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用心的长稿子,可惜发不了了
个人日记
娇娇童鞋睡着了,俺还在查资料,写稿子,还没发……回头看看照片差点哭了。自己发表啦,可惜没稿费。我笔下的这个海阳镇马上就要消失在城镇化的大潮中,生我养我的土地,写满童年的小巷,将永不再见……
古镇探源:
在秦皇岛当地,历来有“先有海阳,后有秦皇岛”的说法。
1898年开埠建口岸之前,秦皇岛只是一个“只有帆船停泊,栈房三两,代卸粮盐,并无住户”的荒岛。而海阳,不仅其历史可远溯至千余年前的辽代,其地更曾“贵”为州、县府衙所在之地。
不过在历史上,海阳更多的时候还是以镇的形态存在。在《秦皇岛之源——海港区》一书中提到海阳建镇的历史应起于辽代,1030——1031年间,辽盛宗耶律隆绪镇压大延琳起义军后,从宁州(今辽宁辽东半岛盖县西南)移民至此所建的。元代废止了辽金的行政区划设置,重新在海阳设立了大宁路打捕屯田总管府、打捕屯田所。打捕屯田总管府、打捕屯田所为军队屯田组织,主要任务是开耕濒海的荒地。到了明代海阳是抚宁县所管辖的一个镇。清代乾隆年间设临榆县,海阳归其管辖。到了1948年,海阳还做过临榆县政府所在地。解放后的1954年,临榆县并入抚宁县,海阳成为抚宁县所管辖的镇,1995年1月,海阳镇划归海港区至今。
海阳镇历史虽然悠久,但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并不多,考证者分析,海阳是移民镇,又是军事供给的后方,是鲜有机会引起史家的注意的。再者中国北方修地方志的风气形成较晚,所以海阳被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寂寂无闻并不足为怪。
美国人甘博拍摄的民国时的海阳镇
前言:
我出生在1976年的海阳镇。
北大街花园胡同东起第一座小平房是我家,出门就是大马路,站在路上向北望,净蓝净蓝的天底下卧着安静的“兔耳山”(我根据山形起的名字,其为燕山山脉),路上驴马车、拖拉机、三轮车嘈杂而过,挎着篮子赶集的、骑着自行车去市里的人们似乎都是熟面孔……画一样的“兔耳山”、和花园胡同一样长的老院子、嘈杂热闹的四大街,还有清澈淌过的大小汤河——这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心中的海阳镇。
到我出生时,几乎一切与海阳镇传统文化有关的建筑都在文革的浩劫中轰然倒塌,只留下曾与之朝夕相处的老人的牵牵念念,古镇的“文脉”似乎由此断裂,以至于在当地出生的年轻一代对家乡的印象更多的是杂乱、平庸和没特色,小镇里纯净的空气,清澈且水流丰沛的河水,在当时并不是稀罕物,所以至少在我的少年时代里,多少次为自己生长在一个平淡无奇的地方矫情地遗憾。
时光流过30年,因这次采访的机缘,得以重新触摸旧日海阳的温度,访老人、查资料、踏旧地……历史的尘埃渐渐拂去,呈现一个让我“惊艳”的海阳。
海阳镇:古镇今何在,新城入梦来
本报记者 江虹
“鼓楼”碎碎念
写海阳镇绕不开钟鼓楼,它曾伫立在这个小镇最中心的位置,看尽了镇里人家的悲苦和欢乐,见证了这片土地150年的风雨飘摇,钟声悠远,鼓声深沉,听过的人今天还记得,绵长的钟声能传得很远,和古老关城(山海关)的钟声相呼相应,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沧桑。
钟鼓楼虽已被毁于文革时期,但今日海阳人的生活中心却还被其定格——四个大街仍然沿袭钟鼓楼在时的格局,以其原址为中心,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辐射开去,原址附近是最热闹繁华的地段。
在碎片般散落的历史资料中梳理,一座已消逝半个世纪的海阳老建筑从倒退的时间机器里复原,被推倒砸碎的瓦砾又重新回到它们曾经的位置,展现在我的眼前。在老海阳人的碎碎念里,在清代的《临榆县志》中,在100年前美国人西德尼.D.甘博拍摄的老照片中,我终于能清晰地看到它的模样。
钟鼓楼原名“文昌阁”,因楼上有钟鼓又称“钟鼓楼”,后被当地人简称为鼓楼,民国18年(1929年)《临榆县志》记载,“文昌阁”,在海阳镇,清道光三年(1823年)因观音阁改建。清代本地人杨毓森为之写下《改建文昌阁碑记》,碑文中记载,最初四街中心有一座观音阁,“阁基周方10余丈,前后有山门而难越,左右有角门而不通。往来者旁午交错与阁之外,以绕行不便不利”。
为此,道光三年,由镇上袁椒圃,张奠昆等人组织募捐,将观音阁请到东街外白衣庵左面一角,在其旧址上重建了文昌阁。矗立起高台,面向四街修筑四个门洞,昭显四方通行便利;台上修建殿宇,正面供奉文昌帝君,背面供奉魁星,“所以振文运也”,南向左右设钟鼓二楼,供五更报时和更夫巡逻之用。文昌阁“其工巨,其费繁”。耗时一年才完工。碑文中还记载,从工程的开始阶段,袁张诸公就遵循了继承和创新的的原则,“知其便利久而安焉,并觉其美尽善焉”。
这样大型的公用工程并未向官府请示和争取财力物力的支持,乡绅和周边民众的踊跃资助让工程得以顺利完工,钟鼓楼由此成为海阳镇的标志性建筑,来自乡民的天性也决定了,它并不像别地的庙宇楼堂一般高大辉煌到不可亲近——敲钟报时,拜神许愿,打更巡逻——它以这样一种实用又亲切的姿态走进海阳人的生活中,护佑着小镇人的日子,并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岁月中,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
它已被损毁半个世纪,却从未被忘记。
它清晰地活在海阳老人的心里,今天他们仍然把它作为这个镇的唯一坐标,提到哪个地方,会说:就在鼓楼根儿下……,鼓楼西边儿……,仿佛那座建筑还神气活现地在那里,他们所指的确切位置,年轻人也都心领神会。
“凝晖”,是老海阳人袁孝纯为小女儿起的名字,此名出自钟鼓楼。
老袁生于1940年的海阳镇西大街,穿过鼓楼的门洞,从西街走到东街上学,放学后爬上鼓楼游戏,夏天到楼上乘凉,“风呼呼刮过耳朵,真凉快”,这些是他那个年代的孩子们抹不掉的记忆,后来他参加工作带着家人搬离海阳镇。但女儿的名字让旧日海阳的文韵,永远和进了一家人的日子里。袁校纯回忆,依据海阳镇四方地理特点,鼓楼四面都有字,南面为镇之门面,门洞上为“海阳镇”,北面对燕山山脉,门洞上有“屏山拱峙”(一说平山拱寺),楼东因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因而得名“向曙”,楼西则为“凝晖”,袁家的女儿正是出生在鼓楼边西大街的老宅,只可惜那时鼓楼已成瓦砾。“凝晖”这个名字正是海阳人对鼓楼和海阳传统文化温暖而亲切的纪念。
“这是海阳镇的钟鼓楼,不是背牛顶”,2009年9月,当报纸上出现美国人西德尼.D.甘博拍摄的说明为”背牛顶“老照片时,时年59岁的老海阳侯庄人老赵认出了它,并拿出1964年在海阳小学拍摄的老照片(背景清晰可见钟鼓楼)作为印证,尽管远隔50年的岁月和尘埃,海阳人仍能一眼认出——就像当初它的筹建者预见的那样,钟鼓楼“其美尽善焉”,人们对它的怀念也印证了传统文化经岁月洗礼而不衰的魅力。
海阳故人家
要读懂一个地方,最重要的是了解一个地方的人。
今天走进海阳镇四个大街上的不同人家,你或许会听到各种方言,东北话,南方话,唐山话,保定话,当然更多的还是颇有特点的“海阳话(前后音不太分,尾音向上挑,喜欢拉长音儿),像很多城乡结合部一样,这里已成为各地人流和风俗聚集的地方,那么,海阳最早的原住民究竟来自何方呢?
对此,史料确有记载——公元1030年至1031年间,辽圣宗耶律隆绪镇压大延琳起义军后,从宁州移民建海阳。
辽代的宁州,位于今辽宁省辽东半岛盖县西南。盖县现为盖州市,与秦皇岛市同处渤海湾,隔海相望,附近有营口港和鲅鱼圈港。地理位置相似之外,更巧合的是,盖州市中心偏南也有一座与海阳镇昔日的文昌阁类似的钟鼓楼,保存较完好。钟鼓楼周围是盖州古城的繁华区域,现尚存较多的明清民居。
“本东京城内渤海民户,因叛移于此。”(《辽史·地理志》)宁州多渤海遗民。海阳原住民的源头,由此向上可追溯至原“渤海国”遗民,史称“渤海人”。
“渤海人”男女都很有特点——“男子多智谋,骁勇出他国右,至有三人渤海当一虎。”“妇人皆悍妒,大氏与他姓相结为十姊妹,迭几查其夫,不容侧室。及他游,闻必某置毒,死其所爱。一夫有所犯而妻不之觉者,九人皆群聚而诟之,争以忌妒相夸。”(宋·洪皓《松漠纪闻》)
那么,“渤海国”是个什么国家呢?原来,它是我国唐代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建立的、统治东北地区的地方民族政权,后为辽所灭。“渤海国”传国十五世,从公元698年至公元926年,历时229年。
岁月更迭,不断的迁徙和融合,千余年来,这片土地的人和事大多湮没于历史的洪流中,无声无息了。现在所能追寻的海阳镇中人和事,大多见于清代的《临榆县志》。
从志书中记载的几个海阳人,可以一窥清代海阳的民风民俗。
其一是张燕绪,字祭昆,“时居海阳镇,有胆识,勇于为义”。他为人称道的有几件事:一是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将临榆县书吏张某私自提高出关票价(从清代乾隆二年(1737)起,商民出入山海关需临榆县开具凭证),勒索百姓的事“控上宪置吏与法”,使票价又恢复原来的标准;二是“改建镇中文昌阁,通四街之路”,使得海阳镇“集市益盛”;三是“于考试力攻冒滥,尤为士林所重”。
其二是张燕绪的弟弟张贻绪,字翼亭,母亲病了,亲自照顾服侍,日夜不懈怠七年如一日;“镇东古道久废,绪割亩捐资”,于道光十一(公元1831)年,筑土道百余丈,为乡民带来长久的便利;“道光13年岁歉,施粥赈济,赖以存活者甚众”
另外还有郝乔龄,字晋年,“性至孝,工诗善画”,他的父亲去世后,葬于离家七里之外的鲤泮庄(位于海阳镇北的一个村庄),郝乔龄每日“省墓一次,启明往,彻明归,县令王公为请旌给以 “志孝可风’匾额。”
从可查不多的人和事可见,清代的海阳颇有一些有正义感,德行俱佳的读书人,也正是他们的努力,使得海阳在灾荒之年“岁虽饥而一方静谧,且少流亡”。
海阳镇“兴文重教”的浓厚风气到文革前依然可寻,袁孝纯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当时海阳四大街人户并不多(每个街长不过四五百米)但他记得和他同一时代的海阳人考入高等学府的不少,他认识的就有“西街的袁孝言,学问特别好,后成为天津纺织工学院的教授;袁庆环考入当初的北京钢铁学院,还有东街的安国增”等等,袁孝纯学生时代的海阳小学,海阳中学,是远近皆知的“名校”,放到今天就是人们趋之若鹜的“优秀教育资源”,海阳小学除了教学之外,体育也值得一提,其教师篮球队在临榆县素有名气。
商埠过往事
提起过往,“老海阳”引以为傲的是“早先,海阳比秦皇岛热闹多了”。
这“热闹”,指的是商业的繁盛,人流的密集。从现有的一些历史资料来看,称旧日海阳为“商埠”,并不为过。
“负山朝海,汤河绕左,联峰拱右,孔道达乎二京,诸邑环于四外,地势宽坦,街道整齐”。(清杨毓森《改建文昌阁碑记》)”——海阳镇由于它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商铺和人脉的聚集。
最聚人流的是延续至今的“海阳大集”,物流不发达的时代,这种周边乡民自发聚集的农贸杂货大市场,是人们日常经济生活中的盛事,日常用度,乡土特产,生产资料都可以在这里买到和卖出。赶集的日子,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改建文昌阁碑记》中写道“五、十集市,几乎挥汗雨,举袂云”。
昔日的“海阳大集”就是以钟鼓楼为中心,沿街而设的。清光绪四年的《临榆县志》就曾载有海阳镇集市的日子“每旬二、七、五、十日。”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的《临榆县志》上将集市地点记载得更为详实:“工夫市在(钟)鼓楼下;牲畜市在东街外;柴草、菜市在北街口;果市在北街花园(我家老宅所在地)。粮集每旬五日东街,十日西街。”
而海阳镇的四大街还是商铺聚集的所在,从西德尼·D·甘博1917至1919年拍摄的海阳镇老照片上,清晰可见文昌阁两侧商铺的风貌,路边的药铺长长的大招牌上写着“地道生熟药材应症丸散膏丹俱全不误主顾”,同时可看出,街道两侧商铺都有雨搭,也叫雨廊。海阳镇的老人回忆,铺子外的“雨搭”一家挨着一家,“下雨天在雨搭下从南街走到北街,鞋都不湿”,这也反映了海阳镇商业、店铺文化的一个侧面。
雨搭的后面是一家家“老号”。今年83岁的宁洪林回忆,1943年他从迁安老家投奔在海阳谋生计的父亲,当时父亲在海阳北街“福聚永”木匠铺做工,负责铺里的现金管理,人称宁先生。“福聚永”颇有规模,伙计就有五六十人,业务包括打棺材,做大洋车,小车子,各色家具……“福聚永”有自己传统的管理模式,在商铺干活表现好贡献大的可以放“份子”,店铺经营红火的时候,能得到分红,“会计”和管现金的并不是一个人,以便互相监督,严格管理。“劳金大一吊,份子大一厘”这是当时老商铺管理中的等级制度的表现。
“福聚永”西边就是糕点铺,铺里最常见的点心是”大八件儿,小八件儿。卖粮油的“福丰海”是北街最大的买卖,兴源昌则是当时的“大百货”,铺面大,货品多。在北街四五百米的街面上聚集的还有中药铺义兴堂、义合堂、达仁堂。西街有当铺、烧果铺;南街有远近闻名的长春堂,还有绳麻铺……“大买卖都在海阳,店铺的东家大多数海阳镇周边富裕人家,而店里的“资方代理人”(掌柜的)和伙计则来自四面八方,宁先生的老家在迁安,陶会计是滦县人,赵秉玉是建昌人……。
而这些当年为生计离开家乡的人们,奔着海阳的“繁华”而来,多年后,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扎根于此,他们的后代成为今天海阳镇居民中的一员。这种流动和迁徙延绵多年未变,我出生的院子几十米长,从花园胡同最西头一直到最东头,院墙就是胡同的墙。上个世纪50年代,住着一院子小生意人,最西头老王家来自镇北的山区,靠给乡民“锯锅”养活家人,老马儿头曾经以扎“笤帚”换生计,老刘家是洋铁匠,老田家,老张家主人是老号里的掌柜,而我的爷爷操着河北宁晋老家话卖馒头的吆喝调子在他去世多年后仍被周围人提及——“馒头,热哩!”——这叫卖声在那个物质并不丰富的年代不知勾出了多少人美味的念想。
时光漫过如水,多少往事不留痕迹地过去,海阳镇中的我爷爷和宁先生们伴随着动荡的年代度过了劳碌清苦的一生后,最终埋骨于此,而镇中那些曾经的辉煌荣辱,繁华和冷清也终将随着上一代人的离去,永远沉寂。今天把所能搜罗的一切故人旧事罗列于此,愿所有在此生活并深爱爱这片土地的人记得我们来自何方。
后记
去海阳镇采访,走外环,沿途经过几个漂亮的小区,经过美丽的植物园,过铁路桥就到了海阳镇地界。汤河桥、铁路桥仿佛是一个分水岭,把城市的整洁和秩序甩在身后,今天,城乡结合部的海阳镇显得嘈杂凌乱,在上下班时段,打出租车去海阳附近常被拒绝,因为一进去就堵着出不来,繁华的四大街现在是摊贩的战场;如果今天钟鼓楼还在,孩子们站在上面看到的是四大街上空交错的的电线;大汤河也再不是孩子的乐园,大人的天然洗衣池,那里水常常断流,河滩千疮百孔,水是难以描述的浑浊颜色。
比起过往,海阳镇人的生活更好了,很多人家都开上了小汽车,海阳姑娘穿得不比城里人差,一些村子还盖起了楼房,“小康”似乎离这个镇人的生活更近。可老人们还是念旧,记挂着旧日海阳的荣耀,年轻人渴望改变,希望海阳更好——环境更好,教育更好,秩序更好,生活更好。
今天的海阳人显然正站在了改变的历史节点上。
走进镇政府采访,工作人员把我们领到一幅巨大的规划图前,眼前一片片的绿,楼房,学校,医院点缀其间,大小汤河带子一样环在绿色的外围,梦幻一样的新城。工作人员介绍说:这叫秦皇皓月城,这就是未来的海阳镇。设计规划者特意留出一块做“微缩版钟鼓楼”让人们记得昔日海阳的繁华,设计理念中提出了“健康城、高科技”等理念,负责海阳区片拆迁改造的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将建成一个可容纳13万人的新城。当然这还只停留在规划图上,未来海阳的建设路还长。
海阳人究竟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海阳”——细读那篇清道光年间海阳人杨毓森所写《改建文昌阁碑记》,从中可以读到这样的语句——“因而兼创,创不离因”“盛为创”“妙于因”。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说“能够继承好的传统而又有所创新,创新而又不离开传统”,能行“盛大的创新之举”,而又“善于传承旧业”。继承与创新,这一永恒的主题,在昔日海阳镇改建文昌阁的过程中,体现得“尽善尽美”,也为海阳人今天保护、开发利用海阳古镇提供着镜鉴。
参考书目:清代《临榆县志》、《秦皇岛之源——海港区 》《辽史·地理志》)
卢继峰、尹冰对本文亦有贡献
文章评论
亲爱的苏茜
看还得半小时,我还能说什么呢。没看完,等我发个增刊,为你这篇稿!,偶拼搏去了
小小李麻麻
没准哪天也能发
仙乐
还有篇稿子呢~~给我吧,发人物版。
。o水滴o 。
工作照挺漂亮、
仙乐
你不做新闻白瞎了!你是秦皇岛日报社的A-list记者,无人能敌!!鉴定完毕。
竹林映雪
姐写的真好!值得铭记!我们出生的地方,有着属于我们的所有回忆,未来消失的仅是这个地方,留下的将是我们永不忘怀的回忆
子叶盈盈
必须赞美一下,是一篇带着感情的调查报道,让我想起了我写秦皇岛剧场变迁的稿子,都说稿子是记者的血,信乎此话。!加油!
37度
想纪念的时候便意味着逝去了。祭奠一下我们离新闻理想越来越远的岁月吧。
横不讲理
诚心诚意拜读,就是有点长,待俺上班时再细细看
海盗船长
咱们的稿子不发啦?!
天高云淡
散文的风格,纪实的手法,令行将消失的故乡复活![em]e179[/em]
海湾渔人
[ft=gray,1,]您可以在这里发表评论[/ft] body {background: #383838 !important}div {background-color: #383838 !important}header,nav,table,th,tr,td,dl,ul,li,ol,fieldset,form,h1,h2,h3,h4,h5,h6,pre {background: transparent !important}* {color: #B6AA7B !important}a:link,a:link *,a:link:hover,a:link:hover *,a:link:active,a:link:active * {color: #B6AA7B !important}a:visited,a:visited *,a:visited:hover,a:visited:hover *,a:visited:active,a:visited:active * {color: #D9C077 !important}
海湾渔人
[em]e100[/em] 写得不错,越来越有大家的范儿了!body {background: #383838 !important}div {background-color: #383838 !important}header,nav,table,th,tr,td,dl,ul,li,ol,fieldset,form,h1,h2,h3,h4,h5,h6,pre {background: transparent !important}* {color: #B6AA7B !important}a:link,a:link *,a:link:hover,a:link:hover *,a:link:active,a:link:active * {color: #B6AA7B !important}a:visited,a:visited *,a:visited:hover,a:visited:hover *,a:visited:active,a:visited:active * {color: #D9C077 !important}
马小兔几
受益[em]e183[/em] 虹姐颇有三联主笔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