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记住七绝平仄规则--青花淡雅

个人日记

一共十六种句式,一般不须全记住。但只须记住A式句,即可举一反三。(以七言为例):

     如以A式句做首句,即为(ABCD):

             (A式)

       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 仄平平


      如以B式句做首句,即为(BDAB):

          (B式)

       B:(仄)仄 平 平 仄 仄平     D:(平)平(仄)仄仄平平

     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 平 平 仄 仄平


如以C式句做首句,即为(CDAB):

           (C式)

       C:(仄)仄(平)平平 仄 仄    D:(平)平(仄)仄 仄平平

       A:(平) 平(仄)仄平 平仄 B:(仄)仄 平 平 仄 仄平


     如以D式句做首句,即为(DBCD):

           (D式)

        D:(平)平(仄)仄仄平平 B:(仄)仄 平 平 仄 仄平

        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 仄 平平

所以只要记住如下句即可:
                                     (绝句 十 律诗)

                 1.A式句(平平仄)     A B C D十A B C D

                 2.B式句(仄仄平)     B D A B十C D A B

               3.C式句(平仄仄)     C D A B十C D A B

                 4.D式句(仄平平)     D B C D十A B C D

七言绝句也叫“七绝”。每首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

七绝的平仄格式有四种 附:( )中 可平可仄。

第一种:逢一、二、四句押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已亥杂诗》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雷、哀、材中的雷虽在普通话里不同韵,但古代可以押韵。

例:《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第二种:逢二、四句押平韵,句首不用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南园》李贺

长卿牢落悲空舍,曼倩诙谐取自容。
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

例:《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第三种:逢一、二、四句押平韵。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例:《漫兴》杜甫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第四种:逢二、四句押平韵,句首不用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例:《无题》鲁迅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暮歌。

例:《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汉字四声、平仄及七绝和七律诗的平仄格式


汉字四声、平仄及七绝和七律诗的平仄格式

汉字古代四声:平上去入(平声又分阴平和阳平)。
汉字现代四声(按普通话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汉字声调的平仄对应关系:古代四声——阴平和阳平都是平声。上去入都是仄声。口诀:上去入声皆仄韵,东西南字是平声。      现代四声——阴平和阳平都是平声。上声和去声都是仄声。

1、七绝格式有四种(以“—”代表平声,唸“平”;“|”代表仄声,唸仄):

  ①平起不押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平起押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③仄起不押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④仄起押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七律格式也有四种:
  ①平起不押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平起押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③仄起不押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④仄起押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上都是几句同样的,只是翻来翻去,很容易读熟。      
      另外,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即每句七个字,第一、第三、第五个字,可不论平仄;第二、第四、第六个字,一定要平仄分明。

下面以七律为例,说说怎样记住平仄格式。七律砍掉后面四句即成七绝的平仄格式了,砍掉每一句的前两个字即成五律的平仄格式了,再把五律砍掉后四句就成五绝了。所以,只需记住七律的平仄格式即可。

七律分为“平起式”和“仄起式”两类,而每一类又分为首句“入韵”和“不入韵”两个小类,因此七律总共只有四种格式。汉语的音韵一般“双音节”字居多,就好比打鼓一样,咚咚锵锵、锵锵咚咚的,因此平仄的排列也是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按照这个原则,“仄起式”的首句平仄应该为:

仄仄平平仄仄平   (首句入韵) (甲)



仄仄平平平仄仄 (首句不入韵) (乙)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乙)不是“仄仄平平仄仄仄”呢?一般七字句的后三字避免三仄连用或三平连用(所谓的三仄尾、三平尾),而仄起式的第六字必须为“仄”,最后一字不入韵则只能用“仄”声(平韵律绝不入韵则不能用其他韵部的平声字),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避免“三仄尾”只好委屈第五个字为“平声”了。就好比用鼓槌敲鼓七下,应该这样敲:咚咚锵锵咚咚锵,或者:咚咚锵锵锵咚咚。

按照同样的道理,“平起式”的首句平仄格式为:

平平仄仄仄平平    (首句入韵) (丙)



平平仄仄平平仄  (首句不入韵) (丁)

(丙)句不用“平平仄仄平平平”的道理也是为了避免“三平尾”,因为最后一个字要押韵需要用平声,平起式的第六个字必须是平声字,那么只好第五字为“仄声”了。

首句的平仄格式记住了吗?好,假设记住了。那么,下面我们用首句的平仄格式来推出其他七句的平仄格式。律诗或绝句,每两句称为一联,每一联的第一句称为“出句”,第二句称为“对句”。而为了方便,古人把律诗的一二三四联分别称为“首联”(脑壳)、“颔联”(下巴)、“颈联”(脖子)、“尾联”(屁股,随着人类的进化,尾巴进化到屁股里面去了)。这四联的名称其实也隐含着一首好七律的必要条件:脑壳不要太大,下巴不要太尖,脖子不要太长,屁股不要太小。

有了这些必要的名词术语就好办了。七律讲究“出句”与“对句”要“平仄相对”,而前一联的“对句”和后一联的“出句”要“平仄相粘”。“平仄相对”容易懂,就是相同位置上,彼处仄则此处平,彼处平则此处仄。而“平仄相粘”更好“懂”,就是平仄相同,彼平此亦平,彼仄此亦仄,“粘粘乎乎”的。那么,有了“对”与“粘”的规则,我们就可以推出其他各句的平仄了,以格式(甲)为例:

首联出句:仄仄平平仄仄平,(首句入韵)

对句:平平仄仄仄平平。(与上句对,第五字用仄是为了避免三平尾)

颔联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与上句粘)

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与上句对。注意到没有?这一句跟首句的平仄完全相同!)

颈联出句:仄仄平平平仄仄,(与上句粘,第五字用平是为了避免三仄尾)

对句:平平仄仄仄平平。(与上句对)

尾联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与上句粘)

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与上句对)

可以看出,在避开“三仄尾”或“三平尾”的情况下,一首律诗的第一、四、五、八句,第二、三、六、七句的平仄格式是分别相同的。

    至此,有心人应该能推导出(乙)(丙)(丁)三种情形的平仄格式了。

前人写诗都遵照“平水韵”。其中有许多入声字现在需要死记,而且有些字当时是同韵的,现在读起来不押韵了。如“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哪里还有押韵的意思?所以除了研究古诗,没有必要去学“平水韵”。

《中华诗词》提倡用新声韵。就是将普通话的一声、二声称为平声,三声、四声称为仄声,普通话好的,哪个字平,哪个字仄,自是了然于胸。

要掌握七绝的平仄规律,只要记住四句就可以了。那就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末句的“一”字是古入声字属仄声,现在为平声)

分析一下上述的平仄规律,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①两句叫一联。每联的第一句(出句)与第二句(对句)平仄相反,叫做“对”。

②下一联的出句与上一联的对句二、四字相同,叫做“粘”。

③除第一句,凡单数句子的末字必仄,偶数句子必平。

掌握了这一规律,上述的四句中,用哪一句作为首句都可以。如用第二句开

始,就变成了: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根据“对”和末字必平,只能选这一句)  
仄仄平平仄,(根据“粘”和末字必仄,只能选这一句)

平平仄仄平。(根据“对”和末字必平,只能重复用这一句)

大家可以试用第三句、第四句作为首句,推出其它三句来。

如果在五绝格律的基础上,每句前边加二字:“平平开头的,加仄仄;仄仄开头的,加平平”,这样就形成了七绝的平仄谱。

如: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每句前加二字,就成了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其余类推。

下一次咱们再讨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问题。

五绝类型一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秋晚,
山中黄叶飞。  五绝类型二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五绝类型三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南行别第 韦承庆 万里人南去,
三春雁北飞。
不知何岁月,
得与尔同归。  五绝类型四  ⊙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塞下曲 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七绝类型一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南游感兴 窦巩 伤心欲问前朝事,
惟见江流去不回。
日暮东风春草绿,
鹧鸪飞上越王台。  七绝类型二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七绝类型三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七绝类型四  ⊙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五律类型一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孤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五律类型二  平平⊙仄平(韵)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晚晴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
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
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回,
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
归飞体更轻。  五律类型三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杜甫 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五律类型四  ⊙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
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珠。
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

七律类型一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七律类型二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七律类型三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咏怀古迹 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
志决身歼军务劳。  七律类型四  ⊙仄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平仄简表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平声
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
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
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

五绝平起首句押韵

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五绝仄起首句押韵

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七绝仄起首句押韵

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五律平起首句押韵

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五律仄起首句押韵

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七律平起首句押韵

七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七律仄起首句押韵

七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