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之哲思小辑
情感天地
爱的境界
白鹭立雪,愚人看鹭,聪者观雪,智者见白。
这是台湾作家林清玄先生写的一首禅诗,颇值得玩味。
白鹭立雪,首句展示了一副图景,以下便是三种人的目光及不同的视点,分别住“鹭”、“雪”“白
三个字,从而对人的审美境界进行排列,说的透彻,论的精辟。
禅是人生的一种独特智慧,由此谈到爱情关系,林清玄先生又有一首短诗可作解证:
相爱的人
像磁铁的正负两极
因相吸与渴望寻找对方的所在
相契的人
像山谷中的回声
因投射与回应发现更深的内在
相印的人
像临水似的照影
因对照与融入泯灭彼此的分别
这两首诗正好是互为对应的:只看“鹭”的人,仅仅相爱而已,视为愚人;而见到“雪”,便是“相契”的人了,这种人聪明;唯有观“白”者,他能做到“相印”无间,智慧非他莫属。
这就是爱的三种境界。
读书的境界
巧读有字之书,便识无字之理。妙观有形之事,可知无形之意。
有人把读书分为环境、心境、禅境三种境界。只有到达禅境的人读书,才能读得无字书,参得最上禅机。这要求读书人具备“未读书时心有灵犀独具法眼,读书时心不外弛物我超然,读书后通脱达观举一反三”的条件。
清人张潮说:“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善游山水者,无之而非山水,书史亦山水也,诗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面对世人“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现象。
明朝洪应明在《菜根谭》一书中不无惋惜地说:“人解读有字书,不解读无字书;知弹有弦琴,不知弹无弦琴。以迹用不以神用,何以得琴书佳趣?”
是啊,只知运用有形迹的事物,不懂得领悟无形的神韵,这又如何能理解音乐和读书的真正乐趣呢?
人生三境界
“三种境界”论出自晚清学者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今人常用这“三重境界”来解析爱情离合、仕途升迁、财运得失等等。大师的阐释与这俗世的轮回的确是不谋而和的。洞悉人生,爱情也罢,仕途也罢,财运也罢,所有成功的个案无非都是经历着三个过程:有了目标,欲追求之;追求的过程中有所羁绊,坚持不放弃;成败关键一刻,挺过来了,喜获丰收。
而所有失败的个案大都是败在第二个环节上了。 凡人都可以从容地做到第二境界,但要想逾越它却不是那么简单。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一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
悟道三境界
千百年来参悟之人把人生境界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是指苦苦寻求而得不到的情形。第二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是指对人生似悟非悟的情形,第三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是指在瞬间得到永恒,无拘无束的情形。这三重境界可以形象地比喻为: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后来的人多把此话视为悟道的三种境界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这就是说涉世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一切都是新鲜的,对一切事物都用一种童真的眼光来看待,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万事万物在我们的眼里都还原成本原,所谓的人之初,性本善,便是说的此时。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是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红尘之中有太多的诱惑,在虚伪的面具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一切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幻,似假乱真,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很容易我们在现实里迷失了方向,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痛苦与挣扎,有的人就此沉沦在迷失的世界里,人到了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很多人一生中都只活到这个境界,这又是人生的一大悲哀,一个戏剧化的无奈——最痛苦的那个境界却困住了最多的人。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一般处于这个境界的人都是经历过很多事情后,看穿世事的人。这些人看透了人生的各种无奈,了解了其中的辛苦,却能够脱离其中的苦楚,好似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他们脱离了世俗的苦海,寻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快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佛语怕是他们淡然心态的最好写照。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
生命之初的善良,生命之中的苦楚,生命最末的超脱淡然。人存一世,不必太过执著。正所谓那句佛语——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学诗三境
受禅宗思想的影响,南宋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学诗的三境:“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极难;及至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也。”就诗人的主体而言,心灵最初是自由自在的,不辨美丑,处于童贞状态;当认识到规矩和成法之后,就陷入束缚和捆绑之中;最后摆脱一切外在的桎梏,获得了主体与客体的契合,也获得了真正的、纯粹的自由。这时,方能“行住坐卧,无非是道,纵横自在,无非是法”。
严羽之后,诗人潘德兴又云:“诗有三境,学诗亦有三境。先取清通,次宜警炼,终尚自然,诗之三境也。”潘氏是在说诗,其实何尝不是在说人生呢?返朴归真的人生,就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抚琴三境界
林黛玉论抚琴的第一境界,地利。“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漄上。”就是说,抚琴,要选在安安静静的大室高斋里,试想诺大空旷的房间里,空灵静谧、天籁之声,神圣之感顿生。若是选在层楼的上头,居高临下,心胸开阔,琴音绕梁,何不惬意!选择在林石里面,一边是抚琴听音,一边是清泉石上流的美景。在山巅上,在水漄上,则高山巍峨,流水潺潺,何等心旷神怡!
第二境界,天时。有了好的场所,好的地利,还要有天时,必须有“天地清和,风清月朗”的时候。还要有良好的心态,“焚香静坐,心不外想,气血和平”。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与神合灵,与道合妙”。也是,挺好的活动,一阵狂风,天昏地暗,会搞得兴致全无。
第三境界,人和,即有知音。接下来林黛玉说,“知音难遇,若无知音,宁可独对着那清风明月,苍松怪石,野猿老鹤,抚弄一番,一寄兴趣,方不负了这琴。”你看,林黛玉这小资情调,蛮够的。抚琴,是陶醉自己,更是为愉悦别人,这个“别人”,非“知音”莫属。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