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传奇—商鞅(下)

思古集

乱世传奇—商鞅(下)

 图片

 

   历史上的任何变法,其核心都是对社会利益进行整合和调整,以适应时代变化的需要。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这种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逐步取代了石器青铜时代刀耕火种的落后方式,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的诞生为深耕细作,兴修水利提供了可能。在那个蛮荒的远古时代,这无疑是一次伟大的科技进步!那些地位低下的贵族和部分平民纷纷自觉的打破“井田制”的局限,不断开垦荒地,极大地拓展了耕种区域,土地收益率也大大提高。

   财富的积累和耕地的开垦,部分贵族和极少数平民成为了新兴地主阶级,原来拥有私田自给自足的大量平民逐渐成为为地主阶级服务的农民,并受到地主阶级的剥削,这两个阶层的矛盾随之产生。此外,新兴地主阶级财富的剧增,必然在政治上有更多的诉求,而大贵族一面不愿撼动自己的政治特权,另一面更利用其政治特权对这些新兴地主阶级加以打压和掠夺。

   这就是科技进步引发旧制度和现实社会不相适应的必然规律。革新旧制实行新法成为历史潮流的大势所趋!

   此时,秦孝公刚刚成为西部诸侯秦国的新君,面对山东六国的不断革新和强盛,面对诸侯之间相互兼并的纷乱时局,在夫差兵败姑苏80年后,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为了自己王国的前途命运,向天下发出了《求贤令》,以谋求革新,富国强兵。

   魏惠王对人才的不察,让商鞅终于在秦国登上了历史舞台。成就了百年之后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大秦帝国的诞生,泱泱华夏第一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封建大一统。勾吴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在两百来年后的西部诸侯秦国终于实现了。真是“东方不亮西方亮”啊。

    那么登上历史舞台的商鞅究竟是怎样调整这个乱世的政治和利益格局,演绎秦国这一场意义深远的革命的呢?

   商鞅变法以涉及政治,经济,司法乃至社会习俗等各个领域的波澜壮阔的变革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彻底最成功的革命。其变革的深度和广度无疑是旷世之举,空前绝后!

   首先,商鞅对于经济体制的改革是全面的,深刻的,正确的。

   废井田 开阡陌 承认土地私有 土地自由买卖

   所谓“阡陌”,是指“井田”中间灌溉的水渠以及与之相应的纵横道路,纵者称“阡”,横者称“陌”。“开阡陌”就是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阡陌封疆去掉,鼓励开垦荒地,谁开垦,谁所有。从法律上废除了土地国有的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并用法律规定: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赋税则按照各人所占土地的多少来平均负担。这一举措保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激发了数量众多的中产阶层劳动积极性,极大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为“富国”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重农抑商 奖励耕织】

   商鞅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新法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因弃本求末,或游手好闲而贫穷者,全家罚为官奴。商鞅还招募其他地区的无地农民到秦国开荒。为鼓励小农经济,还规定凡一户有两个儿子,到成人年龄必须分家,独立谋生,否则要出双倍赋税。禁止父子兄弟(成年者)同室居住,推行小家庭政策。这些政策有利于增殖人口、征发徭役和户口税,发展封建经济。商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在那个社会生产依然十分原始,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的时代,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不仅因为农业生产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来源。而且国家可以通过土地税收确保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从而切实可行的达到富国的目的。

   【统一度量衡】

   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如今传世有“商鞅量”,商鞅还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等度量衡。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我们都知道秦始皇统一度量衡 ,却不知秦始皇不过只是延续商鞅之举而已。度量衡的统一,对于经济交流,赋税俸禄制度,对于打击官员贪腐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商鞅对政治体制的改革更是大刀阔斧,直击要害。他在这方面的贡献远远超过李悝和吴起。

   【奖励军功 废除爵位世袭 实行军功爵位制 禁止私斗】

   商鞅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争,各以轻重被刑”。规定爵位依军功授予,宗室非有军功不得列入公族簿籍。即“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荣华”。(就是说有功劳的贵族子弟,可享受荣华富贵;无功劳的,虽家富,也不得铺张。)制定军功爵制的作法,这意味着彻底废除世卿世禄的旧制度,今后将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享受国家福利、任用为官、赦免罪罚等政治经济待遇。此举不仅极大的有利于“强兵”,同时也具有“富国”的意义。所谓私斗,是指“邑斗”。“邑”是指一般的城镇,被奴隶主所占有。奴隶主之间为了争夺土地、财产,经常发生争斗。新法规定不准私斗,目的在于削弱奴隶主的势力,加强封建中央集权。

  商鞅此举,极大的维护了代表先进生产力、且人口占极大多数的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沉重的打击了旧贵族,也迫使宗室贵族焕发活力,建功立业。

   由于推崇军功,秦国的军事力量迅速发展,战斗力大大增强。数年之间,昔日在山东六国列强眼中“夷狄之遇”的秦国,一举变为“虎狼之国”。从而扭转了秦国长期以来在诸侯列强之中被动落后的局面。

公元前355年,秦孝公与魏惠王在杜平会晤,结束了秦国长期不与中原诸侯会盟的被动局面,提高了秦国的地位。此后,秦国还用武力逐步占有了土地肥沃、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巴蜀地区和盛产牛马的西北地区,社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奠定了秦统一中国的物质基础。

   然而,这种政治利益格局的深刻革命和治国方略的重新选择必然招致宗室旧贵族的切齿仇恨,为商鞅后来车裂身死埋下了祸根。

   【改革户籍 实行连坐】

   秦国的都、乡、邑、聚原来都是自然形成的大小居民点。商鞅为了加强封建专制统治,规定居民要登记各人户籍。重新组织居民组织,加重刑罚。商鞅将魏国李悝的《法经》颁布实行,还增加了连坐法。即一家有罪,九家必须连举告发,若不告发,则十家同罪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发“奸人”的与斩敌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商鞅同时规定,旅店不能收留没有官府凭证者住宿,否则店主也要连坐。

   这些变革措施,虽然极大的强化了社会秩序管理、国家税收管理。但苛严的刑罚,却是对社会最广的大平民残酷的压迫和无情的蹂躏,这种冷酷的暴政在秦人心中埋下了仇恨商鞅的种子。

   【推行县制】

   商鞅在政治方面的重大改革是“集小都乡邑聚为县”。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县设县令以主县政,设县丞以辅佐县令,设县尉以掌管军事。县下辖若干都、乡、邑、聚。

   商鞅通过县的设置,把世袭领主对领邑内的政治特权收归中央。这也是招致世袭贵族切齿仇恨的原因之一。

   这种前所未有的行政管理措施,有力地配合了“废井田、开阡陌”政策,用政治手段保证了土地私有制的实施。实行县制,再一次削弱了豪门贵族的地方权力。巩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秦始皇推行郡县,依然只是商鞅变法的延续。这种行政管理方式一直深刻影响到我们当代。

   定秦律 焚诗书而明法令

   商鞅为了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维护新法的延续实施,开创了臭名昭著的“燔诗书”高压政策,这一举措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维护了新法和秦的统治,但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摧残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纵观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场以“富国强兵”和封建君主集权为核心的深刻革命。秦孝公的全力支持就是一种必然。虽然商鞅变法的很多举措其出发点都是为封建君主对人民大众实施残酷统治服务的,但它依然顺应了历史潮流发展的方向,客观上极大的维护了那个时代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广大新兴地主集团的利益。我们不能苛求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商鞅具有“改革为民”的现代思想。商鞅变法,对于中华文明的发展应是功业千秋,彪炳史册的!

   我们无法想象这样一场涉及政治,经济,司法,甚至社会风俗(如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之空前彻底,无比深刻的革命,需要多少周密策划的智慧,需要多少义无反顾的勇气,需要多少审时度势的远见卓知啊!

   壮哉——商鞅!伟哉——商鞅!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崩,惠文王即位。以公子虔为代表的旧贵族的疯狂报复开始了。

   然而,失去政治靠山的商鞅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一场早已潜伏的灭顶之灾即将来临。其实,在秦孝公尚未驾崩之前,秦国公族赵良就劝说商鞅:商君积怨太深,宜“归十五都,灌园于鄙”、“不贪商、于之富,不宠秦国之教”,提醒商鞅激流勇退,以谋避险之计。然而商鞅不听劝告。认为惠文王依然会成为自己的政治靠山,以为未来的秦国依然需要变法有功的自己。

   然而商鞅之谋可以变法,却不能为自己审时度势而避险!他没有意识到成功的变法强盛了秦国,却积怨于贵族,也因虐民之术而疏于民。他更没有意识到新君惠文王为了笼络宗室贵族之人心,巩固自己的君王地位而死商鞅以息贵族之怒。借公子虔告商鞅谋反缉拿商鞅。

   商鞅仓惶逃至边关,欲宿客舍,结果因未出示证件,店家害怕“连坐”不敢留宿,自是“作法自毙”;商鞅欲逃往魏国,魏人因商鞅曾背信攻破魏帅,亦不愿收留。后来商鞅回到自己的封地商邑,发邑兵北出击郑国以求生存,然而秦惠王依然发兵征讨,杀死商鞅于郑国黾池,更为惨烈的是,商鞅死后,尸体仍被秦惠王处“车裂之刑”,并灭商鞅之族。而秦人并不为商鞅之遭遇生怜。

   商鞅虽死,但近20来年的变法却已深入人心,秦惠王当然深知新法对于自己王国的深远意义,是丝毫不会为贵族们而改变正在推行的新法的。杀死商鞅只是他笼络人心的“王道”之举而已,商鞅最终彻底成为帝王之道的殉葬品。

   纵观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商鞅之后依然不乏为封建帝王大业服务的改革者,如为汉武大帝解决“王国”困局而谋划“推恩令”的主父偃,宋神宗时期的改革大家王安石,明万历时期推行“一条鞭法”的张居正,清光绪时期“戊戌变法”的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他们无不以轰轰烈烈开始,最后自身落得凄凄惨惨结束!

   改革为国?改革为君?改革为民?

       问天问地问我心,不尽青山无语中......

   在那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家天下,多少时代的智者,勇者都无不难逃厄运。

   呜呼!“出师未捷身先死”!

   呜呼!“飞鸟尽,良弓藏,走狗烹。”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都不过,一杯黄土烟雨中......

   伟哉商鞅!壮哉商鞅

   悲哉商鞅,惜哉商鞅......

文章评论

风景依稀

[ft=,4,仿宋_gb2312]商鞅的法度严明,太过严苛,利于治国,却不一定得人心。我想哪朝哪代,所谓的法律还是为少数人服务的,法度是统治者用来让民众安分守己的工具,而那变法的人,最终落得个“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也是可想而知的结果。为商鞅嗟叹![/ft]

一米阳光

[ft=,2,]再现了秦代君主专制下一代英灵的悲哀,一段印记,一段历史,悲壮![/ft]

紫茉莉

[ft=,2,]以往总不爱看史,觉得枯燥乏味,史经渔夫深入浅出的剖析让人看清了历史的脉络!谢谢渔夫![em]e160[/em][/ft]

傲雪玫瑰

[ft=,2,] 分享了,谢谢![em]e160[/em][em]e183[/em][/ft]

&云风雨雪&

[B][ft=#7f7f7f,,楷体_gb2312]任何朝代的法律都是为统治者服务的。[/ft][/B]

月魄

[B][ft=#7f7f7f,,][ft=,,楷体_gb2312]问天问地问我心,不尽青山无语中[/ft][ft=,,黑体]......[/ft][/ft][/B] [ft=#7f7f7f,3,楷体_gb2312][B] 在那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家天下,多少时代的智者,勇者都无不难逃厄运。[/B][/ft] [ft=#7f7f7f,3,楷体_gb2312][B] 呜呼!“出师未捷身先死”![/B][/ft] [ft=#7f7f7f,3,楷体_gb2312][B] 呜呼!“飞鸟尽,良弓藏,走狗烹。”[/B][/ft] [ft=#7f7f7f,3,楷体_gb2312][B]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都不过,一杯黄土烟雨中......[/B][/ft] [B][ft=#7f7f7f,,楷体_gb2312]先生说到了精髓[em]e179[/em][em]e183[/em][/ft][/B]

天空

我在想,在这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现今,中国的改革之路也在诸多考验、诘责中前行,渔夫这样潜心研究商鞅变法,感慨一定万千吧。可惜天空小女人一个太浅薄,未能解透渔夫的深意。可敬佩之心愈深。

妍砚

[ft=,2,]商鞅变法可以说是对历史重大贡献,他推动奴隶制中国的统一步伐,是古代中国推动历史的进步第一伟人。他的某些变法内容在他的身后一直为推动历史的进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一直影响到现在,比如郡县制的设立,比如度量衡的统一,这是我个人的肤浅看法。[/ft]

妍砚

在这里又学习这么多历史片段。要感谢老师的辛勤耕耘。[em]e183[/em]

馨馨

[ft=,2,]担当生前事,不计身后评。林则徐曾说过: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商鞅变法,谋国不谋身。这才是他的伟大!楼主析理透彻,纵横历史。构思大开大合,张弛有度,真知灼见令人深思,佩服之至。[em]e179[/em] 古往今来真正为国为民的人,都是置生死于度外的,不仅改革家如此。[/ft]

落梦无痕

[ft=,2,]蔡老师的讲解比我们历史老师的讲解精彩多了。[/ft]

腾飞

[em]e181[/em][em]e160[/em]

莹莹*石

我与友一样很是敬佩商鞅的智慧与果敢,也慨叹他的命运多舛。正如友所说的改革最终都是为了那些既得利益者服务的,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惠泽于民。而我又想到当今我朝,如今内外形势甚至是严峻啊,内有腐败与民怨,外有侵略和挑衅,中国政府的考验真正到来了,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这些问题,那么也许中国真的会出现了一位了不起的改革家了,中国若不再如那些小人所推断的,再有二十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的话,就应该好好推进大的改革,走向新的历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