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播爆料,权威部门不能失语
新闻简报
央视主播爆料,权威部门不能失语
2012-04-11 04:19:50 来源: 青岛日报(青岛) 9日上午,央视主播赵普发表微博称,“转发来自调查记者的短信。同志们:不要再吃老酸奶(固体形态)和果冻,尤其是孩子,内幕很可怕,不细说。”无独有偶,此前,经济观察报调查新闻部记者朱文强发微博称,央视员工爆料,现在的果冻和酸奶存在很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后你们谁也别吃果冻和酸奶了”,“哪天你们扔了双破皮鞋,转眼就进你们肚子了”。(9日大河网)吃果冻、喝酸奶,原来吃的是破皮鞋?真相在哪里?
由于赵普语焉不详,并未披露相关实情,告诉公众为何不能再吃老酸奶、果冻,由此引来了各种猜测。赵普的爆料已经演绎为一起公共事件。
通过这一爆料,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前几年央视的一次调查报道。食用明胶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食品添加剂,肉冻、果冻、糖果、香肠、粉丝、罐头、冰淇淋、方便面等在生产时都使用了明胶,它起到的是粘合的作用。在河北省的阜城县,《生活》记者见到的明胶加工场面却大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销售商的几句话道出了实情:“阜城的胶全是工业胶,但是90%的全吃了。”
“这个东西绝对不能吃,不能入口,只允许工业用,不允许食用,本身这个皮革里头就含很多东西,像酸、硫磺,什么白矾,白灰、硝,它含的东西特别多,它不能吃,但是大部分人全吃了。”
种种事实证明,我们曾经吃的果冻、酸奶确实不太安全。那么现在的果冻、酸奶呢?赵普的爆料是否属实?“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在食品安全问题令人堪忧的大环境中,任何关于食品不安全的话题总能让人忧惧。
据报道,某品牌乳业企业相关负责人曾表示,目前市场上的酸奶分为凝固型和搅拌型,老酸奶属于凝固型,二者在奶源、菌种和发酵时间和生产工艺方面都有不同。不过所遵循的国家标准都一样。老酸奶里面适当添加明胶等食品添加剂,是为了保持其口感和外观,是国家允许使用的。很显然,单单一句“国家允许使用”难以打消公众疑虑。作为利益相关方,生产企业固然可以自证清白,但更需要旁证。
为此,一方面,公众可以呼吁赵普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公布更多的真相,起码提 供更多的信息;另一方面,权威部门不能失语。针对赵普的爆料,权威部门不妨“约谈”赵普,真实、全面、及时地回答公众的疑问。 (本文来源: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