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缘诗社早课

个人日记

主讲:晓耕老师。

今天的早课我们学习【对联知识】。
今天学习对联九忌:
通常说,学习对联
只要掌握了对联九忌,就基本能应对了。 我们先看一下口诀:
一忌合掌二忌重,三忌失对欠平衡。
第四失替应留意,五为乱脚六孤平。
第七切记三平尾,八忌上重下边轻。
九忌初学用僻典,浅显易懂也求精。
【一忌合掌】
合掌是指一副对联中,同比或上下比同时出现词义相似、相近、雷同,也就是意思重复的字、词。
一副对联,必须上下比的词语异义相配,才算合格。
在作联时,有人误认“词类相对”,以为上下联意思相同才是对仗工稳,其实这是犯了合掌的毛病。
一副对联不管长短,字数总是有限的,若在有限的空间里重复一件事,还有什么意思?所以,合掌是对联的第一大忌。
比如:
五湖传喜讯;
四海送佳音。
“五湖”与“四海”同指广阔的地域,“传”与“送”意思相似,“喜讯”与“佳音”更是同义词。这样的对联即便是其它方面再怎么好,读起来也让人觉得味同嚼蜡!就没意义了。
那么这幅对联咋写才适合?
三川歌盛世;
四海颂佳音。
【二忌重】
重是指不规则重字,有规则重字是巧联。
譬如
好酒一壶同师醉
清茶一盏共君归。
两个一字在同一位置上,就是巧联,也叫喜相逢。
再看:
百鸟鸣春歌盛世;
一龙降世兆丰年。
两个世字不在同一个位置上,犯不规则重字。
所以说,无规则重字是病联。
【三忌失对欠平衡】
在联语中,结构、词性等应该对应的地方没有对应上,就是失对。失对包括联内节奏失对、数词失对、叠词失对、词性失对等。
此联中用“辉煌”对“精神”属于词性失对,即形容词对名词。
【第四失替应留意】
失替也是语病的一种,在同一联(上联或下联)的词语中,平仄应给交替、有规律的出现才对。
上联的第2第4第6个字应是仄、平、仄,或是平、仄、平;下联的第2第4第6个字应该是平、仄、平,或是仄、 平、仄。
如果不管上下联第2第4第6个字出现连续两平或两仄,就叫失替。
失替也是人们常说的失律或绿了。
【五为乱脚】
脚,是指上联或下联的最后一字。
必须遵守上联仄收尾,下联平收尾,即上仄下平,违背了这个规律就是乱脚。
比如:
九州迎圣火;
百载圆一梦。
上下联最后一个字都是仄声,这就违背了上仄下平的规律,读起来很别扭,是因为乱脚,就不符合联律了。
【六孤平】
孤平是指平脚句(下联)里,除最后一个字是平韵外,其它都是仄韵,这就叫孤平,上联的孤仄也不可取。
也有人提到鱼竿韵:
平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仄仄平平
这才是鱼竿韵。
末尾两字必须相同
否则就是犯孤平。
但遇到鱼竿韵的出句时,也还是要正对的。
【第七切记三平尾】
三平尾、三仄尾都是对联的大忌,在撰联时很容易被忽视,不管几言联,只要尾部连三仄或连三平,都是语病。此外,三平头、三仄头也都都是对联的大忌。
比如:
爆竹声声辞旧岁;
梅花朵朵迎新春。
“迎新春”三字都是平声,这就犯了三平尾。你不觉得读起来很别扭吗?这也就是对联为什么要求联律,没律的句子就不能给人美感,没有昂扬顿错的节奏,就不能算对联了。
【八忌上重下边轻】
我们知道,一副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如果上联写得气势强盛(重),而下联写得气势软弱(轻),就会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这就叫上重下轻,上重下轻也是对联的病症之一。
比如:
听铁马声声关山入梦;
看银钩笔笔书画萦心。
此联立意很好,可一用“银钩笔笔”对“铁马声声”,“书画萦心”对“关山入梦”气势上就大大减弱,明显的气势不足,有损整副对联的美感。
如果上联的气势很低,用下联来补倒是可行的。
比如:
南邦庙死个和尚;
西竺国多一如来。
上联就没一点气势,如果下联不能补上,就很尴尬。
【九忌初学用癖典】
对联用典会增加对联的可观性,使对联显得更高雅。
对联用典会增加对联的可观性,使对联显得更高雅。
但是若用癖典,使人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就不好了,你不能每人都去解释一遍吧?特别是对初学者,一定要弄清所用典故的来龙去脉,不然会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还有的同学一味的模仿古诗词中古人的生僻用句,也是不可取的。
下面我们把对联的特点编成口诀,以便於记忆。
上下联句须相同, 字词失对理不通。
联句有机成一体, 最忌孤立各西东。
杂乱冗长生大错, 意象完美见句工。
节奏轻重分扬抑, 一吟三叹韵无穷。
好,关于对联九忌,今天就讲完了。

文章评论

荷心梅韵

鹧鸪天.寄空间好友 文/荷心梅韵 虚拟荧屏无意寻,诗词作线会知音。 举樽分绪通南北,落纸衔烟效古今。 阳关引,水龙吟,学来平仄醉花阴。 韶华荏苒来尤去,但见天涯明月心。

凤凰、涅槃

清高傲世,不如逢场卖笑,铁骨铮铮,不如模棱两可[em]e12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