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悟先知 — — 庄子
个人日记
| 
 开悟先知 — — 庄子 
 网文 略改 编辑 永恒 
 
 开悟者,开始觉解明心于“软无为”, “软无为”——于无知无觉中, 将生命本身隐现的真谛于特定环境中恰当地做出自我说明。 其实,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神性,灵性,超我, 即更高的自我相遇当下的自我时,恍然然而大彻悟。 故而,人本身即为“开悟体”, 于此基础,产生了“开悟者”, 继而产生少数“开悟先者”, 而庄子则是更加难得的“开悟先知”。 
 
 
  
            尊称庄子为“开悟先知”, 并非纯粹意识中的随波助流,                                        需任何方式的偶像崇拜。  所谓“先知”,让后知得到应秉承的理念,继而得以发展续以前进。 而庄子思想中的“混沌”——“融于物中,与物俱化”, 则为“先”与“后”构建了最基本最关键的桥梁。 同时,也揭示出“无为”之深层“淤泥”——“无我”, 即无形无相,无声无色,一切混混冥冥。                     《庄子》所言, “至道之精,窃窃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      然而,尽管宗教之最终理想与庄子之理想相似,                                都是一种逍遥状态。但宗教,苦为源,  即于苦积苦中寻求解脱。 而庄子则于自我之智的基础上,                        心性澄明,故而呈现无扰无惑之本状。                        而此点,宗教中指称为“具见”。             故而,庄子是站立于生活之上,                 宇宙之间,运用智慧,升华超然。                        故而,较“宗教”而言,甚是“难得”。       从某种角度而言,道家思想,更近于原始, 而于当下,则更近乎理想,出于自然,进入自然。 相对言之,宗教思想,更源自现实下的相, 相之偏离,而愈偏远则愈依赖,愈依赖则愈虔诚。 于愿望与获得间,于理想与现实间,于意念与认知间,  这一系列的对立矛盾形成宗教的前奏。 而对自然的回归,必然让道家思想, 好似中医中的“解毒”,有化解之功。 而对现实的直面,势必让宗教思想, 如同西医中的“消炎”,有镇痛之效。 如此,各自效用异,信仰择选可异。      
 何为“无为”? 无意无识,无知无欲,自然存在,自然变化。 和光载尘,盅气玄同,混沌入O(大道)。 因此,自心灵性不耗散,忘己忘物入于天。        大无为者,并非与生俱来,乃智慧之果。 智慧,乃认识认知的能力。 故而,自然,并非无须思,无须议,并非不可思,不可议。          恰恰是化入自然的过程中,心会,会心, 终无所思,终无所议,真正化入自然。 即认识表象,飞跃至,认知根本。                 故而,尘世间,修为之,                             修之无为,非修有为。                                  合道无妄为,顺势无不为。          从而,于静态,入O无分,光能充满。 于动态,心能维稳,自然超然。         然而,发轫于数千年的庄子思想与当下科技社会之间,              是否存在时光隧道,将两者构联契合?                        庄子思想,是认知事物的显隐, 表本的方法,是对未来趋势的一种把持。             庄子思想,让人明知,明“道”          ——世界的本源本质,内在遵循的规律。               面对当下,一个本真被无端抽离的世界,                              一个人性被机械木化的世界,                              一个内在被禁锢遗失的世界,            庄子哲学依旧伫立于原地,                         泰然地供给现代使用,一如往常。                 也许,当下真的是需要冷静下来,                                为自我做出理性决策的时候了。 在自我的思想土地上,借助先知者的思想力量, 挖掘出一定的思维深度,用来指导世界。                是的,自然既是,不可思议;既是自然,无可思议。           然而,认知自我,方可无可思;                                探明自我,方可无可议。             故无知非明的自我,是真正的自然自我吗?                 “ 路漫漫其修远兮”,莫上下求索非也?        求索是人之取向,求索之路势必坎坷,而终果是蜿蜒向上。 于路上,渐渐吸吮天地浩然之气,                             渐渐汲取乾坤日月精华,                    路渐近明晰,化繁从简...                    与路上,聆听老庄,                               全然过程,过程全然。                               如此,才可趋向自然, 才可趋于还原本真。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