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聚会
个人日记
同学聚会
这是一个盼望已久的时刻-----全班同学毕业二十周年聚会。当我风尘仆仆从建阳赶至福州时已是华灯初上。走进那依然熟悉的校门,一种游子回家的温馨感油然而生,它洗除了我旅途的疲劳。二十年前,我们就是从这里走向各地,穿上了白大褂,从事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职业。
学校墙上贴着的“二十年前同窗求索,二十年后共叙蹉跎”的竖标格外引人注目,让人感慨和遐思。先我而到的同学正三五一堆的在哪里或高谈阔论,或喃喃细语,不时爆发出一阵欢快的笑声。见到我,有一位同学即大声与我打招呼:“那不是德全吗?嘿,你迟到了。”随着他的“吆喝”,同学们的眼光刷地就转移到我身上。我见状赶紧上前一一问候他们。我暗暗扫视一下在场的同学,约莫40来个,占全班同学的80%左右。有人提议打电话给没来的同学,让他们争取赶来参加聚会,马上得到大家的一致附和。有位同学甚至吟咏起毛泽东的一句著名诗句:“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我们虽然没有待到三十八年过去再相会,但分别二十年后的今天再相会同样也不容易啊!现在,同学们大多是单位里头肩负承上启下重任的骨干,工作忙,而且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家事繁琐。但为了这次能相会母校与老同学见见面、叙叙旧,都找了各种“理由”请假赶来了。刚好有的同学带有手机,便立刻挂起电话来。“喂,你是云峰吗?我们都到了,只等你一个人哪。”于是几个同学轮着在电话里向他发起“攻势”,“逼”得这位同学答应乘半夜的火车赶来,次日凌晨必定抵达母校。又挂电话:“张明吗?怎么还不到校?”原来这位老兄竟把聚会时间记错了一天。接话后,他立即保证第二天上午要赶到福州……
我们这批同学虽都是“工农兵学员”,但当时在校时相处都很融洽,也很重感情。此次聚会,就像时空倒转了二十年,同学们一下子都年轻了二十岁,大家互诉友情,追忆在校时的学生生活,依然像从前一样互相讲俏皮话、开玩笑,气氛轻松而热烈,当有的同学由于一别二十年未谋面而一时叫不出对方名字时,大家又是一阵善意的“嘲笑”。有五、六个随他们的爸爸或妈妈前来列席聚会的小辈们看到我们这些已年逾不惑的父辈们竟像年青人那样活泼、“胡闹”,简直无法理解,私下里把我们称为“中顽童”。他们说,以前他们的爸爸、妈妈从来没有这么“闹”过。
这次同学聚会历时两天半。虽天公不作美,在我们聚会的时候一直下着雨,但我们一个个仍兴致勃勃,大家冒雨到森林公园、冲浪游泳池、长乐国际机场、左海公园、金桥俱乐部、西禅寺等处参观、游览,晚上就在学校的卡拉OK厅里座谈、唱歌,表达彼此间的友情。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两天半的相聚很就过去了。分手的时候,同学们依依不舍,互道珍重。是啊!人生能有几个二十年?悠悠同窗情,相聚难相忘。两天半的时间是短暂的,但我们曾一起走过的岁月和此次再相聚的情景却永远珍藏在我们的心中。(贺德全)
(此文曾发表在1997年11月17日的《福建卫生报》上)
文章评论
笑 河
此为一篇旧文。
花脸猫
叔叔我想你[em]e121[/em][em]e121[/em]
云卷云舒
[em]e166[/em]二十年,好珍贵。
重新开始
97年,17年,大哥快40年了,40年得好好的聚聚
疯孓
我以后接受命运的大手在我的生命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