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德灵意老和尚
佛光普照
灵意老和尚1926年(二月初六)出生于山西省大同市山阴县。19岁于大同南寺礼上慧下果律师剃度出家,1947年在北京慈舟老法师座下受戒,1948年在浙江阿育王寺拜佛舍利,1949年朝普陀后去广东云门寺亲近禅宗泰斗上虚下云老和尚,1953年随老和尚前往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师在虚云老和尚身边亲近达10年之久,也是虚云老和尚的法子。
灵意老和尚戒行精严,表里如一,居常破衲一件,谦光和德,常以楞严经开示后学,四众久钦高风。法师曾经在国内恢复和新建大小寺院多处,现任五台山碧山寺,江西云居山和宝峰寺首座,内蒙古杭锦后旗宝莲禅寺住持。现驻锡内蒙古五原县四大股普济寺。
虚云老和尚为灵意禅师题《寂照宏如》:
寂静精真透心光,照澈法界万象彰,
宏演法眼上乘义,如实了证性相通。
灵意和尚为法眼宗祖师!
老和尚开示录
虚云老和尚开示初学如何学佛
今日诸位发心来归依三宝,老衲甚为欣慰。诸位远道过江来此,无非希望得些益处。但若想得益,自须有相当行持,如徒挂空名,无有是处。诸位须知现既归依,即为佛子。譬如投生帝王之家,即是帝王子孙。但能敦品励行,不被摈逐,则凤阁鸾台,有分受用。自今以后,须照佛门遗教修持。要晓得世间万事如幻,人之一生,所作所为,实同蜂之酿蜜,蚕之作茧。吾人自一念之动,投入胞胎,既生以后,渐知分别人、我,起贪瞋痴念。成年以后,渐与社会接触,凡所图谋,大都为一己谋利乐,为眷属积资财,终日孳孳,一生忙碌,到了结果,一息不来,却与自己丝毫无关,与蜂之酿蜜何殊?而一生所作所为,造了许多业障,其所结之恶果,则挥之不去,又与蚕之自缚何异?到了最后镬汤炉炭,自堕三途。所以大家要细想,要照佛言教,宜吃长素,否则暂先吃花素。尤不可为自己杀生,杀他之命,以益自己之命,于心何忍?试观杀鸡捉杀之时,彼必飞逃喔叫,只因我强彼弱,无力抵抗,含冤忍受,积怨于心,报复于后。以较现在武力强大之国,用其凶器,毁灭弱小民族,其理正同。诸位既属佛子,凡悖理之事,不可妄作,佛法本来没甚稀奇,但能循心顺理,思过半矣。
许多人见我年纪虚长几旬,见面时每有探讨神通之情绪,以为世外人能知过去未来,每问战事何日结束?世界何日太平?其实神通一层,不但天魔外道有之,即在鬼、畜俱有五通,此是性中本具,不必注意。我们学佛人,当明心见性,解脱生死,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从浅言之,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但不可损人利己,更宜损己利人。果能切实去做,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一切自知自见,自不枉今日归依也。 方才有几位询问楞严经意旨,兹乘大众在此机缘,略说概要。此经原有百卷,而此土所译,只有十卷。初四卷示见道,第五、第六等卷示修行,第八、第九卷渐次证果,最后并说阴魔妄想。阿难尊者为众生示现询问,而佛首明诸法所生,惟心所现。因阿难尊者见佛三十二相,如紫金光聚,心生爱乐,佛问其将何所见?阿难尊者白佛言:“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佛问:“心目何在?”阿难尊者白佛言:“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我见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佛告心不在内,不在外,亦不在中间,若一切无着,亦无是处。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皆由不知二种根本,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应知诸法所生,惟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而一切众生,不成菩萨,皆由客尘烦恼所误。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是为十二处,加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为十八界。另地、水、火、风为四大,再加空大、见大、识大为七大,合为二十五数。由二十五位贤圣分别自陈宿因,入道途径。至于六道轮回,淫为其本,三界流转,爱为之基。阿难尊者为众生示现,历劫修行,几难免摩登伽之难。所以示罪障之中,淫为首要,因淫损体,遂杀生补养,而盗妄等恶,亦随之而生。阿难见了如来三十二相,如紫金光聚,对摩登伽之美色,而不爱乐。男子见了女子或可观想自己亦作女子,女子见了男子,或可观想自己亦作男子,以杜妄想。自己终日思想,确可转移心境。譬如我从前幼时在家垂辫发,衣俗衣,终日所触所想无非俗事,晚上做梦,无非姻亲眷属,种种俗事。后来出家所作所思,不出佛事,晚上做梦,亦不外念佛等等。 至葱、蒜五辛,不可进食,为免助长欲念。所谓除其助因,修其正性,更加精勤增进,自能渐次成就。更须自己勤奋,不可依赖他人。阿难尊者以王子佛弟,舍其富贵,出家从佛,希望佛一援手,即得超登果位,讵知仍须自己悟修,不能假借。不过吾人如能发心勤修勿怠,则由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以至十地,亦自得步步进益,以达等觉妙觉。而三界七趣,无非幻妄所现,原本不出一心,即一切诸佛之妙明觉性,亦不出一心,是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香严童子可说即是我鼻,憍梵菩萨可说即是我舌,二十五位圣贤因地,虽有不同,修悟并无优劣。不过现在时机,发心初学,似以第二十四之大势至菩萨,及第二十五之观世音菩萨,二种用功方法或更相宜。观世音菩萨于阿弥陀佛退位时,补佛位。而大势至菩萨,则候观世音菩萨退位时,补佛位。大势至菩萨以念佛圆通,吾人学习,应念阿弥陀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因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至于观世音菩萨,则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上合十方诸佛,同一慈力,下合六道众生,同一悲仰。若遇男子乐持五戒,则于彼前,现男子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女子五戒自居,则于彼前,现女子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如是或现天人,或现声闻、缘觉以至佛身,所谓三十二应,以及十四无畏,四不思议。经无量劫,度无量众生,众生无尽,悲愿无尽,诸位善体斯意可也。
知恩报恩—-僧伽楷模
1948年的春天,年轻的灵意法师从杭州登上了南下的列车参学。那时,抗战烽火漫于全国,即将解放的中国,正面临着一场大的灾难。他们一行八位法师和那些素不相识的难民,在火车顶上度过了饥寒交迫的几天几夜,终于来到了广东韶关。有缘千里来相聚,当他们来到大鉴寺喝水时,看到十几个师父背着衣单正要出行,于是,上前合掌问了其中的一位威仪具足的年轻僧侣:阿弥陀佛!师父,你们要去哪里?我们去“云门寺”,他听到 “云门寺”这三个字时,心里非常欢喜,即刻决定於师同往(师即体光老和尚)。由于一路的劳累和惊慌,到了 “云门寺”不久,他和那些逃难的师父们都病倒了,灵意法师病的很重,得了伤寒,全身浮肿,高烧不退,牙関紧闭,命在旦夕。虚云老和尚为他们请了大夫,还精心地守护着灵意法师,并为他持“大悲水”,从牙缝一滴、一滴地喂。几天后,他慢慢的苏醒过来,得知虚云老和尚加持自己大难不死,十分感激,顿生亲近之感,发愿不离开眼前这位大善知识。他要报恩,要生生世世亲近善知识,护持佛法、弘法利生。灵意法师从韶关云门寺亲近虚云老和尚到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前后达11年之久,经历了云门事变,云居山农场劳改,他挨过批,挨过斗,流过血,流过泪,但他信仰坚定,虽遇挫折,不改初衷,无怨无悔。
灵意法师从二十多岁的小和尚,到现在八十三岁高龄的老和尚,他追随虚云老和尚的足迹,开道场,兴祖庭,持戒律,修苦行,重佛法,轻生命,说法如云如雨,在他的言行中有着虚云老和尚的正气,老和尚为佛教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实乃当代佛教高僧、杰出的僧伽楷模 !
同体悲心的力量
2011年四月月21日 开示于宝莲禅寺
2004年的春天,我陪灵意老和尚去云南鸡足山朝拜迦叶尊者,从昆明到了鸡足山脚下已是下午三点多了,我赶忙上前问路,得知上山有两条路,一个是骑马,一个是坐轿。我便禀告了老和尚,他说:我们出家人怎么能骑马坐轿呢?要发慈悲心,度众生之想,我的腿还可以,你们自己看吧,我先慢慢走了。当年他老人家已经79岁高龄,这种坚强而又慈悲的精神让我感动。我们跟着走到了山口,那些马夫、轿夫把我们团团围住,你一言,我一语不停的苦求,原来他们按日排队揽生意,如果没有人坐,他们就赔本了。在说,即使我们走到半路也就天黑了。怎么办呢?我担心他老人家累倒下了,就和他说:老和尚您知道吗?他们等了一天,好不容易才遇到了您,如果您也不坐,他就挣不到钱,家里的小孩子要读书,父母亲要吃饭就困难了。老和尚一听,啊,原来是这样呀,那我们就坐轿吧。轿夫们笑着说:这个老和尚好慈悲呀,阿弥陀佛!就这样我们朝拜了迦叶殿、楞严塔、华首门等圣迹,老和尚那种同体大悲的精神将永远鼓舞着我们发菩提心,慈悲济世利生!
没有人的时候最可怕
2011年四月月21日 开示于宝莲禅寺
有一年,虚云老和尚在北京开会,期间,专程前往大同参观朝拜云岗石窟及华严寺、善化寺,由灵意和尚、法云法师等四人陪同。他们乘坐北京至大同的火车,为了虚云老和尚的安全,政府在那节车厢上没有安排其他乘客。当列车行驶到中途的时候,那两位师父怕老和尚劳累,起身到后排坐下,心想这样老和尚可以躺一躺,休息一下。他们那能知道虚老和尚德高望重,严护威仪,重法轻身。立刻把他们叫到身边,问道:“你们为什么不在这里了”?其中一个说:“老和尚,我们坐那边你也好休息一下”,虚老呵斥他说:“犯戒都是没有人的时候犯,修行之人,有人在和没有人在的时候一个样,二六时中不可身心放逸。在说我们买了几个座位就坐几个好啦!其它的座位我们没权占有,不然就要犯盗戒了”。从一件小事足可以看到大德的高风亮节,灵意老和尚数十年来,也是这样严格的要求自己言行,还常常用这个故事教育我们后学,“没有人的时候最可怕”,一定要把持正念,严于律己。
悲心还再燃烧
2011年四月月21日 开示于宝莲禅寺
1999年冬天,那一年塞上草原格外寒冷,当时,我们和老和尚住在宝莲禅寺仅有的那栋僧舍。这是一座小砖房,中间是客厅,两边是僧舍,总共没有五十平米大。老和尚自己住一间,我和另外一个同参师父住另一间。寺院没有院墙,只有一座殿堂,方圆几里没有一户人家,西北风,沙尘暴,频繁光顾。室内很冷,说话都能看到呵气,地上的水桶结着一层薄薄的冰。老和尚穿着一件旧棉袍,手也冻裂了,看着眼前这个小火炉就要熄灭了,我们想帮他再加点煤块进去,可是,都被老和尚婉言谢绝了。他老人家告诫我们说:“你们知道吗?我们烧的这些煤,都是煤矿工人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呀!虽然我们不能去保护他们,但是,我们要发悲悯心节约用煤”。老和尚怕火炉风大把煤燃烧起来,就在火炉的外面堵了一块砖,里面又堵了半块砖,这样炉火哪能烧热呢,他让我们要少睡多运动就不会冷了,老和尚这种忘我的精神深深感动着我们后学,在寒冷的冬天让我们感到了他那颗燃烧着的慈悲心。
半碗凉锅巴的启示
2011年四月月21日 开示于
清晨,我端着一碗稀饭,一个小馒头,一碟咸菜给老和尚送去,刚放在桌上,就听他说:惭愧,我老了,不能为常住做事,每天只是吃饭睡觉了,把这点福报慢慢都要奢完了。我说:”不会吧,您老人家一生,严护威仪,重法轻身,到处兴建祖庭,以身示教,功德大得很,哪里吃得完呢”?老和尚说:“唉,你没有听说云居山有一碗凉锅巴的故事吧”?过去有个四川籍的和尚,他行脚到云居山参学,走到山脚下天黑了,晚上做了个梦,梦到有人告诉他说:你前世也是个出家人,来到云居山遇到师父们出坡,你挑了半担土就跑了。所以你明天上山没饭吃,只有半碗冷锅巴。醒来是个梦,他也没在意。第二天清早他就出发,中午就到了真如寺,客堂知客师说:“刚过完午堂,让照客师带你到大寮看看有剩饭没有”。到了大寮典座师说:“那不,还有半碗凉锅巴”。他边吃边想这真就应了昨晚那个梦了,饭后他挂单被送到上客堂住,刚刚放下行李,遇到上客堂有人吵架,按照古丛林规矩,不论双方谁有理、谁没理,所有在上客堂挂单的师父全部摧单,遇上这种因缘,他连一个晚上都没住便离开了云居山。下山后他住在离寺二十多里路的小庙,发心诵《华严经》几十年,由于他用功精进勇猛,被南昌的府爷找到,请他到云居山住持佛法,他说:“不行啊,我前世没有在那里栽培好因缘”。府太不行,第三次派人用轿子强将他老人家抬着上山,走到半路老和尚就圆寂了。听了这个故事我更加明白,灵意老和尚在日常的生活中用深入浅出,律己律人的行为,启发着后学比丘,他那谦虚而又真诚的惭愧心,时刻鼓励着四衆弟子发心奉献于佛教事业。
身教胜于言教
2011年四月月21日 开示于宝莲禅寺
每天早晚功课的时候,总是能看到一位慈祥的老和尚端坐在殿堂里。对年轻僧侣来说早晚课是大众必修的一种功夫。而对一位年过八十的老和尚来说,是一件难能可贵精神,是重法轻身典型的身教素材。说心里话:有时我事务繁忙,身心疲倦也想偷个懒,但一看到他老人家拄着一根藤木拄杖,晃晃悠悠的身影,我只有选择精进。当我挑起兴建道场,弘法利生的重任,感到吃力的时候,是他老人家给了我巨大的精神鼓励。灵意老和尚常常教诫我说:我不去上殿可以,自己可以把持功夫。你们也要老呀,要给后人做好榜样,我不修寺院也有地方住,快死了,难道还放不下吗?不是,我是想把亲近虚云老和尚的宝贵经验传承下去,虚老和尚的一生就是为了众生,无论到哪里,都是农禅并重,兴祖庭,续慧命,演妙法,修苦行,直到一百二十岁,有人问他:老和尚因何不放下,他说:咦,苍生度尽那时休。我感悟到了虚云老和尚和灵意老和尚的那种身教胜于言教的精神!
外面就是大禅堂
2011年四月月21日 开示于宝莲禅寺
一天,年轻的灵意法师和往常一样去山下为常住办事。那时,他是虚云老和尚身边跑外办事最得力的侍者,师父们都称他为”飞毛腿”。这天,他徒步走了一百多里山路,回来很晚了。他又饿又累的回到云居山,刚进山门就听到打熄灯板了。连忙赶到茅棚见虚老和尚,把取回的东西,办好的事情一一交待虚老后,就边顶礼边说:“老和尚慈悲!弟子业障深重,生死未明,想明天进禅堂随大众师坐香用功,办事您还是另找人吧”。虚云老和尚慈悲的开示他说:“了生死和办事情有什麽关系呢?你要发菩提心,断除妄想,行住坐卧,把持正念,久而久之,生死不了而了。未成佛道,先结人缘。你发心为常住办事,成就大众,功德无量。若真为生死用功,外面就是一个大禅堂啊”!数十年如一日,灵意法师为了芸芸众生,日日夜夜穿梭在这个无相的大禅堂里。
重法轻身
2011年四月月21日 开示于宝莲禅寺
那是1988年的夏天,我和几位师兄弟去广东南华寺受戒,此次是当代大德上本下焕老和尚为得戒和尚,上知下定老和尚为羯磨和尚,上本下智老和尚为教授和尚,出家众有一千多人,因缘非常殊胜。经过一个月的戒期,我们身心感到欢喜自在,终于踏上了北上回寺的列车。凌晨当我们走进寺院山门时,大家怀着感恩与激动的心情,把我佛赐给的三件袈裟,恭恭敬敬的披好,双手持具,肃振威仪,徐步走进了寺院里。天已经亮了,师父们刚刚用过早餐,正在院外经行呢。一看到我们几个新戒持具搭衣向里走来,有人喊:新戒菩萨回来了!大家纷纷前来祝贺!我们赶快“顶礼老和尚及大众师父三拜”。在看老和尚说:“顶礼新戒菩萨”,就地还了一礼。顿时我感到佛法的伟大,老和尚就是我修学最好的楷模!
苦行僧
2011年四月月21日 开示于宝莲禅寺
记得有一天,我到老和尚房间送开水,看到老和尚炕上放了几件换下的衣服。我就问老和尚:“师父我帮您去洗好吗”?他正在炕上缝补袜子,说了声:“不要了,你做饭辛苦了,快去休息吧”!我回到大寮一边扫地,一边想,老和尚都这么大年龄,自己还要洗衣服。我刚发心出家,应该懂得关心老人家才是佛弟子啊!于是,我从窗户看到老和尚到殿堂跑香去了,我快步到他房间把床单、枕巾、衣服统统拿去洗!一个多小时后,我把洗好的衣服晒在后院。刚刚回到大寮,老和尚突然进来了:谁让你多管闲事,把我衣服都洗烂了。我说:师父您的衣服太旧、太脏了。由于他老人家平时洗衣服都是用脸盆倒一点点水把衣服泡湿按一二下就好啦。再说他的衣服都是过去的白布自己染色做成的。这次我可使上劲了,把领口、袖口洗了又洗,真的洗烂了!老和尚呵斥到:”凡事都要自已来完成,了脱生死是要靠自已才能解脱”.我深深体会到一位苦行僧的伟大.
买 供 果
一天,我和老和尚上街买水果,到了一个小摊点前,一位年纪较大的老人家热情的问到:师父们来了,要点什麽?老和尚说:“各样买几斤吧”!我便从里面挑大的、好的。一边挑,一边说:“这个好,这个不好”。老和尚呵斥我说:“出家人要懂得,农民种田多辛苦啊!挑什麽呢?你把好的挑完了,不好得卖给谁呀?一点慈悲心也没有”。我当下觉得脸很热,惭愧至及,明白学佛人的思想境界总是那么的高尚。
——河套沙门释妙济
【灵意老和尚】水 的 开 示
一天,我和老和尚到怡清泉洗澡,当时华严寺没有浴室,半个月或一个月师父们就去大众浴室去洗澡。老和尚和我要一个单人间,我刚刚打开浴缸的水龙头不久。老和尚就喊我好啦,够了。我说师父您不是来洗澡吗?这水还没有湿了脚牙子怎样洗澡呢?在说我们已经出了钱啦。他严肃呵斥我:“出家之人要节约用水,洗澡是万不得已哄哄妄想罢了,你还随着妄想跑啊!虚云老和尚一年洗的一次澡,半年理的一次发,你以为水来得哪麽容易吗?快洗吧”,我们就这样洗了一个澡回去了!
— 河套沙门释妙济
在我们这个世界中,水是人类生存必备条件,如果没有水,人类将灭亡。以前地球上的水非常多,非常丰富,而现在地球上的人口逐渐增加,水就显的不够用了,所以我们应该节约用水。就在我们高呼要节约用水时,也还有一些人,不知道节约用水,不知道水的重要性,而在大量的去浪费地球上的水资源,去浪费我们能够生存下来的东西。所以我们要让世界知道水的重要性,珍惜现有的水源。我们要学习灵意老和尚以身作则,教育弟子并对弟子“水的开示”。
衲 衣 和 我 上 云 山
有一年秋天,云居山常住发生了一点事情,体光老和尚给灵意老和尚来了一封信,请老和尚回云山帮助处理。他老人家看过信后,心急如焚,很想早日回山维护祖庭。但是,他老人家不好意思开口告假,左右为难。刚好我从南方回来看望恩师,他老人家和我谈了此事,希望我能把他几十年来的一件百衲衣带回云居山,并转告体光老和尚他很快回来让大众安心!我答应后立刻起身前往江西,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又转了几次汽车,到了云山脚下,他那件衲衣好重,我汗流浃背的徒步三十华里终于来到了期待已久的云居山真如寺。到了客堂体光老和尚为代知客,我给他老人家顶礼后,说明情况,把百衲衣交给他老保管,我好高兴总算为他老人家了却一桩心事!
--河套沙门释妙济
菜 根 香
有一回,我在大寮做饭,打算给师父们换换口味,当菜入锅正在炒的时候,老和尚突然来了,他看到地下被遗弃的菜根、菜头和发了黄的老菜叶子,便把它捡起来,洗了洗往锅里一丢说:这样的好菜怎么不要了,农夫种菜多辛苦呢,你们这代年轻人没有遭过荒年,没受过那种苦,不知道一切都有因果,大家发心做饭是修福报,但是,修福不如惜福呀。说来也真奇怪,一切唯心造,以往也很挑剔的我,吃着那天的菜特别香,知足常乐,以法纳心,他不仅让我认识到如何修福、惜福,更让我认识到佛法的高深伟大。
一 包 花 旗 参
是二十年前的一个冬天,我从福建闽侯大雪峰寺来云居山探望灵意老和尚。特意从药店买了一包美国花旗参,来山供养他老人家。我顶礼三拜,把花旗参顶在头上说:弟子祝老和尚法体安康、长寿度众生!老和尚慈祥的说:惭愧,让我帮你接大众师父们的缘吧!第二天,过早堂,随衆念完供养咒,吃了几口粥,我就发现里面一片片的花旗参,是他触动我对法的理解,感恩的泪水滴到了稀饭里,难行能行的菩萨道精神就在生活里。从我认识灵意老和尚到现在,数十年来,总是把善男信女们对他老人家的一份孝心,转变成无量的大悲心,默默无闻的为我们广种福田,广结胜缘!我深深的认识到,佛法才是人类最高的营养品!—— 河套沙门释妙济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