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语文”短平快”使不得
个人日记
近期,浏览学生写人的习作,估计三分之一写的是我。孩子们写我的外貌,因抓住了特征,所以传神,读来忍俊不禁;写我喜欢读书和朗诵、喜欢与他们分享我的文章等习惯,真真实实;写我惩戒学生,也无水分。在庆幸他们喜欢我、把我当朋友之余,我时刻在想,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陷入了怎样的怪圈?
简单“短平快”,追求短期效益。现在试题命制,课本上只考诗词默写、几个字词、文言文段落,相对于阅读写作能力的提升来说,这些分拿起来要简单的多,于是“死记硬背”、“砸死记牢”就成了语文学习的主旋律。课本的范例作用呢,淡化它、漠视它、有必要可以抛弃它;写作呢,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只在所谓技巧上点点,书写上强调强调……。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习惯,提高语文能力和素养,费时费力,极不讨巧,叫高学段的老师去做吧,于是恶性循环成了常态。鉴于此,很多领导和同事认为,语文课好教、皮厚,那么顺理成章的可以砍一点课时,可以随机抓人来教。
言传身教,不能只是一句口号。“言传”或许还能做到,但“身教”就难。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阅读和写作。目前的状况是,不是少数的语文老师自己都不喜欢读书、没有独立的见解,不喜欢写作、没有一定的功力,如何让学生模仿和信服,如何让他们喜欢语文,更谈不上主动去学语文。最可气的是,一些人在评考场作文时,打协议分,打人情分,简直是戕害。
尊重独立思考,没有那么难。现在鼓励学生做个性化的解读,本没有错,然而却走了两个极端。一个是模式化,只要不和参考书、标准答案一致的,就是不正确的;一个是脱离文本,只要新颖、新奇就好。一篇文章,总会有时代的烙印,更有作者的情感倾向。显然以上两个极端,都不合适,要有框子,这个框子就是文本的限定性,更要有“射线”,即多样化解读,然而没有“文本”这个端点,这些解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这些是我的一些直接感受,或许上不了什么台面,也或许让人有这样那样的非难和诘责。但我还是觉得,和孩子一道学习语文,不仅是致敬我们的母语,更多的是让孩子们有受益终生的阅读和写作的习惯与能力,成绩大概只是最不起眼的东西。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