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梳齿间的细光阴(包利民)】

美好生活




 
图片

 


   木梳是长发的情人,青丝细齿,日日相伴,流淌着无数的雨夕花朝。遥想间,那样的情景总是动人心神,轩窗独倚,红花红颜,长发如瀑,翠梳游走,便醉了光阴。

  “朝梳和叠云,到暮不成雨。一日变千丝,只作愁机杼。”这是宋代曹颜约《朝梳怨》中的前四句。一个孤独的女子,晨昏间的情思流露,寂寞中透着哀怨。木梳也成了机杼,却是青丝难纺,却成了轻愁往复的寄托。

   在我的童年里,木梳却是很普通很平凡的东西,没有古时的那种精致,也没有现在的那些样式,就是木头的,形如弯月,经常照耀着姐姐们的一头长发。不过,有一次,却发现了一把很特别的梳子。那是去叔叔家里,正是冬天,奶奶坐在滚热的炕头上,把盘成髻的白发散开,拿着一把极小巧的梳子慢慢地梳着。阳光从窗外照进来,在梳子与白发的交错间欢快地舞蹈。


 
图片
 
 
   那是一把银制的小梳子,由于长年的把触,已被抚摩得极为光滑,带着掌心的温度。现在想起,依然记得它在奶奶的发间穿行的样子,银梳银发,带着穿透重重岁月的芬芳,在时光深处,蕴敛成我心底永远的眷恋。

   家里有两把木梳,不知是什么木头制成的,原来的颜色褪尽,呈现出一种淡淡的黄色。两个姐姐一人一把,每天的早晨,她们对着木柜上面墙壁挂着的大镜子,梳那一头长发。那时很是羡慕,如果男孩子也能留头发,是不是就能体会那一种感受了?有时也偷偷拿起木梳,在短短的头发上轻梳几下,镜中却是失望的脸。

   那时邻家姐姐的头发最长最黑,我常去看她梳头,那是一把很厚的红色木梳,梳齿也很粗,每一梳起,长发如水般从齿缝间泻落。邻家姐姐长得美,明眸皓齿,人很聪明,却是家里贫困,从没上过学。我常去她家里玩儿,她很喜欢我,每一次去,都让我教她认字写字。有时,她梳头时,我便要过木梳,给她轻轻地梳,她静静地笑,发丝流过我的手面,一如她的浅笑流过我的心底。
 
 
   后来,家里的木梳终于断了几根齿,如残年的老人笑着露出的牙,沧桑中透着一种温暖。姐姐们依然舍不得换新的,也许,几年来一直用它,有了感情。我却一直很少看见母亲梳头发,可是母亲的头发并不凌乱。后来才知道,母亲起得极早,木梳在它发间游动的时候,我们依然在梦乡里沉迷。母亲就是这样,把第一缕晨光梳进发中,一年年,木梳在时光里老去,也梳白了母亲的一头黑发。


 
 图片


   有一年,邻家姐姐终于出嫁了。那一天,我早早地去她家里看热闹,她一点都不开心的样子,见到我,说,再也不能和小弟学写字了!坐在接亲的马车上,她让我坐在她身边,秋天的风依然吹动她的长发,发丝拂在我的脸上,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在新房里,她坐在炕上,一个儿女双全有福气的老奶奶给她梳头发,依然是那把厚厚的红木梳。这是我们这里的婚俗,邻家姐姐的长发散落,老奶奶就在后面一下一下梳着,嘴里还念叨着: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儿孙满地……邻家姐姐的眼睛红红的,却没有眼泪滴下。

   再后来,姐姐们也相继出嫁,梳子在那样的时刻在她们的发间轻轻游走,依然是不变的歌谣,依然是一种告别。少女的岁月在梳齿间流走,迎面而来的,却是无尽时光的沧桑,直到了白了发。

   可是,梳子却记得那些青丝变白发的所有时光所有细节,它把所有的岁月所有的心绪都梳理得细细且长,是我们回望时,那些丝丝缕缕的暖汇成的温暖之潮。那些梳子,若如机杼,便会将那些琐碎的光阴编织成心底最美的画卷,每一流连,神飞无限。

 
图片
 
 
" width="235" wmode="opaque">" width="200" wmode="opaque">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