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生活中各种负面情绪的表现形式

个人日记

图片
       1,愤怒

这是一种用来掩饰的情绪,我们之所以生气是因为我们相信是他人让我们感觉到一种我们不想感受的感情,面对这种感情我们相信我们无能为力,所以我们用愤怒作为防御来抵抗这种情感,是一种包含勒索的成分在里面,主要是容许我们迫使他人按我们想要的方式行事。研究表明,当我们收到惊吓或感到恐惧时,我们的第一本能反应就是愤怒,其目的就是,我们相信我们生气会在某种程度给我们带来好处平衡,觉得我们的目的泡汤了,他人应该对此负责,我们的生气就是对这种受阻的感觉一种快速回应,但事实上,如果我们深入观察,我们的愤怒是不合理的,因为当我们生气时,我们就是让所有的人事都围着我们转,我们没有停下来想想他人,想想他们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一般来讲愤怒会持续4.5分钟,但由于我们长期把多年来未完成的工作,大量的挫败,失望,委屈都储存在我们的情绪仓库里,我们很容易失控,去点燃引爆这一仓库,受影响最大的使我们自己,他的伤害性极大,对我们最亲近的人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我们儿时的经历常常被困在这情绪里而不知所措,我们缺乏工具来转化这种强大的情绪,愤怒是一个指示器,显示我们的生活在某些事情运转不良,如果我们试图让别人做出改变,努力去审问控制他人,我们就会进入自我挫败的境地,但如果我们能够从我们的内部去查明真相,我们能够跟对方进行自信的沟通,而不是带侵略性的指责,那么外部的处境就会一目了然,问题自然而然解决

让我们回想一下最近愤怒的时刻,一旦你愤怒,问问自己感觉到了什么?然后那种情感一旦进入你内心,允许你自己去感受他,你会知道这是一种健康的情感,因为愤怒将会完全消失,你将会开始走进另一种情感。然后接下来,你怎样与“那个让你生气的人”沟通,我们发现因此在愤怒底下的情感,我们不给自己的愤怒火上浇油!

2,伤害和排斥

是我们创造我们的情绪,来自我们的内部,我们必须承认这一原则,因此没有人能够伤害我们,除非我们选择被伤害,我们感觉到受伤害,是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不肯接受某个人或某件事,来源于我们自己和我们感觉可依靠的人分开,但是我们却因为某事在当时看起来勉强不得不离开他们,伤害和排斥就诞生了,于是我们把这种深埋于潜意识的伤害排斥投诉到我们的外部世界,现在,当我们正感受到受伤害和排斥时,表示你正在排斥某人某事,在那里我们还没有接受某人某事,以及对某人某事来说正在发生的事情,我们采取把他们推开的粗暴方式,但是我们全然不觉,我们只感受到被伤害的感觉

经常听到一些人说如何被他们的父母排斥和讨厌,他们甚至亲耳听到父母说他们是多余的,真想不要他们。但现在假设他们回到当时的情景,亲自问问父母是怎么回事,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我们马上会发现原来父母是因为在当时情况下感觉到匮乏不足,恐惧或者孤立无援,以至于父母的行为表现为好像不想孩子围绕在他们身边,如果父母感觉到是富足的,快乐的,那么他们一定不会表现出不想要我们,如果他们觉得能够应付目前的生活及身边周围的孩子,他们一定会要每一个孩子,然而这是出于我们对爱的需要,我们把父母的不足和恐惧包揽在我们身上,以为父母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自己出现的错误,于是我们选择排斥父母,让自己受伤,实际上,本来你是出于爱,想来给到父母解决匮乏的,是想带给他们富足和安全的,但是我们却表现出恐惧而迷失我们的本来目的,把父母匮乏的感觉揽在身上,让自己去承受匮乏的感觉,以为这样父母就好了,富足了,然而这不是真的,也不是有效的办法,但是我们对此一无所知。即便父母真的不要我们,但如果我们选择一直爱他们,理解他们,接受他们,那么我们就会感觉到爱和理解,这是因为在人际关系中,我们的感受其实不是别人给我们的(我们一再强调这原则,通常我们都习以为常的认为是别人给的,是别人造成的,事实上这就是佛家所强调的颠倒了),而是我们正在给予他人的,因此结论是,我们所感受到的,正式我们给予的,如果在我们与他人相处的人际关系中我们感觉到缺失的那些,正是在提醒我们没有付出给他人的

想想你最近一次受到的伤害,并写下你当时在抗拒或拒绝谁,写下原因,这样会让你对当时那件事情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帮助自己去接受那时发生的那件事和事件的起因和人。我们还可以跟自己或者他人分享你对某人的牢骚或抱怨,那我们了解到我们所抱怨的,正是我们所要付出去的,那么接下来我们行动,你会感觉到你的处境是不是有一个全然的改变

3,悲伤

悲伤来自于我们的判断,我们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纠结着紧抓不放,认为那事情不应该那样发生,我们想回到事件未发生时。事实上我们不能改变外部的世界,但是我们可以尝试接受不应发生的事件,并下决心把这一些事件当成是我们学习的知识,这样我们将会把事件变成我们的力量,这样,我们会变得能够同情和理解所有人,并给周遭的人带来希望(我们通常的处理方式就是纠结过去,希望事件未发生,然后可以按照自己的判断意愿发生,然而事件发生了,于是我们悲伤)

与自己或他人分享,想想某段时间你一直沉浸在悲伤中,是你一直紧抓什么事件或人不放手,从而创造出你的悲伤

4,内疚

每当我们为做过的事,或没做过的事,说过的话或没说过的话感觉到后悔,不好,这就是内疚,这是一种普遍不好的感觉,是当今世界的主要问题之一,内疚最主要的感觉就是无价值,缺乏自我的价值,这样会导致我们试图从别人身上抢走一些东西,或者离开一些人,攻击一些人,而这些行为都是为了试图抹去这种感觉,当然这是毫无效果的,只会增添更多的内疚

内疚实际上是我们人生前进最大的障碍,极具破坏力,无论何时,只要我们感到内疚,其实就是在惩罚我们自己,我们大多数人信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相信人们做错事情会受到惩罚,一旦我们持有这观点,我们就会相信我们做错了事情必须惩罚我们自己,否则就是老天或者恶鬼来惩罚我们,与其是这样,还不如自己先惩罚自己,于是我们在我们的成功的领域,人际关系领域,健康领域,幸福领域来惩罚我们自己,有时候会让别人来惩罚,目的是想试图通过此方式来偿还内疚,然而不管我们多么努力,不管我们外部多么表现我们是一好人善人,做了多少善事,我们很辛苦和努力的试图还清内疚,但内疚依然有增无减

如果我们愿意在深入一点,我们会发现,我们其实是想利用我们的内疚来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当我们有内疚,我们就可以不前进了,我们就可以不必要去面对未知的变化和恐惧,我们利用了内疚来控制我们的生命,这样我们好像感觉安全一些,很多人的人生就是卡在这里走向终点,然后在内疚后悔当中反反复复死去

还记得当我们还是小孩时,我们的父母在我们身上设置了内疚的陷阱吗?父母胆战心惊,就怕我们学坏,父母认为应该让我们感到内疚,我们就不敢轻易乱来了,父母想通过这么做来控制我们,让我们要听话,要守规矩,让我们用一种能被世俗所接受的方式来为人处事,父母相信这样会让我们好,能成为一个好孩子。当我们成为父母时,我们大多数会复制这种做法,用到我们的孩子身上。但是当父母在控制我们时,我们收到的是怨恨,同样我们的孩子收到的也是怨恨,我们可能会控制住孩子一会,然而就算我们赢了,那也是“赢了一场战斗,却输掉了整个战争”内疚让我们弄巧成拙

我们的谴责来自于我们的内疚,无论何时,当我们谴责他人,当我们看到他人用一种“坏方式”行动时,我们从内部的内疚系统来评价它,谴责随着产生

消除内疚的最好办法就是宽恕自己,宽恕是最有力的工具,一旦我们宽恕自己,我们的生命就会向前飞跃,每次我们感觉到内疚,被困住,就是在提醒我们需要宽恕自己或者他人

闭上眼睛,问问自己在自己的生活领域中卡住在什么地方(人际关系,工作,两性,金钱,健康等),你之所以没达成目标是因为你感觉到没有价值或者内疚,接下来问问自己,我最需要宽恕谁,答案通常是自己,更有力的答案是别的哪个人,哪件事,你对它(它也许代表世界,男人,女人或者具体某个人)有什么不满,然后去宽恕他,信任他。

 

5,需求

本这爱,本着想给这世界带来我们的礼物(天赋礼物,使命)但是我们迷失了,以为我们没有能量解决,我们恐惧了,变成我们需要爱了,我们的父母也是爱着我们的,当时由于我们和父母之间的爱没有真正连接,我们并没有收到父母的爱,反而我们觉得转变和父母的互动方式,向父母的方式靠拢,我们不断的向我们的父母及周遭世界提出我们的需要,以便证明得到父母的爱,然而父母并不完全能够觉察我们真正的动机,于是我们很多无理的需要,父母通常拒绝我们或者哄骗应付了事,我们痛不欲生,我们产生了很多心碎,但是由于我们相信我们还小,我们还没有能量处理我们的需要,于是我们只好深深的隐藏起来。但我们需要消耗我们很多的生命能量才能把这种需要(欲望)控制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精力开始减弱,我们的需要再也无法控制住了,欲望就像开闸的洪水出来兴风作浪,我们原来所谓理性的大脑,理智和逻辑完全瘫痪,就像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例子:某位位高全重的成功人士,一直在世人严重是正直正义的代表,知道他被爆出做了很多犯法的事情被捕了,在被捕时我们总是听到这样的经典台词“我知道这是错的,可我就是忍不住”。

由于我们一直觉得缺乏,由于我们不知道如何处理,采取隐藏,一旦这感觉冒出来,我们就在外面寻求物质或情感的满足,试图来填补内在的缺乏,然而由于方式颠倒,无论我们在外得到多少,我们仍感觉不到满足,仍觉得需要,这就是所谓的人欲难填。就算我们所追求的和向往的爱情,我们大多的方式其实只是想来填补我们内在没被满足的需要而产生的心碎而已,所以,我们的爱情互动方式一开始就颠倒了,其结果大多令我们失望,最后我们发觉:天啊,他/她怎么会变成这样,怎么这么可恶,怎么这么令我伤心,真想离婚,真想杀了他,这是因为伴侣的心碎底层一样,所以才会互相吸引,最后我们找了一位专门来踩我们地雷的心魔人物做我们的伴侣,所谓的“不是冤家不聚头”

没有人能给我们伤害,除非我们自己选择伤害,我们底层的各种需要实际上就是对爱的需要,如果我们不隐藏我不压抑我们的需要,而是承认我们的各种需要,然后我们学会去认知如果我们没有得到,是因为我们没有付出,我们可以把这些需要转发为对生活的热情和能量,去热爱我们的生活,去爱这世界,就像爱自己一样,去协助他人就像协助自己,这样我们就会获得真爱的体验,拥有真爱的人,已经处理好自己的各种需求,他没有缺乏,没有恐惧,只有付出,只有对世界奉献自己的天赋礼物,直到人生终点,他拥有天使和上帝般的仁慈善良微笑,视众生如自己,视世界如自身,当他在为这世界履行他的使命任何时刻,都拥有真爱,从未感到爱的缺乏,这就是空,没有自身的需求,只有天使上帝般的笑容和爱!这种真爱和我们大多数人所谓纠缠得死去活来的爱,海枯石烂的爱,生死相许的爱完全不同,这种爱其实就是自己内心的需要,所谓爱是自私的,就是这道理。这种爱其实就是建立在真爱的另一面—恐惧上演绎出来的,我们还需要很多烂漫的情调或者疯狂的性爱来证明自己是被爱的,是安全的,幸福的,这都是因为自认为需要爱,需要安全的内心需要而已。但是我们死不承认,我们很多人一生都是为了追求这些!这就是佛家所谓的我们活在颠倒世界里呀!但我们通常不认可,因为我们一直是这样活的,这世俗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的,我们这么终身追求的爱情怎么会是这样呢,怎么能这样解释呢,这种解释不是疯子就是和尚的理论,哈哈!

花点时间,看看你的生活缺少什么,从我们的事业或人际关系着手,并写下来,在回想一下我们更小时,我们需要但是缺少什么,这一些都是我们的需要,这一些需要意味着我们一直试图从我们外在的世界夺回,以填补我们的内心情绪漏洞,现在闭上我们的眼睛,想象一下我们生命中的某些人此时正在承受这些需要的痛苦,这是因为你没有付出给他的结果,接下来我们打开我们的心灵,向他们注入情感的力量,把这份礼物送给他们,把爱送给他们!

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感觉如何?哈哈

如果想快乐一小时,打个盹

如果想快乐一天,去钓鱼

如果想快乐一年,获得一笔财产

如果想快乐一生,帮助别人

6,抑郁

抑郁是我们相信我们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某些至关重要的东西,我们感到失落,郁郁寡欢,觉得这世界对我们太不公平,这其实是不真实的,最有可能是我们陷入了一种屏蔽状态,我们拒绝于这世界做任何沟通,只跟自己沟通,甚至经常连自己都懒得沟通

抑郁的人通常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瞬间从证面情绪进入负面情绪,让身边的人不知所措

抑郁是当今西方世界最普遍的现象,美国由于抑郁而死亡的比任何情况都要多,它已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他的网站发布了抑郁测试,他们参与干预这种情绪,他们把心理健康描述成:“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能够恰当的估计自己的能力,能够妥善处理生活中的一般压力,能够富有成效的工作,并能够成为他或她所在社会做出贡献”

现在一般都借助药物来治疗抑郁,当其实药物很难带来持久的效果,反而会让我们试图去掩盖这种情绪,回避这种情绪,让我们对药物产生依赖。我们一定要拿出我们的勇气,正面迎接我们的抑郁,去感受他,与之交战,并深入的了解他,只有持这样的态度我们才能真正永远摆脱他

回想一下当你抑郁或只是情绪低落的某个时间,那时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想象你穿越那个时刻,问问你自己:我相信我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的是什么?那是…现在,我怎样才能面对那个损失放手向前进?在这种情况下,我希望学到哪一课题?这课题是…想象自己现在正在学习这课题,然后用从这个新角度来注视你的生活,他看起来如何?…

7,死亡的诱惑

这是每一个人必须要去了解的情绪,是因为他很强大,破坏性极大。

死亡的诱惑被掩埋的很深很深,他来源于我们的童年某个很深很痛苦的地方,在那时我们相信我们在某一些事情上面很失败,而这失败的感觉带来很巨大的痛苦,我们当时觉得太难受了,生不如死,我们不想要这种感受,我们想放弃一切,而只有结束生命才是最好的方式!

然而死亡的诱惑在我们表面上表现的只是我们想放弃一个计划,事业或者我们的人际关系,通常我们随着这放弃的感觉走,我们觉得放弃是最好的方式,于是我们选择放弃,并企图去寻找更好的人事,但即便真的找到了,也只是起到暂时的作用,之后,我们又想放弃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发生了很多次放弃,我们失败的感觉越来越强烈,我们不仅仅想放弃一些人或事了,我们想进一步放弃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一切,我们开始强烈的放纵和攻击自己,我们想毁掉一切,结束一切,结束生命,因为我们现在的感觉是生不如死!

当然,心理大师告诉我们这不是真的,我们穿越死亡诱惑的方法就是去面对他,感受他,沉浸在这种情绪里面,尽情感受而不要采取任何行动,一旦你感受这种情绪,并意识到这种情绪的目的是什么,那么我们正好重新做出一个选择,我们可以选择为了什么而更好的活下来,然后我们把心灵的全部聚焦在这理由上,我们就会穿越这种情绪,我们开始进入光明的世界。这种情绪太强大,于是通常我们要选择为我们的伴侣,孩子,家庭,甚至国家,世界,使命,爱而活着,于是我们会在沉浸死亡诱惑情绪里面想起我们还可以为了他人而活下去,我们轻而易举的穿越了这种强大的情绪,转化为爱的能量

想想在你的生活中一次想放弃的是什么,当时发生了什么事,写下答案,接下来问自己一个更深的问题,当你开始想放弃时,是认为哪个地方失败了,或者什么东西没有凑效?那是…,感受这个问题,再问问自己,这是我第一次的感觉吗/?这是生活中的模式吗?现在让我们想象正站在“想要放弃”的感觉和失败的最深处,进一步问自己,我选择为谁而活?为什么而活?花点时间,把那人,那事带进你的心灵,看着你自己的选择,告诉自己“不管情况有多糟糕,我选择活着

8,毁灭

这是在我们的潜意识深处,他充满了强烈的情感和情绪,他令人心碎,包含了愤怒,无能为力,巨大的恐惧,巨大的损失失落感等各种情绪,我们可以用视觉来描绘比如这种情绪:这是一个经历了一场大规模战争后的情景,所有的东西都被毁灭,破坏,消耗,现场一片狼藉,我们看到这场景产生了一种找不到出路的感觉。更具体的画面是:一个人被熊熊的烈火包围着,被困在一个没有任何逃生出口的地方,正面对着所有的损失。这是我们充满真正痛苦的地方,一个让我们如此心碎,我们感觉心被掏空了,当我们在以后成长的人生路上,我们还会重游此景,感觉会一如既往的强烈,以至于我们发现我们正在从悬崖跳下去,毫无生路!最近经历日本的地震海啸的人们感受到这种情绪

毁灭的感觉来自于我们孩时或者我们正在面对的严重失败的情景,这是一个萨满级的测试,他聚集了强大的能量,我们如果转化他,那么我们的创造力惊人

我们要花一些时间来疗愈我们心灵的这一部分,我们要学会像我们的身边人寻求帮助,同时我们也要带着强烈的愿望去帮助周围的人。我们要用我们的仁慈博爱来面对这一挑战,转化成强烈的爱,这样我们会有飘起来的舒服感,我们感觉好像被举到山顶上,我们的生活充满朝气激情勇气

9,生存

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我们只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我们仅仅是为了生存,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我们是谁,我们能够为这世界提供点什么,我们大多数用工作,计划,娱乐,爱情来填满我们的生命,感觉人生就是这样,如果不是,我们会空得慌!甚至连我们抽出时间去度假,我们的大脑还是那样的繁忙

这种情绪来自于我们小孩时,我们原本快乐,满足,开放,随后发生了一些事情,让我们痛不欲生,好像整个世界都爆炸了一样,我们勉强带着一丝只为了生存和毫无价值的感觉从废墟里爬了出来,然后,当我们成人时,我们拼命忙碌的生活工作,以此来证明当时的情况和感觉不是这样的,然而,这不是治愈生存情绪的方式,相反,这只是一种补偿行为,这种行为不会让我们感到真正的快乐和丰盛。这不是真的,这只是当我们丢失了用坦率的态度来面对拥抱这世界的勇气,我们要用我们的优雅和安逸的态度来面对这种情绪,我们要勇敢的面对他,感受他,然后我们才能知道我们是谁,我们来这世界真正的目的和使命是什么

出于某种原因,如果你想知道,你是在几岁丢失了这一部分,接下来想象那个小孩就站在你面前,你把注意力聚焦在孩子身上,写下你看到的天赋礼物。现在确认这正式你的天赋礼物,这正是真正的你,当你重新赢回来,你会从生存匮乏转化为价值,丰盛,快乐!花点时间,感受着你和小孩融为一体,然后不要再呆在那个年龄了,想象这孩子长大了,张开双臂坦率的拥抱世界,充满着爱。现在意识到这就是你,不是别人,你欢迎真正的你回来。现在我们把所有无价值的地方都替换成真正价值的体验,但同时我们要记住,我们想要了解我们的价值,想要让自己有价值,我们必须从别人的身上看到价值,从事件的身上看到价值,从我们的周遭世界看到价值!怡和心理

 推荐阅读:

十大负面情绪解读

16种负面情绪的正面意义

情绪化的背后是在索取尊重

对待负性人的四个小技巧

和爱同行中华系统排列公益工作坊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