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所共同有的良好习惯和素质

个人日记

图片

 

    在研究大量成功企业领导者的案例后,我们发现,这些最优秀的企业领导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并能尽全部的努力去达到自己的目标,他们懂得做人、善于决策、充满热忱、持续创新、架构关系、激励团队以及赢得拥戴……最成功的企业家所共同具有的良好习惯和素质,使得这些企业领导人能够脱颖而出。
  第一个习惯:懂得做人。会做人,别人喜欢你,愿意和你合作,才容易成事。怎么让别人喜欢自己呢?好的企业领导者都习惯于能真诚地欣赏他人的优点,对人诚实、正直、公正、和善和宽容,对其他人的生活、工作表示深切的关心与兴趣。
  第二个习惯:善于决策。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企业经营方案总是不止一个,决策就是要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然后选择一个最佳方案。企业领导者的价值在于“做正确的事情”,同时帮助各阶层的主管“把事情做正确”。
  第三个习惯:相信自己。成功的企业领导者都有很强的信心,他们既会在自己内心里相信自己,也会在公众面前表现出这种自信心。成功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成功的欲望是创造和拥有财富的源泉。
  第四个习惯:明确目标,什么是领导?世界级企管大师班尼士下了个定义:“创造一个令下属追求的前景和目标,将它转化为大家的行为,并完成或达到所追求的前景和目标。”企业领导者们知道,要使员工能奉献于企业共同的远景,就必须使目标深植于每一个员工的心中,必须和每个员工信守的价值观相一致;否则,不可能激发这种热情。
  第五个习惯:充满热忱。热忱有时候比领导者的才能重要,若二者兼具,则天下无敌。产生持久的热忱方法之一是定出一个目标,努力工作达到这个目标,而在达到这个目标之后,再定出另一个目标,再去努力达到。这样做可以提供兴奋和挑战,如此就可以帮助个人维持热忱而不坠。
  第六个习惯:顽强精神。如果说有一种素质几乎为所有的成功企业领导者所拥有的话那就是顽强精神。所谓顽强,并不是达到愚蠢地步的顽固,它是一种下决心要取得结果的精神。在管理实践中,作为一个领导者,你手下的人都希望领导是一个不屈不挠的人。只有你的竞争对手希望你放弃这种精神。
    
第七个习惯:重视人才。企业最好的资产是人,企业领导者的美德在于挑选好的合作伙伴。选一个适合的人,比选一个优秀的人来得重要。除了专业所必备的素质之外,他们找人要看3种东西:一是必须精力充沛。有精神、有气派,这样的人可以走长途,可以感染人,适应变动。二是要正直。考虑个人利益的同时,能够考虑到公司的利益。三是要有智慧和胆识,有进行思考的能力和魄力。
  第八个习惯:充分授权。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一个人做所有的事。所以,作为一个企业领导必须学会把权力授予适当的人。授权的真正手段是要能够给人以责任、赋予权力,并要保证有一个良好的报告反馈系统。
  第九个习惯:激励团队。组织起一个优秀的团队,是一件非常艰难和重要的事情。激发起他们的热情,挖掘出每一位团队成员的聪明与潜力,并将他们协调起来,是成功的领导者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一个企业领导人必须是一个能激发起员工动力的人。
  第十个习惯:终生学习。衡量企业成功的尺度是创新能力,而创新来源于不断的学习,不学习不读书就没有新思想,也就不会有新策略和正确的决策。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正是终生学习的最佳写照。
  第十一个习惯:持续创新。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的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是:如果你停步不前,你就会失去自己的立足之地。这一点对于任何领导或公司都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满足于现状,你就丧失了创新能力,而创新是人类发展的主要源泉。具有创新头脑的人是不怕变革的。
  第十二个习惯:架构关系。一个好的企业领导者习惯于架构关系。他们知道,关系已成为人际中个人成长、企业成事的重要条件与资源。关系就如同网络,构架起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企业与客户、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互动。为了企业的发展,任何一个领导者都缺少不了“关系管理”。西方国家的大企业常常邀请其它大企业的管理者加入自己的董事会,不仅拓宽了眼界,而且在经营管理中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助力。
      
第十三个习惯:抓住机会。每个人都被机会包围着,但是机会只是在它们被看见时才存在,而且机会只有在被寻找时才会被看见,关键在于你如何认识机会,利用机会,抓住机会和创造这些机会。
  第十四个习惯:有效沟通。邻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是管理艺术的精髓。比较完美的企业领导者习惯用约70%的时间与他人沟通,剩下30%左右的时间用于分析问题和处理相关事务。他们通过广泛的沟通使员工成为一个公司事务的全面参与者。
  第十五个习惯:经营未来。成功的企业领导人都懂得,未来是属于那些今天就已经为之做好准备的人。他们用20%的时间去处理眼前那些大量的紧要事情,这只是为了眼前的生计;而把80%的时间留给那些较少但很重要的事情,这是为了未来。
  第十六个习惯:赢得拥戴。一个企业领导人的梦想不管如何伟大,假如没有拥戴者的认同与支持,梦想仍然只是梦想。要赢得拥戴者的首要任务就是:认同我们的拥戴者,并找出他们共同的渴望是什么?假如说领导人需要具备什么特殊天赋的话,那就是感受他人目的的能力。
  第十七个习惯:勇于自制。具有高度的自制力是一种最难得的美德。热忱是促使你采取行动的重要原动力,而自制力则是指引你行动方向的平衡轮。在管理活动实践中,一个有能力管好别人的人不一定是一个好的领导者,只有那些有能力管好自己的人才能成功。
  第十八个习惯:培养领导。最成功的领导者是那些把工作授权给别人去做的人,是把下属培养为领导者的人,是把领导者变为变革者的人。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培养了两大少帅:杨元庆和郭为,使集团的事业后继有人、基业长青。
  第十九个习惯:注重家庭。比较完美的企业领导者常把家庭比作登山的后援营地。他们在筹备后援营地(家庭)上所花的时间,绝不能少于实际登山(干事业)的时间,因为他们的生存、登山的高度,常常与后援营地是否牢固和存粮是否充足有关。这些企业领导者还懂得,全面的成功才算真正的成功,他们往往在干事业的同时,能够兼顾家庭,珍惜幸福的婚姻。
  第二十个习惯:经营健康。许多立志要成功但最后壮志难酬的企业领导人,往往是因为不能战胜一个最大的敌人,这个敌人就是自己不健康的身体。美国管理界流行着一个观点:不会管理自己身体的人亦无资格管理他人,不会经营自己健康的人就不会经营自己的事业。
  

 

浅议管理中的激励问题

 

所谓激励,是增强或减弱人的意志和行为。一般来讲,员工的努力包括勤劳刻苦、为企业献计献策、与其他员工或领导处理好人际关系等,其目的是依照领导者指引的方向、目标做得更好,更自觉地从企业的利益考虑问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与领导者一起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为发展或任务作贡献,而这种努力正是激励的结果。

如果没有激励,一些员工就会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在缺乏反面激励的情况下,他们不担心辞退、不怕完不成工作、不顾虑自己的名誉受损,也就不必努力工作。

传统管理强调的是管、是控制,不管对方是否愿意、是否接受,这样的管理效果很难尽如人意管理主要是借助于人做事,依靠人把事做成,所以就离不开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也是就是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包含两个要素:第一,发现他需要什么,然后用这个事物作为员工完成工作的报酬。第二,确定他的能力是否可能完成这项工作。激励并不是无条件地简单满足员工的任何需要,而是要以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组织绩效提高的方式来满足员工的需要,要对需要满足的方式和程度予以控制。            

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职工工作。如发放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负激励,如罚款等。

物质需要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所以,物质激励是激励的主要模式,也是目前我国企业内部使用得非常普遍的一种激励模式。

“金钱是万能的”思想在相当一部分人的头脑中滋长起来,有些企业经营者也一味地认为只有奖金发足了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导致一些企业管理者并不总是考虑员工的内心需要,在激励时不分层次,不分形象,不分时期,都给予物质激励,形式单一,造成激励的边际效应逐年递减。造成企业费事费财,激励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事实上人类不但有物质上的需要,更有精神方面的需要,因此,在激励时必须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进行有机的结合,必须在形式上多样化,这样才能保证实现激励效应的最大化。

有些企业在物质激励中为了避免矛盾,实行不偏不倚的原则,这种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法非常不利于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甚至还会严重挫伤员工的工作热情。我们所说的公平,是指让员工感到自己的付出与所得是对等的。具体而言,就是员工的能力、经验、努力等付出应当在员工的收入、职责和其他方面体现出不同,这些不同应当以明确的制度形式加以注明,严格执行制度并长期坚持。当然,世界上并不存在完全的平等,只要我们认识到并努力做了,就一定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工作标准,难以对员工进行合理的业绩考核。企业效益好时,领导拍板决定,就发奖金,多少研究一下就敲定。大多的企业比较流行的做法是,领导多拿一些,员工少拿一些。奖金成了“大锅饭”。其实,激励下属应当有依据,这个依据就是对工作业绩的考核。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绩效考核激励机制,要让员工明确工作目标,并且清楚实现目标后能得到什么回报,这才能调动大家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发展。

  激励制度首先体现公平的原则,工作细化,企业必须系统地分析、搜集与激励有关的信息,全面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工作质量的好坏,不断地根据情况的改变制定出相应的政策,从而起到激发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有利于形成人才培养的环境,有利于企业员工素质的整体提升。

    我们常说一句老话,金钱不是万能的。要求企业在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时应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二者既缺一不可,又不能互相代替。不能撇开物质需要而空谈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但单靠物质奖励调动起来的积极性是不牢固的。管理者在合理运用物质激励的同时,要从满足员工精神需要,特别是个人发展和个人实现的需要出发,尊重、理解和关心员工。在强化对员工的考核、解聘、续聘制度、提高员工对企业责任心的基础上,为员工提供各种岗位轮换、工作流动的机会,使员工在角色变换中,定位个人价值的最大化,使其人力资本更好地与其劳动贡献相结合。。一句话、激励员工的方法就是给予员工想要的东西。

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那么影响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有:工作性质、领导行为、个人发展、人际关系、报酬福利和工作环境,而且这些因素对于不同企业所产生影响也不同。员工存在着个体差异这一事实告诉我们,对某人有效地强化措施,可能并不适合其他人。管理者应当根据员工的差异对他们进行个别化的奖励。例如:在年龄方面,一般20-30岁之间的员工自主意识比较强,对工作条件等各方面要求的比较高,因此“跳槽”现象较为严重,而31-45岁之间的员工则因为家庭等原因比较安于现状,相对而言比较稳定;在文化方面,有较高学历的人一般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既包括物质利益方面的,但他们更看重的是精神方面的满足,例如工作环境、工作兴趣、工作条件等,这是因为他们在基本需求能够得到保障的基础上而追求精神层次的满足,而学历相对较低的人则首要注重的是基本需求的满足;在职务方面,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之间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动机因人、因时而异,那么,作为管理者就应根据员工的不同和企业发展的进程,充分考虑到企业的特点和员工的个体差异,及时改进激励机制,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

什么是职业经理人

 

职业经理人,顾名思义,就是专门从事企业高层管理的中坚人才。他的职责定位是以其良好的职业境界、道德修养、专业管理能力,合理利用企业的资源,帮助企业获取最大的利润,从而把企业不断推向前进。那么,作为一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应该具备怎样的职业境界?应该在企业里面扮演怎样的一个角色呢?
  
一、职业经理人应该是一个出色的整合家、策划家
  
很多民营企业存在这样一个怪圈,市场开拓期发展迅速,市场成熟期却止步不前。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关键在于投资者的思想观念未能及时更新,受到定向思维的影响。这时的企业,如果不对各种资源组织及架构进行有效整合及对未来企业的发展定位,企业很难上台阶。随着国家间、地区间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投资者能有更多的机会跳出传统的管理思维,引进现代企业成熟的管理模式。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很多民营企业开始探索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管理思路,这可以说是民营企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职业经理人首先面临的是如何从战略、人才、资金、市场等方面整合企业,将企业真正形成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团队,并不断地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策划定位。这就要求职业经理人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管理才能、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沟通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所以尽管这是个令人羡慕的职业,但却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好的,因为他有较高的职业门槛,必须在道德和专业两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水准。
  
二、职业经理人必须是一个优秀的宣传家、组织家
    宣传是沟通的一门重要工具,包括企业的外部宣传和内部宣传,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时时将他的管理理念、创新精神进行宣传,让全体员工的思维产生共鸣,从而形成共同的管理语言。对于职业经理人应该清楚地意识到沟通大于权力,沟通出效益,沟通是最大的尊重这个最基本的共事原则。沟通是一门艺术,沟通就是一种互动,人的互动,思想的互动,行为的互动。经理人不仅要和老板沟通,更重要的还要和团队、员工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只有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经理人才能落实自己的策略、计划,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组织能力是每个管理者最基本的素质,有效的组织能力是职业经理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民营企业在管理中出现脱节,很大程度上与领导者的组织能力有关。作为一个团队,组织的作用无所不在,而作为团队的队长,职业经理人就是老板和员工结合之间的一个桥梁和纽带。
   三、职业经理人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职业经理人在具备专业水平、管理经验、创新意识等基本素质的同时,职业道德尤为重要。敬业、忠诚、责任感这些都是对职业经理人品德的要求。职业经理人所肩负的担子是非常沉重的,但支撑他们的不是名誉,也不是利益,而是责任,面对员工的责任,面对老板的责任。这种责任支撑着经理人一步一步走下去。同样,忠诚是职业经理人很重要的一个品德,要忠于自己所选择的事业,忠于自己的企业,只有建立在这种忠诚的基础上,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扮演称职的角色。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适应企业文化应该比一般人更快一些,就算换了公司,对公司的忠诚热情不能变化,这是一种职业上的要求,而不是故作姿态。
  
四、职业经理人必须具备很强的个人魅力和宽广的胸襟
    个人魅力是职业经理人自身要具备的又一重要素质,良好的职业形象和个人魅力能容易地组织每一位员工为企业冲锋陷阵。个人魅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就像一个企业的文化一样,它所包含的内容很广,它是个人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日常生活中的处事风格、与人交往的坦率与真诚堆积而成。“将不畏我严,而畏我廉,众不服我能,而服我公”一个良好的精神典范。另外,职业经理人在处理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必须有宽广的胸怀,这就要求经理人要有健康的心态,尤其是对不同意见的人,心胸的容纳尤为重要,往往体现一个人的气度和品格。要真正达到“严以律已,宽以待人”的崇高境界。
  
五、职业经理人如何摆正在企业的位置
    民营企业一旦走上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这条路时,就意味着企业的利益呈现多元化趋势,职业经理人和投资者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当企业走向成熟时,投资者投入的启动资本作用在下降,智力资本作用在上升。投资者说企业效益是资本,看的是对企业投入的回报,职业经理人说人才是资本,看的是人才对资本的增值。因此,在认知上尚有距离。中国民企的两权分离还只是摸索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形成,职业经理人尚处于一个调整、完善阶段,这就要求职业经理人应摆正自己的位置。当前,在民营企业发展思路上,很大程度资本还凌驾于知本,左右着知本,资本的作用对企业的发展还是处于绝对优势,知本只有在辅助资本使其不断增值,来加强自己的中坚地位。职业经理人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资本和知本的和谐统一,才能和投资者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这是一个财智双赢的时代,资本只有和知本捆绑在一起共同发展才能获得双赢,这是发展的必然,顺之则进,逆之则退。
    中国职业经理人的出现,还仅是近几年的事,但纵观职业经理人的现状,水平还参差不齐,存在鱼目混珠的现象。可以看到,目前职业经理人正处在一个需完善阶段,很多职业经理人的黯然退场,给这个职业也平添了几分沉重和无奈。这个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人们的呵护与扶持,需要投资者真正给职业经理人提供一个宽松的舞台。其实只有在投资者和职业经理人彼此真诚合作,成为鱼水关系而不是油水关系,是重用而不是利用的时候,民营企业才能真正做大做强,而职业经理人才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价值与魅力。

中国商人新矛盾

 

    由于自身投资创业,发现当代中国商人的内心主要存在着以下十大矛盾:
  1、富与贵
  富贵荣华是个中性词,指的是:富的人要有贵族精神,要有绅士风度。做个有钱人只要吃苦耐劳,智商情商应用得好,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实现;但要做一个“贵人”则是一辈子的事。富与贵的矛盾,是中国商人内心的痛。只有坚守用钱买不来人格的“贵”,才能实现真正的“富贵荣华”。
  2、官与商
  商官交往不慎,就很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官打压商,二是官与商勾结。商与官离得太远,企业做不大,这是因为官员掌握着资源配置和审批权;商与官靠得太近,既伤官又害商。
  3、名与利
  中国古人造字时,就把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象形的方法告诉了。  4、上市与不上市
  企业不上市做不大,上市后风险大;不上市挣钱慢、融资难,上市后挣钱快。但这样对实体经济的经营就不感兴趣,只对自己企业的股价涨跌用心。怎么去平衡实体与虚拟经济,就是一对矛盾。
  5、财产继承与捐赠
  “富不过三代”,是历史对中国商人的一句咒语。怎样才能找到一条既能传承财富又能培养子女们创业能力的方法,去破解这句咒语呢——当下的富人与中产阶级也都会思考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自己百年之后积累的财产是传承还是捐赠给国家?
  6、鸡头与凤尾
  对合伙创办的公司来讲,“十打伙九扯皮”。如何处理好做鸡头还是做凤尾的关系引发人们的思考。实际上,只要能生存发展、能挣钱,无论是做“鸡头”还是做“凤尾”,或者是做控股的“鸡头”,做参股的“凤尾”都可以。“鸡头”的经营方式,不太适应当今时代经济发展的要求,早晚都要与“凤尾”合作,我把它们称之为“新公私合营”时代。
  7、金钱与婚姻
  一些出事的官员和商人,大多都有情人。如果一个人的时间都被这种事情占据,怎么还有精力来管理企业?尽管很多商人知道金钱与婚姻的矛盾处理不好,会伤害家人和自身,也会伤害自己的事业,但往往控制不住异性的诱惑。
  8、扩张欲望与自身实力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做竞争性实业太累。每一个做实业的商人,都在思考如何把企业做得更大。每个商人心中的扩张欲望总是会与自身实力相矛盾。一些地方政府一味号召企业要做大做强。有些商人为了撑面子,四处融资,负债很高成了“负翁”,还在吹嘘“伟大的理想”,最后企业倒闭了,死得很难看。
  9、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
  这次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就是虚拟经济缺乏监管造成的。在我看来,发展实体经济才是长久之计,虚拟经济只是发展实体的融资工具,它不等于实体本身,融来的资金只有通过生产产品和服务品才能真实地增值。
  10、企业投资与经商环境
  投资是经商的前提,经商环境决定商人投资规模及流向。因为资金、技术等资本是流动资产,而不是固定动产,所以经商环境的好坏、项目准入门槛的高低、政府审批时间的快慢、市场竞争的公平与否,这些要素就成为企业和商人是否愿意投资的考核指标。企业投资和经商环境的矛盾,常常困扰商人们的决策。

 

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

 

     处理问题、求得生存与发展是我们职业人的根本目的。培养能力也是为了解决问题,我们的一切行为都要指向解决问题。

职业人的主要职责就是解决各种各样的企业问题。只有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职业人才能成为职业的。

1、目标关注能力。

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职业人首先是能够迅速确定解决问题的目标并能够集中精力关注目标的人。有的人一天做很多事情,整天忙得焦头烂额,但效果却极差。为什么?目标分散。我称之为“目标分散症”。有的人则只关注工作本身,常常为了做某件事而做某件事,甚至仅仅是为了完成你交给的任务而完成,忘记了这个任务的真正目的。因此,我要求我的部门经理以及其他同事,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要首先想到做这件事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想不明白就不要做。

2、计划管理能力。

职业人的工作效率首先来自于出色的计划管理能力。计划就像梯子上的横档,既是你的立足之地,也是你前进的目标。计划阶段就是起步阶段,是成功的真正关键阶段。巴顿将军说过:“要花大量的时间为进攻做准备。一个步兵营进行一次配合很好的进攻,至少需要花两个小时的准备时间,匆忙上阵只会造成无谓的伤亡。在战争中,没有什么不是通过计算实现的,任何缺乏细致、合理计划的行动都不会取得好的结果。”

3、观察预见能力。

良好的观察预见力让我们能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大环境下,寻找到很好的生存发展机遇,同样的也可以预防一些即将或者未来可能发生的对于我们事业有所阻碍的事情。可以说,成功源于拥有一双会观察、会发现的眼睛。

4、系统思考能力。

系统思考问题,强调了面对任何问题的时候,都要善于从整体上进行考虑,而不仅仅就事论事。只有这样,职业人才能形成大局观。

5、深度沟通能力。

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因素,只有15%是由他的专业技术决定的,另外的85%则要靠人际关系。在这个人际关系复杂的社会,要想使自己成功就应该强化自身的沟通能力。企业管理过程的大量问题也是沟通问题,甚至有的企业家称:“企业中99%的问题都是沟通造成的。”可谓“管理即沟通”。具备强大的沟通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6、适应矛盾的能力。

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有大量相互矛盾的事情,很难找到十分绝对的问题,更是很少存在唯一的最佳答案。如果总是用“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问题往往难以解决,甚至可能把问题引向死胡同。因此,职业人要善于适应矛盾,避免绝对化地看问题,拥有开阔的思维,不固守成功经验,既能这样又能那样,追求解决问题方案的开放性,不钻牛角尖。

7、全神贯注与遗忘的能力。

“未来不迎,既过不恋,当时不杂”,曾国藩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对于那些已经过去的事情,不要过于留恋;现在做的事情要清晰、有条理;那些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还没有到眼前,不要着急处理。这可以说是曾国藩一生的职业总结。职业人要善于选择最重要的事情投入全部精力解决,有些事情则需要快速遗忘。

8、执行到位能力。

就个人而言,执行到位能力就是将事情做到位的能力,这是一切职业人的基本能力。如果不能说到做到,做到不能做到位,职业人也就缺少了立身之本,一切设想就会沦为梦想,一切问题仍然会是问题,甚至成为更加严重的问题。

具备这8种能力,是成功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应该努力地去培养这些能力。当问题来临的时候,我们会泰然处之,灵活地去处理它们。处理问题、求得生存与发展是我们职业人的根本目的。培养能力也是为了解决问题,我们的一切行为都要指向解决问题。

 

报价技巧:客户最喜欢的报价方式

 

 

 报价技巧:客户最喜欢的报价方式

        价格虽然不是谈判的全部,但毫无疑问,有关价格的讨论依然是谈判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任何一次商务谈判中价格的协商通常会占据70%以上的时间,很多没有结局的谈判也是因为双方价格上的分歧而最终导致不欢而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