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 给 母 亲

个人日记

     妈妈,在天堂里,我还是您的挚爱吗?                                                        —题记
     
     
一直想写点文字给母亲,可是一直没有动笔,怕触痛那根敏感而脆弱的神经,母亲的音容笑貌就那样固执的印在我的脑海里,总感觉在时空的某个角落里,母亲静静的坐着,在注视着我的一举一动!教学生余光中先生的《乡愁 》时,里面有一节诗“而现在,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母亲在里头,我在外头!”,读到这里时,我的心里是流泪的,我知道我已经永远见不到我的母亲了!今后,我只有到龙须公墓去看望母亲,尽管阴阳两隔
,但那一份哀思,却永驻心田,氤氲在天地间!
     母亲是老一辈的农村妇女,没有文化,勤劳、善良、质朴……这些都是她们这一代人与生俱来的东西,这些东西淋漓尽致的在母亲身上体现着。 从我有记忆起,母亲就是没有自我的,外面庄稼地里的农活,家里我们姊妹的饮食起居,还有猪啊,鸡啊这些牲口,都要从母亲手里忙活过。父亲在天长农机公司上班,他回来,母亲还要小心的伺候着他,因此从小,我们姊妹几人的心都是向着母亲的,一有什么风吹草动(那时好像父母吵架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我们会帮着母亲说话。父亲说我们偏心,可是我们知道,那份深厚的感情不是一两天可以培养的。
     
母亲重男轻女的思想是很严重的,因为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孩,所以我也就得到了母亲太多的关爱:

难忘记那一夜的慈爱:我年幼时的某一夜发高烧,母亲一人在家,只得背着我冒着小雨,踩着泥泞的路去集镇看医生,路不好走的深沟小桥上,母亲是爬着过去的;

难忘记那一晚的严厉:上学前班的我因为顽皮而不肯做作业,母亲就呵责我,告诫我如果不写作业,那一晚就不许睡觉。我很快也就完成了任务,享受到了母亲温暖的怀抱;

难忘记那多年的操劳:我读书步入正规之后,母亲的担子更重了,不管我多早上学,多晚回家,总有热腾腾的饭菜在等着我……记得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母亲照例一大早做好饭菜叫我起床,我醒来后,对母亲吼了几句“你就不能不要这么早喊我,让我睡睡啊!”母亲恍然大悟似的走开了,我继续蒙头大睡……
    这一幕幕,至今忆及,总有眼泪在眼中晃动!母亲的爱就是三春晖,叫子女无以言报!
    母亲的一生是多灾多难的一生:三场大病,每一次都危及生命!大脑炎、腿上害肿瘤,这些我都没有亲见,都是后来听他人说的。母亲硬是两次从死神的怀抱里挣脱了出来,足见她生命的顽强!而晚年所患的“脑退行性改变”,我是亲自目睹了这种疾病的全过程的。这种疾病医学上叫“阿尔茨海默症”,我们这里就直接叫“老年痴呆症”。母亲由最初的重话,到忘记事情,迷路(曾经两次忘记回家的路,所幸都找到了!),到不会做事,忘记了亲人的姓名,到最后只会吃喂给她的饭食……这种疾病对人的折磨可想而知,它就
是“生离”,比“死别”更为残忍:它让你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是不清楚这种疾病的,到有所了解的时候,母亲已经是重症期,无可救药!我不知道,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清楚这种症状,在母亲开始重话的时候,采用药物干预,是不是能够出现不同的情景?这或许是我们做子女的心头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母亲的性格中,抑郁是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的。从我有记忆能力起,我就觉得母亲经常在我面前叙说生活的种种苦闷,对父亲的不如意,有时候说得我们母子能一起吧嗒吧嗒掉眼泪!作为成年人,我知道生活不如意,十事常八九。但无论如何,我们要有感受生活快乐的能力,从繁琐平淡甚至苦闷的生活的背后,发现深深浅浅的恬静,浓浓淡淡的诗意。这不是一般人能领悟到的,母亲也没有。所以她经常不开心,郁闷经年累月的积压在心底。尽管这样,母亲有一句经典笑语却至今令我们姐弟四人开怀大笑:以前听收音机,新闻播音员会说“本台消息”,而有一次母亲无意中听到了这句,却问我们什么“登台小姐”啊?“登台小姐”是母亲留给我们兄妹最好的笑的礼物,母亲,我们还愿意和你一起大声的笑谈,直笑到大家都泪飞顿作倾盆雨!
    母亲已经离我远去了!我要永远感谢我的母亲,她给我了生命,养育了我!在我的性格中,我勤劳,我善良,但它们只能及母亲的十分之一,我想这些也都是母亲常年累月的熏陶而致。母亲的生命际遇,还教会我如何坚强,如何乐观的面对生活!母亲,我想念你,我会好好的活下去,珍惜生命,珍惜自己,珍惜家人!
    最后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做结束语: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我挚爱着的母亲的魂灵!




 

文章评论

风雨人生

能感觉到母亲的偏爱,懂得母亲的付出,而成人成才就好。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不要太伤感了。把自己的事做好,母亲在天堂就安心了。

橄榄

感悟亲情,感动得流泪。橄榄无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