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老乡的战争与爱情
个人日记
剑横飞碧血,虞姬意气绝。
蛾眉不辞死,大王何曾归。
楚歌未央晚,細腰漢宮月。
戚戚衣袂举,汩舞刘季前。
--《过项王故里》
一、引子
来南京时带了本《史记》,刚好听到储兰兰的《霸王别姬》,不久前出差到过宿迁项王故里,不久前看了《王的盛宴》,不久刚到徐州,一连串下来,于是想写写项刘。与项羽相关在地名,只记得三个:巨鹿、鸿门、乌江。徐州估计排第四,宿迁排不进,声名不显。比较惭愧,以前并不知道项羽是宿迁人。市委不妨学习前辈把名字换换,如2010年,襄樊改名襄阳。
宿迁的移动机房刚好在项王东路,离项王故里风景区非常近。风景区周边修起了诺大宫殿样式建筑群,巍峨有范,这里是商业街,有酒家,有酒店,还有各类文艺小店,与许多中国特色风景区基本一样。灯光零零落落,整体太过冷清,明月当空,照的分外寂寥,好在有大妈热情的广场舞。
徐州古称彭城,是项羽定都的地方,干活的移动机房靠近燕子楼与户部山,打的起步价,我都是走过去,户部山上有项羽戏马台。
我一直认为汉朝是秦制与楚文化的混合体。而楚汉战争不妨说是两个老乡的战争。
二、项羽
l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身上没有什么神性光辉,但他是没落贵族出身,从小霸气侧露。
三、刘邦
l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史记-高祖本纪》。
l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史记-黄帝本纪》。
l 王美人梦日入其怀,以告太子(后为汉景帝)。太子曰:“此贵征也。” .
――《史记-外戚世家》。
刘邦比项羽大二十四岁,垓下时,项羽二十八岁,而刘邦过天命之年,以那个年代计算,已是老人了。刘邦身上的神性很多,刘彻也有。因为黄帝是史记中第一个记载神性的人物,我把这种神性总结为‘黄帝现像’。其实没有神性并不寂寞,秦始皇也没有这类记录,这种 ‘不正常现像’,如今我们大约一笑了之。
刘邦早年的人生其实非常鲜活,左大腿有七十二颗黑痣,这个人胡子很长很漂亮,招朋引友去酒吧喝点小酒,又没什么钱,喜欢赊酒账,还有点好色,不爱庄稼活。刘邦曾见始皇帝的车队,也是大大地羡慕一通。
早年生活的故事题材一定很多,但史记只记录有限的几条,虽然埋怨太史公为何不多多详细地记录些,但这样的选择,也有一些道理,都是伏笔!为项羽反秦,刘邦当皇帝做伏笔。
四、灭秦与楚汉战争
项刘交集在灭秦战争中,陈涉一句天下苦秦久也唤发出惊人的爆发力,各地迅速建立起原六国贵族与平民百姓为代表的势力,并组成统一战线。三四年时间,强秦灭了,秦王子婴死了,烧了把好大的火,天下气消了,项羽气也消了,刘邦的气却涨了,我一直认为是私欲引起楚汉战争,私欲越挫越勇,屡败屡战,除非死亡才能中止。反正胜者为王,什么太平,大同世界,百姓福址,让史书自说自话去。
五、刘邦与吕雉
l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高祖竟酒,后。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酒罢,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
――《史记-高祖本纪》。
刘吕的婚姻是个传奇,因为吕雉有一个奇葩的爹。
吕家是没落贵族,而刘邦个平民百姓。吕雉父亲叫后世称为吕公,吕公是秦相吕不韦的侄重孙,相人之术是吕家的看家本事。第一次见刘邦时发现他面相不一般,所以刘邦成了第二个异人,成了奇货可居的续集。史记没有说刘吕俩成亲是什么时候,也没有说他们的爱情。但刘吕明显是老夫少妻,推测应该恩爱过。
六、汉皇别姬
l (刘邦)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改立太子),彼四人辅之,(太子)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歌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柰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歌数阕,戚夫人嘘唏流涕,上起之,罢酒。
――《史记-留侯世家》
l 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太后闻其(赵王刘如意)独居,使人持冘饮之。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
――《史记-吕太后本纪》
l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史记-项羽本纪》
霸王别姬,千古绝唱。其实书关于这个女子记录的非常的少,点地了个姓氏虞,写了个件事自杀,情节超简单,后人于是臆想了。
汉皇别姬,才是千古绝唱。戚夫人,历史也只是记录可怜的女子姓氏,没有名。
刘邦征战中遇到戚夫人,与虞姬一直跟在项羽的身边情况非常很像。戚夫人生子刘如意,刘邦非常喜欢这个儿子,常对人说此子像他。甚至要立为太子,可惜吕非常高明成功解决了这个危机,戚夫人母子最后都被吕后残害,残害的手段十分残忍。反过来,如果刘如意当了皇帝,吕后的下场会怎么?
当刘邦知道已经不能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后,召戚夫人过来。说太子的羽翼已在成,难已动摇。戚夫人大哭,刘邦也感到自己死后她的危险,于是远远打发他们母子去封地,还安排了正直的周昌当相国,还没有挡住吕后杀伐的脚步。
史记关于这段写得非常精彩,我觉得这是一处重大的悲剧题材,后世艺术作品中好像都忽视了这一节,实为可惜。
七、传世艺术
历史写他们的诗歌非常多,写出精彩也不少,但唱出来的不多。
屠洪刚的《霸王别姬》,刚柔缠绵,荡气回肠。
梅兰芳与杨小楼创做的《霸王别姬》,京剧的唱法,个人听不习惯,特别是配音的唢呐,锣,哐器,听这些声音就像听噪声。
张学友与夏妙然版本的《霸王别姬》》与屠洪刚相似,可为双壁。
储兰兰版的《霸王别姬》,唱腔优美,配音也是当下流行音乐特色,典型的中国风,十分到位,最爱此版。
哎,云敛清空 冰轮窄涌
好一派清秋光景
看大王 在帐中 和衣 睡稳
我这里 出账外 且散愁情
轻移步 走向前 荒郊站定
猛抬头 见碧落 月色清明
――《霸王别姬》
与刘邦相关的传世艺术作品,相对少的可怜。睢景臣的元曲《高祖还乡》,是为数不多中的一个,这套散曲,如改编成相声快板,一定卖座。不过,我个人对这个挖苦讽刺之作品持批评态度。虽然还原了刘邦早年的面目,但却无视刘邦后期变化。就高祖还乡整个活动而言,高祖还乡,是恩泽乡里,免了世代的赋税与徭役。睢景臣生活的元代是蒙古族统治,在这个时间创造如此高质量的作品,对汉民族的创建者极尽诋毁,政治上似乎不太正确,或者,是对刘邦一贯看不起儒生回应?或是他压根没想到这一层?
〔三煞〕那大汉下的车,众人施礼数。那大汉觑得人如无物。众乡老展脚舒腰拜,那大汉那身着手扶。猛可里抬头觑,觑多时认得,险气破我胸脯!
〔二煞〕你身须姓刘,你妻须姓吕。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数。你本身做亭长耽几盏酒,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曾在俺庄东住,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犋扶锄。
〔一煞〕春采了 俺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秤,还酒债偷量了豆几斛。有甚胡突处? 明标着册历,现放着文书。
〔尾〕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只道刘三、谁肯把你揪撮住, 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 《元曲-高祖还乡》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