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和坤之一

个人日记

江月答应用《愚乐七卦报》头版为时光隧道做广告,这才弄到了一张穿越到清朝乾隆年间的车票。

到了清代的北京城,并没有想象中的繁华,路面一般都是青石板铺的,临街的店面贴着或挂着各种招牌,倒是做买卖的小贩子们的各种吆喝声听起来十分亲热。

街上大多是长袍马卦的穿戴,还真有不少提笼架鸟的少年,想必是八旗子弟了。江月细心观察这些高干子弟,一个个保养的细皮嫩肉,溜达溜达的纯粹是消磨时光。

江月还看到几个穿着现代的人,没有留长长的辫子,三三两两巡逻的兵勇却视而不见,也许是见多不怪了吧。

问了好多人,走了好多路,终于找到了和府。原以为见和坤很难,谁知道门卫通报后马上就受到了接见。

穿过一片花丛,转过假山,就到了和府的书房。书房不大,摆设也简单,只有两架书,一张比较宽大的桌子和两把椅子。桌子上空荡荡的,笔墨纸砚一样也没有。

背后传来轻轻的脚步声,回头看,却见一位四十岁开外的男士缓步踱来。他穿着有些泛旧的玉色长衫,宽额头,浓眉,细长的双眼,窄下巴上有稀疏的胡须。江月以为是和府的管家,拱了拱手。

来人微笑着轻声道:"来者莫非是江主编?久闻大名呀。"一口正宗的京腔。

江月:正是在下。先生是……?

来人:我姓和,名坤,主编称我和先生就行啦。

江月暗暗惊讶,想不到眼前这个人竟然是和坤,和电视里的完全不一样。普通,随和,竟象个邻家兄长。

和坤:江主编请随便坐,待我煮茶。却见和坤从书架旁取出一个小炉子,取一扇,扇风,炉中自有火出,火不大。和坤用一个不起眼的茶壶放在炉火上。似乎转眼间,水就烧开了。和坤又从书架旁取出两只玻璃杯,放入茶叶,倒上水。江月见其倒水时先缓后急,正好是七分满时停下。

江月感叹:想不到名动天下的和大人竟自己烧茶。

和坤依然满脸微笑:江主编见笑了。这些事情还是自己动手做才有趣儿。

江月再去看茶,却见茶叶一芽二叶,茶色苍绿匀润,不禁讶异,这不是太平猴魁吗?1900才制作出的茶竟然会出现在这里。又怕自己弄错了,细看,不错,正是"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太平猴魁。浅尝一口,醇厚香甘,赞道:果然是太平猴魁。

和坤笑道:这可是绿茶中的上品,不过江主编既通此道,也算和某人不枉煮茶了。

江月禁不自禁赞叹:先生真乃神通广大,想必连皇上也不能喝上这个茶吧?

和坤:主子确实是没有品尝过。不过这茶却是主子赐给奴才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