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熄后,知交好友剩几个

个人日记

 文/吴念真
 图片

 
始终很佩服某些擅长交际应酬的人,总觉得那是一种天生的才华,那些人无论在什么场合、遇到什么样的人,好像都能应付自如、谈笑风生、礼数周到,有些人甚至还具备超凡的记忆力,任何一张脸、一个名字只要见过、听过,仿佛就可以记入档案,存取自如。这方面我承认自己是有心学,但力有不足。

人际交往三层次

年轻的时候在电影公司上班,直属上司不但善交际而且酒量好。那时候最怕的工作任务,就是“晚上留下来,陪客人吃个饭”。和朋友可以彻夜瞎说,上台演讲好像问题也不大的我,到了那样的场合,却始终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表情和态度去应对、交谈。而一旦心里有了这样的犹豫,言行举止就必然拘谨、尴尬。加上酒量超差,一杯脸红,两杯过后马上睡意蒙,老怕自己出丑,于是无论敬酒或回敬都小心翼翼、畏畏缩缩。

于是,在这个经常以喝酒的态度来衡量一个人“诚意”的地方,难免被归类为“不够热情”的人,记得有一次上司还曾经在一大堆宾客前指着我说,你这家伙根本带不出场!或许是自己不习惯,也老让别人觉得我“无趣”,所以那些类似的场合慢慢地就不找我了。没有交际、没有应酬自己觉得轻松,但看在某些人眼里,却老觉得我是不是太冷漠,太寡情了一点?

记得有个朋友,当年还很好意地跟我上了一个晚上的交际课。他说人际交往上有三个不同层次的关系,都必须要学习、要关照。

第一种,那是一种即使勉强也要凑合的场合,目的是广结善缘,或者为了自己(或亲戚、朋友)某些近程目标可以顺利完成。在这个层次上,人与人间的关系较远,说不定“过眼即忘或用完即弃”,情感成分属于“略低”的一种交往。

第二种,广结善缘也是目的之一,不过在这个层级上,人与人之间基本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熟悉度或关联性,是为了累积情分,“养兵千日,可能用在一朝”的积极性交往,情感成分属于“中级”。

第三种,往来的关系不是亲戚就是非常熟识的朋友,是婚丧喜庆的帖子或讣文必然会发出去,年节会相互送礼、致意的对象。不过,真正的情感成分则属于“自由心证”,浓淡之间甚至还会凭双方“礼尚往来”的程度而有所改变。

已经到了这般年纪,他说的我当然都懂,只是要做到自然、安心,对我来说还是难。没有真心的善意。举个例子,我最怕遇到的场面是听到别人跟我说:“好久不见了,哪天聚聚?”“哪天有空,一起吃个饭吧?”而讲完之后紧接的话却是“哦,那bye了,保重!”我了解那绝对是善意,但更难受的是:这善意无丝毫真心。

记得儿子五六岁的时候,有一次带他上街,在玩具店里遇到一个早已离开原本行业的制片,聊了一阵别后各自的工作和发展之后,他说:“哪天有空聚一下,吃个饭吧?”随即握手告别,没想到我儿子竟然问我说:“他要跟你吃饭哦?”我说:“是啊。”没想到儿子却一脸疑惑地说:“那你们怎么都没有留电话?”小孩清澈的直觉,有时候真是一面镜子,没错,他连我的联络方式都没问,那“哪天聚一下,吃个饭”,这句话不就是大人之间彼此心知肚明的应酬一场?

几天前跟当初要我把交际当成人生一种必要的朋友聊天,没想到他忽然冒出一句话说:“这几年懒得交朋友。”理由是:“已经到了这样的岁数了,未来交到的朋友,再怎样也不可能像现在的那些老朋友这么久。”他说从年轻到现在,朋友来来去去,有些甚至从好朋友变成死不往来的敌人,“但总有几个是不必应酬也打死不退的家伙。”他说:“没骗你,有一天晚上我很认真地算了一遍,觉得……有这几个其实好像也挺够用了!”没问他“那几个”里头包不包括我,因为怕一旦问了,他的回答会让我觉得又是另一种形式的应酬。

从以前到现在都很羡慕、敬佩那些会交际应酬的人,一直学不会或不自在常让自己很自责。以前常在热闹非凡的场合里因为觉得无能、无趣而提前默默离席。现在想想好像这样也还不坏,至少总比在人群散尽、灯光黯淡、杯盘狼藉的时刻,发现现场只剩一个疲惫、孤单、空虚的自己好多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