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西安(二)

个人日记

 

(二)西安古城墙 大唐芙蓉园

    早上起来吃过早饭出门去古城墙。因为酒店就在城墙附近,所以就没坐车一路溜达到城墙脚下。
图片 

    这是一条绝好的林荫路,绕墙而建。清晨的阳光从绿叶的空隙间把斜斜的影子投到凹凸不平的城墙上,青灰色的墙体远看形制规整,线条锐利,一旦走近触摸,却见斑斑驳驳,沉淀着浓浓的沧桑。伫立在城墙脚下抬头仰望,当真高不可攀,除非肋生双翅方能越过,回头远目来时的路,只见行者寥寥,大都目光闲适,步履轻松,对身旁这横亘千年的长者并不关注,仿佛视若无睹,从未相识,又似乎已熟识到互为血肉,理所当然。

    作为一个外来客,我只在文字中见过这位沉默长者的传奇,如今与他对视,有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在王朝更迭的浩瀚历史中,许多故事因他而起,也因他而落,古都西安,因为有了古城墙而有了更多的故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有三千多年建城史的长安城,历代都在修筑城墙。

    公元618年,李渊在隋大兴城建立了唐朝,并将隋大兴城改名为长安城。唐长安城由郭城、皇城、宫城所组成,仅城墙就高达12米,坚固异常。唐朝末年,朱温迫使唐昭宗迁都,留守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出于军事防守,放弃了外郭城和宫城,把长安城缩小到皇城之内,以皇城城墙作为长安城的城墙,形成了现在西安城墙的规模(除了东城,其它几个面基本上是重合的)。

    那时的西安城墙作为最基础的防御设施,是用当地的黄土夯筑而成。东晋时,北方十六国之一的夏都“统万城”修建时,在夯土中添加一定数量的沙与石灰,形成三合土。这种三合土,比普通夯土更为坚实,可达到刀锥不入的程度。每修好一段墙体,验收的官员就命人用弓箭去射土墙的墙体,箭头射进墙体,则意味着土墙不合格,如果官员监督失职,轻者会罢免官职,重者则会丢掉性命。因而古代的土城墙大都异常坚固。

    我想,如果我天朝现代的建筑工程也有这么严厉的验收监督体制,何来的楼脆脆、楼超超、桥粘粘之类的奇葩工程?

    夯土城墙虽然坚固,但在13世纪并没能了阻挡住来自草原民族的入侵,西安城墙也因此遭到重创,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带领他的军队攻击其他城池,各地坚固的城墙阻挡了骑兵的进攻,元朝军队因此对城墙深恶痛绝,在元朝统治时期,不仅推行拆毁城墙的政策,还颁布特别法令,禁止汉人及南方地区修筑城墙。但幸运的是西安城墙并没有被拆毁。

    公元1368年,朱元璋推翻了蒙古人的统治,建立了明朝,在整个明朝统治的270多年间,很多城市都重建了元朝拆除的城墙。今天我们看到的南京城墙和平遥城墙便是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代表作。为了加强西北重镇西安城的防御,朱元璋命人在唐长安城皇城的基础上扩建西安城,从此开始了长达8年的修复。

    就在明西安城建立二百多年后,公元1568年初秋的一天,刚刚上任不久的陕西巡抚张祉登上了西安城墙,此时的西安城墙已修筑了近千年,因岁月的侵蚀已是残破不堪,张祉不禁百感交集,他决定上书朝廷,在西安城墙上做一件前人没做过的大事——将这座历经千年的土城墙用城砖包砌起来,这也是西安城墙历史上第一次砌砖,这次修建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耗银三万两。

    张祉认为夯圭城墙虽然较为坚固,但禁不住雨水的侵袭,史书中常有夯土城墙因暴雨或洪水而坍塌崩坏的记载。城墙包砖不仅可以提高城墙的防水能力,还能在作战是发挥防御作用。明西安城墙使用了大量的特制青砖,这种砖比一般民用建筑用砖要大,人们通常称之为城砖。西安城墙周长近十四公里,用砖量极大,但究竟用了多少块砖呢?

    2004年初,西安的含光门进行整修,文物专家们趁着当时城墙断面完整暴露的机会,专门进行了一次估算。经测量,明代城砖平均长45厘米,宽23厘米,厚10厘米,重量有几十斤。明代的一块城砖体积上接近于现代的八块红砖,专家们根据计算得出结论明代西安城墙用砖总数大约在两千六百万块以上,如果改用现代的红砖砌筑,则至少需要两亿块。这些城砖如果一块块相连,可长达一万两千公里。

    据史书记载,明代西安城墙的城砖大多由西安周边的几个县城来烧制,在今天的西安城墙上,有些字体仍能清晰可辨。还有一些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西安城墙大修时用的城砖,这些城砖出自于陕西户县的王守村,还一有些是周村。
图片 

    西安城墙的城砖经过近五百年的考验,至今坚固如初。可以说古城墙上的每一块城砖犹如一本古典书籍,解读这座十三朝古都的历史。

    明代西安城池的防御工程趋于完善,新的西安城墙也重现风采,重新修建的西安城墙由城墙、城楼、马面、敌楼、角楼、瓮城等组成,形成了立体的城防格局。这个防御体系是五位一体的,护城河是第一道阻拦,然后是闸楼,闸楼前是吊桥,吊桥不放下来,你就进不了闸楼。下来是箭楼,箭楼是四面都有窗子,四面八方都可以射箭,在60米范围内绝无死角。接着进到瓮城,瓮城是一个陷阱,如果守军挡不住,可以把敌人放进瓮城,把南北两边的门一关,四面城墙上一下站起来万箭齐发,这叫瓮中捉鳖。最后才是正门。

    清代也对西安城墙进行多次修葺,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在清乾隆年间。这一年,一位叫毕沅的进士出任陕西巡抚一职,他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西安城墙进行加固。让毕沅没想到的是这次改修工程耗费160多万两白银,动用工匠一万人左右,历时五年之久,毕沅在这次工程中最突出的贡献就是改善了城墙的排水系统。毕沅使用的方法是将城墙顶用三层城砖墁砌,俗称“海墁”,统一向内倾斜1015度,每隔60米左右修建排水槽,整座城共修建了160多个排水槽。这些排水槽,使城墙顶部的雨水及时排出,有效地保护了城墙墙体。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清代的工程规定,每个工程的质量保证的期限是二十年,如果一个官员主持修建的工程在二十年内没有出现质量问题,那就是质量合格,如果出现了垮塌,那个垮塌的部分需要由这个主持的官员自己掏钱重新修补。看来号称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在基础建设方面还是一点不腐败的。

    城墙作为防御工程,以高为上,居高临下,则可以压制敌人。在古代战争中,城门是一座城池中最薄弱的环节。在西安城墙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四座城门,而每座城门的名称却各有寓意,作为防御体系,无不和用军事冲突的形态来平息战争有关。你看南门叫永宁门,永远安宁,北门叫安远门,远方西域要安定,西门叫安定门,东门叫长乐门,都跟和平息战有关。

    为了使城门万无一失,每座城门内的门扇都是特别制作的,重达3吨,上面有1500多个门钉,这些门钉叫做“浮沤”。古代把雨点儿打在水里漂起来的水泡儿就叫浮沤,门上设置这些浮沤,在战争中起到特殊的防护作用。在敌方进攻城门时,容易用火箭、柴草推到城门前放火烧城门,为了防御这种进攻,古人设计了浮沤,在上面涂泥防护。门钉越厚涂的泥也越厚,一般的火攻就能防御。
 图片
(此张图片来自网络 )

    在墙体外侧,每隔一定距离还会有凸出于墙体的马面,马面又称敌台,因外观狭长如马面而得名。马面的主要功用是消除城下死角,防止敌人迂回到城下攻城。在马面之上一般都建有敌楼。敌楼不仅可以屯兵和瞭望,战时还能储藏武器,是城墙防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片
(本张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

 

     然而,一个独特的攻城方法却使固若金汤的西安城墙面临巨大的考验。公元16439月,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对西安城发起了攻击,李自成的军队善于攻城,他们的战术是在城墙下挖掘出一个又一个的洞穴,这种战术令守城者防不胜防,明军的守城将领提起李自成的攻城战术莫不谈虎色变,城内守军军心动摇。守将王庚子打开东门,迎接起义军进城,西安城不攻自破。

    自从李自成攻打西安城后,西安城墙在二百多年的时间里没有经受过战争的创伤,直到民国年间,一次又一次的军阀混战使西安城墙再次面临着灾难。

    1926年春,北洋军阀组织的约10万镇嵩军一路烧杀抢掠逼近西安,镇嵩军是军阀刘镇华统率的土著武装,镇嵩军军纪松弛,祸害百姓,被视为“土匪军队”。借助先进的军事装备,镇嵩军很快将西安城团团围住。此时驻守古城西安的是杨虎城和李虎臣的部队,而西安城墙内的兵力只有一万余人。杨虎城部队的防区确定为西安东城,李虎臣部队负责城南,刘镇华为了困死西安守军,首先挖地道潜攻东门,并用棺材装满火药,炸塌了部分城墙。守军拼命堵住后,才将镇嵩军击溃。当初刘镇华率镇嵩军从河南来到陕西时,觉得陕军装备低劣,不堪一击,刘土豪认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战斗前夕他进行了充分的动员和准备,可万万没有想到镇嵩军伤亡惨重,加之西安城墙高达数丈,护城河又深,致使镇嵩军攀登仰攻非常艰难,天气也已进入初秋,刘土豪想短期强攻拿下西安的梦想终未实现。这就是著名的“二虎守长安”,硬守了八个月没有破城,但由于城内粮食严重匮乏,有5万人饿死。最终由冯玉祥率国民军进来解围,刘土豪终于撤退。1928年,在西安城西南城墙偏北新建了一座城门,取名玉祥门,为的是铭记冯玉祥将军解救西安百姓之功。

    早在1926年,为纪念国民革命领袖孙中山,在冯玉祥的倡议下在西安城墙的东面开辟了中山门。民国时期,西安城墙陆续新开辟了勿幕门、中正门等四座城门,这些城门都以当时的历史人物命名,折射了那个大时代的动荡时局。

    在千百年岁月的流转中,西安古城墙亲历着荣辱和兴衰,记录着战争与和平,而关于这座城和城墙的故事或许才刚刚开始,历经几百年风雨历程的西安城墙等待它的又会是什么呢?

    我们一行人从北门安远门买票上城,虽然不及南门永宁门气派,但胜在人少清静。绕城14公里可不是玩的,太阳淫威正盛,我们一合计还是租自行车得了。四人正好两辆双人车,小孙同学是没问题的,苦了我们三个年岁不小,筋骨不佳的中老年妇女,左挑右拣地选了坐凳较矮的车辆,在原地练习了好一会,才晃晃悠悠地上路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顺时针绕着青石板路一路猛骑,窄小的坐凳硌得尾骨生疼,很快坐前面的骑手就发现了妙招,把重心后移,正好将后腚搁在后面的U形扶手上,后面的骑手犹如端着满满一盆对方的臀部,边骑边担心别洒了。

    顶着日头的暴晒,一个半小时不到我们就到了南门,这边人山人海,我们就势还了自行车,下城返回。

    运气好,刚到路口就打着一辆出租车,刚坐上去,的哥问我们去哪,一听说去青年二巷马上回我们:不认识,我第二天上路,要去也行你们给指路。要搁别的游客非蒙了不可,我们这些艺多不压身,满怀新技能的娘子军哪会被他唬住,立即高德在手,语音导航,小伙子马上不吭声了。我们傲娇地用吴语吐了会槽,充分揭露了他生怕堵车绕道故意编瞎话的丑恶嘴脸。

    果然,到了市中心最堵的道上,他终于憋不住说实话了:这个地方忒堵,出租车一般不愿意来。

    回到宾馆大家就收拾东西退房上车换酒店,入住离陕博比较近的朱雀大街上的美豪酒店。

    这趟的酒店都是嫂子在艺龙上订的,说网上对此家的评价很高,有地下停车,免费洗车,免费早餐,下午茶,总之服务不错。

    实际情况也果真如此。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停车场开始就有服务小哥一路指挥引导停车,为女士们把沉重的行李箱提到大堂。办理入住手续时,我们享用了免费的黄瓜和桃子,吧台上有叠得整整齐齐的擦手毛巾、茶水和酸梅汤,边上还有一个免费使用生活用品的小桌子。

    前台服务的姑娘一路把我们送到房间里,听说我们还没吃饭就热心介绍的周边的美食。我们就近选择了旁边一家羊肉泡馍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因为过了饭点,店里没有食客,只有几个回民小伙子在手工掰馍。我们觉得有趣,一人要了一个馍自己掰,每人出手不同,掰出来的作品也不一样。小孙张口就咬,回民小哥说这馍是半生的,最好不要直接吃,以免拉肚子。

    我和小孙口味接近,各要了一碗优质羊肉(比普通的贵些,35块一碗)来泡,嫂子和二姐则想尝尝新鲜,分别要了一碗小炒。事实证明,我和小孙的选择更明智,羊肉肥嫩,肉汤鲜美,就是油了一些,难怪要用馍来泡着吃。

    一顿饭吃得尽欢而散。

    回到酒店,正赶上房间对面的餐厅下午茶时间。大家决定不午睡了,就喝茶聊天吧,于是要了一壶金骏眉,配上一盘水果,让服务生送进房间里享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到五点多钟时,大家出门开车去大唐芙蓉园。

    大唐芙蓉园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门票自然也是皇家范的,建于原唐代芙蓉园遗址所在地,占地1000余亩,据说总投资13亿元。

图片

图片

 

   西安曲江是中国古代园林及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被誉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先河之一。秦时,在此开辟了皇家禁苑——宜春苑并建有著名的离宫——宜春下苑。到了隋文帝时建成皇家园林,称“芙蓉园”。到了唐代达到空前繁荣,唐玄宗对曲江进行了大规模扩建,使其盛况空前绝后,达到了其园林建设的顶点。在皇家禁苑芙蓉园内,玄宗修建了紫云楼、彩霞亭、临水亭、水殿、山楼、蓬莱山、凉堂等建筑,并建了从大明宫途经兴庆宫直达芙蓉园的夹城。经过唐玄宗的扩建,芙蓉园内宫殿连绵,楼亭起伏,曲江的园林建筑达到最高境界,各类文化活动也趋于高潮。随着唐末长安城的毁灭,其各种园林建筑也被破坏殆尽,各项文化活动也逐渐沉寂下去,以至于有些最终消逝的无法追寻。

    又是一个在历史遗址上的重建。寻访古迹是不可能的了,好在园中绿意葱茏,荷花正开,沿着河塘垂柳走走也是好的。

    我们闲庭信步地走走停停,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到了水幕电影时间。因为没买票,所以就坐在紫云楼前的台阶西边的空地上,蹭了一场表演。看完已是深夜,大家都说和淹城的表演差不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回酒店的路上狂风大作,沙尘四起,后来听说那是沙尘暴。

文章评论

2715662320

2I∮___ 俄于你拥有的仅仅是鱼水之欢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