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书法讲义【入门教程】
少儿课堂
钢笔书法讲义 第一章、基本方法 第一节、基本姿势 一、 坐法 钢笔书写的姿势,通常采用坐姿,其方法要求头正、身直、脚平、挺胸,两肘平放,视线一尺,左手按纸,右手书写,力求自然。 二、执笔法 通俗的钢笔书写执笔法为“三指虎口法”。即以大拇指和食指第一关节的前端,从左右两面夹住笔杆;以中指第一关节的侧面,从下往上抵住笔杆;笔杆尾端靠在虎口上。无名指与小指虽不能触及笔杆,但须紧抵中指。五个手指均向手心微微弯曲,做到指实、掌虚,切忌紧握拳头。 三 、指法 合理运用指法,能写出各种不同粗细的笔画。 指法是以手指动作为主,手腕动作为辅来完成一个笔画或一个字书写过程的方法。即指钢笔在书写过程中,手指动作的具体表现。当书写前的执笔角度大约为45度时,五个手指的弯曲程度应保持适中。书写时,手指当随笔画不时地向前后、左右做伸缩运动,以此来改变笔尖的角度和笔画的粗细等,从而求得字的"灵气"。要掌握正确的指法,须在书写中尽可能以手指运动来减少手腕的动作。 第二节 钢笔字的学习方法 学习钢笔字,必须具备两个要素:一是方法,二是毅力。练习钢笔字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训练要从楷书入手 二、 挑选一本好字帖 怎样选择字帖,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考虑:一是自己所喜爱的,这样学起来倍感亲切,兴趣盎然,收效自然好;二是适合自己书写特点的,这样练起来随心应手,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掌握临帖的方法 临帖的最好方法是读帖——摩帖——临帖——背帖。 读帖是为摩帖和临帖做准备,着重观察汉字的间架结构,组合比例,笔画布局,运笔特点,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步书写打好基础。正如黄庭坚在《书论》里所言:观之入神,则下笔如人意。 摩帖就是用比较透明的纸,覆盖在字帖上印着写。这样练习,可以初步掌握点画的写法,控制字型的大小,逐步改变自己不良的书写习惯。 临帖就是把字帖放在面前,对帖照写。这样,可以全面掌握字的正确的写法--笔画轻重快慢缓急,结构工整平稳,点画承起呼应。一可以培养自己对字的观察力,看出点画与点画、部分与部分之间相互关系和微妙变化;二可以体会这个字在形态、神韵方面的特点,使书写流畅,错落有致。临帖的关键在于"用心对照",就是看一看自己写的字和字帖上的字,在点画的起势、长短、收放、间距等方面有什么差异。哪一笔不像,就改哪一笔,哪个部位没摆好,就修正哪个部位,一定要努力学像。 背帖就是不看字帖,把字的形态背写下来。只有临的真切,背的相似,才算学到家。同时要注意宁少精,勿多滥。每个字要练数十次,上百次,力求学像,写熟。对于难写的字或写不好的字,更要重点练习,各个突破。 练习写字,只要有决心,有信心,刻苦勤奋,善于分析对照,并能持之以恒,就会达到预期目的。 第二章、钢笔字基本笔画的写法 钢笔楷书的基本笔画主要有点、横、竖、钩、挑、撇、捺、折等。它们是构成楷书的基本要素,因此,我们要准确地掌握其表现手法。 第一节 运笔方法 凡笔画,均可由起笔、行笔、收笔三个阶段来完成。 一、 起笔法 起笔的方法有顿势、尖势、连带等。 (一) 顿势起笔法:指笔尖在纸上做一停顿; (二) 尖势起笔法:指起笔速度很快并且很轻,笔画出现尖锋状; (三) 连带起笔法:指与上一笔画有连带的形状。 二、 行笔法 主要是指笔画书写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平斜、曲直等关系通过指力的作用,求得变化的方法。 三、 收笔法 (一) 顿势收笔法 收笔时笔尖仍停留在纸上做一顿势,并多有回锋之意。 (二) 出锋收笔法 收笔时笔尖快速离开纸面,并出现尖锋。 (三)连势收笔法 收笔时随意连带一下,多用于行书。 书写运笔时,要注意起笔与收笔的变化。也就是说,同一笔画在同一字中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时,书写要有变化。 第二节 基本笔画的写法 用钢笔写楷书,基本笔画的形态与毛笔字基本相同。不过因为书写工具的不同,钢笔字的笔画的起笔收笔与毛笔字有所不同,不过是更简单罢了。首先看起笔,横、竖撇的起笔方式是一样的,只要向右下方轻顿笔即可,但是不宜拖的过长。然后就是行笔了,行笔过程要注意不同笔画的轻重变化。收笔有两种不同的方式。露锋和回锋。露锋简单,提笔就是了。回锋要注意,如横画的收笔、垂露竖画的收笔、点的收笔等。收笔时用笔尖往回轻轻一推,然后再提笔。就行了。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困难了。因为我们用钢笔等硬笔书写的时间太长,所以形成的习惯也根深蒂固。要想改正并形成新的习惯,这可不是说说的事情,需要动手认真练习。 一、点:注意点画由轻到重的行笔。收笔时如同垂露竖的收笔,向左上轻推后提起。左点、右点、长点只是方向长度的变化。不要写的太短和太弯。另外注意,左点不要写作撇。如图: 1、斜点: 起笔尖势,右下斜出,收笔下顿。 2、左点:起笔尖势,左下斜出,收笔下顿。 3、直点:同短竖,不宜长。 二、横:起笔向右下轻顿、然后向右上行笔、收笔时逐渐加重停顿后向左上轻推然后提笔。注意:起笔时由顿笔到行笔是方向突然改变,不要写成了转笔。也不要写的过于重。收笔时不要出现明显的折笔。另外要注意短横上仰与长横的下俯的弧度变化。如图: 1、顿势长横:顿势起笔、收笔,行笔相对轻。 2、尖势长横:尖势起笔,由轻而重,收笔顿势。 3、短横:起笔顿势、尖势两种,收笔可轻可重。 三、竖:竖画起笔同横要一样,向右下轻顿笔然后向下行笔。行笔要端正,勿歪斜弯曲。收笔有两种,悬针竖简单,只要提笔即可。垂露竖则需停住后向左上轻推然后向上提笔。如图: 1、悬针竖:起笔顿势,行笔直下,渐轻,收笔出锋。 2、垂露竖:起笔顿势,行笔直下,收笔顿势回锋。 3、尖竖:起笔尖势,渐重,收笔顿势回锋。 四、钩:钢笔字的钩画形态同毛笔一样,只是钩画更简单。只要在前面的笔画末端稍停后迅提笔就好了。注意钩画提出的方向。如图: 1、竖钩:先做垂露,收笔由重至轻,向左上出钩。 2、斜钩(戈钩):起笔顿势,行笔向右下弯曲,收笔向右上出钩。 3、卧钩:起笔尖势,行笔向右下凹曲,渐平,收笔向左上出钩。 4、竖弯钩:弯处宜转并略轻。 5、横钩:钩不宜长。 6、横折钩:折处做顿势。 五、撇:形态同毛笔字相同。起笔同上面的横和竖一样。注意行笔的方向。除竖撇外,其余各撇画都不能写弯了。特别是撇的收笔处不要往上翘。如图: 1、长撇:起笔顿势,行笔向左下弯曲,由重到轻,收笔顺势出锋。 2、短撇:起笔顿势,向左下斜出,宜短而不宜太曲,其余与斜撇同。 六、捺:轻起笔后转向右下行笔,并且力度由轻逐渐加重,在出捺脚之前达到最重然后平向右迅速提笔。注意提出的长度。如图: 1、斜捺:起笔顿势、尖势皆可,行笔曲势向右下,接近收笔时稍平,收笔先顿后出锋。 2、平捺:只是形态比斜捺平,其余略同。 3、反捺:就是斜点的延长。 七、折:钢笔字的折画较毛笔字省劲的多。不需过重的提笔顿笔,只要稍微停顿后改变方向就行了。注意不要刻意模仿毛笔字的用笔方法,画蛇添足。另外要注意撇提不要写作撇横,竖折不要变成了竖弯,撇点不要写成了撇捺。如图: 1、横折:先做短横,折处稍顿,再向下做竖,收笔停顿。 2、竖折:先做竖,折处略向左顿,再做横,收笔用顿势。 八、挑(提):起笔同横,迅即向右上提笔。勿写作横画。 起笔顿势,右上行笔,渐轻,收笔出锋。 第三章、钢笔字的间架结构 第一节、重心平稳,蔬密匀称 要练好间架结构,主要有两点:重心平稳,蔬密匀称 一、重心平稳:就是要掌握字的重心,使字站得稳。不管是什么样的字,只要把重心安在中心线上,字便平稳。 如:“中”字,竖画必须占据中心线。 二、疏密匀称:即每个字不管笔画多少、结构繁简,容纳在同一方块中后,看上去没有过疏过密的感觉。这是因为在书写时注意到了笔画肥瘦、长短的变化、部位之间的呼应、照顾、各占适当的位置、认真讲究搭配的缘故。 如:“个”和“缘”字,尽管笔画的多少不同,但注意到了笔画的粗细长短、部位的呼应,看起来就顺眼。 第二节 独体字 独体字一般笔画较少,书写时除了注重重心平稳外,更要注意字的长、宽、窄、大、小 一、长:长者,勿宽。如:“月、直”等字。 二、短:短者,勿长。如:“白、工”等字。 三、大:大者,勿出。如:“大、马”等字。 四、小:小者,略小于其他字。如:“小、口、日”等字。 第三节 合体字 一、 左右结构 1、左右相等:如:比、那 2、左窄右宽:如:把、投 3、左宽右窄:如:能、期 二、左中右结构 1、左中右相等:如:锻、撤 2、左窄中右宽:如:微、激 3、左中窄右宽:如:倾、慨 4、左右宽,中间窄:辩、翻 三、上下结构 1、上下相等:如:益、楚 2、上长下短:如:烈、思 3、上短下长:如:节、贡 4、上窄下宽,上短下长:如:花、呆 5、上窄下宽,上长下短:如:忠、集 6、上宽下窄:如:曹、育 四、上中下结构 上中下结构的字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部位纵向组合而成,较为复杂,各部分所占比例随字而定。如:等、崇、察等。 五、 包围结构 1、 左上包围:如:厚、庆、屈 2、 左下包围:如:道、通、建 3、 上三面包围::如:同、问、用 4、 全包围:如:国、因、田 第四节 向背法、呼应法 一、向背法 笔画之间有相互抱持意义的称为"向",也叫"相向"。 笔画之间有相互背弛意义的称为"背",也叫"向背"。 所谓的向背法,即指相向与向背的方法。相向和向背,不仅使笔画产生了变化,更主要的是在字的结构中起到了楫让顾盼的作用,使字型在平稳中能求得变化,又在变化中能获得协调。 二、呼应法 呼应法,是指前笔画的收尾与后笔画的起笔之间连带的方法。前者为呼,后者为应。它是以外在连贯形式和内在连贯意义两种姿态存在的。所谓外在连贯形式,是笔画间有形的连带;而内在连贯意义,则是笔画间无形的连带。外在连贯是通过笔画的直接连带获得的,内在连贯是通过笔画的空间运笔而得到。楷书的呼应取决于内在连贯,行书的呼应多来自外在连贯。 第四章、偏旁部首 偏旁部首是汉字组成的重要部分。学好偏旁部首的书写,对提高书写能力有着极大的意义。因此,这一章重点练习常用的偏旁部首。 一、单人旁: 撇应斜长,竖画起笔于撇的中间部位。 二、双人旁; 首撇短,次撇长且起笔于首撇中间偏下,竖短直。 三、竖心旁: 左点短直,右点高平,且紧靠竖画。 四、提手旁: 右部长的横低钩短;右部短的横高钩长。 五、木字旁: 横画多向左伸,撇则不宜长,捺变成斜点。(禾木旁与此略同) 六、示字旁、衣字旁: 上点靠右,横撇左张,末点靠上。总体形态不宜过长。 七、金字旁: 撇短直,三横各有进出,竖提偏左。 八、左耳旁: “耳朵”部分不宜大,总体形态应窄长,位置宁低勿高。 九、足字旁: “口”宜小,倒梯形。右横短高,左竖短且往内斜。总体形态不宜长,位置偏下或居中。 十、石字旁: 横短撇斜长,总体形态较短,位置居中或偏上。 十一、口字旁: 形态略小,倒梯形,位置偏上。 十二、言字旁: 上点偏右,横用斜势,竖带曲意,总体形态不宜大,位置居中或偏上。 十三、日字旁: 总体形态不宜宽长,位置多应偏上。 十四、山字旁: 中竖直长,竖折的竖段不应长,横段往上斜,右竖也要短,与左竖对称。总体形态窄而短,位置偏上。 十五、月字旁: 撇应直曲,横折要窄,宜呈背势。总体形态应紧长,位置不应偏上。 十六、反犬旁: 首撇短曲,次撇长直,上撇进,下撇出。弯钩上曲下直。位置多为偏下。 十七、火字旁: 撇上直下曲,右两点一上一下,不宜太开。形态紧凑,位置偏上。 十八、两点水: 上点短,下点长,两点不宜分得太开。位置居中或偏下。 十九、三点水: 上点偏右,中点偏左,下点居中,形成一弧状,位置居中或偏上。 二十、王字旁: 上两横长短可随意,但不能同长。斜提一般多向左伸。总体形态不能长,位置居中或偏右。提土旁可参照此法。 二十一、绞丝旁: 两个撇折应一小一大,位置居中或偏上。 二十二、女字旁: 横写做斜提,多向左伸。撇点的撇段要直长,点段要平,撇要弯曲。形态应紧长。位置居中或偏上。 二十三、马字旁: 横折不应大,竖折也应小,两者均须窄而不宜宽。斜提多向左伸。形态要紧凑。位置居中。 二十四、立刀旁: 左竖要短,不宜低。总体形态要紧长。在字的组合中,其位置应居中。 二十五、三撇旁: 首撇、次撇短而平,末撇稍长略有曲。上两撇应略靠近,下撇当稍分开。形态勿松散。位置一般偏下。 二十六、右耳旁: "耳朵"部分可稍大,且上窄下宽,竖可悬针,也可垂露。形态窄长,位置偏下。 二十七:反文旁: 首撇宜直斜,横应短,次撇要短曲,一捺要长。形态不宜狭窄,位置多应居中。 二十八、宝盖: 上点多用斜点,并应居中;左点多向外斜,也可用短竖,但均不宜长。横钩稍向上斜,钩的收笔向内。形态较宽扁,在字的组合中,宝盖大都覆盖于下部。若字的下部较宽绰或有左右外延的笔画,宝盖则可略窄。 二十九、雨字头: 上横宜短,大都居中,左点与横钩应向左右外延,不宜太窄。里面四点可采用向背点或平行点进行组合,一般左边两点略小,右边两点略大。形态较宽扁,大都覆盖于下部。 三十、人字头: 撇要斜长,捺略平,撇捺的下端须形成左低右高的姿态。形态要开张,不能拘束,大都应覆盖于下部。“大”、“父”字头可参考此法。 三十一、草字头: 横略斜,两竖不宜长,也可写成一点一撇,呈倒梯状,并不宜太开。在字的组合中,其横画的长短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若下部形小无伸张笔画的,横画则可增长,向左右延伸。 三十二、竹子头: 撇、横、点均不宜长,一般应为左小右大,左低右高。在字的结构组合中,其搭配原则为:下部越大,上部越小;下部越小,上部可略宽。 三十三、心字底: 左右两点要开,三点各分高低与长短。总体性态较宽扁。在字的结构中,其上部小的,可略宽,上部大的 ,可略窄。 三十四、大字底: 大字做底比较灵活,若以撇捺形式运用的,则横不宜长;若以撇点形式运用的,则横要向左右伸张。形态不宜长。在字的组合中,上部形态较窄的,下部可用撇捺;上部形态较宽的,下部可用撇点。 三十五、木字底: 木字做底比较灵活,若以撇捺形式运用的,其横要短,竖略长,撇捺各自向左右伸张;若将撇捺写成两点形式运用的,则横要长,竖要短。形态不宜长。在字的组合中,其上部无论宽窄如何,下部都应作为主要伸张的主要形式。 三十六、火字底: 火字两点要紧,左低右高。撇画宜直曲,尾部不宜太长,捺要斜长,形态稍扁。 三十七、建字旁: 折撇的撇应稍长,用做左部的伸张。捺做平捺,向右伸展。在字的组合中,其左边部分的位置应偏下,不宜过长,捺画当有承载右上之意,不能太短。 三十八、走之旁: 点斜,横折折撇应用斜势,上外下内,捺用平捺。在字的组合中,其左边部分应偏下,捺画有承载右上之意,须长。 三十九、同字框: 同字框不宜太窄或太宽。在字的组合中,可以通过左右两直的向背变化来改变字的形态。要注意的是,其下面应左高右低,不要齐脚。“门”框可参照此法。 四十、方框: 上面可封口可不封口,两竖可用向背变化。总体形态为长方形,在字的组合中,两直的下面应左高右低,不要齐脚。四个角不宜全封口,一般宜留出左上口或右下口。 第五章、钢笔字评价标准 六级: 功底深厚,用笔精、行笔稳、笔笔经得起推敲,字字规范严正,有力蓄千钧之感,该长则长,恰到好处;该短则短,十分得体。在结体上疏密自然,布局精美,令人赏心悦目。 五级: 功底好,用笔准确,行笔较稳,笔笔起止有度,字字工整,有力度感,长短适度,结体美观,遍篇干净、美观,给人以美感。 四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