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西藏之行(八)——鲁朗林海、雅鲁藏布江、南伊沟篇

个人日记

         鲁朗林海、雅鲁藏布江、南伊沟三个景区都是自费项目,且一个比一个贵。在和导游一番讲价后,三个景点1600元搞定。

鲁朗名为“龙王谷”。意为“叫人不想家”,是真正的西藏瑞士风光所在。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沿着雅鲁藏布江攀高,最终被米拉山拦截。荡漾山谷间的暖湿气流,滋润了郁郁葱葱的鲁朗林海。你很难想象,在雪域高原上会有这样茂密的森林。站在观景台上,眼前是一幅绝美的画面——蓝天、白云、林海、溪水、木屋、田园,天然纯净。好一个让人难舍、难离、难忘的诗情画意美鲁朗。


细赏美景,真想做一个鲁朗的农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由自在,好不惬意!

美景配佳人,呵呵,来一张。
 
 

怎么感觉很有点 啊。
 

再二一下。

 

农妇做不成,自然得离开。告别了鲁朗林海,向雅鲁藏布江进发。
 

一路上,藏族风情更加明显,五彩的经幡阵,洁白的哈达,处处显示着藏族人民对佛教的信仰。我们也是很感叹。
 
 

途经丹娘佛掌沙丘——该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强风口地段,风沙经风一年一年的吹送搬运并堆积,形成了特殊的地貌景观。

这样美的沙堆,是不是有点想脱了鞋冲上去玩一玩的感觉啊。

 

到大峡谷游玩,其实是车游。每到一个观景台,下去游览,随后在乘车前往下一个景区。大巴是不间断的循环,只要看到空车随时可以上去。不过因为是旅游旺季,基本是没有空车的。你必须在站点排队等候。

第一站的“情比石坚”。一块巨大的岩石一分为二,夹缝中生长着一株高大的桃树,树上挂满了白色的哈达。导游说转一圈怎么样,转两圈怎么样,转三圈怎么样,游客真听话,乖乖地围着桃树转。

 
 

 
 
 

路遇一片片庄稼地,农作物快要成熟了。直至离开西藏前,我还分不清这到底是小麦还是青稞。


 


南迦巴瓦峰,中国最美的山峰。导游告诉我们,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看到。把镜头拉得最近,也是云海一片。她像少女一样,在云海后边羞羞答答就是不肯出来,应该是叫她“羞女峰”才对。我们是无缘目睹她的庐山真面目了。


 

这也像南迦巴瓦峰一样遮在帽子和墨镜后边不肯露出真面目?和南迦巴瓦峰差远了-——

 


雅鲁藏布江的湾处。



    清澈
的山水流入浑浊的江中。


 

随处可见五彩的经幡。

 
 
 

中午一点多用餐,下午游览南伊沟。
 

南伊沟离印度只有几十公里,所以南伊沟有边防军把守,要接受检查。导游开出了边防通行证后,我们沿着南伊沟河谷缓缓进入深山幽谷原始密林。
 

给我们做导游的是一位十八、九的藏族女孩子,在拉萨上大学,因放暑假,回来做点导游的工作。人虽然不是很漂亮,但能说会道,逗得一车人哈哈大笑。在如此愉快的旅途中,完全忘记了高反,都沉浸在南伊沟美妙的世界中。
 

南伊河浪花翻滚,汹涌轰呜,震荡山谷。
 
 

这里居住着56个民族中人口最少的珞巴族人,现在仅有3000多人。走进他们的小屋,墙上挂满了动物的头角、皮毛,是勇敢者的象征。

 

观光车最后在“天边牧场”停下来。称它为“天边牧场”,一是因为它位于中国边境,二是这块牧场海拔高度3000米,在如此高的地方能有这么一块绿草地,真是难得可贵。
 

 

眼前是翠绿的草,碧绿的树,墨绿的山,五彩的花,还有山间飘渺的白云。牛儿、马儿,正在草地上悠闲自在的吃着青草,一派温馨、宁静、安详的自然景象。

 

绿草中盛开着蓝色的马兰花。

 

白色的青稞花随处可见。


 

这里是真正的原始森林,一些年代久远的树木枯萎倒下,一些年轻的树木茁壮成长,大自然在这里演绎着生命的新陈代谢。

 

高大的树枝上,挂满了松萝,丝丝缕缕缠绕在一起,五花八门,各有情趣。看,这一团,看上去像一只可爱的小熊。
 
 


 

晚上,我们一行在八一镇吃了著名的石锅鸡,这是用墨脱的石锅,林芝的鸡,还有松茸和多种草药做成的,芳香满屋,味道美极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