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歌舞剧《欢乐景颇山》 第二篇章 绿色的景颇山
个人日记
温馨提示:进入本日志请关闭空间背景音乐,提高欣赏效果。
第二篇章 绿色的景颇山
(2010中国德宏目瑙纵歌节开幕式
大型歌舞剧《欢乐景颇山》专场文艺演出 第二篇章 绿色的景颇山 )
编辑制作:冰蓝
图片视频:网络
2010.4.24.
(2010中国德宏目瑙纵歌节开幕式
大型歌舞剧《欢乐景颇山》专场文艺演出 第三篇章 景颇新春 )
南亚热带的早春,已是花香四溢,满城花香中,景颇族同胞迎来了自己一年之中最为盛大的节日——目瑙纵歌节。 2010中国·德宏国际目瑙纵歌节由云南省旅游局、中共德宏州委、州政府主办,中共德宏州委宣传部、州文化局、州旅游局、中共潞西市委、市政府、德宏州景颇族发展进步研究学会承办、以“和谐发展、繁荣进步”为主题。 德宏州政府州长孟必光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代表中共德宏州委、德宏州人大常委会、德宏州人民政府、德宏州政协,以及全州100多万各族干部群众向应邀光临的中央、有关省市、云南省以及各州市的领导和中外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德宏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新闻界的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节日的问候。 孟必光介绍说,为了全面打造景颇族目瑙纵歌特色旅游文化,扩大德宏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促进德宏对外开放,推动民族团结、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繁荣稳定,州委、州政府和省旅游局联合举办此次目瑙纵歌节活动。此次目瑙纵歌节活动的主题是“和谐发展、繁荣进步”,活动宗旨是“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交流合作,增进民族团结,推动繁荣进步”。 云南省旅游局副局长何池康代表省旅游局做开幕式讲话。他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在国家旅游局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云南旅游正在由大省向强省迈进,不论是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旅游产品的开发提升、旅游业态的培育发展,还是旅游产业的整体转型升级,都在全面加快。 何池康说,近年来,德宏州委、州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注重旅游与民族文化的结合,为把“目瑙纵歌”这个景颇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打造成我省知名节庆品牌,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今年,为进一步扩大“目瑙纵歌节”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促进边疆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对外开放,又对该活动的组织层次进行了提升,对活动内容进行了丰富和优化,使节庆规模进一步扩大。我们相信,2010中国德宏·国际目瑙纵歌节的成功举办,必将使来自海内外的各位来宾和各界人士切身体会和感受魅力无限的德宏,必将助推德宏旅游的腾飞。展望未来,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随着云南旅游改革发展步伐的加快,德宏旅游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 随后,云南省农科院党委副书记、省景颇学会会长夺石当向德宏州赠送了“吉祥物斑铜牛--笑天”、“礼篮”、礼金和图书。 中共云南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黄毅宣布“2010中国·德宏国际目瑙纵歌节”开幕。 (视频) 2010中国德宏目瑙纵歌节开幕式 大型歌舞剧《欢乐景颇山》专场文艺演出 第二篇章 绿色的景颇山 ) 目瑙纵歌节开幕式——主持人 舞蹈——景颇汉子 欢迎友友们光临冰蓝的石来运转SY 小店: 网址: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htm?asker=wangwang&shop_nick=b%B1%F9%C0%B6l
舞蹈——群山之恋
舞蹈——群山之恋
舞蹈——景颇汉子
舞蹈——景颇汉子
舞蹈——景颇汉子
舞蹈——景颇汉子
舞蹈——景颇汉子
舞蹈——景颇汉子
舞蹈——织不完的筒裙
2010年2月27日,目瑙纵歌节开幕式-媒体工作者
文章评论
五岳峰
[ft=,2,]图片是你拍的,文字也是你自己写的[em]e179[/em][/ft]
黑客
[ft=,5,][ft=#ffff99,,]2010中国?德宏国际目瑙纵歌节,展示了德宏景颇族悠久的历史变迁,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民间文艺、服饰文化和饮食文化。[/ft][/ft]
黑客
[ft=#ffffff,4,]目瑙纵歌节是景颇族最盛大、最隆重的民族节日。[/ft][ft=,4,][ft=#ffffff,,]“目瑙”是景颇语,“纵歌”是载瓦语,意思是大家一起来跳舞。它是为祭祀景颇族的太阳神“木代”而举行的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也是景颇族传统的节日。自1983年德宏州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正式将“目瑙纵歌”确定为景颇族的法定民族节日以来,历经20多年的发展,这一传统节日已发展成为各民族相互交流,沟通联系,增进团结友爱、共谋发展的一座桥梁。[/ft][/ft]
黑客
[ft=#ffff33,4,]在跳目瑙纵歌时[/ft][ft=,4,][ft=#ffff33,,], 人少则上千,多时过万,数万人踩着同一个鼓点起舞,规模宏大,震撼力极强,是中国西部地区的民族狂欢节,有“天堂之舞”、“万人狂欢舞”的美称。它是世界上最壮观的集体歌舞。它包括多种异彩纷呈的舞蹈形式,舞队排列成阵,舞步豪放有序,节奏激昂明快,表现出景颇群舞的高度水平。[/ft][/ft]
黑客
[ft=#ffcc99,4,]目瑙纵歌是大型的广场集体舞。群体舞队蜿蜒曲折,气势磅礴,场面壮观,振奋人心。它的全过程都有大长鼓、铓、笛、号、古调等伴奏。舞队由瑙双、瑙巴两个大舞队组成,各队有领舞。在瑙双的带领下,成千上万的人,在目瑙示栋正对面竹栏外排成两个长长的纵队起步,踏着阵阵铓鼓声,合着古歌调,面朝东方,缓缓迈入舞场。男人们手持长刀,刀刃朝左,刀面向前,刀不能摇动。女人们手拿树枝或花草或扇子左右扇动。目瑙纵歌的跳舞路线要按照目瑙示栋标志树四棵柱所有图案线路的走向跳,在跳舞过程中,视场地宽窄,使整个舞场井然有序、紧紧相连,整齐划一,决不能发生队伍散裂或混乱的现象。目瑙纵歌的曲调铿锵有力,节拍分明,动作简单优美,各族兄弟姐妹都喜欢跟跳。有人曾说:[/ft][ft=,4,][ft=#ffcc99,,]“听到目瑙纵歌的鼓点和音乐,不跳脚板都痒得要搓地”。是不是哦甜美冰蓝?[/ft][/ft]
波涛
[ft=,2,] [ft=#ff6600,4,楷体_gb2312] 目瑙纵歌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群众性,而且集中表现了景颇族的历史起源、宗教信仰、道德观念、音乐、舞蹈艺术和文化艺术特点,是研究景颇族社会历史以及民族学、民俗学的最好的活的材料,是祖国文化艺术园地里一朵艳丽的奇葩。[/ft][/ft]
波涛
[ft=#cc9900,4,]目瑙纵歌,是景颇族传统的盛大节日,过去景颇支称其为[/ft][ft=#cc9900,,][ft=,4,]“目瑙”,载瓦等支则叫“纵歌”,均为大伙跳舞之意。庆祝胜利、五谷丰收、迎接贵宾、纪念重要节日或嫁娶喜事等都举行目瑙纵歌。盛大的目瑙纵歌一般都选定在农历正月十五,为期3至7天。数万人汇聚一起跳大型舞蹈,其排列成阵、舞步有序、节奏鲜明的“纵歌形式”,表现了群体舞蹈的高超水平。[/ft][/ft]
波涛
[ft=#ffcc00,4,]“目瑙纵歌”, 景颇语为“集众歌舞”的意思。 每年初春的农历正月月圆之期, 是景颇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目瑙纵歌节庆时日。 节日期间, 美丽富饶、百花争艳的景颇山上,这山、那山、东山、西山、南山、北山、山山寨寨,人山人海,整个山乡在歌舞,整个民族在欢唱。欢快的舞啊,尽情的唱,“哦啦”声声震荡在山间。他们用祖传的歌舞,来体现整个民族的追求与向往。歌舞场面盛大而热烈,堪称万人集体舞之 最。[/ft]
波涛
[ft=#cccc00,4,]目瑙纵歌盛会历史悠久,源于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相传远古时候,只有太阳宫里的太阳子女才会跳目瑙纵歌。有一次,太阳神邀请天地万物去参加他举办的目瑙纵歌盛会,地上的万物便派遣所有的鸟雀前往参加那个盛会。[/ft]
波涛
[ft=#99ff00,4,] 鸟雀们肩负重任,飞出森林野地,飞过高山河流,飞越目拽圣亚山坡,终于抵达太阳宫,与太阳子女们同歌共舞,其乐无穷。[/ft][ft=#99ff00,4,] 太阳宫里的目瑙纵歌结束后,鸟雀们告别了太阳神,启程返回大地的途中,来到一棵大青树上歇息的时候,看见树上结满了熟透的果子,于是他们学着太阳子女的样子,举行了大地上的首次鸟类目瑙纵歌舞会,来庆贺果子的成熟及满足它们寻食充饥的渴望。目瑙纵歌就这样传到大地上来了。[/ft]
波涛
[ft=#cc9900,4,楷体_gb2312] 景颇族的祖先恰巧碰见了鸟雀歌舞盛会,顿时被百鸟热烈而优美的歌舞场面所吸引和陶醉,并与它们一起沉浸在一片欢乐歌舞之中。[/ft][ft=#cc9900,4,楷体_gb2312] 鸟雀歌舞盛会结束后,景颇族的祖先总结了鸟雀目瑙纵歌盛会的经验,决定将目瑙纵歌移植到人间,并在羌星央枯地方首次举行人类庆丰收的目瑙纵歌盛会。为了感谢太阳神为人类带来歌舞与欢乐,在舞场正中央竖起了目瑙纵歌日月神塔,中间两棵最高的雄柱上画上了太阳和螺旋形等舞蹈图案两边的雌柱上画上了月亮与蕨叶花及宝石花图案等两棵横杆上画上了五谷六畜等图案正中交叉着刀剑,体现了景颇族的生生不息及英勇果敢精神,寄托着全民族的理想之魂。[/ft]
波涛
[ft=#cc6600,4,楷体_gb2312] 正月十五日这一天,八山九十寨的所有人兴高采烈,穿上节日盛装,鼓乐齐奏,鸣枪放炮,从四面八方汇集到羌星央枯地方目瑙纵歌舞场,跟着头戴插满美丽鸟羽等饰物帽子的领舞总头后面,千万人踩在一个鼓点的节奏上,齐歌共舞。人数众多,规模盛大,鼓乐齐鸣,气势壮阔,歌舞相谐,节奏明快,队形变换有序,舞步刚健不乱,男人们手中的长刀亮光闪闪,犹如出征的勇士和凯旋的战将女人们身上的银泡恰似孔雀开屏,她们手中的彩帕和花扇,又像彩蝶在花丛中尽情翻飞。雄浑的鼓声震人心弦,“哦啦”旋律飞向太空,嘹亮歌声响遍舞场,所有人踩着欢快的节拍翩翩起舞,放声高歌,纵情欢跳。年迈的返老还童了,一个个神采奕奕,舞步轻盈起来幼小天真的儿童也一个个变成了天生的歌唱家和舞蹈家。所有的景颇人都像喝足了香醇的糯米酒,甜醉了,从内心倾吐酣畅的欢笑。[/ft]
波涛
[ft=#ff9900,4,楷体_gb2312]从此,景颇人民的生活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幸福快乐。所以,人们把目瑙纵歌与理想连在一起,一代接一代,接过来传下去,一直传到了今天。[/ft][ft=#ff9900,4,楷体_gb2312] 1983年,经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讨论通过,确立目瑙纵歌为德宏州法定的民族节日,时间为每年的正月十五、十六日。2006年5月20日,目瑙纵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目瑙纵歌已经成为展示德宏边疆各族人民精神风貌和景颇族风情的综合性歌舞盛会[/ft]
冰海
[ft=#ccff00,4,] 走进景颇人家,你会听到“舂筒不响,吃饭不香”的说法。因此,舂菜在景颇族菜谱中最具特色。景颇人把鱼腥草、苦练子果等药用食物和丰富的各种香料、调料及经烧烤后的鱼、虾、鳝等放在竹筒里用木锤舂制,制成风味效果,能疏风除热,消食建胃。[/ft]
冰海
[ft=#ccff99,4,楷体_gb2312] 景颇有道菜叫“鬼鸡”,这道菜听起来怪吓人的吧,但是味道好极了!此菜可是有来历的,景颇族历史上有杀鸡祭鬼的习俗,“鬼鸡”就是供祭献鬼后,景颇族人将煮熟的鸡晾凉后撕碎,在野外佐以剁碎的姜、蒜、缅芫荽、柠檬叶等相关配料,配入盐、味精、酱油等调料制成。为了能常常吃到这道美味,聪明的景颇族人将“鬼鸡”端上了饭桌,并作为款待客人的上好佳肴。[/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