⑤、世上没有真正的黑暗,只有晦昧的眼睛。

 

【经典哲理】
                1.   事到万难须放胆,人处逆境须从容。    2.   人生如戏,为他人演还是为自己。
                3.   走自己的路,听别人的劝。  4.  老了,才看清这个世界还很年轻。7.越成熟麦穗,越懂得弯腰。
                5.   给人以“惊喜”,不如给人以“踏实”。   6.  大多数人想改造这个世界,却罕见有人想改造自己。

 
 
= = =  百家姓小知识----姓氏也分贵贱? = = =
 
        中国人见面寒暄时,常说:“你贵姓啊?”对方往往会说:“免贵姓×”。旧时,国人还会说:“贱姓×”。这是一种礼貌的问答方式,“贵”表尊称,“贱”表谦称。不过,在中国历史上姓氏还真是有贵与贱、高与下之分的。

 

        大诗人屈原,芈姓、屈氏。图为清殿藏本。 姓氏的贵贱之分在上古时代就已存在。在前面几讲中,我们知道三代(夏商周)之时,“姓”与“氏”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姓”明婚姻,“氏”别贵贱。这里的“氏”就是贵族所特有的,平民顶多有个“姓”。“氏”也就成了贵族的一种标志,比如大家熟悉的屈原,“屈”只是他的“氏”,他的“姓”是芈(音米)。随着社会的发展,秦汉以后“姓”与“氏”合一,统称为“姓氏”,“氏”别贵贱的作用也就自然消失了。

 

        但是,姓氏的贵贱、高下之分,不但没有消亡,反而愈演愈烈。 门阀制度下的姓氏即是如此。所谓门阀,也就是门第阀阅,是指那些世代显贵、影响大的姓族家门,因显赫无比并世代传承,被称为“高门”、“著姓”。

 

        它源起于西汉末年,盛行于南北朝时期,此时“举秀才,州主簿,郡功曹,非四姓不选”。这“四姓”指的就是以王、谢、袁、萧为代表的“侨姓”,以朱、张、顾、陆为代表的“吴姓”,以王、崔、卢、李、郑为代表的“郡姓”以及以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为代表的“虏姓”。

 

        这“四姓”出身的子弟就算是一个酒囊饭袋,白痴低能儿,仍可以高居要职。而与之相对的“寒门”、“庶姓”子弟即便是满腹才华,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出任低级官吏,还不能升迁,沉沦一生。

 

        唐代传奇《枕中记》中,穷困潦倒的卢生头枕道士吕翁的瓷枕,在梦中享尽了荣华富贵。在这场“黄粱梦”中,卢生迎娶的便是“著姓”清河崔氏女子。图为邯郸市黄梁梦吕仙祠中的卢生雕像。 当然,上面提到的“王、谢、袁、萧”等姓是指特定的郡望姓氏。郑樵在《通志·氏族略序》中说:“三代之后,姓氏合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也就是说,“氏”别贵贱的功能只是被“地望”(郡望)所取代。

 

        北魏时期,孝文帝拓跋宏(后改汉姓称为元宏)就于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详定姓族制度,确立门阀序列,其中,范阳(今河北涿州)卢氏、太原(今山西太原)王氏、荥阳(今河南荥阳)郑氏、清河(今河北清河)崔氏以及陇西(今甘肃临洮)李氏最为尊贵,被称为“五姓”。

 

        到了唐朝,这五姓加上博陵(今河北安平)崔氏、赵郡(今河北赵县)李氏,合称“五姓七家”。这五姓世代显赫,比如,两支崔氏在唐代出任宰相的多达27人,五品以上的官员有400余人,时人称之为“宰相之姓”。在民间也流传有“崔家丑女不愁嫁,皇家公主嫁却愁”的说法。

 

        事实上,“五姓”之间互通婚姻,并以与其他姓氏联姻为耻,包括皇室。唐宪宗为爱女歧阳公主选驸马时,曾打算从这些高门中挑选,可当他话刚出口,这些著姓的大臣们都以“疾辞”,摆明不屑与皇室联姻。宰相郑覃宁愿把孙女嫁给九品芝麻官崔皋,也不愿许配给当朝太子,对此唐文宗也毫无办法,只能感叹:“我家二百年天子,还比不上崔、卢吗?”可见此时“五姓”的显赫与高贵。

 

        李姓成为“国姓”,鲤鱼也成为国家的保护动物。 唐文宗因“五姓”拒婚而感叹不已,但他家两百年的天子没白当,李姓也是尊崇无比的,因为这是“国姓”。“国姓”,顾名思义,就是王朝皇室的姓氏了,夏朝的姒姓、商朝的子姓、周朝的姬姓、汉朝的刘姓、宋朝的赵姓等都是。既然是国姓,地位自然非同一般了。

 

        在唐朝,李姓不仅被唐太宗钦定为天下第一等姓,并因“李”与“鲤”同音,天下人还被禁止吃鲤鱼了。 另外,为收揽人心,历代帝王还把“国姓”赐给异姓大臣,这可是一项殊荣。比如,汉朝赐有功之臣刘姓,并规定凡是刘姓人家免除徭役,享受“六百石”的中级官吏待遇。

 

        唐朝更是赐姓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汉族的徐、邴、安、杜、胡、弘、郭等姓,少数民族的鲜于、阿布、舍利等姓都被赐为李姓, 这种“赐姓”对于中国姓氏的发展影响是很大的,由此带来人口学上的“马太效应”,国姓逐渐变成大姓。唐代,由于赐姓李姓得到大发展,大诗人李白曾自豪道:“我李百万叶,柯条遍中州。”到了宋代,李姓已有560多万人,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7.2%,为宋朝的第二大姓。

 

         除了李姓外,赵姓作为国姓在宋代就排名第三,仅次于王姓、李姓。 这里王姓虽然不是国姓,却排在第一位。这就涉及到前面提到的“著姓”了。身处“高门”“著姓”之列的太原王氏、琅琊王氏成为带动王姓人口大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张姓的发展与此相同。

 

        新旧百家姓对照(新百家姓为2006年数据) 据记载,宋代人口排名前四位的是:王、李、赵、刘四姓。2006年的数据显示,前四位是李、王、张、刘。赵姓虽排第九位但是仍在前列,而王、李、刘仅仅排序发生些变动。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千余年前人口姓氏的格局就已经形成,而因国姓、贵姓得到发展的姓氏成为大姓。此后,随着庶族地主的兴起以及科举制度的盛行,士族阶层逐渐消失。而伴随着封建社会的终结,国姓、贵姓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现今,在涉及到人名先后排序时,开始采用“按姓氏笔划为序”或 “按拼音为序”的方法,中国姓氏排序也无大的变化。 在最新公布的2007版《百家姓》中,姓氏人口总数在2000万人以上的姓有10个,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吴、周,其中王姓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李姓有9207.4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19%;张姓有8750.2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83%。这些姓氏之所以能拥有这么庞大的人口数量,是因为它们曾经是中国历史上的 “国姓”或者“著姓”。- - - - - - 文 / 图 源自网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