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致力于婚姻家庭关系持久幸福的人
原创散文随笔
从《原生家庭带来的心理坑洞》中得到的启示
(夫一)
读了胡因梦最新整理的她的访谈记录《原生家庭带来的心理坑洞》,感触颇
深。想想我们自身的成长经历,总结我们走过来婚姻家庭道路,看看我们周围亲人圈、朋友圈、社会圈发生的诸多生活家庭问题,再看心理专家对“心理坑洞”的成因和填补,如茅塞顿开。
想想我们自己,想想身上的责任,想想我们的后代,如果我们早点了解有关方面的知识,明白问题存在的症结,认真地做点这方面的修为功课,对较好地处理婚姻家庭中各类人际关系,少走弯路,保持婚姻家庭的持久幸福,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具有很大的指导和实际意义。
经营婚姻家庭是我们每个生命都在走的实际路程,进入婚姻,一定都抱着良好的心愿,想把这条路走好、走到底,想为对方施与关爱幸福。而爱的道路鲜花荆棘同在,相爱容易相处难。难为着、迷茫着、其实,很多源于内心坑洞的障碍。
我们一生的道路,带着一身的坑洞四处奔忙,每个人都有其特定的家庭背景,都有不同的心理坑洞,却往往无法察觉到它们。生活中遭遇多数问题,其实源自人们的性格或人格缺陷,而人格品质起源于原生家庭----父亲和母亲组合成的、我们每一个人的存在基础。这一切无法选择,但不是不可以改变的,需要的是明白和注重心灵的建设与成长,否则,将带来人发展过程中的严重障碍和困惑,人人都一样。
坑洞到底是什麽?胡因梦讲,坑洞指得就是我们本体的某个部分不见了,譬如爱、价值感、与人连接的能力、力量等等。通常我们只能意识到自己的欲望:想要赞美、成功、得到爱与尊重;想要达这种或那种目标,欲望和需求一出现,便暗示着坑洞已经冒出来了。哀伤、痛苦、愤怒、怨恨、恐惧等,全都是坑洞所造成的结果。坑洞代表的就是无法意识到真正的快乐,一种茫然的感觉。即便通过努力获得了地位金钱等价值,拥有了很多别人羡慕的条件,对自己仍然没有满意或没有生命存在的正向愉悦的感觉。 胡因梦老师以亲身经历为我们解读了人的心理坑洞,她敢于解剖自己,以最诚挚的面向,面对自己和她的咨客,她气质中透出自然的低调和高贵、真诚和从容,感染着人们,照亮和解脱无数挣扎在苦难中的心。
许多坑洞源于童年时的心理创伤,或是没得到父母或学校等的重视、或遭遇攻击受挫,感受到外界忽略了自身的根本价值,或是极大的生活压力,经济贫困,被人歧视羞辱,内心与环境冲突造成了心理上的种种匮乏感。懂得心理坑洞成因以及忍受这些坑洞,并穿越它们到达彼岸,是决定人一生与各类关系相处的质量和人生幸福程度的关键所在。
如果我们看清了问题的症结,明白了原生家庭带来的心理坑洞和人格缺陷对生活道路的影响,眼界会变得开阔,突破既定思想问题的疆界,去除设限,理解人的行为及缺陷根源。关系的建立,往往就是在填补人与人各自心中的坑洞的时机。无论是与人相处还是处理婚姻家庭问题,变得不再懵懂弱智。至少研究掌握一套如何发现和造就良好的人格品质的方法,这对我们择偶、组成家庭以及处理家庭、人与人之间矛盾、内心与外界冲突、铸就生命品质,具体说,对我们交友、选择婚姻伴侣、夫妻之间的沟通化解冲突、培养后代都至关重要。
我们生活在世上,都期盼有良好的生活与生命质量,不枉活此生,而良好的愿望总会和现实产生巨大的反差,让我们在经营事业家庭的道路中困顿迷惘。什麽是原生家庭带来的心理坑洞,它是怎样影响到我们的心身健康、影响我们的生活及生命质量?如何找到生命的核心意义及价值?从胡因梦的访谈中将得到诸多启示,特收藏研学并与朋友们分享。
想以胡因梦的《臻于成熟的人》中的话结束本文:一个自尊自重的人很清楚生命的重点不在于好或坏的感受,而是在于不丧失自尊自重,不放弃自己最真实的实相,心中最高最纯净的面向。不论事情有多美妙或多痛苦,你自重的程度都足以维持自己的完整性。这不必意味必须获得成功、胜利或达成心愿,而是以最诚恳的方式面对自己,展现出最核心的价值。
原生家庭带来的心理坑洞
----胡因梦访谈书稿
关于原生家庭,对心理学比较熟悉的朋友,对这个概念的定义可能还有所了解。可是对于一般读者而言,提到原生家庭,可能还会感觉到一些陌生,原生家庭究竟指的是什么?
对,而且父女之间的感情好像更深一些。
胡:特别的深。因为大部分的夫妇之间事实上都有一些功课要学,也就是佛家常常讲的一句话:不是冤亲债主是不会凑在一块儿的。
它还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就是说孩子可能会有感觉,但是他/她不会清晰地意识到。
事实上,每个人幼小的时候是很圆满的,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一个很大的自我。但在这样一个不当的被对待过程里,会造成心理上的坑洞。这种坑洞里面可能会带着不安全感、匮乏感、自卑、自我否定倾向、低价值感,或者是在自我成长实践上面的一种能力不足,必须花非常长的时间才能肯定自己的价值。即使有了很高的成就,但仍然觉得自己不够好。像这类的心态,几乎都是在小的时候跟父母之间非常微妙的互动当中慢慢形成的。
也就是说源于原生家庭的心理坑洞。听起来特别沉重!
中脉七轮?
现在很多的成年人都觉得上腹部被闷住了,胸闷,腹部这里好像有郁结感。那呼吸就没有办法下到丹田,上下的能量不通,你就不会有喜悦感,生命之中就充满了焦虑。事实上这都跟我们早期在原生家庭的经验有关,因为都是压抑,打压下来非常多的负面能量。
这些负面能量会在下面这三个轮当中积存?
这跟原生家庭的问题有什么具体的关联?
譬如说像我个人的经验,就是我跟母亲处不来,而且我根本就不认同这个家族,根本不认同我小时候成长的聚落,那个环境里大部分年长的人的生命信念和价值观。因为他们几乎都有很多的批判性和自我中心倾向,一种权威特质。就是否定别人的能力、才华或者认知,只有他的东西才是对的,只有他的一切,不管是想法、概念、说词、举动,甚至他的作风才是世界上最正确的。事实上,“我执”[注7]非常重的人是很多的。在我幼年的时候,周围聚落里面都是立法委员、国大代表、检察委员,都算是早期台湾环境里面的精英分子和所谓的特权阶级。这些人拥有了很多的条件,但是你不觉得他们的心胸是开放的,也不觉得他们能平等对待别人,所以我不认同这个家族背景。
当一个人不认同家族背景的时候,按照生物医学的看法,你的海底轮,也就是你存在的基础,容易有一些负面信息。不断有一些负面的信息让这个海底轮的能量锁住,锁住之后会影响到我们的两条腿,同时在心理特质上面,也会造成一种现实感不够或者是应付现实的能力不够的问题,包括金钱观念糊涂或者处理事情的现实感不够。举凡是涉及到怎么买卖房屋啦,或者是怎么处理工作啦,或者落实所有的事情的时候,都会有一种糊里糊涂的倾向。这样的人往往就会往思维和精神层次去发展,那他的头部就会特别发达,他的腿部就很虚弱。如果做道家站桩的练习,有一些人腿部能量经络堵塞的人,他就站不久,会摇晃。平常走路的时候也感觉到不是很稳定,两条腿的力量好像不够。这都跟能量中枢,以及原生家庭的那种亲子之间或者整个祖宗传承理念的认同度不够有关。这是信息医学和能量医学里面很深的一个奥秘。
听您这么一讲,一些疑问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是,很避讳。
胡:非常避讳,好像这件事没有办法拿到台面上来谈,也是不能够教导小孩的。其实有非常非常多的人,都是早期的性压抑,或者性的对待态度不当,而造成了下面两个脉轮的阻塞。因为第二个能量中枢就是脐轮,丹田的部位,它其实跟我们的性的本能、求生的本能,以及意志力的运用,还有对金钱的一种观念——因为金钱总是跟求生本能连在一起的——有关。这个能量中枢阻塞的话,不但是周围的器官,包括结肠、卵巢、子宫会受到一些波及,同时也会形成情绪的郁结,久而久之就会变成这些器官的肿瘤或者慢性病的症状。除此之外,也会造成意志力上面的压制。
这也是创造性的能量中枢,你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的人情绪的流露特别的自在,有的就很规矩,压抑一点,被动一点,要别人带动他的情绪互动。有些人是完全没有办法进行情绪互动的,纯粹是理性思考的互动。有些人是纯粹事务性的一种关怀,除了办事情、解决工作上的难题、达成工作上的任务之外,其他的时候他就不知道怎么跟人进行情绪的交流。这也都是早期能量郁结的一种人格展现。
就是跟父母的养育方式有关系。
您刚才提到的关于性发育的问题,其实我在想,在文革期间,父母们处于那样的环境背景下,比如从着装上我们就能够看到,似乎男女的界限不明显。衣服的颜色都是灰的,关于女性特征的部位,其实也是受到一些压抑的。我记得我母亲在我青春期发育的时候,比如当乳房开始出现的时候,甚至都觉得很诧异,说这个孩子怎么发育得这么早,于是买来的胸衣都是很紧的。
我曾经采访过一位到哈佛大学学人类学的博士。他在那儿读书之后,回来办了一所幼儿园。他说,去那儿读书,感觉到自己跟当地的学生相比较,那个差距不是通过刻苦努力学习就能够弥补的。有些想法和点子,他们就是自然而然地涌出来,而他就是没有。他深深地感觉到这个落差,所以他回来办了一
胡:这是人类潜能开发的奥秘。在西方世界研究身心灵治疗的专家们,他们通过很多的研究出版了很多作品。因为我是专门做出版顾问的,所以我阅读的东西非常多,尤其是有关脉轮的潜能的开发。这种想象力、思维的能力,整个脑神经系统的灵感的来源,其实都跟我们中脉七轮通畅与否有密切关系。你必须把七个能量中枢慢慢地活化了、打开了,从高等次元下来的灵感(inspiration)和启发,才会产生。你看有一些画家,他画到如入化境,几乎不用思考,也不必去构思,就是直接有一种源源不绝的创造能量不断地出来。那这些人你会发现他们在日常生活里面是任性的,如果依我们中规中矩的教育来看的话,毕加索绝对是任性的,达利绝对是一个疯子。但是他们的创造力是不得了的,因为他们的能量中枢没有堵塞。
对,这样的天才确实真不少。还有梵高,也有这样的感觉。
前面您所谈的关于原生家庭的话题,都是挺深层次的影响。作为一般的读者来说,可能听起来确实是有点抽象,但是同时也打开了一扇窗户,就是怎么更好地来认识自己的身体,或者说进行一种生
在您的自传《生命的不可思议》这本书当中,您也提到您的父亲和母亲的背景。您也特别讲到父亲的性格特点,跟他的家庭背景也是很有关系的,母亲去世的时间比较早,然后又有一段寄人篱下的生活。那么,像母亲去世得比较早,没有得到照顾,对孩子的影响是什么?
因为中国社会欠缺心理学的知识,尤其是我们父母那一代,所以就是埋怨,就是怨怼。我母亲对我父亲有非常大的恨,觉得我父亲就是刻意虐待她,不但在情感上不给她热情,而且在性的关系上面也冷落她。事实上,我父亲不是刻意虐待她。其实我父亲带着一身的创伤和坑洞,在找一个妈妈,找一个能够疼爱他的女人,能够无止境地照顾他,能够满足他对母亲的需要的那样一个角色。可是我母亲刚好不是那样的一个人。我母亲是现实感比较重的人,她觉得我嫁了一个先生,应该是两个人一起来解决柴米油盐酱醋茶金钱问题的。对于我父亲的情绪需求,我母亲是忽略的。双方都忽略了对方的需要,都没有给出对方想要的那种对待方式,所以两个人就怎样也磨合不了,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一见面就一大堆的问题。
其实您的母亲也是带着自己的坑洞,她也有她的原生家庭。
任何一对男女在一起相处,都必须要多多少少有一些心理学的认识。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去了解对方的成长史,以及他的原生家庭的问题,才能解决两性互动之间无意识底端的一种机械化的惯性运作模式。这些惯性模式是很难被察觉到的。我们为什么要强调心灵教育的重要,或者身心灵整体治疗的重要,因为这是一种根本的生命教育和生命认识。没有这些科学上的认知的话,我们真的很难处理两性关系,也很难建构一个完美的家庭给我们的下一代。
没错。您是在这样不完美的原生家庭成长、长大的,无论是在您的书中,还是在一些演讲过程当中,您都提到一个现象,就是爸爸拂袖而去的时候,妈妈一个人抽着烟在房间里来回地踱步。那对于年幼的您来说,是不是感觉到好像天都要塌下来了?这对于一个孩子的心理是有着很大的影响吧?
这是在您成年以后,或者准确说是36岁以后?
也就是说,原生家庭所带来的心理上的阴影,最终可以通过自己的修为达到一种解脱。
很多女人其实都在面临这样的问题,可是这个时候你必须要了解,必定是他的原生家庭问题造成他的封闭性,以及情绪上武装的特质。那我们怎么把层层的盔甲一层层地去解开,去卸除掉它,这是一种不得了的修为,也是非常浩大的工程。这是两性之间都必须去学习的。
我的秘书照料孩子,她的重点就非常正确。因为她是一个非常重视健康的人,所以她一定会把孩子每一天的排便、饮食、作息、运动,是不是快乐,把身心的健康当做最重要的。这样孩子即使是单亲家庭,她也非常快乐,人格也很健全。原因就是,周围带她的人用一种很正确的养育态度对待她。而且我们也不给她课业上太大的压力,她也不必一定要考得多好,只需要把功课维持在一个基本的标准。我们注意到她很喜欢体育和运动,会鼓励她,甚至在玩上面不会太限制她。
在原欲的表达上,包括她情绪的表露,或者她本身的各种对生命的怀疑探究,你要跟她用理性探讨,而不是把她当做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你要设定她是有能力接受一种像朋友似的理性探讨的。这样你就可以帮助她建构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被尊重的感觉。我自己在小的时候完全没有获得这个部分,母亲并没有给我这份尊重和肯定。
独立思考有吧?
这也是她遗传给您的才华。作为父母,能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大概有一些吧。
作为父母,能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大概有一些吧。
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通过我女儿学校里的家长了解到,有好几个孩子出现了很早发性的秃头症,就是头顶上有一块“地中海”。还有皮肤病、湿疹的问题。一出现这些问题,妈妈就把孩子带到西医那里,打抗生素,没打多久就出现月亮脸,肿了,开始产生抗生素的一些反应。这个其实会造成体内一些化学毒素的污染,事实上也造成了经络上的伤害。那些父母没有自然疗法的观念,孩子这样下去健康一定会被摧毁。我们也发现有一些父母,他们要求孩子一定要考一百分,但是孩子四天不上大号,他们觉得这个不重要。这种观念也是完全错误的,很多的父母都需要在这个方面被唤醒。这个是在健康层面。
其次,在心理层面,我们要给孩子很多的鼓励、支持、尊重,像朋友似的和他们进行探索和理性的分享,然后要帮助他们及早地认识自己的潜能在哪里,生命可以往哪个方向去发展,早一点找到自己的生命召唤。这也是很重要的。每一个孩子都有先天带来的才华,那个部分一定要及早地发现和培养,帮助他走。
再次,在灵性上应及早奠定良好的基础。所谓的灵性基础,事实上就是自我认识的能力,洞察欲望和念头的一种能力。也就是说,不应被念头和欲望牵着鼻子走,要有能力检验我的每一个欲望、每一个念头的底端,推动这些欲望和念头的内在驱力是什么,才不会被这些内在的无名驱力和欲望牵着鼻子走,变成一个没有办法做主的人。因为这些欲望事实上都是从集体意识里大部分人不假思索的欲求,内化到每个人心灵里面的,通过家庭和父母的传递之后,就变成自己的无意识的制约了。这个部分一定要及早帮助小孩有洞察能力,因为这是智慧的发展,非常重要。
没错,这个是不是在《平常禅》这本书当中也讲到得比较多?
在您的《生命的不可思议》这本书当中,有好几处都讲到孩子其实不是一张白纸。我前面特别讲到去哈佛大学学人类学的这位博士,他回来感触特别深的一点,就是孩子其实不是白纸,是一粒种子,或者是一棵树。
附:
[注1]
等。
[注2]
克莱因在心理学上的贡献,主要是她基于弗洛伊德的思路所发展的客体关系理论(Object Relations Theory, ORT)。客体关系理论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客体的寻求”(object seeking),即人类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而非弗洛伊德所强调的“快乐的寻求”。
[注3]
[注4]
[注5]
[注6]
[注7]
[注8]
文章评论
夫一
[ft=#ff6600,4,][B]这是一篇非常值得阅读的文章,对你的现实生活和将来具斧底抽薪的重要作用,对不安全感、匮乏感、自卑、自我否定倾向、低价值感,或者是在自我成长实践上面的一种能力不足,肯定自己的价值有豁然开朗作用。尤其男女相处、29岁生命转折关键点、对下代疏导、找到生命的核心价值与意义、原生家庭所带来的心理上的阴影,最终可以通过自己的修为达到一种解脱。 你若追求正向健康的生活,不妨再忙也抽点时间坐下来沉住气一赌为快。谢谢,我太爱你们了![em]e166[/em][em]e187[/em][/B][/ft]
开心果@仁@
[em]e163[/em][ft=,2,] [em]e189[/em] 姐姐总是带给大家那么多好文章 [em]e202[/em][/ft]
铁人
[ft=,2,]实事求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书读万卷其意自荐。有状元师傅没有状元徒弟。在艰苦卓绝的自然环境中百炼成钢。[/ft]
懒洋洋
[em]e179[/em]真好的一篇!
森林木
一男一女巧相识,搭班子,盖房子,过日子,生孩子,养孙子……稀里糊涂就是一辈子!