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宗风(五)
慧净法师
(2011/7/8,慧净上人于净宗书院为僧众开示)
(僧众轮流背诵宗风俗谛)
今天之所以选择在这里聚会,是希望大家能更加亲切地、融洽地,在没有高低上下、甚至僧龄的阶级差别,于一种平起平坐、没有拘束与限制的气氛下座谈。同时也想利用这个机会听听大家对教团,或个人的修行,或对将来的愿景展望有什么想法。
问:有人反映说,道场里非常自由,但却少了规范及奖惩。因为自己担任执事的关系,平日于事务上较有机会接触上人,知道上人的教导看似没有固定的轨则,但其实对于僧众的言行举止、待人处事,是有高标准的规范精神在其中的,可是这部份不知如何传达或展现。
慧净上人:我们道场位于都市公寓中,是社区型的教团,附近有左邻右舍,跟一般山林道场,平常较少和信众或社会人士面对面接触是不同的。我也曾辗转听到有少来道场甚或在其他团体学习的某位以前同修反映,说我们的出家众有的威仪不足。面对这样的评论,首先我们就要先检讨,因为很多事情我们自己是看不到的,尤其了解自己这件事,往往是要假藉外境来当作我们的镜子。因此,包括我自己,希望大家言语举止尽量的安详稳重。
宗风俗谛中就有“威仪(举止)──安详稳重”一条,安详稳重其实是包括内心跟外境的,也就是身口与意。一个人如果内心安详稳重,他会是很平和的──内心很平和、很平静、很无诤,也很安稳、很喜乐,一种寂静的喜乐。
除了内心必须安详稳重,言语也要安详稳重,也就是在语言表达上,必须是安稳的、祥和的、不粗暴的、不急躁的,甚至不会说出让他人苦恼,与人有争执的语言;举止也一样,也是要安详稳重。所以“详”是“言”字旁,显示内心所展现出来的言语举止是安详的。
出家本来就是为了修行,所以内心应该是向善、向上、向净的。我们既然发心出家,心中就应该清楚明了是为了修行而来,而修行也一定是有自我的要求,而不用等待外面用某种严格的或是某一种制度来规范,甚至奖惩。所以,一个真正发心出家的人,很自然的,他应该会有自我要求,让自己的身口意都是安详的、稳重的、不虚浮、不粗暴的。
所以有人说我们威仪不足,这对出家众来讲,应该感到很惭愧。既然现出家相就是为了要修行,首先就是内心要平和、平静、安稳、无诤,展现在外的,也是稳重的、稳定的、平和的,这方面希望大家都能自我要求。
我比较不会订出某一种规矩,甚或有奖、有惩,这也是希望大家都能从内心自动自发,自我要求。不过,由于毕竟我们都是凡夫,具足贪瞋痴,尤其在社会上久了,难免习久成性,积习难改,因此就订了宗风俗谛让大家背诵思惟。
我们学佛,所接触的都是大圣佛陀的金言玉语,若能将这些思惟在心中,从这些佛言祖语来自我熏染,转化习气,调柔个性,这样,气质、相貌、举止、言语、命运都会转变。甚而将这些金言玉语作为自己的生命,落实在生活,时刻警惕在当下。
所以,对于一个真正发心修行的人来讲,应该是不会等待规矩等种种要求才想调整自己的,只是说因为是凡夫,习性难改,因此多少需要有一些规范,“宗风二──俗谛”就是我们这里的规范。
再者,我们这个法门是“易行道”,龙树菩萨以“乘船则乐”来形容,顺风扬帆,又可以欣赏外景,轻松惬意,跟一般自力的修行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也希望大家在修行上如龙树菩萨所讲是安乐的──乘船则乐,大家过着快乐的出家人的生活、快乐的念佛人的生活,但也不能因为是易行道、安乐门,所以就放纵了,更要注意自己是身着袈裟的修行人。
虽然我们现在所穿的是汉传的僧服,但要把它当作袈裟;既然穿袈裟,就要用敬重、庄严之心来对待。由于印度比较热,同时讲究简便,因此就用一块布把身体围起来,袈裟就这样一披,可是这样的衣着方式在我们这边不习惯,所以僧服就延续中国式的服装。虽然样式不同,不过我们仍应把它当作佛陀时代的袈裟,以庄严之心来面对它,既然穿上了袈裟,言语举止,甚至起心动念就要合乎一个修行人的标准,所以希望每个人对自己的言语举止要注意。
我们的教团坐落在台北市信义区的社区公寓中,房价很高,环境也比较狭迫,就目前来说,将陆续会有人来亲近道场,或现出家相,所以住的地方就会呈现不足,因此,从长期着眼,教团希望能在郊区建设一个静修的地方。也就是说,这个地方虽不是在市区,但也不是在很偏僻的深山,可是有山林景观,是静而不僻。
教团中,四众会愈来愈多,而人总会老,不管是年纪大,或想专修,都必须要有一处静修的地方,这是我们目前尚缺乏的。
关于将来静修居住的规划,希望大家都有宽阔的空间,个人的生活机能也都具备,也就是说,有个人的寮房、卫浴、小佛堂、小茶水间、晒衣处。建设的材质及样式以简单、朴实、便宜、坚固、耐用为原则,而不像一般寺院的红砖绿瓦、雕梁画栋。
构想中的这个地方将对内不对外,四周篱笆围起来,平常可以不受干扰,都在里面用功。当然不止是出家众,在家众也可以,只要是相应于我们这个法门,而个性是无诤、平静,能够与众和合,这样的人都可以住进去,让大家晚年可以很安心的念佛,很安然的往生,不过这也只是目前浮起的一种念头,将来能不能实现,就看以后的因缘。只是说“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而已。
另外,也因为同修的护持,让僧众可以安住修行,希望大家要有感恩的心。可以这样说,目前常来道场念佛的同修,都把教团当成是自己的家,也把我们出家众当成是他们的亲人一般,因此我们对同修不能看成是一般的信众,而要当成是自己的家人、兄弟一样。
住众平日就是尽量无诤、平静,这个非常重要。每个人的内心如果是无诤的、平静的,那团体里面就不需要什么奖惩条文,也不需要什么规矩,自然就会和谐。所以希望大家由内而外都能够无诤、平静、和谐、和乐。
有一句话说“与人无诤,于事无求”,要内心无诤,就是要有这种态度。对任何事情、语言,都要有一种直心,所谓“直心是道场”,直心就是“是、是,好、好,对、对,谢谢、谢谢”,日本话叫作“すなお”(sunao),翻译成中国话,就是“直朴、素直”。
日本常常有一句话“はい、はい”(hi),对方讲什么,就回应“はい”,也就是说,以一种直接接受的心,人家讲什么就“嗨,是的,对对,谢谢”,希望大家也能培养这种“すなお”(sunao)的心。直接的、当下的去领受、接受、承受,不要加以转弯的考量、解释、看法。每个人能够这样的话,那个团体也会是和谐、和乐的,而且人格、心境都会提升,也会带来福报。
这样的心,也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诚”。“诚”非常的重要,《中庸》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意思就是说,如果没有诚,便是虚妄,没有彼此存在的价值。一个诚心的人,不会怀疑人家,也不会计较人家;一个诚心的人,凡事会直心来接纳。所以诚心、直朴的心对一个修行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有诚心、直朴的心就会减少冲突,冲突减少就不会引生业障,不引生业障就能增加福德。所以直朴的心与诚心就好像婴儿的心,婴儿很纯朴,他没有大人的那种是非、利益、计较、争夺的心,也因此,在道家修炼上,也很重视像婴儿那样的直朴之心。
我们僧众住的地方都会悬挂一副字──“随作务,随念佛,不与人诤,亦无怒容”,这都是我们的座右铭,而且也是修行的重点之一。“随作务、随念佛”,把念佛落实在生活当中,落实在行住坐卧当中,落实在时处诸缘当中,让念佛成为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活习惯。“不与人诤,亦无怒容”,既不在口头上与人诤,内心也无诤;如果内心有诤,至少也不要表现在容貌上,慢慢让内心也能够不存留。
当然,讲道理是容易的,一般好像都是讲道理给人家听的,其实修行道理是要讲给自己听的;还有,道理容易了解,讲也容易,可是修行就会遇上困难,为什么?因为道理的了解是属于第六意识的层次,可是个性执着于第七意识,是旷劫以来含藏在阿赖耶识里面的,非常坚固,因此,单单靠这一辈子第六意识接触到的这些道理是很难销融旷劫以来的这些习气的,所以都要常常不断的提醒自己。
这样讲起来,修行是修什么?是“修心”,一切唯心。所以有一首偈说“愿我恒常观自心,正当烦恼初萌生,危害自与他人时,立即强行令断除。”只要起心动念,都要观照,为什么?因为那个念头是小偷,不是主人,主人是那个空灵的本性,所以对一个修行人来讲,他的内心应该永远处在一种空灵的、安详的状态,念头起来就要观照。当然处理事情,与人接洽时必须要明辨、动脑筋,可是事情一过,就回复到那个空灵、寂静的状态,所谓“于事无心,于心无事”便是这意思。当然这些也都是道理,我也在学习,可是我们目标就是那样。
因此,俗谛方面,我们就尽量去做。由于有俗谛这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所以俗谛不仅是我们行走的道路,也是一面照妖镜,照出我们就是善导大师所讲的“罪恶生死凡夫”,如果不是罪恶生死凡夫的觉悟,我们也不会老老实实的,通身靠倒在阿弥陀佛的怀抱中。
所以真正学习我们这个法门的人,会比较有包容心,比较不会生起责备人家的心念,为什么?因为想到如果要被责备的话,我们自己应比别人更需要被责备十倍、百倍;尤其是体悟到是阿弥陀佛包容我们,不跟我们计较,自然也会想尽量的包容别人,不跟别人计较。就如净嵩法师说的:“佛都原谅我们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原谅别人呢?”反过来说,大家也可以自我检视与观照,平常内心如果有太多挣扎的事,就要让它消除;如果一直无法降伏,就应该警觉。因为一个正常人尚不会这样,何况是一个修行人。
另外,在佛门中,刚出家时都会先安排做苦役,也就是人家所厌烦的比较苦的工作。为什么?一方面可以消业障,一方面增加福报。在佛门里面要修福真的是比较容易的,所谓“佛寺门中福好求”。因为寺院是三宝的地方,跟世俗的地方不一样,在三宝的地方播种,就好像在一块很肥沃的田地下种子,这一颗种子再怎样的低劣,但由于地很肥沃,就可以变铁成金,所以在佛门中如果有什么差事的话,大家尽量不要计较,承担差事就是点点滴滴的在累积福报,都是功不唐捐的。
最近有一位莲友向我反映,说《大经》(34页)之“远离粗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习善语,自利利人,人我兼利”的经文看不懂,应该是少了字。既然是“远离粗言”,怎么还会“自害害彼,彼此俱害”?我回答说:“对于经典,我们应该去了解经文中的意思,而不是在文字上挑经文的毛病。孟子说:‘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经文往往四字一句,偈语更是受字数的限制。因此,不可拘泥文字,而应理解文中内涵。以我来说,从来没有起过一念认为这句经文有错误,或文字不周到,反而觉得这样的造句用词比较简洁。”我进一步跟这位莲友说:“其实我们这个法门是‘还愚痴生极乐’,像《盲眼老人 预知时至》中的主角,她懂什么?可是我们人生末后能够像她那样吗?如果能像她那样,我想这应是大家所盼望的。所以法然上人就讲,圣道门是‘极智慧证涅槃’,若是净土门则要‘还愚痴’,才能安稳的‘生极乐’。不然知解太多,意见太多,一直在寻文摘句中作活计,这样心就会不专一、不安稳。”
我们这个道场是长年念佛,大部份的人在道场也好几年了,如果有专心念佛的话,几年来,气质、相貌、个性、威仪应该都会转变的;如果没有转变,就要自我检讨了。当然不是说相貌突然变成另一个容貌,而是从气质上可以看得出来,至少性格上会更稳重、更谦柔。
在一支香(七十分钟)的念佛当中,如果能够一句一句没有粗的杂念,就会体得安详、寂静的心境,这样,逐渐气质就会改变;如果念佛时妄想杂念还很多,可以依照印光大师的“十念计数”来念佛,三三四也好,五五也好,一口气念下去也好,这样当然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妄想杂念,可是比较细。尤其早晨刚睡醒时,心比较平和、稳定、寂静,可利用早晨的时间采十念记数静坐念佛,久而久之,就能体会到详和寂静之境。
其实我们的佛性是什么?佛性无非是“寂静”二字。“涅槃”是印度语,中国话就是“寂静”。一切唯心所造,如果我们的心多少体会到寂静的话,言语举止就会安详稳重而不会虚浮或粗暴,而且也不会常与人起争执。今天的僧众座谈就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
http://www.hongyuansi.com/new/Article/hyxx/hfxx/201108/3392.html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