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敏感话题的亲子对话——《Hers都市主妇》采访心理学家张怡筠博士
教育笔记
关于性,当孩子这么说
“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啊?”
“妈妈,女孩子为什么是蹲着“嘘嘘”的?”
“我喜欢佳佳,所以要抱着她亲!电视里都是这样的啊!”
【专家解答】:
性教育应该是机会教育,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性”教育没有严格的年龄界定。当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洗澡时,这个时候就可以做性教育了,这包括对于性别差异的最基础教育。其实,对他们来讲,没什么羞愧的,爸爸妈妈越若无其事地陈述,孩子越能健康地接受。
最好的性教育是爸爸妈妈在孩子面前展现彼此的相爱,性教育其实更多是关于两性关系的教育。爸爸妈妈之间的拥抱与亲吻,是很好的良性教育。至于电视节目上一些亲密镜头,我一直认为,除非是太露骨的应该回避(当然,和孩子一起看什么节目应该是事先选择好的),其他像是一些亲吻、拥抱的镜头,最好是很自然地和孩子一起看。借这个机会,可以和孩子说:你看,他们很相爱哦,就像爸爸和妈妈一样。
尊重别人和自己的身体自主权 我认为很多家长缺少对孩子身体自主权的教育。当孩子模仿电视里的样子用超越年龄的行为表达喜欢时,家长需要给出明确指导:那是大人喜欢大人的方式,如果你喜欢爸爸妈妈,可以过来抱抱我们。如果是在学校,喜欢一个小朋友,走过去和对方说我很喜欢你,这样就可以了。当然,也要告诉孩子,身体的有些部位是不能给别人看的,这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关于父母情变,当孩子这么说
“爸爸,你是不是不要我和妈妈了?”
“是因为我做错了事,你们才不在一起的吗?”
【专家解答】:
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在孩子面前讨论离婚这件事。
一定要让孩子远离太多负面情绪。很小的孩子,会认为父母不和睦是他的错。因为很多爸爸妈妈平常都会开玩笑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呢,你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所以孩子很容易联想得出结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爸爸或者妈妈因此不喜欢自己而离开。
重要的在于家长用什么方式对他说
在孩子非常小还不太理解的时候,如果父母对离婚的事情选择隐瞒,就必须做得非常到位,要有一套好的说法。但有一个数据会令你非常惊讶:90% 以上的孩子都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其实5~6岁的孩子是有能力慢慢理解一些事的,你可以和孩子这样说:爸爸妈妈因为还没学会如何好好相处,所以请你原谅,我们要分开了,但是我们两个人都很爱你,以后也会继续爱你,你任何时候都可以打我们的手机,我们随时准备和你沟通。一定要在孩子面前展现理性的一面,做到完全不传递负面情绪。通常,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敏感而早熟,更能够体谅父母,所以重要的是你用什么方式让孩子知道,处理得好,会多一份体谅。
关于暴力,当孩子这么说
“游戏里都是这样的啊,我为什么就不可以打他?”
“妈妈,徐浩今天找我要零食,我不给他,他就打我了。”
【专家解答】:
家长要先同情孩子的情绪,如果自己的孩子是打人的一方,家长应该先做出接纳心情的表示:宝宝,刚才你不高
兴啦?是为了什么呀?不管多荒谬的理由,都要认真倾听。然后,引导他的同情心:我理解,你很生气,如果换成是你被打,你会有什么感受啊?最后,再鼓励孩子去思考:那我们来想想下次不高兴时有什么更好的方法?你会惊讶地发现,孩子想答案的能力比我们大人想像的优秀多了。如果孩子是被打的一方,道理也是一样的。先倾听,然后引导反思,最后鼓励孩子自己找到解决方法。但无论什么情况,一定要孩子明白,学会保护自己很重要,绝对不可以暴制暴。
更多的满足不是爱,当孩子试图用暴力要挟父母或爷爷奶奶得到一些东西时,大人责无旁贷地要去教育。耐心沟通,但让孩子明确你的坚定立场。家长可以这样说:我知道你很不高兴,好,我在这边陪你,等到你想休息了,再好好和妈妈说。绝对不能就范,一时的退让与满足,会让孩子习惯用暴力达到目的。
关于酒精,当孩子这么说
“妈妈,过节大家都喝酒,为什么小孩子不能喝啊?”
“爸爸,如果酒不好,那为什么别人总是送给你呢?”
“爸爸总是喝醉酒,妈妈为什么不说他?”
【专家解答】:
正面而直接地告诉孩子要遵守规则
很多家长都知道未成年人不能饮酒,却不知道究竟为什么,所以容易忽视“它”对孩子的伤害。事实上,我们大脑掌管自制力的部分----前额叶,是大脑理性中枢里最晚发育成熟的,18岁左右才能相对稳定,直到25岁才真正成熟。这就如同不能给一个还不会走路的孩子一双跑鞋的道理一样。如果孩子对酒表现出强烈的好奇,我建议家长这样与孩子对话:等你18岁生日那天,我会请你喝你人生的第一杯酒。 如果是6岁以下的孩子,家长可以让他知道:小孩子不能饮酒是一种规则,就像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一样,是必须要遵 守的。
自制力教育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有些父母认为,限制孩子的行为就是不爱孩子。但刚好相反,如果你不培养孩子的自制力,才是真正的不爱他的表现。因为没有自制力,读书不会好,与人交往不会顺利,未来会变得一团糟。所以爸爸妈妈应该借由未成年人不该做的事情,培养孩子的自制力。有的家长会在过节时允许孩子喝一点,甚至有的人还会让孩子在酒桌上“秀”一下,这都是很危险的举动,因为这会让孩子以为爸爸妈妈说的话是有例外的,这一次的允许,会开启很多不好的例外的可能。
家长要为自己的不良示范向孩子道歉
爸爸妈妈应该是孩子的生活百科全书,所以建议所有的爸爸妈妈,要从自己开始,理性饮酒。当你烂醉如泥回到家时,其实是在做一个很糟糕的示范----你不需要有自制力。我经常这么“恐吓”过度饮酒的爸爸:“你孩子的一生很可能因此而毁掉,而且是不知不觉地毁掉。”如果爸爸或妈妈偶然某一天喝得有点多了,其实是应该向孩子道歉的,说:“我今天做了一个不好的示范,我下次一定不这么做!”
关于饮酒的六大沟通原则
在张怡筠博士和百威英博合作的《父母指导手册》中给出了六条核心指导原则:
1.以身作则,理性饮酒。
2.实事求是,讲述有关饮酒的实情。
3.清楚地说明自己的行为准则。
4.采用温暖而尊重孩子的沟通方式。
5.了解孩子的朋友和他们的父母的观点、看法。
6.在需要的时候,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关于金钱,当孩子这么说
“妈妈,为什么我们没有钱买宝马车啊?”
“我就要买那个!我就要,我就要嘛!”
【专家解答】:
从小让孩子懂得,每件东西都值得珍惜,不是越多越好
我建议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告诉孩子:每件东西都值得珍惜,不是越多越好,家长要不断和孩子讲这些话,以建立正确的物质观。比如,妈妈可以这样说:你有十个洋娃娃,那你和每个洋娃娃在一起的时间就会很少啊,那不是很可惜嘛,不如就有一两个洋娃娃,好好和她玩。
限制孩子得到物质的过程,其实是培养孩子得到幸福的能力
如何得到幸福?就是制定一个目标,然后努力去做,并且达到,那一刻的成就感就是 幸福感。所以,爸爸妈妈限制孩子得到物质的过程,其实是在培养和提升孩子得到幸福的能力。给孩子买一样东西,先要考虑有没有必要,然后再看是否让他自己能挣到,而不是你送去的。比如,给他这样东西,是和他学习上的努力有关。注意,是鼓励他的努力,而不仅仅是成绩。或者也可以作为他展现其他良好品德的奖励,比如他帮助了别人。
不管如何,都不应该给孩子家庭经济能力之外的东西
有些家长竭尽所能,甚至缩衣节食,只为给孩子最好的。这样做的结果是,父母自己的压力很大,和孩子沟通时容易有负面情绪,比如“我都这样了,你还不好好学习,你对得起我吗?”但是,这不是积极有效的沟通方式,你不如让孩子懂得:其他孩子所炫耀的物质上的拥有,都是他们爸爸妈妈的能力,而真正可以让他为自己自豪的,是他自己的能力,比如诚实,比如愿意与人分享。
教孩子学习以心取人
我一直相信,我们的出身是机遇,不是能力。所以当孩子奇怪为什么别的孩子的家庭买不起什么时,最好这么和他说:别人的爸爸也许是还没有碰到赏识他的老板,也许是其他原因让他暂时没有更好的发展,就好像你的班里有的同学学习成绩比较好,有的目前还没有掌握学习要领,但并不代表他以后不会好。更为重要的是,家长要从小和孩子一起做“以心取人”的练习,比如你不是对孩子说:看,这个阿姨的车很棒很贵的。而是和孩子沟通道:看,阿姨人多好,愿意载我们一程,即便不顺路,还愿意送我们回家。家长若能这样做,就会转移孩子以物质判断事物的角度,是帮助孩子更多地发现别人值得学习的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