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这些方法要教给他!
幼儿行为素养
孩子不会写字要教,孩子不会处理冲突也要教
说起孩子被幼儿园里别的孩子「欺负」,爸爸妈妈们的应对方法五花八门。
有的教孩子,这个小朋友总是伤到你,离Ta远点,去和别的小朋友玩。
有的家长恼火孩子吃亏,怪孩子「你怎么不告诉老师啊」。
也有的家长相信幼儿园就是丛林,教孩子以牙还牙,打你一拳还Ta一脚,抢你东西就去抢回来。
更有甚者,新闻曾经报导幼儿之间发生冲突,两家大人掐起架来,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家长不愿看到孩子委屈受伤,可以理解。但教孩子以暴制暴不能保护孩子远离暴力危害。家长和老师的职责是帮助孩子用非暴力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人和事,用非暴力的方式有效处理冲突。
从儿童发展的角度看,孩子两岁左右开始与同伴互动,冲突自然也随之而来。无论年龄大小,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干点什么,不可能永远步调一致,不是吗?
我们都知道,孩子不会写字要教。同理,孩子不会处理冲突,也要教。有效的教育离不开「最近发展区」的原理,即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鼓励和辅助幼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运用更成熟的策略处理冲突。对2岁幼儿提出「坐下来协商解决方案」的要求是不切实际的,但已经6岁多的孩子还事无大小只会向老师告状、完全不能独立处理,那也太幼稚了点。
以下简单介绍几个幼儿处理同伴冲突常用的社交策略。技能的顺序大致上依照发展先后排列,不排除个体差异。
1项基本技能:用语言表达,把手/脚放在安全的地方
案例:婷婷和晶晶肩并肩坐着玩积木。婷婷目不转睛地盯着晶晶搭的三层楼,咯吱咯吱笑了。过了一会,婷婷伸出手啪地把积木推倒,还兴高采烈地望着晶晶。晶晶遭此突变,哇地哭了出来,一把将婷婷推倒在地上,婷婷也放声大哭起来。
幼儿的行为常常是一种表达手段。如果不了解婷婷和晶晶的发展水平,也许会觉得婷婷爱捣乱,晶晶以大欺小。其实,婷婷并不是有意捣乱,只是用「推倒积木」的行为表达「我想参与」的要求;晶晶也不是故意欺负人,楼房被推倒了,很生气却不懂得用语言表达。不是会说话了,自然就会用语言代替行为来沟通的。别说孩子,我三十多岁的人了,情绪激动有时也会说不出话来。
年幼的孩子不仅常常会忘记使用语言这个神奇的沟通工具,而且对自己的手手脚脚也容易失去控制,所以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常常要提醒孩子不该碰的人/东西不要碰,不该拿的东西不要拿。可以说「把小手/小脚放在安全的地方」,或「把小手/小脚收回身体旁边」。
教育建议:有经验的父母和教育者,在婷婷目不转睛地盯着笑的时候,已经意识到她对晶晶搭的楼房感兴趣了,想参与其中,脑海中就响起警报:婷婷还小,不知道要先问过晶晶获得同意才能动她的楼房,这正是教育的好时机。
这时,轻轻握住婷婷的双手(既获得婷婷的注意力,又预防她贸然插手晶晶的楼房),对婷婷说:「晶晶搭的楼房真好看,婷婷也想搭吗?」婷婷表示肯定。接着可以引导晶晶和婷婷用语言商议如何搭、搭在哪里,鼓励她们分享玩具、合作游戏。如果孩子的能力不足以商议和合作,可以鼓励模仿。
4种策略:哭泣太初级,孩子要独立维护自己的权益
案例:小恒戴上一顶消防员头盔,假装自己是消防员救火。小茜看到了也想玩,就对小恒说:「把头盔给我,我要玩。」小恒回答:「不行,我在玩呢。」小茜生气了,一把抓过头盔戴在自己头上,小恒踉跄倒地,哇哇大哭。
策略之一,抗议与申诉:你不能抢我的东西
不打人不抢东西的小恒,同样需要学习处理冲突的技巧。哭泣只能引起成年人注意,不能解决问题,属于比较初级的技巧,需要进一步学习如何独立维护自己的权益。
教育建议:如果小恒情绪过于激动,先帮助孩子平复情绪。教小恒用语言向小茜抗议(语气坚定但平静):「我在玩头盔,你不能拿走」。同时,也要教小茜表达自己的想法:「可是我也想玩。」接下来可以根据孩子的沟通协商和合作能力,帮助他们找出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例如使用交换或轮流策略。最后,教小恒下次小朋友拿走他的东西要用语言抗议,抗议无效就找老师申诉。
策略之二,轮流:3分钟之后给你玩
抢来的馍最香,这头盔也许从来没人玩都蒙灰了,偏偏小恒一玩小茜就来劲,这是幼儿之间常见的冲突,也是教「轮流」(turn taking)和耐心等待的最佳时机。
教育建议:小茜提出要求时,是最佳的介入时机。家长或老师可以立刻找一个计时器(例如3分钟的沙漏),走到两个孩子附近看小恒如何回应。如果小恒把头盔让给小茜就算了,如果小恒拒绝了小茜的要求,就马上站在他们中间(预防可能发生的抢夺),举起计时器,建立3分钟轮候的规则,每人玩3分钟,计时器到点了就要让给下一个小朋友。
如果发现头盔是热门玩具,经常有好几个孩子都想玩,更好的做法是建立长期而不是临时的轮候制度:凡想玩头盔者,把自己的名片贴在等候榜上排队,玩够3分钟就轮到榜上的下一位。当然,如果孩子的执行功能还不能完全独立遵守制度,成年人需要在旁提示和辅助。
永远不要用的下下策:从小茜手里抢过头盔还给小恒。这样你就只是一个力气大、岁数大的幼儿,还得跟小茜、小恒一起学习更成熟的处理方法。
策略之三,交换:你先玩这个吧
除了轮流玩,另一种幼儿常用的冲突处理策略是交换。将玩得正兴起的玩具割舍给别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用另一件新鲜有趣的玩具来交换手上这件玩了有一会儿了的玩具,小恒也许更容易接受。
教育建议:在小茜提出要求后,准备好另一件玩具,小恒一旦拒绝立即教小茜使用交换策略:「试试用这个警察头盔跟小恒换,也许他会同意呢。」有时候,小茜反而对警察头盔很有兴趣,自己玩起来。如果小茜用了交换策略但小恒仍然不同意,可以建立定时轮候制度,帮助孩子分享玩具。如果孩子的能力水平不足以进行孩子-孩子之间的交换,家长或老师可以示范。
策略之四,初步协商:你想先玩些什么别的呢
大约五岁之后,幼儿的语言能力更强了,认知能力足以思考对同一个问题的多种处理方式,对自己的情绪控制得更好,也更能理解对别人的感受和想法。这时就可以教孩子用协商的策略处理与同伴之间的冲突了。
教育建议:用孩子需要但程度最轻的手段,帮助孩子沟通对话、协商解决方案、执行共识。协商是复杂的社交技巧,帮助的手段包括提问、提供选择、建议等。例如对小茜说「小恒说他正在玩,等他玩完你才能拿到这顶头盔。等待的时候你想玩些什么别的呢」(提问)「你想和小恒一起玩消防员的游戏,还是想轮流玩」(提供选择)「小茜也想玩消防员的游戏,小恒戴上了头盔,小茜你穿上消防员制服负责开消防车吧」(建议)。
你不会让孩子不学习驾驶技术就开车进城区
不教孩子如何独立、有效地处理冲突,就指望孩子「自然而然」掌握这些复杂的社交策略,等于让孩子不学习驾驶技术就直接开车进闹市,怎么能不受伤并伤害他人?
安全驾驶需要每个司机练好驾驶技术,也需要创设有秩序的交通环境。同理,保护孩子免受不必要的社交伤害,既要教孩子力所能及的社交策略,也要为孩子创设有秩序、公平的社交环境。
幼儿的行为常常是一种表达手段。如果不了解婷婷和晶晶的发展水平,也许会觉得婷婷爱捣乱,晶晶以大欺小。其实,婷婷并不是有意捣乱,只是用「推倒积木」的行为表达「我想参与」的要求;晶晶也不是故意欺负人,楼房被推倒了,很生气却不懂得用语言表达。不是会说话了,自然就会用语言代替行为来沟通的。别说孩子,我三十多岁的人了,情绪激动有时也会说不出话来。
年幼的孩子不仅常常会忘记使用语言这个神奇的沟通工具,而且对自己的手手脚脚也容易失去控制,所以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常常要提醒孩子不该碰的人/东西不要碰,不该拿的东西不要拿。可以说「把小手/小脚放在安全的地方」,或「把小手/小脚收回身体旁边」。
教育建议:有经验的父母和教育者,在婷婷目不转睛地盯着笑的时候,已经意识到她对晶晶搭的楼房感兴趣了,想参与其中,脑海中就响起警报:婷婷还小,不知道要先问过晶晶获得同意才能动她的楼房,这正是教育的好时机。
这时,轻轻握住婷婷的双手(既获得婷婷的注意力,又预防她贸然插手晶晶的楼房),对婷婷说:「晶晶搭的楼房真好看,婷婷也想搭吗?」婷婷表示肯定。接着可以引导晶晶和婷婷用语言商议如何搭、搭在哪里,鼓励她们分享玩具、合作游戏。如果孩子的能力不足以商议和合作,可以鼓励模仿。
4种策略:哭泣太初级,孩子要独立维护自己的权益
案例:小恒戴上一顶消防员头盔,假装自己是消防员救火。小茜看到了也想玩,就对小恒说:「把头盔给我,我要玩。」小恒回答:「不行,我在玩呢。」小茜生气了,一把抓过头盔戴在自己头上,小恒踉跄倒地,哇哇大哭。
策略之一,抗议与申诉:你不能抢我的东西
不打人不抢东西的小恒,同样需要学习处理冲突的技巧。哭泣只能引起成年人注意,不能解决问题,属于比较初级的技巧,需要进一步学习如何独立维护自己的权益。
教育建议:如果小恒情绪过于激动,先帮助孩子平复情绪。教小恒用语言向小茜抗议(语气坚定但平静):「我在玩头盔,你不能拿走」。同时,也要教小茜表达自己的想法:「可是我也想玩。」接下来可以根据孩子的沟通协商和合作能力,帮助他们找出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例如使用交换或轮流策略。最后,教小恒下次小朋友拿走他的东西要用语言抗议,抗议无效就找老师申诉。
策略之二,轮流:3分钟之后给你玩
抢来的馍最香,这头盔也许从来没人玩都蒙灰了,偏偏小恒一玩小茜就来劲,这是幼儿之间常见的冲突,也是教「轮流」(turn taking)和耐心等待的最佳时机。
教育建议:小茜提出要求时,是最佳的介入时机。家长或老师可以立刻找一个计时器(例如3分钟的沙漏),走到两个孩子附近看小恒如何回应。如果小恒把头盔让给小茜就算了,如果小恒拒绝了小茜的要求,就马上站在他们中间(预防可能发生的抢夺),举起计时器,建立3分钟轮候的规则,每人玩3分钟,计时器到点了就要让给下一个小朋友。
如果发现头盔是热门玩具,经常有好几个孩子都想玩,更好的做法是建立长期而不是临时的轮候制度:凡想玩头盔者,把自己的名片贴在等候榜上排队,玩够3分钟就轮到榜上的下一位。当然,如果孩子的执行功能还不能完全独立遵守制度,成年人需要在旁提示和辅助。
永远不要用的下下策:从小茜手里抢过头盔还给小恒。这样你就只是一个力气大、岁数大的幼儿,还得跟小茜、小恒一起学习更成熟的处理方法。
策略之三,交换:你先玩这个吧
除了轮流玩,另一种幼儿常用的冲突处理策略是交换。将玩得正兴起的玩具割舍给别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用另一件新鲜有趣的玩具来交换手上这件玩了有一会儿了的玩具,小恒也许更容易接受。
教育建议:在小茜提出要求后,准备好另一件玩具,小恒一旦拒绝立即教小茜使用交换策略:「试试用这个警察头盔跟小恒换,也许他会同意呢。」有时候,小茜反而对警察头盔很有兴趣,自己玩起来。如果小茜用了交换策略但小恒仍然不同意,可以建立定时轮候制度,帮助孩子分享玩具。如果孩子的能力水平不足以进行孩子-孩子之间的交换,家长或老师可以示范。
策略之四,初步协商:你想先玩些什么别的呢
大约五岁之后,幼儿的语言能力更强了,认知能力足以思考对同一个问题的多种处理方式,对自己的情绪控制得更好,也更能理解对别人的感受和想法。这时就可以教孩子用协商的策略处理与同伴之间的冲突了。
教育建议:用孩子需要但程度最轻的手段,帮助孩子沟通对话、协商解决方案、执行共识。协商是复杂的社交技巧,帮助的手段包括提问、提供选择、建议等。例如对小茜说「小恒说他正在玩,等他玩完你才能拿到这顶头盔。等待的时候你想玩些什么别的呢」(提问)「你想和小恒一起玩消防员的游戏,还是想轮流玩」(提供选择)「小茜也想玩消防员的游戏,小恒戴上了头盔,小茜你穿上消防员制服负责开消防车吧」(建议)。
你不会让孩子不学习驾驶技术就开车进城区
不教孩子如何独立、有效地处理冲突,就指望孩子「自然而然」掌握这些复杂的社交策略,等于让孩子不学习驾驶技术就直接开车进闹市,怎么能不受伤并伤害他人?
安全驾驶需要每个司机练好驾驶技术,也需要创设有秩序的交通环境。同理,保护孩子免受不必要的社交伤害,既要教孩子力所能及的社交策略,也要为孩子创设有秩序、公平的社交环境。
文章评论
第一次握手
借用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